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用于弦樂器的滑臂式變調夾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53939閱讀:649來源:國知局
一種用于弦樂器的滑臂式變調夾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弦樂器的常用的輔助工具,具體是一種可以選擇性地改變吉他、班卓琴或類似樂器音調的變調夾裝置。



背景技術:

變調夾(capo),也被稱為移調夾(capo cejilla),是用于弦樂器,例如吉他、尤克里里、曼陀鈴或班卓琴的常用裝置,其中這些弦樂器具有頸部和沿頸部長度方向延伸的一組琴弦。例如吉他,其彈奏者可以通過變調夾裝置臨時調整樂器的音調。

使用時,變調夾用于將琴弦夾抵在樂器頸部沿著指板表面提供的多個品柱中的一個上,以減小琴弦的有效長度并由此調整琴弦產生的音高。即,音調隨著琴弦的有效長度的縮短而升高,可在轉調時使曲調升高相應音程。同時可以解放演奏者的手去彈奏變調夾裝置下面的弦。

當根據不同需要,把不同規格的琴弦安裝在弦樂器上時,各種琴弦所產生的張力是截然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件弦樂器,在其頸部的不同位置,琴弦的張力也是迥然不同。而當變調夾夾抵琴弦的力度過大,就會造成被壓靠在品柱上的琴弦向指板方向彎曲變形,改變了琴弦的原本張力,從而導致彈奏樂器時,琴弦的音調產生音準誤差。若變調夾夾抵琴弦的力度過小,彈奏樂器過程中,琴弦會因為沒靠緊品柱而產生蜂鳴似的雜音,造成演奏樂曲時的不良后果。因此就需要變調夾在使用中能夠精確調控夾持力度,根據琴弦的不同張力而施加恰到好處的夾力。

目前市場上各種各樣的變調夾,最具代表性的類型有:

1、彈力夾壓式,此類變調夾的原理就是利用壓縮彈簧或扭簧的反彈力直接壓住琴弦,雖然使用方便,但由彈簧產生的夾力是不可控的,缺點是不能根據需要調節力度。而且這類變調夾的彈簧力量通常會設置的很大,以防止無法將琴弦夾緊的情況,這樣不但會導致琴弦跑調,對樂器頸部也極易造成損傷。夾上與取下時也需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將之打開,甚至發生變調夾脫手彈出。

2、螺旋式,現有技術中這類變調夾通常需要兩只手來裝配到樂器上;并且當變調夾未被使用并連接到樂器上時,各個支件易于擺 動并且可以自由轉動和晃動,從而有礙于其被方便的裝配在吉他頸部;此類變調夾雖然能調節夾住琴弦的力度,但通過螺絲的調節過程相當繁瑣,并且調節螺絲上的側向載荷增加了在螺紋上的摩擦力,使調節更加困難。在將它取下或移動其位置時也都不合意地需要使用兩只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變調夾不能根據需要調節力度、不容易安裝、結構組件在安裝過程中易于擺動等問題。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用于弦樂器的滑臂式變調夾,其特征在于:包括變調夾主體、保持架和中臂。

所述變調夾主體的整體結構呈“7”字型,所述變調夾主體包括分支Ⅰ和分支Ⅱ,所述分支Ⅰ與分支Ⅱ合圍成半包圍區域S。

所述分支Ⅰ上設有的通孔Ⅰ和通孔Ⅱ。所述通孔Ⅱ靠近分支Ⅰ與分支Ⅱ的交匯處。所述通孔Ⅰ靠近分支Ⅰ的末端。

所述保持架包括彈簧、把手和滑臂。所述彈簧套在滑臂上。所述把手上開有螺紋孔。

所述滑臂的頂端通過通孔Ⅰ與分支Ⅰ相連,所述滑臂的底端通過螺紋孔與把手相連。所述把手垂直于滑臂。所述滑臂位于半包圍區域S內。

所述中臂通過通孔Ⅱ鉸接在變調夾主體上。所述中臂位于半包圍區域S內。

進一步,所述分支Ⅰ的整體結構呈兩段相連的弧形,所述兩段弧形的圓心位于不同側,靠近分支Ⅰ與分支Ⅱ的交匯處的弧形圓心位于半包圍區域S內。

進一步,所述保持架還包括托柄,所述托柄的整體結構呈“L”型,所述托柄位于半包圍區域S內,所述托柄包括上支和右支。

所述托柄的上支與分支Ⅰ連接在一起,所述托柄的右支上開有通孔Ⅳ,所述通孔Ⅳ與通孔Ⅰ大小相同且位置對稱。

所述滑臂從上到下依次貫穿通孔Ⅰ、通孔Ⅳ,并通過螺紋孔與把手相連。

進一步,所述托柄的右支上設有通孔Ⅴ,一個所述滾動軸承通 過通孔Ⅴ與托柄相連。所述滾動軸承與滑臂相接觸。

進一步,所述滑臂的兩端同時設有螺紋,所述滑臂與分支Ⅰ相連的一端安裝有滑臂帽,所述滑臂帽旋入滑臂的頂端,所述滑臂帽位于半包圍區域S外部。

進一步,所述分支Ⅰ的內部安裝有若干個滾動軸承,所述滾動軸承嵌入通孔Ⅰ的內壁,所述滾動軸承與滑臂相接觸。

所述滾動軸承的軸線與通孔Ⅰ的軸線平行且對稱。

進一步,所述把手與滑臂相連的一端頂部安裝有定位頭,所述定位頭上設置有螺紋桿,所述滑臂與定位頭相連的一端頂部設有與螺紋桿相契合的螺紋孔。

所述定位頭支頂在中臂上。所述中臂與定位頭相接觸的位置上設有滑槽。

值得說明的是,所述弦樂器的頸部包括指板和背面,所述頸部指板表面設有若干個突起并橫向延伸的品柱,及在所述指板與品柱上方縱向延伸的若干根琴弦。

使用時,所述中臂和分支Ⅱ構成夾板狀結構,所述分支Ⅱ與頸部指板表面相接觸,所述中臂與頸部背面相接觸。

所述彈簧處于壓緊狀態,所述把手上的定位頭將中臂頂緊。

所述中臂和分支Ⅱ與吉他頸部接觸的位置上設有與弦樂器的頸部形狀相契合的硅膠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僅一手就可以輕松安裝和調節;

2)安裝過程中,部件不會自由擺動而影響安裝;

3)無需通過旋轉螺絲來調節夾持力度,避免了螺釘上的側向載荷增加了在螺紋上的摩擦力所導致的調節困難;

4)變調夾的鎖定和載荷正常,琴弦不會出現音準誤差和變調夾脫手彈出的狀況。

5)變調夾上的壓縮彈簧并不直接提供夾持力,所設置的壓縮彈簧的反彈力較小,使裝配調節過程輕松便捷,并且能夠起到良好的穩定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變調夾的組成結構圖;

圖2為變調夾的應用圖;

圖3為變調夾的整體結構圖;

圖4為變調夾多方向立體圖;

圖5為變調夾多方向平面圖。

圖中:變調夾主體1、分支Ⅰ101、通孔Ⅰ1011、通孔Ⅱ1012、滾動軸承1014、通孔Ⅴ1016、分支Ⅱ102、銷Ⅰ1031、銷Ⅱ1032、銷Ⅲ1033、保持架2、托柄204、彈簧201、把手202、螺紋孔2021、定位頭2022、滑臂203、滑臂帽2031、中臂3、硅膠墊4、弧形硅膠墊401和條形硅膠墊402;

圖4中的A圖為變調夾的側面立體圖,B、C、D、E圖分別為將圖4中A旋轉一定角度后的立體圖;

圖5中的(1)圖為變調夾主視圖,(2)圖為變調夾的左視圖,(3)圖為變調夾的俯視圖,(4)圖為變調夾的右視圖,(5)圖為變調夾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應該理解為本實用新型上述主題范圍僅限于下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上述技術思想的情況下,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各種替換和變更,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如圖1~圖5所示,一種用于弦樂器的滑臂式變調夾,其特征在于:包括變調夾主體1、保持架2和中臂3。

所述變調夾主體1的整體結構呈“7”字型,所述變調夾主體1包括分支Ⅰ101和分支Ⅱ102,所述分支Ⅰ101與分支Ⅱ102合圍成半包圍區域S。

所述分支Ⅰ101的整體結構呈兩段相連的弧形,所述兩段弧形的圓心位于不同側,靠近分支Ⅰ101與分支Ⅱ102的交匯處的弧形圓心位于半包圍區域S內。

所述分支Ⅰ101上設有的通孔Ⅰ1011和通孔Ⅱ1012。所述通孔Ⅱ1012靠近分支Ⅰ101與分支Ⅱ102的交匯處。所述通孔Ⅰ1011靠近分支Ⅰ101的末端。

所述分支Ⅰ101的內部安裝有一個滾動軸承1014,所述滾動軸承1014通過銷Ⅱ1032嵌入通孔Ⅵ1013,所述滾動軸承1014與滑臂203相接觸;

所述滾動軸承1014的軸線與通孔Ⅰ1011的軸線平行且對稱。

所述保持架2包括彈簧201、把手202和滑臂203。所述彈簧201套在滑臂203上。所述把手202上開有螺紋孔2021。

所述滑臂203的頂端通過通孔Ⅰ1011與分支Ⅰ101相連,所述滑臂203的底端通過螺紋孔2021與把手202相連。所述把手202垂直于滑臂203。所述滑臂203位于半包圍區域S內。

所述滑臂203的兩端同時設有螺紋,所述滑臂203與分支Ⅰ101相連的一端安裝有滑臂帽2031,所述滑臂帽2031旋入滑臂203的頂端,所述滑臂帽2031位于半包圍區域S外部。

所述把手202與滑臂203相連的一端頂部安裝有定位頭2022,所述定位頭2022上設置有螺紋桿,所述滑臂203與定位頭2022相連的一端頂部設有與螺紋桿相契合的螺紋孔;

所述定位頭2022支頂在中臂3上。所述中臂3與定位頭2022相接觸的位置上設有滑槽。

所述保持架2還包括托柄204,所述托柄204的整體結構呈“L”型,所述托柄204位于半包圍區域S內,所述托柄204包括上支和右支。

所述托柄204的上支與分支Ⅰ101連接在一起,所述托柄204的右支上開有通孔Ⅳ1015,所述通孔Ⅳ1015與通孔Ⅰ1011大小相同且位置對稱。

所述托柄204的右支上設有通孔Ⅴ1016,一個所述滾動軸承1014通過通孔Ⅴ1016和銷Ⅰ1031與托柄204相連。所述滾動軸承1014與滑臂203相接觸;所述滾動軸承1014的軸線與通孔Ⅰ1011的軸線平行。

所述滑臂203從上到下依次貫穿通孔Ⅰ1011、通孔Ⅳ1015,并通過螺紋孔2021與把手202相連。

所述中臂3通過通孔Ⅱ1012和銷Ⅲ1033鉸接在變調夾主體1上。所述中臂3位于半包圍區域S內。

所述弦樂器的頸部包括指板和背面,所述頸部指板表面設有多 個突起并橫向延伸的品柱,及在所述指板與品柱上方縱向延伸的多根琴弦。

使用時,所述中臂3和分支Ⅱ102構成夾板狀結構,所述分支Ⅱ102與頸部指板表面相接觸,所述中臂3與頸部背面相接觸。

所述彈簧201處于壓緊狀態,所述把手202上的定位頭2022將中臂3頂緊。

所述中臂3和分支Ⅱ102與吉他頸部接觸的位置上設有與弦樂器的頸部形狀相契合的硅膠墊4,所述分支Ⅱ102與頸部指板表面的琴弦相接觸的位置設有條形硅膠墊402,所述中臂3與頸部背面相接觸的位置設有弧形硅膠墊401。

所述滑臂203可以利用安裝在通孔內側的滾動軸承1014實現低阻力的上下滑動。所述滑臂帽2031安裝在滑臂的頂端,可防止滑臂203與變調夾主體1分離。

所述硅膠墊4可使每根琴弦獲得平均的夾力,也確保對樂器頸部不會造成損傷。

如圖2所示,使用時,拇指與食指分別放于主體1的尾部和把手202底部,食指向拇指合攏,滑臂203向上滑動并促使壓縮彈簧201被壓縮以打開中臂3與主體1之間的夾持區。

將變調夾的夾持區對應其樂器頸部,松開主體1的尾部與把手202上的手指,壓縮彈簧201的反彈力促使滑臂203向下滑動,定位頭2022與中臂3滑槽的接觸點向中臂3的底端方向移動,使得中臂3向主體1的夾持段靠攏,以形成對樂器頸部的夾持,此時變調夾的夾持力小于琴弦張力,并不會直接將琴弦夾抵在樂器頸部的品柱上,進而可以根據不同的要求,調節夾住琴弦的力度。

本實用新型結構里所設置的壓縮彈簧201并不直接作用于琴弦,僅作為輔助件,使變調夾在應用于樂器頸部時的裝配調節過程更加便捷。

調節壓住琴弦的力度,拇指按壓滑臂帽2031,使得定位頭2022與中臂3滑槽的接觸點向中臂3的底端方向移動,中臂3隨之向主體1的夾持段靠攏,從而實現針對琴弦的不同張力而施加恰當的夾持力。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梁县| 海城市| 金溪县| 武山县| 梨树县| 乾安县| 左云县| 北安市| 高清| 文山县| 郯城县| 恩施市| 四子王旗| 行唐县| 将乐县| 略阳县| 兰坪| 扎赉特旗| 白朗县| 沾化县| 北碚区| 阿拉善右旗| 柳河县| 广昌县| 临桂县| 宿州市| 昌都县| 柏乡县| 阜阳市| 厦门市| 丰城市| 高要市| 松桃| 高安市| 阿图什市| 鲜城| 集安市| 肇东市| 长葛市| 佛山市| 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