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led燈散熱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LED燈散熱器,屬于LED照明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由于LED燈多數使用在戶外惡劣環境下,既要考慮防塵防水防潮又要考慮散熱問題。目前各種類型的LED燈散熱結構的研發逐步走向深入。行業內,為了解決散熱,加大散熱面積,通常采用加密散熱肋片間距的方式,散熱器整體為開放式。還有一些,為了解決熱器中間溫度過高的問題,將其分開改為以模組為單位散熱,稱為模組開放式散熱器。這些開放式的散熱結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 LED的散熱問題,但是往往防水達不到要求,常導致光源和電子元器件損壞,使燈具無法正常工作。另外,使用這些開放式散熱器結構的LED戶外燈具使用過程中會吸附大量的灰塵、雜物,這些雜物堆積在散熱肋片間不能及時清洗,更有甚者是鳥類、鼠類把散熱器當成取暖器,在上面建起了自己家園,導致散熱器散熱 功能衰退,從而影響到了 LED燈的光效和壽命。行業內,也有些優化開放式散熱器散熱效果的方案,例如降低散熱肋片高度,合理減少散熱肋片數量并加防護罩或整燈加防護罩等設計,但這無疑使LED燈結構復雜,使原本成本高昂的LED燈成本繼續增加,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散熱性能好、結構簡潔、成本相對較低且具有自潔能力的LED燈散熱器。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LED燈散熱器,包括與散熱源接觸實現熱量導出的導熱板、設置在導熱板上的散熱肋片,所述導熱板背面及散熱肋片上均設有散熱筋;所述散熱肋片另一端設置有用于遮蓋散熱肋片的頂板;在頂板及導熱板上設有透氣孔。優選的,所述頂板為弧面結構。優選的,所述導熱板的導熱面表面粗糙度小于3. 2um,背面則采用先噴沙再陽極氧化的工藝處理,并在其背面設置散熱筋。優選的,所述散熱肋片的間距設置為20_24mm ;所述導熱板和散熱肋片的厚度設置為3-4mm。優選的,所述導熱板上設有錐形出線孔。優選的,所述導熱板兩端頭附件還設有分別設有擋板,擋板上端與頂板側邊連成一體,擋板具有向外彎折形成的臺階部,兩擋板與頂板形成品字型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I)所述散熱器頂部設弧面頂板,將散熱片遮蓋在內,可有效防止散熱片上堆積大量雜物灰塵進而影響散熱效果,保證散熱肋片與外界空氣的流通,同時對燈具內部器件也可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延長燈具的使用壽命;頂板弧面設計不易存駐雜物,利于雨水沖洗,具有自潔功能;(2)導熱板和散熱肋片上增設散熱筋,導熱板和頂板上均設透氣孔,創造了產生煙囪效應的條件,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最大限度的空氣流通,有效提高散熱效果;(3)所述散熱器通過合理設計導熱板和散熱肋片的厚度以及肋片數量優化熱傳導,使一定空間及面積上的散熱率做到最高,有效提高散熱效果;(4)導熱板兩面導熱面和背面分別采用不同的表面處理方式優化熱輻射,提高導熱面熱輻射系數中的吸收率減小反射率,降低背面輻射系數中的吸收率提高反射率,從而達導更好的散熱效果;(5)所述散熱器外形采用品字型結構,通用性強,可配合不同配光曲線的透鏡、密封圈、鋁基板、膠塞等,易于制作標準化模組散熱器與路燈、隧道燈、投光燈等多種戶外照明燈具配套使用。
附圖I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散熱器實施例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圖I所示實施例中所述導熱板示意圖;附圖3是圖2中A-A剖面示意圖;附圖4是圖I所示實施例中所述俯視示意圖;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LED燈封閉式弧面散熱器氣體流動矢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讓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LED燈散熱器,如附圖1-4所示,其外觀為品字形,頂部為封閉式弧面頂板3,底部為導熱板1,頂板3和導熱板I之間分布多條散熱肋片2,在散熱肋片2和導熱板I的背面分布裙齒狀散熱筋9。在散熱肋片兩側分別設擋板4,擋板上端與頂板側邊連成一體,擋板具有向外彎折形成的臺階部41,所以從外觀上看,兩擋板與頂板形成品字型結構。兩擋板也可直接設置成散熱肋片,其上設置臺階部。頂板3和導熱板I上還分別設置透氣孔10。由于LED燈經常用于戶外惡劣環境,所以不但要求防護等級高,還要考慮具備一定的自潔能力和減少雜物堆積的隱患,更要優化其散熱功能,強化熱對流能力。因此,本實用新型采用弧面頂板設計,將散熱肋片遮蓋住,減少雜物堆積的可能性,而雜物不易在弧面上存貯,即使有少量雜物,也可借助雨水自動沖洗掉。使用時,鋁基板通過固定孔6緊緊固定在導熱板I的導熱面上,鋁基板的熱量從導熱面傳導而出。本實用新型通過對導熱板I的導熱面和背面進行特別的機加工處理,使導熱面盡量光滑,盡量使導熱面和鋁基板充分接觸,而導熱板背面則設置裙齒狀散熱筋,增加散熱面積。同時,對導熱板厚度、散熱肋片的數量、間距和厚度也進行優化,實現均勻快速熱傳導,最大限度提高導熱效果和散熱量。一般要求導熱面11的表面粗糙度小于3. 2 um,直接進行陽極氧化處理,導熱板I的背面采用先噴沙再陽極氧化的工藝處理;散熱肋片的間距控制在20-24mm,導熱板I和散熱肋片2的厚度控制在3_4mm。本實施例中采用最為優選的情散熱肋片的間距為22mm,導熱板I和散熱肋片2的厚度為3mm,有11條散熱肋片。導熱板上的散熱肋片和裙齒狀散熱筋方向一致,與散熱器導熱板方向垂直設置,形成最大自然對流散熱量,相對應就有最佳自然對流流通方向,使冷熱空氣對流順暢達到最大化,實現光源節溫與環境溫差更低。在弧面頂板3和導熱板I上設計透氣孔,創造了產生煙囪效應的條件。將所述散熱器看成是三維空間的話,空氣可沿散熱肋片的間隙在水平或垂直方向流動。而在弧面頂板3和導熱板I上設計透氣孔,實現空氣在導熱板和頂板之間垂直方向上的流動,提高了散熱器的散熱量。本實施例中,散熱器上,每瓦散熱面積高達到5000MM2以上,是一般情況下
的三倍。本實施例中,在導熱板兩端還設有出線錐孔5,可實現對光源密封防水和出線端的密封防水。本實用新型中所述LED燈散熱器從選材、制作工藝等細節方面著手,在結構方面采用防水簡化設計、散熱優化設計、對流強化設計,創新性明顯。上述圖1-4所示的實施例中,整個散熱器重量約500g,散熱面積達175000MM2以上,可輕松解決功率為32W光源的散 熱和防水問題,實現獨立防水,獨立散熱。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散熱器,根據需要對整燈中布局進行調整,可實現二次散熱優化,可控制LED焊盤與環境溫差不超過25°C,甚至更低,保證LED燈具工作穩定,光效穩定。
權利要求1.一種LED燈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與散熱源接觸實現熱量導出的導熱板(I )、設置在導熱板(I)上的散熱肋片(2),所述導熱板背面及散熱肋片上均設有散熱筋;所述散熱肋片(2 )另一端設置有用于遮蓋散熱肋片的頂板(3 );在頂板(3 )及導熱板(I)上設有透氣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LED燈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3)為弧面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LED燈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板(I)的導熱面(11)表面粗糙度小于3. 2um。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LED燈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板(I)的背面采用先噴沙再陽極氧化的工藝處理。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LED燈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肋片的間距為20_24mm。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LED燈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板(I)和散熱肋片(2)的厚度為3-4mm。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LED燈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板上設有錐形出線孔。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LED燈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板(I)兩端頭附件還設有分別設有擋板(4),擋板(4)上端與頂板(3)側邊連成一體,擋板(4)具有向外彎折形成的臺階部(41),兩擋板與頂板形成品字型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LED燈散熱器。所述散熱器包括與散熱源接觸實現熱量導出的導熱板、設置在導熱板上的散熱肋片,所述導熱板背面及散熱肋片上均設有散熱筋;所述散熱肋片另一端設置有用于遮蓋散熱肋片的弧面頂板;在頂板及導熱板上設有透氣孔。所述導熱板的導熱面表面粗糙度小于3.2um,并在其背面設置散熱筋,采用先噴沙再陽極氧化的工藝處理。所述散熱器結構簡潔,散熱性能好、通用性強,可配合不同配光曲線的透鏡、密封圈、鋁基板、膠塞等,易于制作標準化模組散熱器與路燈、隧道燈、投光燈等多種戶外照明燈具配套使用。
文檔編號F21V29/00GK202598457SQ20122029455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明者散宏先, 洪光岱, 韓黨偉, 劉舉旗 申請人:天寶電子(惠州)有限公司, 惠州市天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