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二胡,具體涉及一種可折疊式二胡。
背景技術:
二胡由胡琴發展而來,曾被稱為胡琴或南胡。流傳之廣非其它樂器可比。音色優美、表現力強,是我國主要的拉弦樂器之一,在獨奏、民族器樂合奏、歌舞和聲樂伴奏以及地方戲曲、說唱音樂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現在二胡已成為流行最廣的樂器之一,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窮鄉僻壤,處處皆可聞到二胡聲。二胡由琴筒、琴皮、琴桿、琴頭、弦軸、千斤、琴馬、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組成,另外還有松香等附屬物。二胡式樣較多但它基本的結構幾乎是一樣的,琴筒是二胡的共鳴筒,多用紅木、紫檀或烏木制成,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并開始使用ABS材料模壓成型。其形狀主要為六方形。有些地區則制成圓形或八方形,筒腰略細,筒后口敞口或裝置開有各種式樣花孔的音窗,琴筒起擴大和渲染琴弦振動的作用,一般二胡總高度達到80公分左右,學生學習或出門演奏攜帶不方便,加之收納的琴盒又重又長,出門攜帶負擔較大,難以滿足現代人的需求;此外,傳統的木質琴軸易受天氣影響,會出現跑弦的現象,需頻繁的進行調音,操作步驟繁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折疊式二胡,具有攜帶方便、調音快速且音準的特點。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折疊式二胡,包括琴頭、琴桿、琴筒和琴弦,所述琴桿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琴筒與所述琴頭,所述琴筒的前口設有琴蟒皮,所述琴筒的后口設有音窗,所述琴筒底部設有琴托,所述琴托與所述琴筒之間通過螺釘實現固定連接,其中,所述琴桿包括上段琴桿和下段琴桿,且二者采用可拆卸式連接方式;所述上段琴桿上設有與所述琴筒軸線一致且垂直于所述琴桿的琴軸,所述下段琴桿的上部設有兩個金屬調音旋鈕,所述金屬調音旋鈕下方的琴桿上設有千斤,所述琴弦繞過所述千斤且該琴弦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金屬調音旋鈕和所述琴托底部所設的掛鉤,所述琴托上沿著所述琴弦拉伸的路徑還設有兩條限位槽。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可折疊式二胡的有益效果:由于琴桿包括上段琴桿和下段琴桿,且 二者采用可拆卸式連接方式,通過將琴桿分為兩部分,能夠實現對琴桿的折疊收納,節省了收納空間,具有攜帶方便的特點;由于下段琴桿的上部設有兩個金屬調音旋鈕,金屬調音旋鈕下方的琴桿上設有千斤,琴弦繞過千斤且該琴弦的兩端分別連接金屬調音旋鈕和琴托底部所設的掛鉤,采用金屬調音旋鈕代替傳統木制琴軸,能有效的控制演奏時跑音,且旋鈕為微調式,具有快速調節且音質精確的特點。
作為優選方案,由于二胡弓是為了與可折疊式二胡配合使用,可折疊式二胡和二胡弓又是兩個密不可分的東西,在折疊二胡的收納長度大大縮短的情況下,如果二胡弓還采用普通的二胡弓,還是會影響整體的收納空間;因此,為了與可折疊式二胡相匹配,還包括二胡弓,所述二胡弓包括弓桿、弓毛與弓魚,所述弓桿一端的內側設有用于安放所述弓魚的條形槽,所述弓毛的兩端分別連接弓魚與所述弓桿的另一遠離弓魚的端部;所述弓桿分為兩段且該兩段之間采用可拆卸的連接方式或所述弓桿為伸縮桿結構,所述伸縮桿上設有限位固定裝置。
作為優選方案,考慮到上段琴桿與下段琴桿連接的有效性,所述上段琴桿的下端設有凸塊,所述下段琴桿的上端設有與所述凸塊配合的凹槽一,所述下段琴桿上設有銷孔,所述銷孔內設有固定所述上端琴桿與所述下段琴桿的插銷。
作為優選方案,考慮到上段琴桿與下段琴桿連接的有效性,所述上段琴桿的下端設有T形凸塊,所述下段琴桿的上端設有與所述T形凸塊配合的凹槽二,所述下段琴桿上軸向設有護板,所述護板設于所述下段琴桿上所設的護板槽內,所述護板的上端與所述上段琴桿的端面相抵。
作為優選方案,考慮到琴托底面的平整性,所述掛鉤設于所述琴托上所設的掛鉤槽內,所述掛鉤的高度不超過所述掛鉤槽的深度。
作為優選方案,為了避免演奏時琴托出現打滑的狀況,所述琴托的下表面設有防滑層。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琴托的底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二胡弓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中B處的放大圖。
其中:琴頭1;琴桿2;上段琴桿21;凸塊211;下段琴桿22;凹槽一221;銷孔222; 琴筒3;琴弦4;琴蟒皮5;音窗6;琴托7;螺釘8;琴軸9;金屬調音旋鈕10;千斤11;掛鉤12;限位槽13;插銷14;掛鉤槽15;防滑層16;T形凸塊17;凹槽二18;護板19;二胡弓30;弓桿31;弓毛32;弓魚33;限位固定裝置3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可折疊式二胡,包括琴頭1、琴桿2、琴筒3和琴弦4,琴桿2的兩端分別連接琴筒3與琴頭1,琴筒3的前口設有琴蟒皮5,琴筒3的后口設有音窗6,琴筒3底部設有琴托7,琴托7與琴筒3之間通過螺釘8實現固定連接,其中,琴桿2包括上段琴桿21和下段琴桿22,且二者采用可拆卸式連接方式;上段琴桿21上設有與琴筒3軸線一致且垂直于琴桿2的琴軸9,下段琴桿22的上部設有兩個金屬調音旋鈕10,金屬調音旋鈕10下方的琴桿2上設有千斤11,琴弦4繞過千斤11且該琴弦4的兩端分別連接金屬調音旋鈕10和琴托7底部所設的掛鉤12,琴托7上沿著琴弦4拉伸的路徑還設有兩條限位槽13。此外,由于二胡弓30是為了與可折疊式二胡配合使用,由于可折疊式二胡和二胡弓30是兩個密不可分的東西,在折疊二胡的收納長度大大縮短的情況下,如果二胡弓30還采用普通的二胡弓,還是會影響整體的收納空間;因此,為了與可折疊式二胡相匹配,還包括二胡弓30,二胡弓30包括弓桿31、弓毛32與弓魚33,弓桿31一端的內側設有用于安放弓魚33的條形槽,弓毛32的兩端分別連接弓魚33與弓桿31的另一遠離弓魚33的端部;弓桿31分為兩段且該兩段之間采用可拆卸的連接方式或弓桿31為伸縮桿結構,伸縮桿上設有限位固定裝置34,本實施例采用伸縮桿結構,伸縮桿上設有限位固定裝置34;考慮到上段琴桿21與下段琴桿22連接的有效性,上段琴桿21的下端設有凸塊211,下段琴桿22的上端設有與凸塊211配合的凹槽一221,下段琴桿22上設有銷孔222,銷孔222內設有固定上端琴桿21與下段琴桿22的插銷14;考慮到琴托7底面的平整性,掛鉤12設于琴托7上所設的掛鉤槽15內,掛鉤12的高度不超過掛鉤槽15的深度;為了避免演奏時琴托7出現打滑的狀況,琴托7的下表面設有防滑層16。
實施例二
如圖5、圖6所示,考慮到上段琴桿21與下段琴桿22連接的有效性,所述上段琴桿21的下端設有T形凸塊17,所述下段琴桿22的上端設有與所述T形凸塊17配合的凹槽二18,所述下段琴桿22上軸向設有護板19,所述護板19設于所述下段琴桿22上所設的護板槽內, 所述護板19的上端與所述上段琴桿21的端面相抵。
琴筒3由六塊形狀一致的木板拼接而成,每塊板長131毫米,前口外邊,寬度為51.9毫米,前口內邊寬41.6毫米,后口外邊寬46.2毫米,后口內邊寬35.8毫米,厚度均為9毫米,每塊板兩邊所刨成的角度均為60度。琴筒3的六塊板就同取材于一塊木料上,木材的紋理,密度也一致,六塊板的質量也相同。
本可折疊式二胡在縮短尺寸的情況下并不影響二胡的正常使用,演奏時跟普通二胡一樣。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