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LED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激光光源模組是激光顯示技術的核心部分,光源模組的性能直接決定了激光顯示系統的優劣。目前,激光顯示光源模組面臨兩大難題:(1)光源模組的體積大,光能收集效率不高。(2)由于激光光源的相干性,使得投影到粗糙屏幕上的畫面出現散斑。
目前,在背光源組件中,導光板是關鍵的光學元件,通過各種疏密不一的導光點,使得導光板均勻發光,反射面可以將底面的光反射到導光板中,用來提高光的使用效率。然而,由于LED光源的發散性,使得發光利用率不夠高,尤其對于較大尺寸的導光板來說,會導致導光板的亮度低并且不均勻。因此,為了提高導光板的光學性能以及使用效果,需要將導光板和擴散膜組合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新型背光模組,具有集成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同時對導光板起到了保護作用。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基板、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光板基板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反射面,所述的入光面與出光面垂直,所述的LED光源設置在所述的入光面的一側,所述的導光板基板的形狀為直角梯形,所述的反射面的內側印刷有多個導光點,所述的導光點為三角形,所述的反射面的外側設置有一層透明膜,所述的出光面設置有一層擴散膜,所述的擴散膜外側設置有多個微結構,所述的微結構內封裝有多個量子點并均勻分布所述的出光面的光線。
優選地,所述的導光板基板的材料為亞力克或者聚碳酸酯材料。
優選地,所述的擴散膜的結構為半圓弧形。
優選地,所述的透明膜的外側設置有一層反射膜。
優選地,所述的LED光源采用多個LED燈條。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板使用方便,光學性能優良,并且對導光板起到了保護作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新型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導光板基板,2為入光面,3為出光面,4為反射面,5為導光點,6為透明膜,7為反射膜,8為擴散膜,9為微結構,10為LED光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新型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1為一種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基板、LED光源,所述的導光板基板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反射面,所述的入光面與出光面垂直,所述的LED光源設置在所述的入光面的一側,所述的導光板基板的形狀為直角梯形,所述的反射面的內側印刷有多個導光點,所述的導光點為三角形,所述的反射面的外側設置有一層透明膜,所述的出光面設置有一層擴散膜,所述的擴散膜外側設置有多個微結構,所述的微結構內封裝有多個量子點并均勻分布所述的出光面的光線。
所述的導光板基板的材料為亞力克或者聚碳酸酯材料。所述的擴散膜的結構為半圓弧形。所述的透明膜的外側設置有一層反射膜。所述的LED光源采用多個LED燈條。
本實用新型的微結構的尺寸小,其內封裝的量子點的種類以及比例容易調制和控制,因此,極大地提高了導光板的出光均勻度,使得導光板具有更好的顯示質量。
所述的導光板基板為直角梯形,其中,反射面改變了導光板基板內的全反射光線的角度,減少了底面反射光的角度,一方面減少了光線反射到導光板基板表面的入射角,使得折射出光線更加接近方向,另一方面使得原來因反射光的角度過大而不能從導光板基板表面折射出去的這部分光線可以在導光板表面折射出去,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和亮度。
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說明書的內容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