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連接電子部件的連接件和殼體、及電子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將至少一個電子部件連接于安裝框架的連接件、用于電子部件的殼體及電子裝置。用于將至少一個電子部件連接于安裝框架的連接件(150)包括:第一導電部(151),第一導電部包括同軸設置的陽極(1512)和陰極(1514),陽極(1512)與陰極(1514)徑向地隔開以相互絕緣;第一固定部(155),第一固定部相對于第一導電部(151)徑向地突出以用于將連接件固定于安裝框架;其中第一導電部(151)的至少一個端部設置用于與電子部件電連接以及可旋轉地機械連接。根據本發明可實現對電子模塊的360度轉動調整,可以消除由于繞線而引起的安全問題,并且使得結構更簡單、制造和安裝更方便。
【專利說明】用于連接電子部件的連接件和殼體、及電子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連接電子部件的連接件和殼體、及電子裝置。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將至少一個電子部件連接于安裝框架的連接件、用于電子部件的殼體以及具有這種連接件以及殼體的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地,人們對于照明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例如,在一些對燈光有著特殊要求的應用場合,例如,在攝像或拍照等場合,光線的投射方向或者照度均會對攝像或拍照的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因而,在這些應用場合下,人們需要對燈具(尤其是諸如天花板燈的燈具)進行調節以調節光線的投射方向或者照度。
[0003]目前已知的一種傳統天花板燈,其包括多個發光模塊、框架、轉動連接部和導線。轉動連接器由多個部件形成,其中具有孔。電線將鉆入通過轉動連接器的孔,以連接兩個發光模塊。框架保持發光模塊,并且框架內部留有通道以用于導線通過??蚣艿囊粋戎芯哂懈郊拥牟考肀3种亓科胶?。也就是說,該傳統天花板燈的多個發光模塊之間通過電線(或導線)而實現電連接。另外,為了調節來自于發光模塊的光線的投射方向或者照度,已知的這種傳統天花板燈設置有轉動連接部來實現多個發光模塊之間的機械連接。通過轉動連接部,可以調整發光模塊的轉動位置,從而實現對光線的調整。
[0004]但是,由于這種已知的傳統天花板燈所用的電線與其機械連接部單獨地設置,因而,在轉動時電線將隨著發光模塊的轉動而發生纏繞。由于這種纏繞的存在,影響了發光模塊的轉動。為了防止電線被完全纏繞,已知的傳統天花板燈設置成使發光模塊的轉動角度必須小于360度,這大大影響了光線的全方位調整,而且使得這種調節很不方便。
[0005]即使是發光模塊的轉動角度小于360度,仍然難以避免電線的纏繞。當這種纏繞進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將在電線內產生較大的應力,可能引起電線斷裂,從而使得天花板燈故障。而且,尤其在存在多個發光模塊的天花板燈中,斷裂的導線的位置難以確定,對于維修也帶來很多不便。更進一步地,斷裂的導線可能產生漏電,因而帶來安全隱患。
[0006]另外,這種已知的傳統天花板燈所用的電線與其機械連接部單獨地設置,因而使得天花板的結構及其制造過程復雜,成本高。而且,由于這種單獨設置,在天花板燈中需要留出空間以用于電線通過,所以使得天花燈的結構厚重,相應地進一步增加了制造成本,例如,用于材料的成本增加。
[0007]而且,由于其單獨設置的電線及機械連接部,使得在安裝每個發光模塊時均要單獨地安裝電線和機械連接部,所以使得安裝過程復雜且耗時。
[0008]因而,期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安全且能夠全方位地調整的天花板燈。
【發明內容】
[0009]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用于將至少一個電子部件連接于安裝框架的連接件、用于電子部件的殼體及電子裝置,從而實現對電子模塊的360度轉動調整,可以消除由于繞線而引起的安全問題,并且使得結構更簡單、制造和安裝更方便。
[0010]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將至少一個電子部件連接于安裝框架的連接件,其包括:第一導電部,第一導電部包括同軸設置的陽極和陰極,陽極與陰極徑向地隔開以相互絕緣;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相對于第一導電部徑向地突出以用于將連接件固定于安裝框架;其中第一導電部的至少一個端部設置用于與電子部件電連接以及可旋轉地機械連接。
[0011]進一步地,陽極與陰極之間設置有用于將陽極與陰極徑向地隔開的第一絕緣層,第一導電部具有貫通的中心孔,陽極和陰極中的一個設置為形成中心孔的內壁。
[0012]進一步地,第一導電部的外部覆蓋有第二絕緣層。
[0013]進一步地,第一絕緣層具有相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導電部在第一端處相對于第一端軸向地伸出。
[0014]進一步地,第一導電部在第二端處相對于第二端軸向地伸出。
[0015]進一步地,連接件具有以第一導電部的軸線為中心的中心對稱形狀。
[0016]進一步地,第一固定部上設置有以軸線為中心的中心對稱設置的至少兩個固定孔。
[0017]進一步地,第一絕緣層與第一固定部一體形成。
[0018]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電子部件的殼體,殼體包括頂壁、底壁以及連接頂壁和底壁的側壁,其特征在于,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對相對的第二導電部,第二導電部包括同軸設置的陽極和陰極,陽極與陰極徑向地隔開以相互絕緣,第二導電部設置用于殼體的電連接以及可旋轉的機械連接。
[0019]進一步地,陽極和陰極之間設置有用于將陽極與陰極徑向地隔開的凹腔,陽極和陰極中的一個設置為軸,陽極和陰極中的另一個設置為形成凹腔的內壁。
[0020]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安裝框架,限定出至少一個容納空間;至少一個容納有電子部件的殼體,分別位于相應的容納空間內;至少一個連接件,可分別設置于限定出至少一個容納空間的安裝框架的連接梁中,連接件的朝向于容納空間的端部與殼體電氣地連接并可旋轉地機械連接。
[0021]進一步地,安裝框架限定出至少兩個容納空間,并且包括至少兩個容納有電子部件的殼體,連接件包括設置于劃分相鄰兩個容納空間的安裝框架的連接梁中的中間梁中的兩個第一連接件,兩個第一連接件的彼此相對的端部導電連接并且兩個第一連接件的彼此遠離的端部分別連接各一個殼體。
[0022]進一步地,安裝框架限定出至少兩個容納空間,并且包括至少兩個容納有電子部件的殼體,連接件包括設置于劃分相鄰兩個容納空間的安裝框架的連接梁中的中間梁中的一個第一連接件,第一連接件在兩端分別連接殼體。
[0023]進一步地,連接件包括設置于劃分容納空間和外部環境的安裝框架的連接梁中的邊梁中的第二連接件,并且第二連接件在一端連接殼體并且在另一端直接連接電源。
[0024]進一步地,連接件包括設置于劃分容納空間和外部環境的安裝框架的連接梁中的邊梁中的第二連接件,邊梁均具有電線引入孔,并且第二連接件在一端連接殼體并且在另一端經電線引入孔引入的電線連接至電源。
[0025]進一步地,安裝框架包括相對設置的側梁以及連接側梁的多個連接梁,連接件安裝在連接梁中。
[0026]進一步地,連接件為上述任一種連接件;殼體為上述任一種用于電子部件的殼體,第二導電部和第一導電部機械地且電氣地連接。
[0027]進一步地,每個連接梁包括凹槽和設置在凹槽中作為第二固定部的固定柱,凹槽至少部分地容納第一導電部,并且固定柱與第一固定部相接合。
[0028]進一步地,還包括安裝彈簧,第一固定部連接于第二固定部上,并且連接件可借助于第一固定部在第二固定部上的滑動和安裝彈簧的壓縮力而沿第一導電部的軸線移動。
[0029]進一步地,第一導電部與第二導電部磨擦配合,從而使得用于電子部件的殼體能夠穩定在任一轉動位置。
[0030]進一步地,電子裝置為發光裝置。
[0031]進一步地,發光裝置為用于天花板燈的發光裝置。
[0032]通過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至少可以實現以下效果中的一種或多種:
[0033]I)通過第一導電部和第二導電部的簡單連接可以同時實現旋轉機械連接和電氣連接,避免了使用附加的導線來在發光模塊之間導電。從而電子裝置的結構簡單,并且由于節省了導線通過的空間而使得天花板燈變得輕薄、結構緊湊;
[0034]2)第一導電部和第二導電部的凹凸設置可以通過簡單插接方便、快速地實現發光裝置的安裝;
[0035]3)實現了各個發光模塊之間的電連接和/或發光模塊與外部電源之間的無線連接,避免了使用電線連接時的轉動繞線問題,消除了安全隱患。
[0036]4)因為減少了導線的使用量,簡化了制造工藝、降低了制造成本。
[0037]5)可實現360度的全向轉動,更好地實現了對發光裝置的調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8]附圖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用于幫助進一步理解本發明。附圖圖解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來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附圖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標號表示。圖中示出:
[0039]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立體圖;
[0040]圖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安裝框架的立體圖;
[0041]圖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立體圖,其中,為了清楚起見,去除了電子模塊;
[0042]圖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立體分解圖,其中,為了清楚起見,去除了電子模塊;
[0043]圖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連接件的立體圖;以及
[0044]圖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于電子部件的殼體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5]以下將參照示出了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發明可以以多種不同形式來實施,而不應該僅限于這里所闡述的示例性實施例來構造。當然,提供這些示例性實施例是為了使本公布更全面和完整,并能夠向本領域技術人員充分傳達本發明的范圍。
[0046]參照圖1,其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天花板燈的發光裝置100,其中天花板燈通過吊繩130懸掛于天花板,并且通過電線140向發光裝置100輸入電力。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說明,本發明將用于天花板燈的發光裝置100作為示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不限于此。例如,本發明不限于天花板燈,而是可以適用于任何類型的燈的發光裝置。而且本發明也不限于用于發光裝置,其適用于任何其它類似的電子裝置,尤其適用于需要轉動地機械連接和電連接的任何電子裝置。
[0047]進一步地可參照圖2-6,發光裝置100可包括安裝框架120、至少一個連接件150和至少一個容納有諸如發光模塊的任何電子部件(未示出)的殼體110。安裝框架120可限定出至少一個容納空間,容納有電子部件的殼體110分別位于相應的容納空間內。連接件150設置于安裝框架120的連接梁1261、1262、1271、1272中,連接件的朝向于容納空間的端部與殼體110的相應端部電氣地連接并可旋轉地機械連接。
[0048]下面,為了清楚地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發光裝置100,首先參照圖2-6分別說明構成發光裝置100的主要部件:連接件150、用于電子部件的殼體110和安裝框架120。
[0049]首先,參照圖5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于將至少一個電子部件連接于安裝框架120的連接件150。連接件150包括第一導電部151和第一固定部155。第一導電部151可包括同軸設置的陽極1512和陰極1514,陽極1512與陰極1514徑向地隔開以相互絕緣。第一固定部155相對于第一導電部151徑向地突出以用于將連接件固定于安裝框架120。第一導電部151的至少一個端部設置成用于與發光模塊的殼體110電連接以及可旋轉地機械連接。
[0050]如圖5所示,陽極1512與陰極1514之間設置有用于將陽極1512與陰極1514徑向地隔開的第一絕緣層1513。第一導電部151可具有貫通的中心孔1511,其中陽極1512和陰極1514中的一個設置為形成中心孔1511的內壁。這樣設置的目的在于,第一導電部151可以與用于電子部件的殼體110上的第二導電部111 (第二導電部如圖6所示,將在下面進行詳細說明)相配合。具體地說,當將第一導電部151和第二導電部111插接時,第一導電部151通過其與第二導電部111的機械連接而形成對殼體110的可旋轉地支撐;另外,通過第二導電部111的作為陽極1113的軸插入于中心孔1511中,第二導電部的陽極1113與第一導電部151的陽極1512電連通,并且第二導電部111的陰極(未不出)可與第一導電部151的陰極1514電連通。
[0051]如圖5和6所不的第一導電部151和第二導電部111實質上為一種凹凸式配合,但這凹凸設置僅僅是一種示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其進行各種變型,只要能夠與該凹凸設置一樣能夠實現旋轉地機械連接和電氣連接即可。例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象的是,將第一導電部151和第二導電部111可以設置成與圖不的凹凸結構相反。
[0052]另外,為了安全目的,第一導電部151的外部可覆蓋有第二絕緣層153,以防止漏電。如圖5所不,第一絕緣層153具有相對的第一端1531和第二端1532。第一導電部151相對于第一絕緣層153的端部軸向地伸出,從而一方面,第一絕緣層153方便安裝時對殼體120上的第二導電部111起到一定的止擋和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得第一導電部僅相對于第一絕緣層153露出一部分,從而在實現電連接的同時確保發光裝置100的安全性。
[0053]特別地,第一導電部151可以設置成僅在第一端1531處相對于第一端1531軸向地伸出。這種設置將使得至少在安裝框架120的每個中間梁1271、1272上均需要兩個連接件150來連接位于中間梁兩側的容納空間中的殼體110。例如,對于安裝框架120來說,每個用于劃分相鄰兩個容納空間的中間梁1271、1272中均布置兩個連接件150,這兩個連接件150的彼此相對的端部導電連接并且這兩個連接件150的彼此遠離的端部分別連接位于所述相鄰兩個容納空間中的殼體。
[0054]優選地,為了使結構更加簡單,第一導電部151可以設置成在第一絕緣層153的第二端1531和第二端1532處均軸向地伸出。這樣的設置具有以下好處:對于中間梁1271、1272來說,可以實現利用穿過孔123 (如圖2所示)的一個連接件即可連接位于該中間梁兩側的容納空間中的兩個殼體110 ;對于邊梁1261、1262,可以實現利用穿過邊梁的孔(未示出)的一個連接件來實現連接位于梁的一側的殼體以及位于梁的另一側的外部電源,即,可以避免圖1所示的電線140的使用,使得結構進一步簡化,所使用的零配件減少、成本低。而且安裝時在一個梁上僅需要插入一個連接件即可,使得發光裝置100的裝配簡單。
[0055]進一步地,如圖5所不,第一固定部155可以設置為垂直于第一導電部151的軸線的固定板,具體地,為了制造簡單,第一固定部155也可為矩形、方形或圓形固定板。另外,第一固定部155上可設置有以所述軸線為中心的中心對稱設置的至少兩個固定孔,使得可以在第一固定部155的兩側上進行固定,從而固定效果更可靠。而且第一固定部155的該中心對稱的形狀使得在安裝時可與安裝框架120的第二固定部125更方便地確定相互的定位關系,更特別地,中心對稱設置的所述至少兩個固定孔便于與安裝框架120的柱125的配合,使得連接件150的安裝、制造均簡單。雖然圖2和5示出了第一固定部155和第二固定部125的凹凸結構,但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這種設置進行各種變型,例如,可以將第一固定部155和第二固定部125的凹凸結構設置成與圖示的相反。
[0056]另外,第一絕緣層153可以與第一固定部155 —體形成,從而使得連接件150的制造更加簡單。而且第一固定部155與第一絕緣層153 —起由絕緣材料形成,可以進一步確保發光裝置100安全性。更優選地,連接件作為整體可以具有以第一導電部151的軸線為中心的中心對稱形狀。
[0057]下面,參照圖6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于電子部件的殼體110。
[0058]根據本發明的用于電子部件的殼體110包括頂壁114、底壁以及連接頂壁和底壁的側壁112。側壁112上設置有至少一對相對的第二導電部111。參照圖6,其中僅示出了一個第二導電部111。第二導電部111包括同軸設置的陽極1113和陰極,陽極1113與陰極徑向地隔開以相互絕緣。具體地說,陽極1113和陰極之間設置有用于將陽極1512與陰極1514徑向地隔開的凹腔1111,陽極1113和陰極中的一個設置為軸,陽極1113和陰極中的另一個設置為形成凹腔1111的內壁。因此,如上所述,當將連接件150的第一導電部151插入于殼體110的第二導電部111中時,第二導電部111的陽極1113與第一導電部151的陽極1512電連通,并且第二導電部111的陰極可與第一導電部151的陰極1514電連通,從而通過第一導電部151和第二導電部111的連接而同時實現了連接件150與殼體110的可旋轉的機械連接以及電氣連接。
[0059]另外,第二導電部111的凹入式設置可以第二導電部111在發光裝置100組裝完成之后從外觀上不可見,并且使得殼體的側壁的外周面與安裝框架120的各容納空間更好地匹配,使得整個發光裝置100的結構更加緊湊且更加美觀。當然,本發明不限于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第二導電部進行改變,只要其能夠同時實現與第一導電部的旋轉機械連接和電氣連接即可。
[0060]另外,為了安全目的,殼體110除第二導電部111之外的其它部分由絕緣材料一體形成。
[0061]進一步地,與連接件150的結構相對應地,殼體110的橫截面形成為相對于通過一對相對的第二導電部111的軸線具有軸對稱形狀。例如,殼體110的橫截面可以設置為矩形、方形或圓形,從而一方面使得殼體110的制造容易,而且使得殼體110在轉動時可以實現與相應的容納空間無任何干涉,轉動順暢。而且這種軸對稱的形狀可以實現殼體110在180度和O度轉角時均與容納空間的無隙匹配,使得整個發光裝置100的結構緊湊且外觀良好。
[0062]下面,再進一步參照圖2詳細說明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安裝框架120的結構。
[0063]根據本發明的安裝框架120包括相對設置的多個連接梁1261、1262、1271、1272以及連接這些連接梁的側梁。多個連接梁和側梁限定出至少一個容納空間。優選地,安裝框架120具有通過連接梁的中心軸線(未示出)。連接梁的每個中間梁1271、1272在沿中心軸線的兩個相對側壁中均設置有連接部。
[0064]每個連接梁上均設置有至少一個連接部。其中每個連接梁上的至少一個連接部可設置成包括容納空間的內側壁上的凹槽121以及從凹槽121朝向容納空間突出的作為第二固定部的固定柱125,第二固定部125設置成用于與連接件的第一固定部157相配合。而且每個連接部具有以安裝框架的所述中心軸線為中心的中心對稱形狀,以便與連接件的中心對稱形狀相對應。通過這樣的設置,可將連接件150的大部分容納在安裝框架120的連接梁內,使得結構更緊湊,而且使電子模塊的殼體110與容納空間更好地匹配,轉動順暢,外觀良好。
[0065]連接梁的每個邊梁1261、1262可以設置成僅在沿中心軸線的兩個相對側壁中的面對相應容納空間的一個側壁中設置有連接部。這種設置適于圖1和圖3所示的情形,SP,由于不在邊梁的外側設置連接件,因而,需要使用電線引入孔141而引入的電線140來實現與外部電源的連接。但是這種設置的好處在于不必改動現有的電氣線路也可方便地使用本發明。
[0066]但是優選地,連接梁的每個連接梁1261、1262、1271、1272可以設置成在沿中心軸線的兩個相對側壁中均設置有連接部。具體地,可以將連接梁上的相對的兩個連接部中的一個設置成僅包括形成在該連接梁的一個側壁上的凹槽,并且相對的兩個連接中的另一個設置成包括形成在該連接梁的另一側壁上的凹槽以及從凹槽朝向容納空間突出的固定柱125,并且相對的兩個連接部通過貫通中間梁的孔123連通。這種設置具有這樣的好處:對于邊梁1261、1262來說,可以實現連接位于邊梁的一側的殼體以及位于邊梁的另一側的外部電源,從而可以避免圖1所示的電線引入孔141及電線140的使用;而對中間梁1271、1272來說,可以實現在一個中間梁上僅需要插入一個連接件即可連接位于該中間梁兩側的殼體。這種設置在安裝具有多個殼體110的發光裝置100時或在安裝多個并排的發光裝置100時尤其有利,可使得結構進一步簡化,所使用的零配件減少、成本低,使得發光裝置100的裝配簡單。
[0067]安裝框架可相對于中心軸線具有軸對稱形狀,從而使其制造簡單,而且使得安裝框架的空納空間與軸對稱的殼體配合更好,轉動順暢,所形成的發光裝置外觀良好。
[0068]為了安全和制造方便的目的,安裝框架可由絕緣材料例如通過模制方法形成為一體。
[0069]下面,參照【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發光裝置100的結構及其安裝方法。
[0070]如上所述,發光裝置100可包括安裝框架120、連接件150和殼體110。連接件150的第一導電部和殼體110的第二導電部111旋轉機械地連接且電氣地連接。
[0071]參照圖4,在將連接件150安裝于安裝框架120的連接部時,將連接件放入所述連接部的凹槽121并且將連接件150的第一固定部155中的固定孔157連接到安裝框架120的連接部的第二固定部的固定柱125。優選地,在將連接件150安裝于安裝框架120的連接部之前,首先在每個固定柱125上套設安裝彈簧170,從而當將第一固定部155連接于第二固定部125時,并且連接件150可借助于第一固定部155在第二固定部125上的滑動和安裝彈簧170的壓縮力而沿第一導電部的軸線移動。
[0072]在安裝連接件150之后可進行殼體的安裝。此時,由于安裝彈簧170的彈力,連接件150的一部分露出于連接梁之外,因而需要向連接件150施加力來使連接件150沿第一導電部的軸線移動,從而使得整個連接件均位于安裝框架120的連接部的的凹槽121內。然后,將殼體110放入相應的容納空間內,當殼體110就位后釋放施加給連接件150的力,從而使得連接件借助于安裝彈簧170的彈力而回復到初始位置,因而使得連接件150的第一導電部151與殼體110上的第二導電部111連接。重復這些步驟可完成發光裝置100的安裝。
[0073]但是,本發明的發光裝置100可以具有不同的變型。例如,在如上所述地在安裝框架的同一個梁上設置有通過孔123連通的兩個連接部時,可以首先按照上述的步驟實現容納有發光模塊的殼體110的一側的安裝,接著,在殼體的另一側處的連接梁上裝入一個具有從第一絕緣層153的第一端1531和第二端1532均伸出的第一導電部151的連接件,這樣,第一導電部的伸出第一絕緣層153的第二端1532的一端將連接到所述殼體的所述另一偵牝從而完成該殼體的安裝。
[0074]本發明的發光裝置100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成多種形式。
[0075]例如,本發明的發光裝置100的安裝框架120可限定出至少兩個容納空間,并且包括至少兩個容納有電子部件的殼體110,連接件150包括分別設置于劃分相鄰兩個容納空間的安裝框架120的連接梁中的中間梁1271、1272中的兩個連接件150,該兩個連接件150的彼此相對的端部導電連接并且兩個第一連接件150的彼此遠離的端部分別連接位于該中間梁兩側的容納空間中的殼體110。
[0076]再例如,安裝框架120可限定出至少兩個容納空間,并且包括至少兩個容納有電子部件的殼體110。在劃分相鄰兩個容納空間的安裝框架120的連接梁中的每個中間梁1271、1272中均具有從第一絕緣層153的第一端1531和第二端1532均伸出的第一導電部151的一個連接件150,該連接件150從該中間梁的一側插入而穿過孔123伸出該中間梁的另一側,該連接件150的兩端分別連接位于該中間梁兩側的容納空間中的殼體。[0077]還例如,在包括設置于劃分容納空間和外部環境的安裝框架的連接梁中的邊梁中設置有具有從第一絕緣層153的第一端1531和第二端1532均伸出的第一導電部151的連接件,該連接件150從該邊梁的一側插入而穿過孔123伸出該邊梁的另一側,并且該連接件在一端連接殼體并且在另一端直接連接電源。
[0078]又例如,在包括設置于劃分容納空間和外部環境的安裝框架的連接梁中的邊梁中設置有一個連接件,并且邊梁具有相應的電線引入孔141,該連接件可以僅從邊梁的面向容納空間的一側伸出并且連接殼體,而在另一端經電線引入孔141引入的電線140連接至電源。
[0079]另外,優選地,第一導電部與第二導電部111磨擦配合,從而使得用于電子部件的殼體110能夠穩定在任一轉動位置。
[0080]根據本發明的發光裝置100,通過第一導電部151與第一固定部155的配合,可以使得第一導電部151起到樞軸的作用,S卩,裝配之后,發光模塊及其殼體110可圍繞第一導電部151實現360轉動的全向轉動。而且第一導電部151可實現與發光模塊的殼體110第二導電部111電連接,進而實現了各個發光模塊之間的電連接和/或發光模塊與外部電源之間的無線連接,避免了使用電線連接時的轉動繞線問題。另外,由于避免了使用電線連接,實現了各發光模塊之間的無線連接,從而節省了用于電線通過的空間,簡化了連接結構,并使得燈具的厚度變薄。由于減少了電線的使用量以及相關的結構,從而簡化了制造工藝,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因為不需要附加的導線,從而也就不會在轉動時引起導線斷裂,該無線連接有效地消除了已知方案中由于繞線所引起的安全問題。
[0081]而且,第一導電部和第二導電部的凹凸設置通過簡單插接即可方便地實現第一導電部與第二導電部之間的機械連接以及電氣連接,使得發光裝置100的安裝非常方便、快速。
[0082]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發光裝置100可以實現殼體110的360度轉動,從而可以實現全方位的光線方向調整。特別地,可在180度轉角時將發光模塊的出光側114轉到朝向天花板,并通過發光模塊與容納空間的無隙匹配而使得該發光模塊的光線不投射到發光裝置外部,從而起到類似于關閉該發光模塊的效果。
[0083]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將至少一個電子部件連接于安裝框架的連接件(15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導電部(151),所述第一導電部包括同軸設置的陽極(1512)和陰極(1514),所述陽極(1512)與所述陰極(1514)徑向地隔開以相互絕緣;第一固定部(155),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對于所述第一導電部(151)徑向地突出以用于將所述連接件固定于所述安裝框架;其中所述第一導電部(151)的至少一個端部設置用于與所述電子部件電連接以及可旋轉地機械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件(150),其特征在于,所述陽極(1512)與所述陰極(1514)之間設置有用于將所述陽極(1512)與所述陰極(1514)徑向地隔開的第一絕緣層(1513),所述第一導電部(151)具有貫通的中心孔(1511),所述陽極(1512)和所述陰極(1514)中的一個設置為形成所述中心孔(1511)的內壁。
3.根據權利要求1至2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件(15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部(151)的外部覆蓋有第二絕緣層(153)。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件(15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絕緣層(153)具有相對的第一端(1531)和第二端(1532),所述第一導電部在所述第一端(1531)處相對于所述第一端(1531)軸向地伸出。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件(15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部在所述第二端(1532)處相對于所述第二端(1532)軸向地伸出。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連接件(150),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具有以所述第一導電部的軸線為中心的中心對稱形狀。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連接件(15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55)上設置有以所述軸線為中心的中心對稱設置的至少兩個固定孔。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連接件(15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絕緣層(153)與所述第一固定部(155) 一體形成。
9.一種用于電子部件的殼體(110),所述殼體包括頂壁(114)、底壁以及連接所述頂壁和底壁的側壁(112),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112)上設置有至少一對相對的第二導電部(111),所述第二導電部(111)包括同軸設置的陽極(1113)和陰極,所述陽極(1113)與所述陰極徑向地隔開以相互絕緣,所述第二導電部(111)設置用于所述殼體的電連接以及可旋轉的機械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電子部件的殼體(110),其特征在于,所述陽極(1113)和陰極之間設置有用于將所述陽極(1512)與所述陰極(1514)徑向地隔開的凹腔(1111),所述陽極(1113)和所述陰極中的一個設置為軸,所述陽極(1113)和所述陰極中的另一個設置為形成所述凹腔(1111)的內壁。
11.一種電子裝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框架(120),限定出至少一個容納空間;至少一個容納有電子部件的殼體(110),分別位于相應的容納空間內;至少一個連接件(150),可分別設置于限定出所述至少一個容納空間的所述安裝框架(120)的連接梁中,所述連接件的朝向于所述容納空間的端部與所述殼體電氣地連接并可旋轉地機械連接。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子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框架(120)限定出至少兩個容納空間,并且包括至少兩個容納有電子部件的殼體(110),所述連接件(150)包括設置于劃分相鄰兩個容納空間的安裝框架(120)的連接梁中的中間梁(1271、1272)中的兩個第一連接件,兩個第一連接件的彼此相對的端部導電連接并且所述兩個第一連接件的彼此遠離的端部分別連接各一個殼體(110)。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子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框架(120)限定出至少兩個容納空間,并且包括至少兩個容納有電子部件的殼體(110),所述連接件(150)包括設置于劃分相鄰兩個容納空間的安裝框架的連接梁中的中間梁(1271、1272)中的一個第一連接件,所述第一連接件在兩端分別連接所述殼體(110)。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子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150)包括設置于劃分容納空間和外部環境的安裝框架(120)的連接梁中的邊梁(1261、1262)中的第二連接件,并且所述第二連接件在一端連接所述殼體(110 )并且在另一端直接連接電源。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子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150)包括設置于劃分容納空間和外部環境的安裝框架(120)的連接梁中的邊梁(1261、1262)中的第二連接件,所述邊梁均具有電線引入孔(141),并且所述第二連接件在一端連接所述殼體(110)并且在另一端經所述電線引入孔(141)引入的電線(140)連接至電源。
16.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電子裝置(100),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框架(120)包括相對設置的側梁(1261、1262、1271、1272)以及連接所述側梁的多個連接梁,所述連接件安裝在所述連接梁中。
17.根據權利要求11-16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設計為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件(150);所述殼體(110)為根據權利要求9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電子部件的殼體(110),所述第二導電部(111)和第一導電部(151)機械地且電氣地連接。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電子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連接梁包括凹槽和設置在所述凹槽中作為第二固定部的固定柱(125),所述凹槽至少部分地容納所述第一導電部(151 ),并且所述固定柱(125)與所述第一固定部相接合。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電子裝置(100),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彈簧(170),所述第一固定部(155)連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25)上,并且所述連接件(150)可借助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55)沿所述第二固定部(125)的滑動和所述安裝彈簧(170)的壓縮力而沿所述第一導電部(151)的軸線移動。
20.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電子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部與所述第二導電部(111)磨擦配合,從而使得所述用于電子部件的殼體(110)能夠穩定在任一轉動位置。
21.根據權利要求11-16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裝置為發光裝置。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電子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裝置為用于天花板燈的發光裝置。
【文檔編號】F21V21/002GK103672776SQ201210326677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5日
【發明者】陳曉玉, 劉晴, 曾軍華, 林愛民 申請人:歐司朗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