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后霧燈。
背景技術:
為了在霧天或者雨天能見度受天氣影響較大的情況下,讓其他車輛看見本車,提高行車安全,在汽車尾部均安裝有后霧燈,其利用燈光的跳動閃爍,提醒周圍車輛注意。同時后霧燈上還配置有轉向燈,由于霧燈光線通常為黃色,而轉向燈光線通常是紅色,因此反光鏡在燈罩上的設置要滿足兩種不同顏色光線的散發,互不干擾,另外黃色的霧燈一般采用燈泡,產生的熱量較大,還要考慮散熱效果,防止霧燈過熱而影響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之不足,提供一種滿足霧燈、轉向燈提示清晰明顯的汽車用后霧燈。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后霧燈,對稱設置在汽車后部左右兩側,包括燈座、密封蓋合在燈座上材質為透明塑料袋燈罩,燈罩和燈座構成安置車燈的密閉腔體,所述的燈座左側正面朝向燈罩的方向設有霧燈座,霧燈座上安裝有霧燈燈泡和霧燈反射鏡,對應霧燈燈泡的燈罩表面具有格狀條紋,燈座右側設有轉向燈座,轉向燈座上安裝有轉向燈,燈座右側內壁上設有反射轉向燈光線的銀碗,對應轉向燈的燈罩表面鑲嵌有轉向燈罩,轉向燈罩表面具有條狀花紋。
進一步地,所述的燈座背面位于霧燈反射鏡處設有散去霧燈燈泡工作熱量的散熱筋。
為防止燈殼內部溫度過高而影響車燈使用功能,所述的燈座背面相距設有兩個可消除密閉腔體內氣體的透氣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將發散霧燈燈泡光線的燈罩表面花紋和發散轉向燈光線的轉向燈罩表面的花紋,各自按不同要求設計,使得霧燈光線發散效果更佳,轉向燈光線提示更清晰,從而滿足了兩種不同顏色光線的散發而互不干擾的要求。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后視圖。
圖中1.燈座 2.燈罩 3.霧燈座 4.霧燈燈泡 5.霧燈反射鏡 6.格狀條紋 7.轉向燈座 8.轉向燈 9.銀碗 10.轉向燈罩 11.條狀花紋 12.散熱筋 13.透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汽車后霧燈,對稱設置在汽車后部左右兩側,包括燈座1、密封蓋合在燈座上材質為透明塑料的燈罩2,燈罩2和燈座1構成安置車燈的密閉腔體。
所述的燈座1左側正面朝向燈罩2的方向設有霧燈座3,霧燈座3上安裝有霧燈燈泡4和霧燈反射鏡5,對應霧燈燈泡4的燈罩2表面具有格狀條紋6,燈座1右側設有轉向燈座7,轉向燈座7上安裝有轉向燈8,燈座1右側內壁上 設有反射轉向燈8光線的銀碗9,對應轉向燈8的燈罩2表面鑲嵌有轉向燈罩10,轉向燈罩10表面具有條狀花紋11。
所述的燈座1背面位于霧燈反射鏡5處設有散去霧燈燈泡4工作熱量的散熱筋12,防止過高溫度對車燈其他部件造成影響。
所述的燈座1背面相距設有兩個透氣孔13,兩個透氣孔13分別設在霧燈座3和轉向燈座7旁側,以便能快速消除密閉腔體內的高溫氣體,防止溫度過高而影響霧燈的正常工作。
本實用新型將發散霧燈燈泡4光線的燈罩2表面花紋和發散轉向燈8光線的轉向燈罩10表面的花紋,各自按不同要求設計,使得霧燈光線發散效果更佳,轉向燈8光線提示更清晰,從而滿足了兩種不同顏色光線的散發而互不干擾的要求。
上述實施方式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