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照明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泛光燈。
背景技術:
泛光燈是一種可以向四面八方均勻照射的點光源,它的照射范圍可以任意調整,尤其具有光照亮度強、照射范圍廣、安裝簡單等優點。因此泛光燈通常用于停車場、運動場、建筑外部照明、游樂園、機場、橋梁、隧道、廣告牌等地方。
然而,上述場合中應用的泛光燈通常功率較大,進而在使用時會產生較多的熱量。在這種情況下如若不及時進行散熱降溫會影響泛光燈的使用年限,甚至于燒壞電路。因此,從安全性和經濟性上考慮,泛光燈散熱功能的好壞顯得極其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散熱結構簡單,并且散熱效果優良的泛光燈。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泛光燈,包括:散熱主殼體和電器盒;
所述散熱主殼體包括燈座、散熱柱和散熱片,所述散熱柱設置于所述燈座的背面,所述散熱片輻向設置于所述燈座側面,所述燈座的背面還設有螺紋連接柱;
所述電器盒包括相互蓋合的第一電器盒蓋和第二電器盒蓋,所述第一電器盒蓋通過所述螺紋連接柱與所述燈座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螺紋連接柱的高度大于所述散熱柱的高度。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片與相鄰的所述散熱柱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螺紋連接柱與所述散熱柱的材質相同,所述散熱片與所述螺紋連接柱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二電器盒蓋背面的吊環座,所述吊環座上開有螺紋盲孔。
進一步地,還包括用于安裝支架或安全繩的兩個第一連接耳板,兩個所述第一連接耳板對稱設置于所述散熱主殼體的側面。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主殼體還包括主殼體前框,所述主殼體前框設置于所述散熱片的外側。
進一步地,分別于所述第一電器盒蓋的側面和所述第二電器盒蓋的側面對應設置第二連接耳板。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器盒蓋和所述第二電器盒蓋的蓋合面之間加設有密封墊。
進一步地,所述燈座、所述第一電器盒蓋和所述第二電器盒蓋上分別設有電源孔,所述第二電器盒蓋上的所述電源孔中設有防水接頭。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散熱片和散熱柱的設置分別擴大了燈座側面和背面的散熱面積,并且在散熱片和散熱柱之間形成多個散熱通道,這種設計有利于空氣對流,極大的提高了本泛光燈的散熱性能;而且相連的散熱片與散熱柱有助于散熱柱上的熱量導出,進一步提高了本泛光燈的散熱性能。此外,吊環座和第一連接耳板的設置擴大了本泛光燈的使用范圍;密封墊、防水接頭以及吊環座上螺紋盲孔的設置提高了本泛光燈電器盒的防水效果,使本泛光燈可以在惡劣的天氣中照常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泛光燈的平面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泛光燈中散熱主殼體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泛光燈中散熱主殼體的仰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泛光燈中第一電器盒蓋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泛光燈中第一電器盒蓋的仰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泛光燈中第二電器盒蓋的俯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泛光燈中第二電器盒蓋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并使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考圖1,圖1出示了本實用新型泛光燈的平面視圖。由圖1可知,本實用新型泛光燈主要包括散熱主殼體、電器盒兩部分,其中電器盒由第一電器盒蓋20和第二電器盒蓋30蓋合而成。此外,本實用新型泛光燈還包括吊環40以及支架50,其中支架50可以換成安全繩,以適應不用的使用環境。吊環40、支架50或者安全繩與本泛光燈其他部件的連接方式將在下文詳細說明。
首先,參考圖2和圖3,圖2出示了本實用新型泛光燈中散熱主殼體的主視圖,圖3出示了本實用新型泛光燈中散熱主殼體的后視圖。由圖2和圖3可知,散熱主殼體包括燈座10、散熱片11、散熱柱12、主殼體前框13、電源孔14和螺紋連接柱15。燈座10的正面開有用于安裝燈源的圓形凹槽(燈源在圖中未示出);燈座20的背面設有散熱柱12和螺紋連接柱15;而散熱片11輻向設置于燈座10的側面。較為優選地,散熱片11為弧形結構,其內端與燈座10的側面連接,其外端與主殼體前框13連接,這種主殼體前框13用于加固散熱片11,使設置在燈座10側面的散熱片11成為一個整體。
較為優選地,螺紋連接柱15的數量為四個,這四個螺紋連接柱15環設在燈座10背面,螺紋連接柱15的高度大于散熱柱12的高度并且兩者的材質相同;這種設計使螺紋連接柱15也具有散熱效果,而且避免安裝上電器盒以后影響燈座背面的散熱性能。
更為優選地,散熱片11的內端與相鄰的散熱柱12和螺紋連接柱15連接,這種相互連接、配合使用的設計極大地提高了燈座10背部的散熱性能,即解決了燈座10背部的熱量難以導出的問題,進而使本實用新型的泛光燈具有更為優良的散熱效果。
此外,作為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在散熱主殼體的側面對稱設置兩塊第一連接耳板16,支架50或者安全繩即安裝在這兩塊第一連接耳板16上。具體地,支架50通過其側桿上的固定孔與第一連接耳板16上的連接孔固連,其中間橫桿上還開有用于固定本泛光燈的安 裝孔;而安全繩的兩端分別捆綁在第一連接耳板16上,當遇到無法使用支架50情況時,可以臨時使用安全繩固定本泛光燈。
接著,參照圖4和圖5,圖4出示了本實用新型泛光燈中第一電器盒蓋的主視圖,圖5出示了本實用新型泛光燈中第一電器盒蓋的后視圖。在上圖中,第一電器盒蓋20包括第二連接耳板21、連接孔22和電源孔23。具體地,第一電氣盒蓋20的側面設置四塊第二連接耳板21,該第二連接耳板21同第二電器盒蓋30上對應設置的四塊連接耳板固接,用以蓋合固定第一電器盒蓋20和第二電器盒蓋30;第一電器盒蓋20的背面設置四個連接孔22,這四個連接孔22與燈座10背面的四個螺紋連接柱15對應設置,用于固定第一電器盒蓋20與燈座10。
接下來,參照圖6和圖7,圖6出示了本實用新型泛光燈中第二電器盒蓋的主視圖,圖7出示了本實用新型泛光燈中第二電器盒蓋的后視圖。由圖6和圖7可知,第二電器盒蓋30包括第二連接板31、電源孔32和吊環座33。具體地,第二電器盒蓋30的側面設置四塊第二連接耳板31,該第二連接耳板31即同第一電器盒蓋20上的第二連接耳板21對應設置;具體來說,當第一電器盒蓋20和第二電器盒蓋30蓋合時,在對應設置的第二連接耳板21和第二連接耳板31上設置螺栓螺母或者卡扣即可將兩個電器盒蓋的固定。電源孔32設置在第二電器盒蓋30的背面以供電源線穿設;為了保證電器盒的防水效果,在電源孔32上設置了防水接頭;較為優選地,電源孔14、電源孔23和電源孔32處于同一軸線,這樣不僅方便電源線的排接,又可作為加工散熱主殼體和電器盒的軸線孔。而吊環座33設置在第二電器盒30背面的中間位置,并且吊環座33上開有用于連接吊環40的螺紋盲孔;當遇到無法使用支架50和安全繩的情況時,在螺紋盲孔中擰上吊環40,可通過吊裝的方式臨時固定本泛光燈;而當吊環40拆下時,螺紋盲孔的設計可以有效保證本電器盒的防水效果。
最后,為了進一步提高電器盒的防水性,在第一電器盒蓋20和第二電器盒蓋30的蓋合面加設了密封墊。如此,通過密封墊的防水功能以及上述電源孔32、吊環座33上的防水設計,使得本泛光燈可以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安全使用。
以上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