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LED生產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節能散熱式LED模組。
背景技術:
隨著大功率LED技術的發展和成熟,照明用LED燈的性能不斷提高,并且LED能直接高效地將電能轉化成可風光,并擁有長達數萬到數十萬個小時的使用壽命,以質優、耐用和節能等優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但是,LED燈在工作的過程中會產生熱量,當溫度超過80℃時,LED會產生光衰現像,LED的工作效率降低,還會影響LED的工作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節能散熱式LED模組。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節能散熱式LED模組,包括LED芯片、基板層、線路層、絕緣層、隔熱層、溫差發電片和散熱層;
基板層的一側設有第一安裝槽,第一安裝槽內設有引腳;LED芯片安裝在第一安裝槽內,且LED芯片與對應第一安裝槽內的引腳電連接;基板層遠離第一安裝槽的一側與線路層粘接,且線路層上設有與第一安裝槽內引腳電連接的電路;
線路層遠離基板層的一側與絕緣層粘接,基板層、線路層、絕緣層均由導熱材料制成;絕緣層遠離線路層的一側設有設有第二安裝槽,溫差發電片的一側抵靠在第二安裝槽的底部;第二安裝槽的深度小于溫差發電片的厚度;
隔熱層上設有通孔,且其套設有溫差發電片的四周,溫差發電片的厚度大于隔熱層的厚度;溫差發電片遠離絕緣層的一側與散熱層連接;溫差發電片遠離絕緣層的一側設有凸起,散熱層靠近溫差發電片的一側設有與凸起相匹配的凹槽。
優選的,還包括整流單元,溫差發電片的兩側均設有引腳,整流單元與溫差發電片兩側的引腳電連接。
優選的,基板層上安裝有節能燈珠,所述的節能燈珠與整流單元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節能燈珠的額定工作電壓小于LED芯片的額定電壓。
優選的,所述的第一安裝槽的寬度沿槽的深度方向逐漸變小。
優選的,所述的第一安裝槽為錐形孔,且其側壁上涂覆有反光材料。
優選的,所述第一安裝槽的深度小于LED芯片的厚度。
優選的,散熱層遠離溫差發電片的一側設有相互平行的散熱翅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節能散熱式LED模組,包括LED芯片、基板層、線路層、絕緣層、隔熱層、溫差發電片和散熱層;基板層的一側設有第一安裝槽,第一安裝槽內設有引腳;LED芯片安裝在第一安裝槽內,且LED芯片與對應第一安裝槽內的引腳電連接;如此,可保證LED芯片能夠接入電路并正常工作。LED芯片基板層遠離第一安裝槽的一側與線路層粘接,且線路層上設有與第一安裝槽內引腳電連接的電路;如此,可保證外接電源能夠通過線路層上的電路與LED芯片連通。線路層遠離基板層的一側與絕緣層粘接,基板層、線路層、絕緣層均由導熱材料制成;絕緣層遠離線路層的一側設有設有第二安裝槽,溫差發電片的一側抵靠在第二安裝槽的底部;如此,將溫差發電片的一側抵靠在第二安裝槽的底部,有利于提高絕緣層與溫差發電片之間的熱傳遞,有利于提高溫差發電片的溫差效率。安裝槽的深度小于溫差發電片的厚度;如此,保證溫差發電片與散熱層之間的熱傳遞效率,能夠提高溫差發電片兩側的溫度差,能夠提高溫差發電片的發電效率。隔熱層上設有通孔,且其套設有溫差發電片的四周,溫差發電片的厚度大于隔熱層的厚度;溫差發電片遠離絕緣層的一側與散熱層連接;溫差發電片遠離絕緣層的一側設有凸起,散熱層靠近溫差發電片的一側設有與凸起相匹配的凹槽。如此,可降低溫差發電片遠離絕緣層的一側的溫度,增大溫差發電片兩側的溫度差,提高發電效率,節約能量,同時達到對LED芯片散熱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安裝槽9和絕緣層4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包括LED芯片1、基板層2、線路層3、絕緣層4、隔熱層5、溫差發電片6和散熱層7。
基板層2的一側設有第一安裝槽8,第一安裝槽8內設有引腳。LED芯片1安裝在第一安裝槽8內,且LED芯片1與對應第一安裝槽8內的引腳電連接?;鍖?遠離第一安裝槽8的一側與線路層3粘接,且線路層3上設有與第一安裝槽8內引腳電連接的電路。具體實施時,所述的第一安裝槽8的寬度沿槽的深度方向逐漸變小。所述的第一安裝槽8為錐形孔,且其側壁上涂覆有反光材料。如此,可提高所述LED模組的發光亮度。具體實施時,所述第一安裝槽8的深度也可以小于LED芯片1的厚度。如此,可保證LED芯片的發光角度。
線路層3遠離基板層2的一側與絕緣層4粘接,基板層2、線路層3、絕緣層4均由導熱材料制成。絕緣層4遠離線路層3的一側設有設有第二安裝槽9,溫差發電片6的一側抵靠在第二安裝槽9的底部。第二安裝槽9的深度小于溫差發電片6的厚度。如此,可保證溫差發電片6的兩側分別與絕緣層4、散熱層7連接,保證熱量的快速傳遞。提高溫差發電片的發電效率。
隔熱層5上設有通孔,且其套設有溫差發電片6的四周,溫差發電片6的厚度大于隔熱層5的厚度。溫差發電片6遠離絕緣層4的一側與散熱層7連接。溫差發電片6遠離絕緣層4的一側設有凸起,散熱層7靠近溫差發電片6的一側設有與凸起相匹配的凹槽。具體實施時,散熱層7遠離溫差發電片6的一側設有相互平行的散熱翅板。
本實施方式中,還包括整流單元,溫差發電片6的兩側均設有引腳,整流單元與溫差發電片6兩側的引腳電連接。具體實施時,基板層2上安裝有節能燈珠,所述的節能燈珠與整流單元電連接。如此,可將溫差發電片6所發的電供給節能燈珠使用,如此,不僅可以通過溫差發電片對LED芯片進行降溫,同時還能夠夠將所產生的電能供給節能燈珠工作,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具體實施時,所述的節能燈珠的額定工作電壓小于LED芯片1的額定電壓。如此,可保證節能燈珠的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