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LED燈,尤其涉及一種LED獨立設置透鏡的設散熱片的吸頂燈光源板。
背景技術:
由于LED具有體積小、耗電量低、使用壽命長、高亮度、環保和堅固耐用等優點,在照明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LED應用于照明時的方法為將LED制作成由基板和設置在基板上的LED構成的光源板,然后通過電源驅動器驅動光源板進行發光。在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24200350344、公開號為CN203775877U、名稱為“一種反射型LED照明燈”的專利文件中即公開了一種現有的LED燈。該專利中的燈泡的燈殼(即燈泡外殼)包括依次連接在一起的燈頭、塑料管和泡殼,泡殼內設有光源板。該LED燈泡是通過在泡殼內設置玻璃結構的燈柱,燈柱和泡殼圍成密封腔體,在密封腔體內填充氣體進行散熱,塑料管位于密封腔體外部,對塑料管沒有進行充分利用。LED光源板包括基板和LED。現有的吸頂燈光源板存在以下不足:為一整塊的平板結構,重量重,使得吸頂燈進行固定時需要較大的力;LED是以矩形陣列進行排列的,照明時的均勻性差且容易產生光斑;LED是處于裸露狀態,通過燈罩裝配好后進行防護的,防護效果差;電源驅動器和LED光源板是分開安裝的,然后通過導線連接在一起而實現電源驅動器對LED光源板的驅動,因此存在連接和斷開電源驅動器和LED光源板時不便且結構緊湊性差的不足;安裝過程中,由于燈殼支撐基板的部位的平整度差,所以基板同燈殼之間為若干支撐點進行支撐,從而導致光源板上的LED產生的熱量不能夠良好地經基板傳遞給外殼而散失掉、從而導致散熱效果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良好地將熱量傳遞給燈殼、重量輕、LED的防護效果好、布局緊湊、分開和連接上電源驅動器與LED光源板時方便的LED獨立設置透鏡的設散熱片的吸頂燈光源板,解決了LED發光板使用時熱量不能夠良好地傳遞給燈殼、LED的防護效果差、重量較重、布局緊湊性差、連接和斷開電源驅動器與LED光源板時不便的問題。
以上技術問題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LED獨立設置透鏡的設散熱片的吸頂燈光源板,包括LED光源板和設有兩個輸出端子的電源驅動器,所述LED光源板包括基板和LED,所述基板設有兩個輸入端子,所述基板包括圓形的外環和通過連接筋連接在外環內的圓形的內環,所述外環的一側表面和內環的一側表面上都設有若干顆所述LED,所述外環的另一側表面以平置的方式貼合有導熱片,所述導熱片構成基板的支撐部,每一顆所述LED上都設有透鏡罩,位于外環上的LED沿外環的周向分布,位于內環上的LED沿內環的周向分布,所述電源驅動器位于所述內環內,所述輸入端子設置在所述內環的內周面上,所述電源驅動器的周面上設有兩個卡接孔,所述兩個輸出端子一一對應地設置在所述兩個卡接孔內,所述電源驅動器通過所述兩個輸入端子一一對應地卡接在所述兩個卡接孔中同所述LED光源板卡接在一起,所述兩個輸入端子一一對應地同所述兩個輸出端子導電性抵接在一起。使用時,本實用新型通過導熱片支撐在燈殼(又稱外殼)的承置臺階上同外殼連接在一起。由于導熱片以平置的方式貼合在基板上,所以LED產生的熱量能夠良好地傳遞給導熱片,此時雖然導熱片同外殼之間的接觸方式同現有的一樣,但由于導熱片的導熱效果好,所以能夠提高熱量傳遞給外殼的效果、從而起到提高散熱效果的作用。在每一顆LED上設置透鏡罩、對LED的防護效果好且能夠使得發出的光更為散開柔和。基板設置為兩個環通過連接筋連接在一起構成,重量輕,使得安裝時能夠更為可靠地固定住。LED呈圓形分布且設置兩道,能夠降低光斑的產生。電源驅動器容置在基板的內環中,結構緊湊性好。電源驅動器和LED光源板通過輸入端子配合卡接孔卡接在一起、且輸入端子位于卡接孔內,這樣將電源驅動器和LED光源板卡接在一起后則電源驅動器和LED光源板也就實現了電接通,故組裝拆卸電源驅動器和LED光源板時和將二者電連接在一起時的方便性好。
作為優選,所述輸入端子和輸出端子彈性抵接在一起。多次組裝拆卸后仍舊能夠保持良好的電氣接觸。
作為優選,所述輸入端子設有彈片結構的抵接部,所述輸入端子和輸出端子通過所述抵接部彈性抵接在一起。結構簡單,但產生磨損后會產生電氣接觸不良。
作為另一優選,所述輸入端子包括同內環固接在一起的底座和可伸縮地插接在所述底座內的抵接頭,所述底座和抵接頭之間設有驅動抵接頭伸出所述底座的頂緊彈簧,所述底座和抵接頭導電性連接在一起。不會產生因為按照拆卸磨損而導致的電氣接觸不良現象。
作為優選,所述底座和抵接頭通過所述頂緊彈簧導電性連接在一起。
作為優選,所述底座和抵接頭之間設有彈性內管和套設在彈性內管外的彈性外管,彈性內管和彈性外管之間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內填充有導電液,所述底座和抵接頭通過所述導電液導電性連接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優點:能夠降低自重而提高固定時的可靠性;不容易產生光斑;防護效果好;結構緊湊;進行組裝拆卸時方便;將電源驅動器和LED光源板電連接在一起和斷開時方便;使用時熱量能夠良好地傳遞給外殼,故散熱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局部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局部示意圖。
圖中:電源驅動器1、卡接孔11、輸出端子12、LED光源板2、輸入端子22、底座221、抵接頭222、頂緊彈簧223、彈性內管224、彈性外管225、密封腔226、導電液227、抵接部228、基板24、外環243、內環244、連接筋245、透鏡罩246、導熱片2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參見圖1,一種LED獨立設置透鏡的設散熱片的吸頂燈光源板,包括電源驅動器1和LED光源板2。LED光源板2包括基板24和LED。基板24包括圓形的外環243和圓形的內環244。外環243和內環244通過連接筋245連接在一起。基板24為鏤空而形成上述結構。外環243的正面和內環244的正面上都設有若干透鏡罩246。位于外環243上的透鏡罩沿外環的周向分布。位于內環244上的透鏡罩沿內環的周向分布。每一個透鏡罩246中都設有上述的LED。LED為貼片LED。連接筋245有六條。透鏡罩246為圓形罩。外環243的背面以平置的方式貼合有導熱片25。導熱片25為圓環形條狀結構。導熱片25構成基板24使用時的支撐部,即安裝時通過導熱片25同外殼接觸而進行支撐。導熱片25沿外環的周向延伸的。
內環244的內周面上設有兩個輸入端子22。輸入端子22突出于內環244的內周面。電源驅動器1的周面上設有兩個卡接孔11。每一個卡接孔11內各設有一個輸出端子12。電源驅動器1位于內環244內。電源驅動器1通過兩個輸入端子22一一對應地卡接在兩個卡接孔11中同基板24卡接在一起。兩個輸入端子22一一對應地同兩個輸出端子12導電性抵接在一起。
通過按壓的方式即能夠將電源驅動器1從LED光源板2內取出。電源驅動器1通過輸出端子12配合輸入端子22輸入電給LED光源板2而驅動LED光源板2上的LED。
實施例二,同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為:
參見圖2,輸入端子22包括底座221和抵接頭222。底座221同內環244固接在一起。抵接頭222可伸縮地插接在底座221內。底座221和抵接頭222之間設有驅動抵接頭伸出底座的頂緊彈簧223。底座221和抵接頭222通過頂緊彈簧223導電性連接在一起。在頂緊彈簧223的作用下抵接頭222同輸出端子12抵接在一起而實現電接通。底座221和抵接頭222之間設有彈性內管224和套設在彈性內管外的彈性外管225。彈性內管224和彈性外管225之間形成密封腔226。密封腔226內填充有導電液227。底座221和抵接頭222還通過導電液227導電性連接在一起。
實施例三,同實施例二的不同之處為:
參見圖3,輸入端子22設有彈片結構的抵接部228。輸入端子22和輸出端子12通過抵接部228彈性抵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