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LED射燈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聚光射燈。
背景技術:
照明燈具是現在生活,工業生產中一種必備的工具。目前市場上燈具的種類繁多,各有特色,根據應用環境,功能要求,出現了各種不同的燈具。通常在一些較大范圍的固定照明場所,需要通過反光杯將光束集中至某一個方向,集中照明,從而有效的利用光能。但是在一些特殊環境下的照明燈具,對燈具的光線的穩定性,防眩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保證射燈聚光又不能眩光,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出一種聚光射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聚光射燈,包括底座、發光部和端蓋,所述發光部固定于所述底座內部,所述端蓋固定于所述底座上邊沿上,所述發光部包括固定于底座內底部的基板,所述基板上設有控制電路和供電電路,所述基板上表面固定一無底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底部中心的基板上設有LED組件,所述LED組件與控制電路和供電電路電連,所述反光杯上邊沿設有棱鏡層;所述端蓋上部設有出光孔,所述出光孔上設有透鏡。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控制電路內設有LED驅動器,所述LED驅動器與LED組件相連,交流電輸入端頻率范圍為65HZ-95HZ。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反光杯為同心雙層等距側壁結構,內壁和外壁之間夾有若干散射式反光棱柱,所述反光棱柱設有N個,其中20≤N≤45。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反光棱柱截面為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相鄰兩反光棱柱的棱柱斜面形成夾角為γ,其中13°≤γ≤20°。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反光棱柱俯視投影為以反光杯中心為原點向外漸寬式發散的直線和條線。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反光棱柱俯視投影為一反光杯中心為原點向外漸寬式發散,并同時針旋扭的旋線和旋條線。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棱鏡層包括透明基板和棱鏡部分,所述棱鏡部分包括第一棱鏡和第二棱鏡,所述第一棱鏡和第二棱鏡交替并排固定在所述基板上。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棱鏡部分中的兩種棱鏡截面皆為等腰梯形,包括上底邊,下底邊和兩腰。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棱鏡折射率為n,所述第一棱鏡的下底邊與腰的夾角為Θ,其中2≤n/sinΘ≤5,所述第二棱鏡折射率為n,第二棱鏡腰與下底邊成角為δ,其中1≤n/sinδ≤3。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相鄰兩棱鏡腰組成V型夾角角度值在20°~45°之間。
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聚光射燈,包括底座、發光部和端蓋,發光部固定于所述底座內部,所述端蓋固定于所述底座上邊沿上,所述發光部包括固定于底座內底部的基板,所述基板上設有控制電路和供電電路,所述基板上表面固定一無底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底部中心的基板上設有LED組件,所述LED組件與控制電路和供電電路電連,所述反光杯上邊沿設有棱鏡層;所述端蓋上部設有出光孔,所述出光孔上設有透鏡。反光杯能夠將光線聚集,同時,棱鏡層可以將光線柔和,其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實用性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整體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反光杯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棱鏡層結構示意圖;
圖4為棱鏡層內棱鏡截面示意圖。
圖中,底座1,基板2,LED組件3,反光杯4,外壁41,內壁42,反光棱柱43,發散點431,頂端點432,凸棱線433,杯底端434,棱鏡層5,基板51,第一棱鏡52,上頂面521,斜面522,下底面523,第二棱鏡53,端蓋6,透鏡7。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聚光射燈,包括底座1、發光部和端蓋6,發光部固定于底座1內部,端蓋6固定于底座1上邊沿上,發光部包括固定于底座1內底部的基板2,基板2上設有控制電路和供電電路,基板2上表面固定一無底反光杯4,反光杯4,底部中心的基板2上設有LED組件3,LED組件3與控制電路和供電電路電連,反光杯4上邊沿設有棱鏡層5;端蓋6上部設有出光孔,出光孔上設有透鏡7。
控制電路內設有LED驅動器,LED驅動器與LED組件3相連,交流電輸入端頻率范圍為65HZ-95HZ。
反光杯為同心雙層等距側壁結構,內壁42和外壁41之間夾有若干散射式反光棱柱43,反光棱柱43設有N個,其中20≤N≤45。
反光棱柱截面為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相鄰兩反光棱柱的棱柱斜面形成夾角為γ,其中13°≤γ≤20°。
反光棱柱俯視投影為以反光杯中心為原點向外漸寬式發散的直線和條線。
反光棱柱俯視投影為一反光杯4中心為原點向外漸寬式發散,并同時針旋扭的旋線和旋條線。
棱鏡層包括透明基板51和棱鏡部分,棱鏡部分包括第一棱鏡52和第二棱鏡53,第一棱鏡52和第二棱鏡53交替并排固定在基板51上。
棱鏡部分中的兩種棱鏡截面皆為等腰梯形,包括上底邊,下底邊和兩腰。
第一棱鏡折射率為n,第一棱鏡52的下底邊與腰的夾角為Θ,其中2≤n/sinΘ≤5,第二棱鏡53折射率為n,第二棱鏡53腰與下底邊成角為δ,其中1≤n/sinδ≤3。
相鄰兩棱鏡腰組成V型夾角角度值在20°~45°之間。
實施例1
如圖2所示的反光杯4,其外壁41主視投影為等腰梯形結構,其兩腰與豎直軸芯投影形成角度為α,其中25°≤α≤70°,而在使用中,我們發現當α為25°、30°、35°、55°、60°或45°時,反光杯4的反光效果更好。
本產品中的反光棱柱材質為玻璃、丙烯酸玻璃,PVC等透明防刮的硬質材料。
反光棱柱43的個數為20到45個,其中優選為33個,他們環形緊密地陣列在內壁表面上,反光棱柱43為凸耳式結構,反光棱柱的截面為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無數個等腰三角形的頂點組成了反光棱柱43的凸棱線433。每一反光棱柱43的底邊寬度都由杯底端434至頂端點432方向逐漸加寬。
其中,反光棱柱的截面的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的底角度數為β,其中70°≤β≤77°,其中優選73°,75°。
每一反光棱柱43發散路徑向下延伸,匯聚于一點為發散點431,發散點431設于反光杯4的豎直軸芯上。
凸棱線433具有多種形式,可以為側視投影是直線形式,拋物線形式或鋸齒形式。凸棱線433為直線形式時,其投影直線與內壁42側視投影直線平行。
凸棱線433還可以為弧線形式,其弧線直徑延發散點431至頂端點432方向逐漸變大。
凸棱線433的俯視投影為環形散射直線,其也可以為非直線形式,即每一反光棱柱43進行同時針方形扭轉,凸棱線433即成為發散式旋弧線。
反光杯4外壁內側涂有一層反光劑,以丙烯酸樹脂為基料,與一定比例的定向反光材料混合在溶劑中配制而成,屬于一種新型反光涂料。其反光原理是把照射的光線通過反光微珠反射回人的視線中,形成反光效果,夜間反光效果更加明顯。具有反光率高,能防止紫外線光波照射,防止顏色淡化剝離,能抗極強的鹽霧、抗酸堿性能。
實施例2
如圖3中的棱鏡層5,底部為透明基板,厚度為50μm-200μm。
基板上粘有棱鏡,主要包括第一棱鏡52和第二棱鏡53,棱鏡和基板之間的膠黏層為紫外線照射式封膠層。
第一棱鏡與第二棱鏡縱向中心軸相平行,陣列的設于基板上,最相近的兩第一棱鏡52之間設有一個第二棱鏡53。相鄰兩個第一棱鏡52和第二棱鏡53之間互相補償。
棱鏡的材質為光學玻璃、石英玻璃、堿金屬鹵化物(如溴化鈉)晶體等。
如圖4所示,第一棱鏡包括上頂面521,下底面523和斜面522,棱鏡的截面為等腰梯形,包括上底邊,下底邊和兩腰。上底邊長度A,下底邊長度B,高H,腰與下底邊夾角Θ。
其中A為固定值,B沿棱鏡的縱向中心軸進行連續規律性變化,第一棱鏡的下底邊左右兩端,俯視投影形成兩條對稱的規則頻率波浪線。
所述第一棱鏡52的折射率為n,2≤n/sinΘ≤5。其中n可以等于2*sinΘ、2.5*sinΘ、3*sinΘ、3.5*sinΘ、4*sinΘ或4.5*sinΘ。其中Θ為35°至55°。
第二棱鏡53與第一棱鏡52為補償式貼緊固定,第二棱鏡53下底邊兩端與相鄰第一棱鏡52下底邊對應兩端重合,所述第二棱鏡53上底邊長度a,下底邊長度b,b>a,高h,其中1≤H/h≤2,1≤B/b≤3,第二棱鏡53腰與下底邊成角為δ,其中第二棱鏡53折射率同樣為n,其中1≤n/sinδ≤3,其中n可以等于1*sinδ、1.5*sinδ、1.8*sinδ、2*sinδ、2.3*sinδ、2.5*sinδ、2.7*sinδ或3*sinδ。其中δ在45°至75°之間。
同一主視截面投影上相鄰第一棱鏡和第二棱鏡兩腰形成V形夾角,其角度為20°~45°。其中優選20°,25°,30°,35°,40°。
此外5μm≤a≤0.5mm;10μm≤A≤1mm,7μm≤b≤1mm;10μm≤B≤1.5mm。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