四弦和音革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夠演奏和音的四弦和音革胡。包括:琴四個弦軸通過位于琴桿上部的琴軸孔與所述琴桿連接在一起,所述琴桿下彎部與所述琴筒上前側部之間連接在一起;所述琴桿下方柱腳通過琴底托前上部方孔與所述琴底托連接在一起,琴筒下后部與琴底托后上部連接在一起;琴底托側前翼間橫插入系弦軸,琴弦上部插入琴軸弦孔后旋牢,琴桿中上部設置多繞組千斤,再架入琴碼的弦槽,弦端的栓扣插入微調弦鉤的開口,琴頭的一端與琴桿連相接。
【專利說明】四弦和音革胡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樂器,尤其涉及一種四弦和音革胡。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二胡的款式有多種多樣,但是二胡的音域欠寬和難奏和音,這樣給二胡無法演奏很多類型的音樂。
[0003]有鑒于上述的缺陷,本設計人,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四弦和音革胡,使其更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演奏和音的四弦和音革胡。
[0005]本發明的四弦和音革胡,包括:琴筒,底托,系弦軸,托前下橫枕,系弦板,琴碼,弦鉤及微調螺,琴桿,琴弦和多繞組千斤,四個弦軸和琴頭,其中,所述四個弦軸通過位于琴桿上部的琴軸孔與所述琴桿連接在一起,所述琴桿下彎部與所述琴筒上前側部之間連接在一起;所述琴桿下方柱腳通過琴底托前上部方孔與所述琴底托連接在一起,琴筒下后部與琴底托后上部連接在一起;琴底托側前翼間橫插入系弦軸,琴弦上部插入琴軸弦孔后旋牢,琴桿中上部設置多繞組千斤,再架入琴碼的弦槽,弦端的栓扣插入微調弦鉤的開口,琴頭的一端與琴桿連相接。
[0006]借由上述方案,本發明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0007]1,由于設有低音G弦,其音域比傳統二胡向低拓寬一純五度;2,由于還設有低于A弦一小三度的#F和音弦,故極易實現雙弦和音演奏。拉奏時,通過琴弓弓毛在內外弦間的交替和運弓角度的變換,在擦弦點呈平行四邊形分布的區域內,可分別奏出G、D、A弦上各把位的單音,也可奏出⑶、DA、A#F等組弦的雙音。“和音革胡”音色豐厚,洪亮,各音區發聲平衡,設有狼音,既有鮮明的傳統民族特色,又兼具現時代氣息。
[0008]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明四弦和音革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0011]參見圖1所示,一種四弦和音革胡,包括:1,琴筒,2,底托,3,系弦軸,4,托前下橫枕,5,系弦板,6,琴碼,7,弦鉤及微調螺,8,兩層弦之間應夾呢粘條9,弓子,10,琴桿11,琴弦,12,多繞組千斤,13-16弦軸,17,琴頭,其中,四個弦軸13-16通過位于琴桿10上部的琴軸孔與琴桿連接在一起,四個弦軸13-16為錐軸與錐孔的旋接;琴桿10下彎部與琴筒I上前側部之間通過方圓錐軸(琴桿)與方圓錐孔(琴筒)斜插入連接在一起;琴底托2前上部方孔為插入連接,琴桿10下方柱腳與琴底托2相連接,通過木螺釘旋緊連接琴筒下后部與琴底托后上部;琴底托側前翼間橫插入系弦軸3 (堅木制),該軸套栓上高強度多股尼龍繩經托前下橫枕4,穿系于系弦板兩孔后背處,實現柔性系結。琴弦上部插入琴軸弦孔后旋牢,弦下部經琴桿10中上部的多繞組千斤12,再架入琴碼6弦槽,爾后將弦端的栓扣插入微調弦鉤7的開口,實現掛連,則可調弦或利用微調螺7螺旋微調。琴頭17的一端與琴桿10連接。
[0012]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3]本發明四弦和音革胡有胡琴類樂器的基本外形,但琴桿上部裝有四個弦軸(設G、D、A、#F弦四條);琴桿中部有多繞組千斤;琴桿下部內彎偏插于琴筒;琴筒呈六方或七方形;琴底托結構復雜,托前裝有特征系弦板及弦音微調;琴碼用堅木或象牙雕制,形如上分下連的鴛鴦;琴弓弓毛單股夾于上下內外兩組弦之間。本發明的和音革胡的特點有:1,由于設有低音G弦,其音域比傳統二胡向低拓寬一純五度;2,由于還沒有低于A弦一小三度的#F和音弦,故極易實現雙弦和音演奏。拉奏時,通過琴弓弓毛在內外弦間的交替和運弓角度的變換,在擦弦點呈平行四邊形分布的區域內,可分別奏出G、D、A弦上各把位的單音,也可奏出GD、DA、A#F等組弦的雙音。“和音革胡”音色豐厚,洪亮,各音區發聲平衡,沒有狼音,既有鮮明的傳統民族特色,又兼具現時代氣息。
[0014]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四弦和音革胡,其特征在于,包括:琴筒,底托,系弦軸,托前下橫枕,琴碼,弦鉤,琴桿,琴弦和多繞組千斤,四個弦軸和琴頭,其中,所述四個弦軸通過位于琴桿上部的琴軸孔與所述琴桿連接在一起,所述琴桿下彎部與所述琴筒上前側部之間連接在一起;所述琴桿下方柱腳通過琴底托前上部方孔與所述琴底托連接在一起,琴筒下后部與琴底托后上部連接在一起;琴底托側前翼間橫插入系弦軸,琴弦上部插入琴軸弦孔后旋牢,琴桿中上部設置多繞組千斤,再架入琴碼的弦槽,弦端的栓扣插入弦鉤的開口,琴頭的一端與琴桿連相接。
【文檔編號】G10D1/00GK204010643SQ201420262493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1日
【發明者】任慶文 申請人:任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