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領域,特別是一種可彌補發光暗區的空氣過濾燈。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復合型功能的生活用品也越來越多。一種帶過濾的燈具,因集照明與凈化空氣兩功能為一體,可為日常家居節省空間,實用性強,而受到廣大民眾的青睞。目前市場上所生產的帶過濾器的燈具,過濾器部分與燈罩配合,共同構成燈具完整的立體結構。但發光體透過燈罩散光時,由于過濾器不透明導致發光暗區,影響照明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可彌補發光暗區的空氣過濾燈。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彌補發光暗區的空氣過濾燈,包括外殼、光源和過濾器,所述過濾器安裝在外殼表面的安裝孔內,所述外殼外部對應過濾器位置安裝有發光模塊, 所述發光模塊和/或所述發光模塊與所述過濾器之間設置有進風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發光模塊包括面發光裝置,所述面發光裝置包括用于使光分散的面板,及設置在面板周邊的發光體。
進一步的,所述面板為導光板或擴散板或具有導光層和擴散層的光學板。
進一步的,所述面板中部設置有顯示屏。
進一步的,所述發光模塊與過濾器之間形成有便于外部空氣通入的空隙。
進一步的,所述發光模塊設置有便于外部空氣通過的進風孔。
進一步的,所述發光模塊與外殼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發光模塊與外殼之間螺栓連接或卡扣連接或磁鐵吸附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彌補發光暗區的空氣過濾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外殼外部對應過濾器位置安裝有發光模塊,發光模塊作為一個獨立的光源,可將因過濾器不透明導致的發光暗區覆蓋,達到彌補暗區的目的。
2.發光模塊和/或發光模塊與過濾器之間設置有進風結構,便于外部空氣順暢進入過濾器,提高過濾效率和空氣凈化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發光模塊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外殼; 2、風扇殼體; 3、過濾器; 4、發光模塊;
5、出風口; 6、出氣口; 7、發光體; 8、面板;
9、進風孔; 10、進風口;11、連接板; 12、顯示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以安裝于天花板上的吊頂燈為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參照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包括外殼1、光源和過濾器3,所述外殼設置有兩個出風口5,所述外殼1內部設置有風扇殼體2,所述風扇殼體2背離過濾器3一側設置有兩個出氣口6,所述過濾器3安裝在外殼1表面的安裝孔內,所述外殼1外部對應過濾器3位置安裝有發光模塊4,發光模塊4作為獨立的光源,可以照亮對應過濾器3部分,避免因過濾器3部分不透明而產生發光暗區;所述發光模塊4和所述發光模塊4與所述過濾器3之間設置有進風結構。所述發光模塊4的連接板11上設置有便于外部空氣通過的進風孔9,所述發光模塊4與過濾器3之間形成有便于外部空氣通入的空隙,由于外部空氣從發光模塊4側面的空隙和正面的進風孔9同時進入進風口10,進風量大,可進一步提高過濾效率和空氣凈化效果。
參照圖3,所述發光模塊4包括設于中部的顯示屏12,設于顯示屏12外的面發光裝置,及用于連接顯示屏12和面發光裝置的連接板11。所述面發光裝置包括環狀的用于使光分散的面板8,及設置在面板8外周邊的發光體7。優選的,所述面板8為導光板或擴散板或具有導光層和擴散層的光學板。
所述發光模塊4與外殼1可拆卸連接,在此,所述發光模塊4與外殼1之間可通過螺栓連接或卡扣連接或磁鐵吸附連接,但并不限定。
具體使用時,發光模塊4邊緣的發光體7獨立發光,通過面板8擴散,使整個面板8都變亮,一起作為一個獨立的光源進行照明,由于其設置于過濾器3下方,可以照亮對應過濾器3部分,避免因過濾器3部分不透明而產生發光暗區。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相互排斥的特征和 / 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實施例而已。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