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燈條板、背光模組及電視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領域電子產品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燈條板、含有該燈條板的背光模組及具有該背光模組的電視機。
背景技術: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消費者對直下式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管)液晶電視和側置式LED液晶電視的要求越來越高,“超窄”(邊框超窄)“超薄”(厚度超薄)
成為直下式LED液晶電視和側置式LED液晶電視新的發展趨勢。在液晶模組中,典型的側導光結構如圖I所示。膠框的作用是壓住膜片,從而固定膜片,其寬度受燈條厚度,燈表面與導光板之間間隙,以及散熱鋁型材和背板厚度影響。若燈表面與導光板之間間隙、燈條厚度及鋁型材背板厚度較大,則膠框寬度也會相應增大。目前,相關技術中采用Sideview LED燈條來實現,LED燈采取立式粘貼,通過省去了印刷電路板和鋁型材的厚度,減小了燈條的厚度,從而可以使膠框寬度減小。LED燈采取立式粘貼,發光面和導光板平行,以保證不影響光的傳輸性能,由于LED較薄,這樣燈下面的與印刷電路板焊接的焊盤較小,相當于點連接固定,只憑借兩只針腳的焊接來保證結構強度,受外力時,極易變形,甚至脫落,從而導致LED條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工裝制具等特別保護,降低了生產效率,同時損壞的燈條難以現場維修,甚至整個燈條會報廢,造成一定的浪費;由于與印刷電路板接觸的散熱焊盤較小,會導致LED熱傳遞路徑熱阻增大,使得LED產生的熱量不能及時的散去,對LED燈的壽命和光學效果會產生不良影響。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相關技術中存在如下缺點在減小電視機厚度或者邊框寬度過程中無法保證LED燈的連接強度;LED燈的散熱差,影響了 LED燈的壽命和光學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考慮到上述背景技術,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燈條板,降低了電視機的厚度和邊框寬度。有鑒于此,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燈條板,在所述燈條板上設置有凹槽,光源安裝在所述凹槽內。光源設置在燈條板的凹槽內,減少了燈條板的總體厚度,若電視機采用該燈條板,則可以減少電視機的厚度;并且還降低了光源封裝熱阻,減小了導光板與光源之間的預留間隙,燈條板本體與受熱膨脹后的導光板直接接觸,起到了加強筋的作用,防止光源上表面的摩擦和擠壓。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光源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燈條板的上表面。光源的上表面位于燈條板上表面之下或等高,使得受熱膨脹后的導光板無法與光源的上表面直接接觸,光源上表面為發光面,故有效地保證了光源的性能和壽命。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燈條板設置有多個所述凹槽,多個所述凹槽等距離分布在所述燈條板上。光源設置在多個等距離的凹槽,光源工作狀態下會產生熱量,保證一定的間距可以保證熱量能夠散發,光源與光源之間過于緊密使得熱量散發不出去,影響光源的壽命,提高了光源的散熱效率。在一種具體技術方案中, 所述光源通過焊接固定連接在所述凹槽內。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光源設置有焊接引腳,所述凹槽底部設置有焊接孔,所述光源通過所述焊接引腳焊接在所述焊接孔內固定連接在所述凹槽內。光源的焊接引腳穿過焊接孔,焊接孔對光源起到一定地定位作用,光源的焊接引腳與燈條板的非凹槽區域進行焊接,能將光源固定連接在凹槽內,且能夠保證焊接不會對凹槽底部造成破壞或凹槽底部因高溫而變形。在另一種具體技術方案中,所述光源通過膠接固定連接在所述凹槽內。通過膠接光源固定連接在凹槽內,膠接不會影響燈條板,且易于實現。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光源與所述凹槽的內側壁之間設置有間隙。光源與凹槽內側壁之間有間隙,可以保證光源在工作狀態下更容易散熱,提高了光源的散熱效率,易于光源安裝與拆卸,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的背光模組,包括膠框、光學膜片、散熱板和導光板,所述膠框鎖固所述光學膜片,所述光學膜片設置于所述導光板的出光面,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上述的燈條板,所述燈條板位于所述散熱板與所述導光板之間。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背板,所述散熱板的一面固定連接在所述背板的內側壁上,所述燈條板設置于所述散熱板的另一面。燈條板通過散熱板固定連接在背板的內側壁上,即背光模組為側置式,光源設置在燈條板的凹槽內降低了導光板與燈條板之間水平方向的間隙,降低了膠框的寬度,進而降低了電視機的邊寬度。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背板,所述散熱板的一面固定連接在所述背板的底部內壁上,所述燈條板設置于所述散熱板的另一面。燈條板通過散熱板固定連接在背板的底部內壁上,即背光模組為直下式,光源設置在燈條板的凹槽內降低了導光板與燈條板之間垂直方向的間隙,降低了膠框的長度,進而降低了電視機的厚度。再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電視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組。上述技術方案中提供的燈條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光源嵌入所述燈條板內,減小了所述燈條板和光源的總厚度,增加了所述光源與所述燈條板的接觸面積,降低了封裝熱阻,提高了所述光源的散熱效率,且避免了所述導光板受熱膨脹擠壓光源,保證了所述光源的壽命,所述燈條板結構更加可靠,有效地降低了生產成本。上述技術方案中提供的背光模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了所述燈條板的背光模組,有效地降低了所述導光板與所述燈條板之間的間隙,使得所述膠框的寬度降低,且提高了所述背光模組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上述技術方案中提供的電視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了所述背光模組的電視機,降低了所述電視機的邊框寬度或整體厚度,所述電視機的性能更加穩定、可靠,提高了
產品的競爭力。
圖I是相關技術中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背光模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背光模組的燈條板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剖面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 背光模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背光模組的燈條板散熱功能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I至圖6中各部件與附圖標記間的對應關系如下I光源 2凹槽 3燈條板 4散熱板5膠框 6光學膜片 7背板 8導光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實施例一為了更加詳細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先結合附圖說明一下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如圖I所示,光源I固定連接在燈條板3上,燈條板3固定連接在散熱板4上,散熱板4固定連接在背板7內側壁上,導光板8固定連接在背板7底部內壁上,光學膜片6安裝在導光板8上,膠框5鎖固膜片,光源I發出光,經過導光板8和光學膜片6將光傳給液晶屏面板。膠框5的寬度受燈條板3厚度,光源I的厚度,光源I表面到導光板8之間的間隙,以及散熱板4和背板7厚度影響。若光源I表面到導光板8之間的間隙、燈條板3的厚度及散熱板4的厚度均較大,則膠框5的寬度也相應增大。為減小膠框5的寬度,有如下解決方法I)減小光源I表面到導光板8之間的間隙,在導光板8設計要求中光源I表面到導光板8之間的間隙與燈條板3上兩光源I的中心距的比值要大于O. 8,光源I表面到導光板8之間的間隙與燈條板3上兩光源I的中心距的比值要小于O. 8,則會造成燈影的存在。光源I表面到導光板8之間的間隙過小對導光板8設計難度較大,燈條板3上兩光源I的中心距過小則對光源I的散熱造成不利影響,影響光源I的壽命,故此方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是不可實現的。2)減小散熱板4的厚度,光源I的散熱主要依靠散熱板4來完成,散熱板4的厚度及面積決定了散熱板4的散熱效果,散熱板4的厚度過小,則對光源I的散熱造成不利影響,故此方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是不可實現的。[0047]3)減小背板7厚度、燈條板3厚度及光源I厚度,減小背板7厚度、燈條板3厚度及光源I厚度均需要更換生產設備,增加了生產成本,背板7厚度、燈條板3厚度及光源I厚度均受到加工精度和強度的影響,重新設計背板7、燈條板3及光源I需要較長的研發時間,影響生產效率,增加設計成本,故此方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是不可實現的。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解決方案是如圖2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的燈條板3,其減少了燈條板與光源的總厚度,進而降低了電視機的 厚度和邊框寬度,并提高了 LED燈散熱效率,避免了導光板8受熱膨脹后擠壓LED燈。如圖3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燈條板3,在所述燈條板3上設置有凹槽2,光源I安裝在所述凹槽2內。重新參考圖2,若光源的高度沒有超出燈條板的高度,則從圖中可以看出光源I已被燈條板3擋住,減小了導光板8與光源I之間的預留間隙,燈條板3本體與受熱膨脹后的導光板8直接接觸,起到了加強筋的作用。圖4不出了所述光源I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燈條板3的上表面,光源I的上表面位于燈條板3上表面之下或等高,使得受熱膨脹后的導光板8無法與光源I的上表面直接接觸,光源I上表面為發光面,故有效地保證了光源I的性能和壽命,避免了導光板8對光源表面的摩擦和擠壓。圖3示出了所述燈條板3設置有多個所述凹槽2,多個所述凹槽2等距離分布在所述燈條板3上,光源I設置在多個等距離的凹槽2中,光源I在工作狀態下會產生熱量,保證一定的間距內熱量能夠散發,因為若光源I與光源I之間過于緊密,則會使得熱量散發不出去,影響光源I的壽命。所述光源I通過焊接固定連接在所述凹槽2內,所述光源I設置有焊接引腳,所述凹槽2底部設置有焊接孔,所述光源I通過所述焊接引腳焊接在所述焊接孔內固定連接在所述凹槽2內。光源I的焊接引腳穿過焊接孔,焊接孔對光源I起到一定地定位作用,光源I的焊接引腳與燈條板3的非凹槽區域進行焊接,能將光源I固定連接在凹槽2內,且能夠保證焊接不會對凹槽2底部造成破壞或凹槽2底部因高溫而變形。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光源I通過膠接固定連接在所述凹槽2內,通過膠接光源I固定連接在凹槽2內,膠接不會影響燈條板3,且易于實現。所述光源I與所述凹槽2的內側壁之間設置有間隙,光源I與凹槽2內側壁之間有間隙,可以保證光源I在工作狀態下更容易散熱,且易于光源I安裝與拆卸,提高生產效率。具體地,重新參考圖2,將光源I安裝在燈條板3的凹槽2內后,燈條板3固定連接在散熱板4上,散熱板4固定連接在背板7內側壁上,導光板8固定連接在背板7底部內壁上,光學膜片6安裝在導光板8上,膠框5鎖固膜片,光源I發出光,經過導光板8和光學膜片6將光傳給液晶屏面板。因此,光源I在工作狀態下,導光板8會受熱逐漸膨脹,光源I與導光板8的間隙會逐漸減小,由于光源I固定連接在凹槽2內,光源I的上表面不高于燈條板3的上表面,故受熱膨脹的導光板8不會對光源I的上表面造成摩擦和擠壓,提高了光源I的性能和壽命,燈條板3本體與導光板8直接接觸,起到加強筋的作用,提高了燈條板3整體的強度,光源I安裝在凹槽2內,即光源I的厚度可以省去,進而減小了膠框5的寬度。光源I在工作狀態下會發出熱量,根據現有傳導理論,結構層熱阻Rt取決于光源I底部的燈條板3厚度L、材料的導入率λ及燈條板3的面積S,如下公式所示Rt = L/ ( λ S)結構層熱阻Rt越小,導熱性能越 好,在本實施例中,光源I與燈條板3完全接觸,跟現有技術相比較,由于光源I固定連接在燈條板3的凹槽2內,則光源I底部的燈條板3厚度比現有技術中要小,即從上述公式可以知,因為L減小,S增加,故Rt減小,進而提高了光源I的散熱效率,保證了光源I的性能和使用壽命。上述技術方案中提供的燈條板具有如下有益技術效果所述光源嵌入所述燈條板內,減小了所述燈條板和光源的總厚度,增加了所述光源與所述燈條板的接觸面積,降低了封裝熱阻,提高了所述光源的散熱效率,且避免了所述導光板受熱膨脹擠壓光源,保證了所述光源的壽命,所述燈條板結構更加可靠,有效地降低了生產成本。實施例二 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的背光模組,包括膠框5、光學膜片6、散熱板4和導光板8,所述膠框5鎖固所述光學膜片6,所述光學膜片6設置于所述導光板8的出光面,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上述的燈條板3,所述燈條板3位于所述散熱板4與所述導光板8之間。如圖2和圖3所示,光源I安裝在燈條板3的凹槽2內,燈條板3固定連接在散熱板4上,散熱板4固定連接在背板7內側壁上,導光板8固定連接在背板7底部內壁上,光學膜片6安裝在導光板8上,膠框5鎖固膜片,光源I發出光,經過導光板8和光學膜片6將光傳給液晶屏面板,光源I設置在燈條板3的凹槽2內,減小了導光板8與光源I之間的預留間隙,光源I工作狀態下,導光板8會受熱逐漸膨脹,光源I與導光板8的間隙會逐漸減小,由于光源I固定連接在凹槽2內,光源I的上表面不高于燈條板3的上表面,故受熱膨脹的導光板8不會對光源I的上表面造成摩擦和擠壓,提高了光源I的性能和壽命,燈條板3本體與導光板8直接接觸,起到加強筋的作用,提高了燈條板3整體的強度,光源I安裝在凹槽2內,即光源I的厚度可以省去,進而減小了膠框5的寬度。如圖2所示,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背板7,所述散熱板4的一面固定連接在所述背板7的內側壁上,所述燈條板3設置于所述散熱板4的另一面。在一種實施方式中,燈條板3通過散熱板4固定連接在背板7的內側壁上,即背光模組為側置式,光源I設置在燈條板3的凹槽2內降低了導光板8與燈條板3之間水平方向的間隙,降低了膠框5的寬度,進而降低了電視機的邊寬度。所述散熱板4的一面固定連接在所述背板7的底部內壁上,所述燈條板3還可以設置于所述散熱板4的另一面。在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中,如圖5所示,燈條板3通過散熱板4固定連接在背板7的底部內壁上,即背光模組為直下式,光源I設置在燈條板3的凹槽2內降低了導光板8與燈條板3之間垂直方向的間隙,降低了膠框5的長度,進而降低了電視機的厚度。上述技術方案中提供的背光模組具有如下有益技術效果采用了所述燈條板的背光模組,有效地降低了所述導光板與所述燈條板之間的間隙,使得所述膠框的寬度降低,且提高了所述背光模組的穩定性和可靠性。[0071]實施例三再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電視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實施例所述描述的背光模組,該背光模組包括膠框5、光學膜片6、散熱板4和導光板8,所述膠框5鎖固所述光學膜片6,所述光學膜片6設置于所述導光板8的出光面,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上述的燈條板3,如圖2和圖3所示,光源I設置在燈條板3的凹槽2內,減小了導光板8與光源I之間的預留間隙,燈條板3本 體與受熱膨脹后的導光板8直接接觸,起到了加強筋的作用,所述光源I上表面的摩擦和擠壓。圖4不出了所述光源I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燈條板3的上表面,光源I的上表面位于燈條板3上表面之下或等高,使得受熱膨脹后的導光板8無法與光源I的上表面直接接觸,光源I上表面為發光面,故有效地保證了光源I的性能和壽命。圖3示出了所述燈條板3設置有多個所述凹槽2,多個所述凹槽2等距離分布在所述燈條板3上,光源I設置在多個等距離的凹槽2,光源I工作狀態下會產生熱量,保證一定的間距可以保證熱量能夠散發,光源I與光源I之間過于緊密使得熱量散發不出去,影響光源I的壽命。所述光源I通過焊接固定連接在所述凹槽2內,所述光源I設置有焊接引腳,所述凹槽2底部設置有焊接孔,所述光源I通過所述焊接引腳焊接在所述焊接孔內固定連接在所述凹槽2內。光源I的焊接引腳穿過焊接孔,焊接孔對光源I起到一定地定位作用,光源I的焊接引腳與燈條板3的非凹槽區域進行焊接,能將光源I固定連接在凹槽2內,且能夠保證焊接不會對凹槽2底部造成破壞或凹槽2底部因高溫而變形。所述光源I通過膠接固定連接在所述凹槽2內,通過膠接光源I固定連接在凹槽2內,膠接不會影響燈條板3,且易于實現。上述技術方案中提供的電視機具有如下有益技術效果采用了所述背光模組的電視機,降低了所述電視機的邊框寬度或整體厚度,所述電視機的性能更加穩定、可靠,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燈條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燈條板上設置有凹槽,光源安裝在所述凹槽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燈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燈條板的上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燈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燈條板設置有多個所述凹槽,多個所述凹槽等距離分布在所述燈條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燈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通過焊接固定連接在所述凹槽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燈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設置有焊接引腳,所述凹槽底部設置有焊接孔,所述光源通過所述焊接引腳焊接在所述焊接孔內固定連接在所述凹槽內。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燈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通過膠接固定連接在所述凹槽內。
7.根據權利要求I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燈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與所述凹槽的內側壁之間設置有間隙。
8.一種背光模組,包括膠框、光學膜片、散熱板和導光板,所述膠框鎖固所述光學膜片,所述光學膜片設置于所述導光板的出光面,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權利要求I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燈條板,所述燈條板位于所述散熱板與所述導光板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背板,所述散熱板的一面固定連接在所述背板的內側壁上,所述燈條板設置于所述散熱板的另一面。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背板,所述散熱板的一面固定連接在所述背板的底部內壁上,所述燈條板設置于所述散熱板的另一面。
11.一種電視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背光模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燈條板,用于直下式或側置式背光模組,在燈條板上設置有凹槽,光源設置在燈條板的凹槽內,減小了所述燈條板和光源的總厚度,使得所述膠框的寬度降低,進而減小了電視機的邊框寬度或電視機的厚度,光源嵌入燈條板降低了光源封裝熱阻,提高了所述光源的散熱效率,燈條板本體與受熱膨脹后的導光板直接接觸,起到了加強筋的作用,防止光源上表面的摩擦和擠壓,保證了所述光源的壽命,提高了電視機的穩定性和競爭力。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及電視機。
文檔編號F21Y101/02GK202580964SQ20122019917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7日
發明者翟玉帥, 高上 申請人: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