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背光模組、連接組件及其安裝與拆卸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液晶顯示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連接組件及其安裝與拆卸方法。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采用該連接組件的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目前,液晶顯示裝置的主要架構通常包括面框、玻璃基板及背光模組,背光模組中的膠框與背板的卡合方式一般是螺釘卡合或外置卡勾卡合。前者通過在背板和膠框分別設置內(nèi)螺紋開孔,螺釘穿過內(nèi)螺紋開孔,從而將背板和膠框連接。此種方法由于使用了螺釘,增加了材料的成本的同時,也增加了安裝工序,使得背板與膠框的裝配和拆卸工序耗時較長,從而影響生產(chǎn)效率。后者的卡合方式如圖I所示,包括背板和膠框,在膠框的側面設有彈性卡勾,在背板的同側面設有與彈性卡勾101對應的凸包102。安裝時,彈性卡勾101在外力作用下與凸包102相互卡緊,從而將背板和膠框卡合在一起。此方式的缺點在于在拆卸的過程中當扳動彈性卡勾101脫離凸包102時由于彈性卡勾101的底面與背板上的凸包102底面水平等高,彈性卡勾101在自身的彈性作用下經(jīng)常彈回原位,再次與凸包102卡合,往往需要重復多次才能使彈性卡勾101脫離凸包102,使得膠框與背板的拆卸十分不便,費時費力,而且多次扳動彈性卡勾101容易造成其損壞。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安裝、拆卸方便的連接組件,主要用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安裝、拆卸工序復雜、耗費時間長而影響生產(chǎn)效率的問題。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連接組件,包括膠框和背板,背板的側面上設有凸包單兀,凸包單兀設有底面,膠框的側面設有開口,開口內(nèi)設有具有彈性的卡制單元,卡制單元設有卡勾部,卡勾部設有頂面;其中,凸包單元的底面抵接于卡勾部的頂面上,以使卡制單元與凸包單元相互卡合,且卡勾部的頂面靠近卡勾部的自由端的一側高于凸包單元的底面。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卡制單元進一步包括支撐部,支撐部與卡勾部為一體成型,并呈大于或等于90度折彎。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卡制單元包括左卡制件及右卡制件;凸包單元包括左凸包及右凸包;左卡制件與左凸包相互卡合,右卡制件與右凸包相互卡合。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左卡制件及右卡制件均設于左凸包與右凸包之間,左卡制件的支撐部自開口的頂部向左凸包傾斜,右卡制件的支撐部自開口的頂部向右凸包傾斜。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左卡制件設于左凸包的左側,右卡制件設于右凸包的右側;左卡制件的支撐部自開口的頂部向左凸包傾斜,右卡制件的支撐部自開口的頂部向右凸包傾斜。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卡制單元進一步包括支撐部,支撐部與卡勾部為一體、成型,并呈小于或等于90度折彎;卡勾部包括左卡勾及右卡勾,左卡勾、右卡勾與支撐部一體成型;支撐部與左凸包及右凸包平行設置;凸包單元包括左凸包及右凸包;卡制單元設于左凸包與右凸包之間;左卡勾與左凸包相互卡合,右卡勾與右凸包相互卡合。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左凸包與右凸包為一體成型,并呈一定角度折彎;左卡制件設于左凸包的左側,右卡制件設于右凸包的右側;左卡制件的支撐部自開口的頂部向左凸包傾斜,右卡制件的支撐部自開口的頂部向右凸包傾斜。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一種背光模組,背光模組配備有上述的連接組件。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連接組件的安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按壓步驟,按壓步驟將膠框上的卡制單元沿與背板上的凸包單元相背離的方向按·壓,使卡制單元發(fā)生彈性變形,進入凸包單元的側面并抵接于凸包單元的底面;卡合步驟,卡制單元沿與背板上的凸包單元相靠近的方向彈回,卡制單元的卡勾部卡合凸包單元的頂面,使卡勾部頂面高于凸包單元底面。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連接組件的拆卸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推壓步驟,推壓步驟將膠框上的卡制單元沿與背板上的凸包單元相背離的方向推壓,使卡制單元發(fā)生彈性變形,脫離凸包單元的底面并抵接于凸包單元的側面;提離步驟,提離步驟將膠框向上提起,卡制單元沿凸包單元的側面向上滑動,使卡制單元與凸包單元相分離。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連接組件在膠框的側面設置具有彈性的卡制單元,在背板的側面相應位置設置凸包單元,卡制單元與凸包單元相互卡合且卡制單元的卡勾部的頂面靠近卡勾部的自由端的一側高于凸包單元的底面。本發(fā)明的連接組件可有效防止在膠框拆卸過程中出現(xiàn)卡勾彈回原位以及因多次扳動卡勾而造成卡勾損壞的現(xiàn)象,保證膠框與背板一次性拆卸,具有卡合效果好、方便裝配拆卸以及節(jié)約成本等優(yōu)點。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其中圖I是現(xiàn)有技術中連接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連接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所示的連接組件的安裝流程示意圖;圖4是圖2所示的連接組件的拆卸流程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連接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連接組件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7是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連接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fā)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實施例一請參閱圖2,圖2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連接組件的結構示意圖。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連接組件,包括膠框和背板,膠框通常是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也可以為多件同一塑料材料結構拼接組合而成,背板通常是由模具沖壓金屬彎折而成。膠框和背板均設有相對應的側面,背板的側面上設有凸包單元201,凸包單元201與背板一體成型,膠框的側面設有方形開口 203,開口 203內(nèi)設有具有彈性的卡制單元204。卡制單元204與膠框為一體成型,包括卡勾部2043和左支撐部2045以及右支撐部2046,左支撐部2045和右支撐部2046與卡勾部2043為一體成型,并呈大于或等于90度折彎。在其他可備選的優(yōu)選實施例 中,左支撐部2045和右支撐部2046以及卡勾部2043可采用鑲接、鉚接或螺接的方式相互固定連接。凸包單元201設有底面202,卡勾部2043設有頂面2044,其中,凸包單元201的底面202抵接于卡勾部2043的頂面2044上,以使卡制單元204與凸包單元201相互卡合,且卡勾部2043的頂面2044靠近卡勾部2043的自由端的一側205高于凸包單元201的底面 202。在本實施例中,卡制單元204包括左卡制件2041及右卡制件2042,凸包單元201包括左凸包2011及右凸包2012。左卡制件2041與左凸包2011相互卡合,右卡制件2042與右凸包2012相互卡合。左卡制件2041及右卡制件2042均設于左凸包2011與右凸包2012之間,左卡制件2041的支撐部2045與自開口 203的頂部向左凸包2011傾斜,右卡制件2042的支撐部2046自開口 203的頂部向右凸包2012傾斜。下面將介紹本實施例的安裝方法。請一并參閱圖3,圖3是圖2所示的連接組件的安裝流程示意圖。步驟S30 :按壓步驟,按壓步驟將膠框上的卡制單元204沿與背板上的凸包單元201相背離的方向按壓,使卡制單元204發(fā)生彈性變形,進入凸包單元201的側面并抵接于凸包單元201的底面。卡合時,只需要將膠框與背板對位好之后,往下按壓,使卡制單元204發(fā)生彈性變形,左卡制件2041和右卡制件2042就會沿凸包內(nèi)側(此處“內(nèi)側”指閱讀者面對紙面時,圖2中所示的左凸包和右凸包面向左卡制件和右卡制件的對應面)向下滑動,直至滑動至底端。步驟S31 :卡合步驟,卡制單元204沿與背板上的凸包單元201相靠近的方向彈回,卡制單元204的卡勾部卡合凸包單元201的頂面,使卡勾部頂面高于凸包單元201底面。由于膠框卡勾部2043具有一定彈性,左卡制件2041和右卡制件2042的卡勾部2043頂面勾住凸包底面202,且卡勾勾部頂面2044高于凸包底面202,起到緊固限位的作用。根據(jù)應力及加工工藝的實際情況,卡勾勾部折彎角需等于或大于90度,因此設計卡勾具有一小角度的傾角100度,以上角度大小僅為一部分設置方法,在卡勾勾部設置小于或等于90度以及等于或大于90度的角度,均不脫離本發(fā)明的設計思想。以保證卡勾部2043頂面2044高于凸包底面202,可在勾住背板凸包時緊固限位。進一步地,在本實施例中,沿膠框的四周側面設有多個卡制單元204,沿背板的四周側面設有多個凸包單元201,多個卡制單元204與多個凸包單元201相互卡合。在實際應用中可根據(jù)背光模組的組裝和拆卸過程中需要控制的組裝模塊的數(shù)量根據(jù)需要相應設置卡制單元204和凸包單元201的數(shù)量。通過多個卡置單元204和多個凸包單元201的配合固定,使工藝過程裝配效率高,從而提高卡置單元204的使用壽命。當需要拆卸連接組件時,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拆卸方法,請結合圖2、圖3參閱圖4,圖4是圖2所示的連接組件的拆卸流程示意圖。連接組件的拆卸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40 :推壓步驟,推壓步驟將膠框上的卡制單元204沿與背板上的凸包單元201相背離的方向推壓,使卡制單元204發(fā)生彈性變形,脫離凸包單元201的底面并抵接于凸包單元201的側面。其中,卡制單元204要求使用彈性較好的塑料材料,主要包括熱塑性聚氨酯、熱塑型硫化膠以及熱塑性聚氨酯樹脂,通過使用上述塑料材料使卡制單元204往下按壓抵接凸包單元201還是往上推壓脫離凸包單元201都有很好的彈性作用,并且因為塑料本身的彈性作用,使卡制單元204能很好地卡緊在凸包單元201上,從而提高工藝過程的安全性,并且,在拆卸時,因為彈性的作用,往扣合的相反方向按壓,使卡制單元204輕易地從凸包單元201脫離,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而且彈性材料還能循環(huán)利用,根據(jù)實際工藝選擇不同的材料,選擇所需的彈性塑料來滿足生產(chǎn)要求。步驟S41 :提離步驟,提離步驟將膠框向上提起,卡制單元204沿凸包單元201的側面向上滑動,使卡制單元204與凸包單元201相分離。在提離過程中,由于卡制單元204是塑料材料,不會刮傷或刮花凸包單元201,并且凸包單元201本身受沖壓成型,凸包單元201的底面與卡制單元204的卡勾部相匹配,在提離過程中卡制單元204經(jīng)過按壓后可以很容易地從凸包單元201脫離。實施例二請參閱圖5,圖5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連接組件的結構示意圖。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左卡制件501設于左凸包503的左側,右卡制件502設于右凸包504的右側;左卡制件501的支撐部5011自開口的頂部向左凸包503傾斜,右卡制件502的支撐部5021自開口的頂部向右凸包504傾斜。卡合時,只需要將膠框與背板對位好之后,往下按壓,左卡制件501和右卡制件502就會沿凸包外側(此處“外側”指閱讀者面對紙面時,圖5中所示的左凸包和右凸包面向左卡制件和右卡制件的對應面)向下滑動,滑動至底端時,由于膠框卡勾部具有一定彈性,左卡制件501的卡勾部505和右卡制件502的卡勾部506的頂面勾住凸包底面507,且卡勾勾部頂面508高于凸包底面507,起到緊固限位的作用。根據(jù)應力及加工方面的實際情況,卡勾勾部折彎角需大于或等于90度,以保證左卡制件501的卡勾部505和右卡制件502的卡勾部506的頂面508高于凸包底面507,且在勾住背板凸包時可以緊固。本實施例通過設置卡勾的勾部頂面高于背板凸包底面507,從而使卡勾取出時不會回彈至卡合位置,使卡合時緊固效果好。實施例三請參閱圖6,圖6是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連接組件的結構示意圖。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卡制單元605進一步包括支撐部602,支撐部602與卡勾部為一體成型,并呈小于或等于90度折彎;卡勾部包括左卡勾6011及右卡勾6012,左卡勾6011、右卡勾6012與支撐部602 —體成型;支撐部602與左凸包603及右凸包604平行設置;凸包單元包括左凸包603及右凸包604 ;卡制單元605設于左凸包603與右凸包604之間;左卡勾6011與左凸包603相互卡合,右卡勾6012與右凸包604相互卡合。在本實施例中,左卡勾6011和右卡勾6012通過支撐部602合二為一,使這種膠框結構具有更好的對中性,并且因為只有一個支撐部的原因,左卡勾6011和右卡勾6012滑下的時候,受到左右凸包的作用,往支撐部方向向里擠壓,從而使得左卡勾6011和右卡勾6012擠壓范圍減少,所以相對而言,本實施例對膠框材料的彈性要求較高。卡合時,只需要將膠框與背板對位好之后,往下按壓,左卡勾6011和右卡勾6012就會沿凸包內(nèi)側(此處“內(nèi)側”指閱讀者面對紙面時,圖6中所示的左凸包和右凸包面向左卡勾和右卡勾的對應面)向下滑動,滑動至底端時,由于膠框卡勾部具有一定彈性,左卡勾6011的卡勾部607和右卡勾6012的卡勾部608的頂面勾住凸包底面606,且卡勾勾部頂面高于凸包底面606,起到緊固限位的作用。根據(jù)應力及加工方面的實際情況,卡勾勾部折彎角需小于或等于90度,因此設計卡勾具有一小角度的傾角80度,以保證左卡勾6011的卡 勾部607和右卡勾6012的卡勾部608的頂面高于凸包底面606,且在勾住背板凸包時可以緊固。通過這種膠框的結構方式,使膠框結構更加簡單,而且可以節(jié)省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實施例四請參閱圖7,圖7是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連接組件的結構示意圖。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左凸包701與右凸包702為一體成型,并呈一定角度折彎;左卡制件703設于左凸包701的左側,右卡制件704設于右凸包702的右側;左卡制件703的支撐部7031自開口的頂部向左凸包701傾斜,右卡制件704的支撐部7041自開口的頂部向右凸包702傾斜。本發(fā)明實施例通過改變凸包結構,將左凸包701和右凸包702合二為一,并形成一定的角度,繼承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膠框結構實現(xiàn)卡緊背板,避免取出卡勾時出現(xiàn)反彈。在其他實施例中,凸包結構和角度根據(jù)實際工藝過程可設置成不規(guī)則形狀的多邊形,只要實現(xiàn)卡緊效果,避免反彈即可。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實施例的安裝與拆卸方法與第一實施例基本相似,不同在于,本發(fā)明的膠框的卡制單元設置在凸包單元之間或者之外或相應改變卡制單元以及凸包單元的結構,從而使相應實施例的安裝與拆卸方法根據(jù)相應膠框與背板設計結構而相應改變,同時,以上設計僅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方法,卡制單元設置在凸包單元之間或之外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nèi)。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背光模組,該背光模組配備有上述的連接組件。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背光模組、連接組件及其拆卸方法通過設計不同的卡制單元結構和不同的凸包單元形狀實現(xiàn)卡緊限位,可有效防止在膠框拆卸過程中出現(xiàn)卡勾彈回原位以及因多次扳動卡勾而造成卡勾損壞的現(xiàn)象,保證膠框與背板一次性拆卸,具有卡合效果好、方便裝配拆卸以及節(jié)約成本。以上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附圖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 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連接組件,包括膠框和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側面上設有凸包單元,所述凸包單元設有底面,所述膠框的側面設有開口,所述開口內(nèi)設有具有彈性的卡制單元,所述卡制單元設有卡勾部,所述卡勾部設有頂面; 其中,所述凸包單元的底面抵接于所述卡勾部的頂面上,以使所述卡制單元與所述凸包單元相互卡合,且所述卡勾部的頂面靠近所述卡勾部的自由端的一側高于所述凸包單元的底面。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制單元進一步包括支撐部,所述支撐部與所述卡勾部為一體成型,并呈大于或等于90度折彎。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制單元包括左卡制件及右卡制件;所述凸包單元包括左凸包及右凸包;所述左卡制件與所述左凸包相互卡合,所述右卡制件與所述右凸包相互卡合。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卡制件及所述右卡制件均設 于所述左凸包與所述右凸包之間,所述左卡制件的支撐部自所述開口的頂部向所述左凸包傾斜,所述右卡制件的支撐部自所述開口的頂部向所述右凸包傾斜。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卡制件設于所述左凸包的左偵U,所述右卡制件設于所述右凸包的右側;所述左卡制件的支撐部自所述開口的頂部向所述左凸包傾斜,所述右卡制件的支撐部自所述開口的頂部向所述右凸包傾斜。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制單元進一步包括支撐部,所述支撐部與所述卡勾部為一體成型,并呈小于或等于90度折彎;所述卡勾部包括左卡勾及右卡勾,所述左卡勾、所述右卡勾與所述支撐部一體成型;所述支撐部與所述左凸包及所述右凸包平行設置;所述凸包單元包括左凸包及右凸包;所述卡制單元設于所述左凸包與所述右凸包之間;所述左卡勾與所述左凸包相互卡合,所述右卡勾與所述右凸包相互卡合。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凸包與所述右凸包為一體成型,并呈一定角度折彎;所述左卡制件設于所述左凸包的左側,所述右卡制件設于所述右凸包的右側;所述左卡制件的支撐部自所述開口的頂部向所述左凸包傾斜,所述右卡制件的支撐部自所述開口的頂部向所述右凸包傾斜。
8.一種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組配備有根據(jù)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連接組件。
9.一種連接組件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按壓步驟,所述按壓步驟將膠框上的卡制單元沿與背板上的凸包單元相背離的方向按壓,使所述卡制單元發(fā)生彈性變形,進入所述凸包單元的側面并抵接于所述凸包單元的底面; 卡合步驟,所述卡制單元沿與背板上的凸包單元相靠近的方向彈回,卡制單元的卡勾部卡合凸包單元的頂面,使卡勾部頂面高于凸包單元底面。
10.一種連接組件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推壓步驟,所述推壓步驟將膠框上的卡制單元沿與背板上的凸包單元相背離的方向推壓,使所述卡制單元發(fā)生彈性變形,脫離所述凸包單元的底面并抵接于所述凸包單元的側面; 提離步驟,所述提離步驟將膠框向上提起,所述卡制單元沿所述凸包單元的側面向上滑動,使所述卡制單元與所述凸包單元相 分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連接組件,其包括膠框和背板,背板的側面上設有凸包單元,凸包單元設有底面,膠框的側面設有開口,開口內(nèi)設有具有彈性的卡制單元,卡制單元設有卡勾部,卡勾部設有頂面;其中,凸包單元的底面抵接于卡勾部的頂面上,以使卡制單元與凸包單元相互卡合,且卡勾部的頂面靠近卡勾部的自由端的一側高于凸包單元的底面。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一種背光模組和連接組件的安裝與拆卸方法,通過設計不同的卡制單元結構和不同的凸包形狀實現(xiàn)卡緊限位,可有效防止在膠框拆卸過程中出現(xiàn)卡勾彈回原位以及因多次扳動卡勾而造成卡勾損壞的現(xiàn)象,保證膠框與背板一次性拆卸,具有卡合效果好、方便裝配拆卸以及節(jié)約成本。
文檔編號F21V17/16GK102734759SQ20121022971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4日
發(fā)明者巫越 申請人: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