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Pdp放電電極及包括其的pdp顯示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氣體放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PDP放電電極及包括其的PDP顯示屏。
背景技術:
等離子顯示屏(PDP)是一種利用氣體放電的顯示技術,其工作原理和日光燈很相似,采用了等離子管作為發光體,通過在等離子管兩端的電極上加上電壓,使放電空間內的惰性混合氣體電離成一種特殊的物理狀態一電漿狀態,同時發生等離子體放電現象。氣體等離子體放電產生紫外線,紫外線激發熒光粉發光,從而在屏幕上呈現出圖像。通用的交流氣體放電顯示屏采用表面放電型結構。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中的一種交流氣體放電等離子顯示屏的結構示意圖,該顯示屏包括上基板1'及與之封接在一起的下基板7'。上基板Γ設置有透明電極(ΙΤ0)2'和匯流電極3'和增加對比度的黑條 12',透明電極2'和匯流電極3'構成放電電極,在上基板1'和位于上基板1'上的放電電極的表面都覆蓋一層介質層4',在介質層4'上覆蓋一層介質保護層5'。下基板7' 包括設置在其上且與放電電極垂直的尋址電極8',覆蓋尋址電極8'的介質層6',以及位于介質層6'上且具有一定高度的障壁9',障壁9'將放電空間隔開,形成了與尋址電極8'平行的熒光粉槽10',在熒光粉槽10'的底部覆蓋有熒光粉層11'。將上基板1' 和下基板7'用低熔點玻璃粉封接在一起后充入Ne、Ar、Xe等惰性混合氣體,之后通電使電極放電。由于電極性能的好壞對顯示屏起著關鍵作用,所以各種電極結構的設計,相關電極結構參數的優化,及新型電極結構的開發,是提高PDP顯示器性能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目前上基板1'使用的電極結構中很多都采用了復合電極結構,參考圖2和圖3,圖2示出了現有技術中條型透明電極2'和匯流電極3'、黑條圖形12'結構的簡單示意圖,寬條部分為透明電極2',窄條部分為匯流電極3';圖3示出了現有技術中T型透明電極2'和匯流電極3'結構的簡單示意圖,T型部分為透明電極2',窄條部分為匯流電極3'。由于透明電極2'的對位精度要求高,電極間的電容大,制備工藝甚為嚴格,所以成本也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PDP放電電極及包括其的PDP顯示屏,以解決現有技術中PDP 放電電極制備工藝復雜、制作成本高,PDP顯示屏功耗高的技術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PDP放電電極。該PDP放電電極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匯流電極和第二匯流電極,第一匯流電極和第二匯流電極各自包括直線主電極部和設置在直線主電極部一側的多個凸起電極部;第一匯流電極和第二匯流電極上的凸起電極部彼此相對地設置。進一步地,凸起電極部的頂部呈圓弧狀。
進一步地,多個凸起電極部中的相鄰凸起電極部的相鄰表面之間存在間隔。進一步地,多個凸起電極部之間間隔的距離相等。進一步地,多個凸起電極部中的相鄰凸起電極部的相鄰表面之間的間隔處設置有連接電極部,該連接電極部是直線主電極部沿凸起電極部的凸起方向的延伸,其延伸寬度與直線部的寬度相同。進一步地,凸起電極部呈中空的“η”型,包括兩個相對的側壁以及連接兩個側壁的頂壁,側壁和頂壁與直線主電極部之間圍成空腔。進一步地,直線主電極部的寬度為20 80μ m。進一步地,凸起電極部的整體寬度為120 180 μ m,該凸起電極部的線寬度為 20 50μπι。進一步地,第一匯流電極和第二匯流電極的寬度為160 200 μ m,相對設置在第一匯流電極和第二匯流電極上的凸起電極部頂端之間的間隙距離為60 80 μ m。進一步地,上述PDP放電電極的材質為銀。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PDP顯示屏。該PDP顯示屏包括上基板;PDP 放電電極,沿上基板延伸;介質層、介質保護層依次覆蓋在上基板及PDP放電電極上,以及下基板,其上設置有與PDP放電電極垂直的尋址電極及與尋址電極平行的障壁;下基板與上基板相對封接形成多個放電單元;該PDP放電電極是上述任一種PDP放電電極,且PDP放電電極的凸起電極部與放電單元對應設置,多個凸起電極部之間的間隔與下基板上的障壁對應。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制作PDP放電電極,不需制作透明電極,只需在玻璃基板上直接制作匯流電極作為放電電極,這樣省去了匯流電極與透明電極間的兩次精密對位。 由于電極的一次性制作,可以保證電極間隙的一致性,提高了顯示屏的性能。具有該PDP放電電極的顯示屏,由于不需要制作透明電極和黑條,簡化了制作工序,進而節省了工藝要求極高的透明電極和黑條的制作成本,上基板不需要制作透明電極,使得電極間的電容下降, 相應降低了彩色等離子顯示屏的功耗。
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中等離子顯示屏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現有技術中條型透明電極和匯流電極的結構示意圖;圖3示出了現有技術中T型透明電極和匯流電極的結構示意圖;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PDP放電電極的結構示意圖;圖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等離子顯示屏上基板結構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PDP放電電極與下基板對應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如下實施例以及附圖僅是用以理解本發明,而不能限制本發明,本發明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PDP放電電極,如圖4所示,包括第一匯流電極31和第二匯流電極32。第一匯流電極31和第二匯流電極32各自包括直線主電極部311和設置在直線主電極部311 —側的多個凸起電極部312,第一匯流電極31與第二匯流電極32的凸起電極部312彼此相對設置。采用這種結構的PDP放電電極不需要制作透明電極,只需在玻璃基板上制作第一匯流電極31和第二匯流電極32即可,如圖5所示,省略了現有技術中匯流電極與透明電極間的兩次精密對位。由于該PDP放電電極可以通過印刷的方式一次性制作, 因此可以保證電極間隙的一致性,提高了顯示屏的性能。其次,采用這種結構的PDP放電電極由于匯流電極的總面積大,黑色度高,所以不需要制作黑條,這就減少了顯示屏的制作程序,進而節省了工藝要求極高的透明電極和黑條的制作成本。另外,無透明電極使得電極間的電容下降,等離子顯示屏的功耗也將相應降低。根據本發明一種典型的實施方式,凸起電極部312的頂部呈圓弧狀。采用圓弧狀的結構可以有效地避免直角線條在制作過程中容易出現的拐角處斷線現象,節省了檢查及修復成本。匯流電極上的多個凸起電極部中的相鄰凸起電極部的相鄰表面之間存在間隔,該結構有利于更多的可見光透過玻璃基板,優選地,凸起電極部312之間的間隔相等,該結構有利于結構設計和制作對位。進一步優選地,在多個相鄰的凸起電極部312之間相鄰的間隔處設置有連接電極部313,該連接電極部313是直線主電極部311沿凸起電極部312的凸起方向的延伸,其延伸寬度與直線主電極部311的寬度相同。即在相鄰的兩個凸起電極部 312之間用連接電極部313連接,連接電極部313設置在直線主電極部311上,連接電極部 313可以設置成矩形,一面與直線主電極部連接,另兩面分別與兩相鄰的凸起電極部312連接。兩相鄰的凸起電極部312之間設置連接電極313,有效地增大了電極線條的總面積,避免了總線電阻過高,同時電極線條較寬不容易出現短線現象,節省了檢查和修復成本。優選地,凸起電極部312呈中空的“η”型,具體包括兩個相對的側壁a以及連接兩個側壁a的頂壁b,兩個側壁a和頂壁b與直線主電極部311之間圍成空腔。由于此結構的放電電極在制作過程中不利用ITO進行放電,而是利用兩匯流電極作為公共放電電極(包括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解決了放電電極阻抗大的問題,但由于作為匯流電極的金屬電極本身不透明,對屏的亮度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同時,金屬電極之間放電是點對點實現的,因此,在此將凸起電極部設計為帶有空腔的結構,以提高顯示屏的亮度。同時,這種結構可有效地增大放電空間及面積,放電間隙及面積的增大,使得放電路徑變長,增加了 PDP顯示屏的發光亮度和發光效率。匯流電極的線條尺寸可以根據顯示屏分辨率要求進行調整,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擬在32英寸分辨率為IOMX768的顯示屏上,優選地,第一匯流電極31和第二匯流電極32的直線主電極部的寬度為20 80 μ m,凸起電極部的整體寬度為120 180 μ m,該凸起電極部的線寬度為20 50 μ m。凸起電極部按照此規格設置,既能保證在制作過程就算凸起局部有斷線也能使整根電極保持導通,又能保證可見光有足夠的透過空間;第一匯流電極31和第二匯流電極32的寬度設置為160 200 μ m,兩匯流電極上相對的凸起電極部之間的間隙為60 80μπι。PDP放電電極的材質可以采用本領域通常用的導電金屬,優選為銀,由感光銀漿料印刷在玻璃基板上制作而成具有上述結構的PDP放電電極,工藝簡單,且效果良好。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PDP顯示屏。該PDP顯示屏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基板上設置有沿上基板的下表面延伸PDP放電電極,在上基板以及位于其上的PDP放電電極上覆蓋有介質層,介質層上覆蓋有介質保護層,下基板上設置有尋址電極及障壁,上基板與下基板相對封接形成多個放電單元。該PDP放電電極具有上述任一種PDP放電電極的結構,且如圖6所示,上述PDP放電電極的凸起電極部與上述放電單元對應設置,兩相鄰凸起電極部312之間的連接電極部313與下基板上的障壁對應設置,即凸起電極部312對應于下基板上的熒光粉槽,凸起電極部312之間的連接電極部313對應于下基板上的障壁, 這樣放電電極和熒光粉槽內的熒光粉層準確對位,使得電極放電時產生的紫外線更有效地激發熒光粉發光,提高了發光效率。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PDP放電電極,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匯流電極(31)和第二匯流電極(3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匯流電極(31)和第二匯流電極(3 各自包括直線主電極部(311)和設置在所述直線主電極部(311) —側的多個凸起電極部(312);以及所述第一匯流電極(31)和第二匯流電極(3 上的凸起電極部(31 彼此相對地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DP放電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電極部(31 的頂部呈圓弧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DP放電電極,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凸起電極部(312)中的相鄰凸起電極部(312)的相鄰表面之間存在間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PDP放電電極,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凸起電極部(312)之間間隔的距離相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PDP放電電極,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凸起電極部(312)中的相鄰凸起電極部的相鄰表面之間的間隔處設置有連接電極部(313),所述連接電極部 (313)是所述直線主電極部(311)沿所述凸起電極部(312)的凸起方向的延伸,其延伸寬度與所述直線主電極部(311)的寬度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DP放電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電極部(312)呈中空的 “η”型,包括兩個相對的側壁(a)以及連接所述兩個側壁(a)的頂壁(b),所述側壁(a)和頂壁(b)與所述直線主電極部(311)之間圍成空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DP放電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線主電極部(311)的寬度為 20 80 μ 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DP放電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電極部(312)的整體寬度為120 180 μ m,所述凸起電極部(312)的線寬度為20 50 μ 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DP放電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匯流電極(31)和第二匯流電極(3 的寬度為160 200 μ m,相對設置在所述第一匯流電極(31)和所述第二匯流電極(32)上的凸起電極部(312)頂端之間的間隙距離為60 80μπι。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PDP放電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PDP放電電極的材質為銀。
11.一種PDP顯示屏,包括 上基板;PDP放電電極,沿所述上基板下表面延伸;介質層、介質保護層依次覆蓋在所述上基板及所述PDP放電電極上,以及下基板,其上設置有與所述PDP放電電極垂直的尋址電極及與所述尋址電極平行的障壁;所述下基板與所述上基板相對封接形成多個放電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PDP放電電極是如權利要求1-10任一項所述的PDP放電電極,且所述PDP放電電極的凸起電極部(312)與所述放電單元對應設置,多個所述凸起電極部(312) 之間的間隔與所述下基板上的障壁對應設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PDP放電電極及包括其的PDP顯示屏。該PDP放電電極包括第一匯流電極與第二匯流電極,第一匯流電極和第二匯流電極各自包括直線主電極部和設置在直線主電極部一側的多個凸起電極部,兩匯流電極的凸起電極部彼此相對地設置。本發明采用該PDP放電電極,不需制作透明電極和黑條,只需在玻璃基板上直接制作匯流電極作為放電電極,這樣省去了電極間的兩次精密對位。由于電極的一次性制作,可以保證電極間隙的一致性,提高了顯示屏的性能。其次,簡化了顯示屏的制作工序,節省了工藝要求極高的透明電極和黑條的制作成本;另外,由于上基板沒有透明電極,電極間的電容下降,也就相應降低了彩色等離子顯示屏的功耗。
文檔編號H01J17/49GK102376511SQ201110297859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30日
發明者唐翠珍, 張小芳 申請人:四川虹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