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設備,具體為一種基于音頻的智能止鼾方法、止鼾器。
背景技術:
1、睡覺打鼾是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現象,主要是由人體在睡眠時上呼吸道部分的振動引起的。打鼾不僅影響別人休息,而且會對自身健康產生許多危害。比如,在打鼾過程中,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打鼾常見的病癥,不僅影響睡眠質量,嚴重時可能會出現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腦血管疾病、認知功能障礙等并發癥。
2、針對上述情況,目前市面上出現了一些止鼾產品,例如電子止鼾器、掛耳式止鼾器等,這些止鼾產品都是通過監測用戶的鼾聲,進而做出相應的止鼾操作,提醒用戶,進而停止打鼾。但是這些產品都有相應的缺陷,比如電子止鼾器,其通常通過電擊等操作喚醒打鼾者,然而,電擊會給人體健康帶來不可逆的傷害;掛耳式止鼾器為佩戴式產品,對于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講,戴上該產品后,會嚴重阻礙睡眠。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至少一個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音頻的智能止鼾方法及裝置。
2、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基于音頻的智能止鼾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s1、基于聲音接收模塊接收包括鼾聲在內的外部聲音,將其轉化為電信號傳輸至離線智能語音芯片內;
4、s2、基于離線智能語音芯片,將外部聲音與數據庫內的鼾聲進行對比,若外部聲音包括鼾聲,則通過離線智能語音芯片將數據庫內的第一音頻的數據通過電信號傳輸至揚聲器模塊,所述揚聲器模塊將第一音頻的數據以聲音形式播放;所述第一音頻的頻率大于2000hz,強度不大于60分貝,時間不大于2s;
5、s3、通過聲音接收模塊和離線智能語音芯片判斷是否還存在鼾聲,如果存在鼾聲,重復s2;如果不存在鼾聲,進入s4;
6、s4、通過離線智能語音芯片,將數據庫內的第二音頻的數據傳輸至揚聲器模塊,所述第二音頻為助眠音頻。
7、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在于,所述聲音接收模塊能夠接收的外部聲音的頻率為200~1000hz。
8、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在于,s2中,所述第一音頻的頻率為2000~3000hz,強度為30~50分貝,時間不大于2s。
9、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在于,s2中,所述第一音頻具有至少2個音調。
10、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在于,s2中,所述第一音頻重復播放2~5次。
11、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在于,s4中,所述助眠音頻為白噪音、輕音樂和腦波音頻中的一種。
12、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出一種基于音頻的智能止鼾裝置,包括,
13、聲音接收模塊,用于接收包括鼾聲在內的外部聲音;
14、揚聲器模塊,用于輸出聲音;
15、離線智能語音芯片,其內設有數據庫,所述數據庫內包括有鼾聲、第一音頻和第二音頻,所述聲音接收模塊和所述揚聲器模塊與所述離線智能語音芯片電連接;所述第一音頻的頻率大于2000hz,強度不大于60分貝,時間不大于2s;所述第二音頻為助眠音頻。
16、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在于,所述聲音接收模塊能夠接收頻率為200~1000hz的外部聲音。
17、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在于,所述揚聲器模塊為全頻揚聲器模塊。
18、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方法和裝置,能夠有效的改善打鼾者的打鼾情況,同時能夠提高打鼾者的睡眠質量;同時,本裝置為外置設備,不會影響打鼾者的正常睡眠。
1.一種基于音頻的智能止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聲音接收模塊能夠接收的外部聲音的頻率為200~1000hz。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第一音頻的頻率為2000~3000hz,強度為30~50分貝,時間不大于2s。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第一音頻具有至少2個音調。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第一音頻重復播放2~5次。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助眠音頻為白噪音、輕音樂和腦波音頻中的一種。
7.一種基于音頻的智能止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聲音接收模塊能夠接收頻率為200~1000hz的外部聲音。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揚聲器模塊為全頻揚聲器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