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木吉他構件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木吉他的固弦裝置。
背景技術:
固弦錐是用于將帶琴弦的弦頭固定在木吉他的琴碼上的一個小裝置。現有的固弦錐包括珠形頭部和成一體結構的椎體,椎體一側設有長條形固弦凹槽,椎體在長條形固弦凹槽的槽口方向設有向底端傾斜的斜面。琴碼上用于插設固弦錐的插孔設為適配的錐形插孔。固定弦頭時,先將弦頭插入錐形插孔內,然后將固弦錐的長條形固弦凹槽對準琴弦后插入錐形插孔內,再將琴弦一端拉緊并固定在琴頭的弦鈕上,使弦頭從椎體的底端向上滑至琴碼的底座上。但帶較粗的低音弦的弦頭由于琴弦的硬度較大,往往會頂在椎體的底端而無法到達琴碼的底座上,在擰緊琴弦的另一端時,固弦錐會隨著弦頭一起向上彈出,導致安裝失敗。如需更換琴弦時,旋開琴弦的另一端后,先將帶弦頭的琴弦向下推擠,然后再慢慢拔出固弦錐,在此過程中,弦頭容易卡在琴碼的底座上難以取出。因此,現有的固弦錐在結構上存在明顯的缺陷,急需采用全新的設計才能克服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固弦裝置,能較好地解決弦頭出現松動或彈出的問題,同時還便于從琴碼上的圓柱形插孔內輕松拔出。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設計制造一種木吉他的固弦裝置,包括珠形頭部和成一體結構的大圓柱,所述大圓柱的上部在靠近珠形頭部的外表面設有成一體結構的環形擋圈,大圓柱與琴碼上用于插設固弦裝置的圓柱形插孔之間動配合,本發明的主要特點是:所述珠形頭部的上端設有向下貫穿大圓柱的圓通孔,所述圓通孔的下部設有環狀凸臺,所述環狀凸臺的下部設有與圓通孔相通的、上小下大的圓臺形凹槽,所述圓臺形凹槽和圓通孔的軸線與大圓柱的軸線相同,圓臺形凹槽的槽底的內徑與弦頭的長度尺寸相同。
所述的大圓柱的右端沿徑向設有與圓通孔相通的弦孔,所述弦孔的內徑大于琴弦的直徑。
所述的圓臺形凹槽的壁厚部分沿軸向設有若干縱向切口,所述縱向切口的上端與弦孔的下端之間的長度尺寸與琴碼的厚度尺寸相同,縱向切口的長度尺寸設為弦頭的外徑的兩倍,拉緊琴弦時,弦頭向上移入到圓臺形凹槽內的頂端,圓臺形凹槽的壁厚部分向外張開并阻止大圓柱從琴碼上的圓柱形插孔內脫出。
所述的圓通孔內設有小圓柱,所述小圓柱的上部通過外螺紋與摁壓部的下端的螺紋孔配合聯接在一起。
所述的小圓柱的下端設有圓凹孔,所述圓凹孔的軸線與小圓柱的軸線相同,圓凹孔的右上壁厚部分沿軸向設有能與弦孔對應的條形孔,所述條形孔的寬度尺寸和圓凹孔的內徑與弦孔的內徑相同,小圓柱的長度尺寸大于圓通孔的長度尺寸,小圓柱能在圓通孔內上下靈活移動。
所述的小圓柱的底端設有成一體結構的圓形擋板,所述圓形擋板的直徑大于圓通孔的內徑但小于環狀凸臺的內徑。
所述小圓柱的上部的外徑端上套設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呈自由狀態時,條形孔的下端與弦孔的下端齊平,用手指摁壓摁壓部時,通過小圓柱能將弦頭從圓臺形凹槽內向下推出。
所述的珠形頭部、大圓柱、小圓柱和摁壓部的材質為硬質塑料。
拉緊琴弦時,弦頭向上移入到圓臺形凹槽內的頂端,圓臺形凹槽的壁厚部分向外張開,在阻止大圓柱從琴碼上的圓柱形插孔內脫出的同時,能牢牢鎖住帶琴弦的弦頭,因而弦頭不會出現松動或彈出的問題。
用手指摁壓摁壓部時,能將弦頭從圓臺形凹槽內向下推出,圓臺形凹槽的壁厚部分恢復原位,便于本發明拔出。
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結構,能較好地解決弦頭出現松動或彈出的問題,同時還便于從琴碼上的圓柱形插孔內輕松拔出。
附圖說明
發明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 是根據發明提出的一種具體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摁壓部,2-壓縮彈簧,3-條形孔,4-珠形頭部,5-弦孔,6-圓凹孔,7-圓形擋板,8-縱向切口,9-圓臺形凹槽,10-環狀凸臺,11-圓通孔,12-大圓柱,13-環形擋圈,14-小圓柱,15-外螺紋,16-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依據本發明提出的具體裝置的細節及工作情況。
如圖1所示, 設計制造一種木吉他的固弦裝置,包括珠形頭部4和成一體結構的大圓柱12,大圓柱12的上部在靠近珠形頭部4的外表面設有成一體結構的環形擋圈13,大圓柱12與琴碼上用于插設固弦裝置的圓柱形插孔之間動配合,本發明的主要特點是:珠形頭部4的上端設有向下貫穿大圓柱12的圓通孔11,圓通孔11的下部設有環狀凸臺10,環狀凸臺10的下部設有與圓通孔11相通的、上小下大的圓臺形凹槽9,圓臺形凹槽9和圓通孔11的軸線與大圓柱12的軸線相同,圓臺形凹槽9的槽底的內徑與弦頭的長度尺寸相同。
大圓柱12的右端沿徑向設有與圓通孔11相通的弦孔5,弦孔5的內徑大于琴弦的直徑。
圓臺形凹槽9的壁厚部分沿軸向設有3條縱向切口8,縱向切口8的上端與弦孔5的下端之間的長度尺寸與琴碼的厚度尺寸相同,縱向切口8的長度尺寸設為弦頭的外徑的兩倍,拉緊琴弦時,弦頭向上移入到圓臺形凹槽9內的頂端,圓臺形凹槽9的壁厚部分向外張開并阻止大圓柱12從琴碼上的圓柱形插孔內脫出。
圓通孔11內設有小圓柱14,小圓柱14的上部通過外螺紋15與摁壓部1的下端的螺紋孔16配合聯接在一起。
小圓柱14的下端設有圓凹孔6,圓凹孔6的軸線與小圓柱14的軸線相同,圓凹孔6的右上壁厚部分沿軸向設有能與弦孔5對應的條形孔3,條形孔3的寬度尺寸和圓凹孔6的內徑與弦孔5的內徑相同,小圓柱14的長度尺寸大于圓通孔11的長度尺寸,小圓柱14能在圓通孔11內上下靈活移動。
小圓柱14的底端設有成一體結構的圓形擋板7,圓形擋板7的直徑大于圓通孔11的內徑但小于環狀凸臺10的內徑。
小圓柱14的上部的外徑端上套設壓縮彈簧2,壓縮彈簧2呈自由狀態時,條形孔3的下端與弦孔5的下端齊平,用手指摁壓摁壓部1時,通過小圓柱14能將弦頭從圓臺形凹槽9內向下推出。
珠形頭部4、大圓柱12、小圓柱14和摁壓部1的材質為硬質塑料。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的固弦裝置由于采用圓柱形結構,琴碼上用于插設固弦裝置的插孔相應的設為適配的圓柱形結構。
本發明的工作情況是:安裝弦頭時,用手指捏住弦頭,將琴弦一端插入圓臺形凹槽內,穿過圓凹孔和條形孔后從弦孔內穿出,然后將大圓柱向下插入琴碼上的圓柱形插孔內,再將琴弦一端拉緊并固定在琴頭的弦鈕上,隨著弦頭向上移入到圓臺形凹槽內的頂端,圓臺形凹槽的壁厚部分向外張開,即可牢牢鎖住帶琴弦的弦頭。
需取出弦頭時,先將固定在琴頭的弦鈕上的琴弦一端松開,然后用手指摁壓摁壓部,將弦頭從圓臺形凹槽內向下推出,隨著圓臺形凹槽的壁厚部分恢復原位,即可將本發明輕松地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