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路燈,具體是一種多功能節能環保路燈。
背景技術:
路燈桿在城市交通的道路兩邊均勻排列;城市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無線網絡信號的覆蓋;在城市生活中,人們常常會遇到電動車半路沒電,需要充電的問題;人們在城市生活中,遇到危險也需要及時報警;目前,環境污染比較嚴重,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而且隨著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多種自然界的無污染能源開始為人們所利用,而風能利用,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最早的利用方式是“風帆行舟”,利用風力使船只在海面上航行。哥倫布、麥哲倫以及中國的鄭和等的遠洋航行使用的船只都是帆船,古老的風帆助航業得到了發展。在現代,隨著電子計算機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用計算機自動控制風帆的操縱及風帆與動力裝置的優化配合已經成為現實,為風帆船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80年代,日本建造的“新愛德丸”風帆油船是世界上第一艘實現非人工操帆的風帆船,該船投入營運以來,取得了節省燃料費50%的目標。我國近年來所研制的風帆船,也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風力發電式節能路燈適用于沿海地帶公園、道路、草坪的照明,又可用于人口分布密度較小,交通不便經濟不發達、缺乏常規燃料,難以用常規能源發電,但風力資源豐富的地區,以解決這些地區人們的家用照明問題。而現有的路燈雖然也往往護理用到這一點但是利用效率極低,而且常常只會用到太陽能發電,而且市中心的一些地方,高樓大廈的林立很難保證陽光的充分照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節能環保路燈,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節能環保路燈,包括燈桿,所述燈桿的下端安裝在底座上,燈桿的上部側壁上安裝有伸縮橫桿,伸縮橫桿遠離燈桿的一端安裝有燈罩,燈罩下端設有LED燈頭,所述燈桿的頂端安裝有支撐板,支撐板的上端通過連接桿安裝有風力發電機構,風力發電機構包括機體,機體內部安裝有第一發電機,第一發電機的電機軸上安裝有扇葉機構,扇葉機構包括安裝座以及設置在安裝座上的扇葉,所述機體轉動安裝在連接桿上,扇葉機構安裝于機體的一端,機體的另一端一體式設置有用于在受風情況下使得機體轉動至扇葉機構迎風方向的尾擺,所述尾擺設置有四片螺旋狀的旋轉葉片,機體內設置有用于尾擺轉動發電的第二發電機,尾擺與第二發電機的轉軸連接;所述支撐板頂面設置有太陽能電板,支撐板的側面設置有向下傾斜的斜面,斜面上設有光電感應傳感器,支撐板的上表面設有光敏傳感器,所述燈桿上還安裝有編號牌,編號牌下方設有報警器,燈桿的側壁上安裝有PM2.5自動監測設備,報警器的下方設有無線WIFI信號發射器,PM2.5自動監測設備下方的燈桿側壁上還安裝有控制模塊,底座內還設有電動車充電站,電動車充電站上設置有投幣口,底座的下端設有安裝板,底座內設有固定在安裝板上的蓄電池,第一發電機、第二發電機以及太陽能電板均通過逆變器與蓄電池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機體的外部開設有散熱網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撐板的下端設有固定口,燈桿的頂端固定在固定口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裝板的底部中心還開設有過線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LED燈頭、光電感應傳感器、光敏傳感器、報警器、PM2.5自動監測設備以及無線WIFI信號發射器均與控制模塊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蓄電池通過導線與光電感應傳感器、光敏傳感器、報警器、PM2.5自動監測設備、無線WIFI信號發射器、控制模塊、電動車充電站以及LED燈頭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智能化控制,可根據光線強度及使用條件進行節能,而且安裝有電動車充電站,可以及時的給電動車進行充電;燈桿的外側還設置有PM2.5自動監測設備,空氣的質量情況可以方便的看到;可以實現無線WIFI信號的城市區域覆蓋;人們通過報警器可以及時報警,報警的同時,報告路燈桿上的編號牌,可以使警方及時判斷出報警的位置;節約了能源。
附圖說明
圖1為多功能節能環保路燈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多功能節能環保路燈中光電感應傳感器及光敏傳感器安裝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燈桿、2-底座、3-伸縮橫桿、4-燈罩、5-LED燈頭、6-支撐板、61-固定口、7-機體、71-散熱網孔、8-扇葉機構、81-安裝座、82-扇葉、9-尾擺、91-旋轉葉片、92-第二發電機、10-連接桿、101-驅動電機、11-太陽能電板、12-光敏傳感器、13-光電感應傳感器、14-編號牌、15-報警器、16-PM2.5自動監測設置、17-電動車充電站、18-投幣口、19-無線WIFI信號發射器、20-控制模塊、21-安裝板、22-蓄電池、23-過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2,一種多功能節能環保路燈,包括燈桿1,所述燈桿1的下端安裝在底座2上,燈桿1的上部側壁上安裝有伸縮橫桿3,伸縮橫桿3遠離燈桿1的一端安裝有燈罩4,燈罩4下端設有LED燈頭5,所述燈桿1的頂端安裝有支撐板6,所述支撐板6的上端通過連接桿10安裝有風力發電機構,風力發電機構包括機體7,機體7內部安裝有第一發電機,機體7的外部開設有散熱網孔71,第一發電機的電機軸上安裝有扇葉機構8,扇葉機構8包括安裝座81以及設置在安裝座81上的扇葉82,所述機體7轉動安裝在連接桿10上,扇葉機構8安裝于機體7的一端,機體7的另一端一體式設置有用于在受風情況下使得機體7轉動至扇葉機構8迎風方向的尾擺9,所述尾擺9設置有四片螺旋狀的旋轉葉片91,機體7內設置有用于尾擺9轉動發電的第二發電機92,尾擺9與第二發電機92的轉軸連接,尾擺9不僅根據風向對風力發電機構的方向進行控制,還可以二次利用風能進行發電。
所述支撐板6頂面設置有太陽能電板11,支撐板6的側面設置有向下傾斜的斜面,斜面上設有光電感應傳感器13,支撐板6的上表面設有光敏傳感器12,所述燈桿1上還安裝有編號牌14,編號牌14下方設有報警器15,燈桿1的側壁上安裝有PM2.5自動監測設備16,報警器15的下方設有無線WIFI信號發射器19,PM2.5自動監測設備16下方的燈桿1側壁上還安裝有控制模塊20,所述LED燈頭5、光電感應傳感器13、光敏傳感器12、報警器15、PM2.5自動監測設備16以及無線WIFI信號發射器19均與控制模塊20連接,且底座2內還設有電動車充電站17,電動車充電站17上設置有投幣口18,底座2的下端設有安裝板21,底座2內設有固定在安裝板21上的蓄電池22,第一發電機、第二發電機92以及太陽能電板11均通過逆變器與蓄電池22連接,蓄電池22還通過導線與光電感應傳感器13、光敏傳感器12、報警器15、PM2.5自動監測設備16、無線WIFI信號發射器19、控制模塊20、電動車充電站17以及LED燈頭5連接。
所述支撐板6的下端設有固定口61,燈桿1的頂端固定在固定口61內。
所述安裝板21的底部中心還開設有過線孔23,過線孔23方便蓄電池22接入市政電力系統,以免陰天下雨無風情況下,蓄電池22內的電力不足的情況。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