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藍光的led光源混光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布了一種基于藍光的LED光源混光方法,所述LED光源由白光光源和藍光光源構成,所述白光光源和藍光光源依次交錯設置,所述LED光源色比為:紅光R=4.6%-5.4%,綠光G=81.2%-81.8%,藍光B=13.4%-13.6%。本發明使用混光技術,不僅可以調節色溫,顯色性也會有所提高,色坐標穩定度也非常高。
【專利說明】一種基于藍光的LED光源混光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LED光源混光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基于藍光的LED光源混光方法。
【背景技術】
[0003]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LED,LED是由砷化鎵、磷砷化鎵等半導體制成,其核心是電致發光的P-N結。當在P-N結兩端施加電壓的作用下,電子和“空穴”相互結合并以光子的形式釋放出能量,若光子的能量在可見光范圍內,從而輻射出光芒。LED的發光波長是由半導體材料的禁帶寬度決定的,不同材料的禁帶寬度不同,產生的光的波長也不相同,從而呈現的顏色也不相同。因此可用不同材料做成不同顏色的LED,如紅色、綠色、藍色。白光是一種復合光,一般由兩種波長或三種波長的光混合而成。目前LED實現白光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通過紅、綠、藍三基色多芯片組合以合成白光;二是使用藍光LED芯片激發黃色熒光粉,由LED藍光和熒光粉發出的黃綠光合成白光。三是采用紫外光LED激發三基色熒光粉合成白光。以上三種方法都存在一些問題:色溫固定不可以根據環境需要調節色溫。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基于藍光的LED光源混光方法。
[0005]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藍光的LED光源混光方法,所述LED光源由白光光源和藍光光源構成,所述白光光源和藍光光源依次交錯設置,所述LED光源色比為:紅光R=4.6%-5.4%,綠光G=81.2%-81.8%,藍光 Β=13.4%_13.6%。
[0006]優選地,所述藍光波長為470nm。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使用混光技術,不僅可以隨意調節色溫,色坐標穩定度也非常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現有LED的電光源測試報告。
[0009]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電光源測試報告。
[0010]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電光源測試報告。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1所示。圖中測試報告顯示,該光源色溫Tc=4051K,顯色指數:Ra=63.1.此光源是通過LED藍光和熒光粉發出的黃綠光合成白光。色比:紅光R=14.1%,綠光G=84%,藍光=1.9%。
[0012]請看圖例2,當加入470nm的藍光后,色比:R=5.2%,G=81.8%,B=13%,顯色指數Ra=72.9。通過數據可以看出,通過混光的方法提高了產品的色溫和顯色指數。色溫Tc=5220K,當藍光比例從2.1%提高到13%,色溫從4146K提高至5220K。
[0013]請看圖例3,當加大470nm的藍光比例后,色比:R=4.6%,G=81.8%,B=13.6%;色溫Tc=5606K,當藍光比例從13%提高到13.6%,色溫從5220K提高至5606K。
[0014]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到,當我們需要高色溫的光源時,可以通過混光的方法得到。結合上面混藍光的數據,通過混光的方式可以得到任何我們需要的色溫。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藍光的LED光源混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由白光光源和藍光光源構成,白光光源和藍光光源依次交錯設置,LED光源色比為:紅光R=4.6%-5.4%,綠光G=81.2%-81.8%,藍光 Β=13.4%_13.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藍光的LED光源混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藍光波長為470nm。
【文檔編號】F21S2/00GK104048180SQ201210446058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5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無錫愛迪信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