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背板散熱結構及顯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背板散熱結構及顯示器。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LED燈條在安裝到背板的過程中,在將LED燈條兩端用螺栓鎖附到背板上時,由于LED燈條印刷底板為柔性物質,從而使LED燈不能完全壓著背板,而產生空隙,因此,不能對LED燈作出良好的散熱。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背板散熱結構及顯示器,旨在避免LED燈與背板之間的間隙,提高LED燈條的散熱效果。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背板散熱結構,包括背板,背板上安裝LED燈條,所述LED燈條在LED燈的兩側與背板固定連接,所述背板上用于安裝LED燈的固定部位與所述LED燈所在對應的位置具有一高度差,且LED燈所在對應的位置高于所述用于安裝LED燈的固定部位。優(yōu)選地,所述背板在對應所述LED燈的部位設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等于所
述高度差。優(yōu)選地,所述凸起的形狀至少為以下之一:方形、弧形。優(yōu)選地,所述背板在對應用于安裝所述LED燈的固定部位處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深等于所述高度差。 優(yōu)選地,所述背板與燈條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或通過卡扣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顯示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背板散熱結構。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背板散熱結構及顯示器,通過設置背板上用于安裝LED燈的固定部位與該LED燈所在對應的位置具有一高度差,且LED燈所在對應的位置高于所述用于安裝LED燈的固定部位,在將LED燈條固定到背板上時,利用LED燈條的彈性,使背板在LED燈下部產生一壓力,該壓力可使LED燈底部與背板充分接觸,從而避免LED燈與背板之間的間隙,增加LED燈與背板之間接觸面積,減少兩者之間的熱阻,進而增加LED燈的散熱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燈條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背板散熱結構中燈條與背板安裝前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背板散熱結構中燈條與背板安裝后的局部結構示意圖。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將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述。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提出一種背板散熱結構,包括背板20,背板20上安裝LED燈條10,其中,燈條10在LED燈的兩側與背板20固定連接,其固定方式可以是通過螺栓或卡扣固定連接(本實施例以卡扣示意)。而且背板上用于安裝LED燈101的固定部位與該LED燈101所在對應的位置具有一高度差,且LED燈101所在對應的位置高于所述用于安裝LED燈101的固定部位。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背板20在對應所述燈條10上LED燈101的部位設置有凸起201,該凸起201的高度即形成上述高度差,使得LED燈101所在對應的位置高于所述用于安裝LED燈101的固定部位。由于在背板20上對應所述燈條10的LED燈101的部位設置有凸起201,因此,在將燈條10兩端用螺栓或卡扣固定到背板20上時,利用燈條10的彈性,使背板20在LED燈101下部產生一壓力,該壓力可使LED燈101底部與背板20充分接觸,從而避免燈條10與背板20之間產生間隙,增加LED燈101與背板20之間的接觸面積,減少兩者之間的熱阻,由此更利于燈條10上LED燈101的散熱,提高了燈條10的上LED燈101的散熱效果。本實施例背板散熱結構中燈條10與背板20安裝前、后的結構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上述設置在背板20上的凸起201的形狀可以為方形、弧形,或者為可與燈條10互相貼合的其它形狀。需要說明的是,為實現在背板20上,用于安裝LED燈101的固定部位與該LED燈101所在對應的位置具有一高度差,還可以采用以下實施方式:在背板20上對應所述用于安裝LED燈101的固定部位處設置凹槽,該凹槽的槽深即形成上述高度差,從而使LED燈101所在位置高于所述背板20上用于安裝LED燈101的固定部位,同樣可以達到增加LED燈101的散熱效率的目的。上述背板20上的凸起201或凹槽均可以采用沖壓方式來實現。此外,本實 用新型還提出一種顯示器,該顯示器包括背板散熱結構,該背板散熱結構可以采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背板散熱結構,其結構和功能特點請參照上述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背板散熱結構及顯示器,通過設置背板20上用于安裝LED燈101的固定部位與該LED燈101所在對應的位置具有一高度差,且LED燈101所在對應的位置高于所述背板20上用于安裝LED燈101的固定部位,比如在背板20對應安裝燈條10的LED燈101的部位設置凸起201,在將燈條10兩端用螺栓或卡扣固定到背板20上時,利用燈條10的彈性,使背板20在LED燈101下部產生一壓力,該壓力可使LED燈101底部與背板20充分接觸,從而可以避免燈條10與背板20之間的間隙,增加燈條10上LED燈101與背板20之間接觸面積,減少兩者之間的熱阻,從而可以更利于燈條10上LED燈101的散熱,增加了 LED燈101的散熱效率。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背板散熱結構,包括背板,背板上安裝LED燈條,所述LED燈條在LED燈的兩側與背板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用于安裝LED燈的固定部位與所述LED燈所在對應的位置具有一高度差,且LED燈所在對應的位置高于所述用于安裝LED燈的固定部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在對應所述LED燈的部位設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等于所述高度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形狀至少為以下之一:方形、弧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在對應用于安裝所述LED燈的固定部位處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深等于所述高度差。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背板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與燈條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或通過卡扣固定連接。
6.—種顯不器,其 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背板散熱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背板散熱結構及顯示器,該背板散熱結構包括背板,背板上安裝LED燈條,背板上用于安裝LED燈的固定部位與該LED燈所在對應的位置具有一高度差,且LED燈所在位置高于用于安裝LED燈的固定部位。在將LED燈條固定到背板上時,利用LED燈條的彈性,使背板在LED燈下部產生一壓力,該壓力可使LED燈底部與背板充分接觸,從而避免LED燈與背板之間的間隙,增加LED燈與背板之間接觸面積,減少兩者之間的熱阻,進而增加LED燈的散熱效率。
文檔編號F21V19/00GK203131761SQ20122074943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31日
發(fā)明者黃凱華, 楊業(yè), 廖育海, 郭東明 申請人:深圳Tcl新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