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燈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便攜式節能感應LED燈。
背景技術:
隨著傳統的拉線供電照明燈慢慢演變到今天的電池便攜式照明燈,它的設計理念都存在了諸多的不環保,不夠智能節能等缺陷;比如:1、傳統的開關推拉的方式,這樣的設計在黑暗環境不便于找到這個照明燈具來使用,甚至在不小心碰到開關開的情況下會一直導致電池耗電至完,白白的浪費資源;2、使用可更換但不可充電的電池供電,當電池用完后,人們的隨手扔掉廢舊電池的習慣又會給生活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隨著LED技術的逐漸完善,照明用LED燈具的各種性能有了極大的提升,而且由于LED產品亮度高壽命長、節能顯著等優勢,得到廣泛的認可,已成為節能燈具的主流。現有技術的LED感應燈大多是將燈頭擰在家用交流電源的燈座上使用的,使用時,需要與燈頭相配合的燈座才能使用,然而,在戶外或者沒有交流電源的情況下就無法使用LED感應燈,這給使用帶來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攜式節能感應LED燈,旨在提高LED燈使用方便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攜式節能感應LED燈,包括由上蓋和底座組成的殼體,所述殼體內部形成一個收納電源模塊、電路板和LED燈板的容置腔室,其中LED燈板上設有LED燈,該LED燈板與電路板連接;所 述底座上設有感應裝置,該感應裝置與電路板連接,其中電路板還與電源模塊連接。
優選地,所述電路板上設有MCU、感應控制模塊和LED驅動模塊,其中感應控制模塊輸入端與感應裝置連接,該感應控制模塊的輸出端與MCU連接;所述MCU輸出端與LED驅動模塊連接,該LED驅動模塊與LED燈連接。
優選地,所述感應裝置,包括電容感應器、聲控器、感光器和振動感應器。
優選地,所述上蓋可為半球形。
優選地,所述電源模塊設置在底座中間,該電源模塊可為蓄電池。
優選地,所述LED燈板上設有多個LED燈珠,且每一LED燈珠分別與電路板連接。
本實用新型采用感應裝置開啟方便,使得該燈具有更加廣泛的應用范圍,既避免了燈不用時卻常亮的電量浪費,也解決了在使用時必須取出該照明燈并打開模式轉換開關的問題,而且該燈結構小巧,便于攜帶,使用方便,適于實用,對日常生活幫助很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的結構原理框圖。
附圖標號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連接”、“固定”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另外,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便攜式節能感應LED燈。
請參照圖1,一種便攜式節能感應LED燈,包括由上蓋101和底座102組成的殼體10,該殼體10內部形成一個收納電源模塊20、電路板30和LED燈板40 的容置腔室,LED燈板40與電路板30連接,其中LED燈板40上設有多個LED燈珠401,每一LED燈珠401分別連接到電路板30上,且多個LED燈珠401分布在電源模塊20周圍;底座102上設有感應裝置50,該感應裝置50與電路板30連接,其中電路板30還與電源模塊20連接,該電源模塊20可為蓄電池,且設置在底座102中間。
底座102上方設有用于封閉底座102的上蓋101,該上蓋101可為半球形,且采用透光性好的塑料材質制成。
底座102上還設有USB充電接口60,該USB充電接口60與電源模塊20配合連接,并為電源模塊20進行充電。
本實用新型中,感應裝置50,包括電容感應器501、聲控器502、感光器503和振動感應器504,其中電容感應器501和振動感應器504可為感應片,該感應片與地之間形成穩定電容,當用戶觸碰或接近該感應片時,會使得感應片與地面之間的介質產生變化,從而破壞平衡,引起電容變化,從而開啟LED燈401。感應片設置于底座102內表面,該感應片與感應控制模塊301連接,使用戶可以通過觸摸底座102,甚至接近時,就可以感應到而開啟LED燈401,而且,底座102內表面面積大,感應片可以選擇合適的大小,甚至可以以裝飾的目的,而選擇感應片的圖案,也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將感應片定制成特定的形狀。
底座102上設有感光器503,該感光器503用于檢測外界光線的強弱,并控制LED燈401的開啟。
底座102上設有聲控器502,該聲控器502是可以進行簡單的語音識別的一個智能體,并不會只要有說話聲、人聲甚至聲響的時候就啟動LED燈401,而是有一個識別過程,只有在特定說話人發出開、關燈指令后,才會對LED燈401進行控制。
請參照圖2,電路板30上設有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單元)302、感應控制模塊301和LED驅動模塊303,其中感應控制模塊301輸入端與感應裝置50連接,該感應控制模塊301的輸出端與MCU 302連接;MCU 302輸出端與LED驅動模塊303連接,該LED驅動模塊303與LED燈401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感應控制模塊301與感應裝置50連接,并收集相應的感應信號,并將收集到的感應信號傳輸給MCU 302處理,通過MCU 302處理后發送給LED驅動模塊303,在驅動模塊303的控制下實現LED燈401的開啟和關閉。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下,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