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導光式背光源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背光源市場的發(fā)展,不僅客戶對背光源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而競爭日益加劇的市場,客戶對背光源的成本性價比要求也越來越高。終端客戶迫于成本的壓力或者產品實際使用要求不高,會要求背光源供應商使用極少的LED來制作背光源,背光源LED數(shù)量較少導光板發(fā)光效果就會很難處理;或者由于背光源模組結構的限制,有效導光距離非常小,使用傳統(tǒng)的側入式導光,因為LED的厚度會導致有效道光距離更小,加入LED是點光源有發(fā)光角度,導光板發(fā)光效果就會出現(xiàn)車頭燈現(xiàn)象,我們經常說的燈眼,也會出現(xiàn)LED之間暗區(qū),發(fā)光區(qū)域出現(xiàn)暗團,LED出光位置出現(xiàn)交叉八字等。這樣就無法滿足客戶對背光源模組顯示的要求;效果處理不好客戶不會接受,或者要求客戶增加LED,這樣就會增加成本,失去市場競爭力。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導光式背光源結構,解決LED數(shù)量較少時,導光板以傳統(tǒng)點光源進光方式易造成的燈眼、暗區(qū)、暗團等現(xiàn)象,同時也可以有效的解決因有效導光區(qū)較小出現(xiàn)的燈眼等現(xiàn)象。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導光式背光源結構,包括膠框、LED燈,設置在膠框上的導光板和導光條,導光條用于將LED燈的點光源轉化為面光源;LED燈設置在導光條由寬和高構成的側面,導光條由長和高構成的一個側面和導光板入光側相適配,導光板另外的側面設置有側面反射膜;導光板的底面設置有反射膜,上端面設置有散光膜;膠框上還設置有PCB板,LED燈裝置在PCB板上。
為了提高結構合理性,膠框包括設置在導光板四角的固定框和用于固定導光條的截面呈L型的包膜,PCB板設置在包膜內,導光條背離導光板的側面固定在PCB板上。
優(yōu)選的,導光條由寬和高構成的兩個側面分別設置有一個LED燈。
為了使得結構簡單化,導光板的入光側設置一個。
優(yōu)選的,導光板和導光條都為矩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導光條將LED燈的點光源轉化為了面光源,再以面光源的方式將光導入導光板內部,這樣就可以以少量的LED燈來完成客戶需求的發(fā)光效果,解決LED數(shù)量較少時,導光板以傳統(tǒng)點光源進光方式易造成的燈眼、暗區(qū)、暗團等現(xiàn)象,同時也可以有效的解決因有效導光區(qū)較小出現(xiàn)的燈眼等現(xiàn)象。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所示的一種導光式背光源結構,包括膠框、LED燈3,設置在膠框上的導光板7和導光條4,導光條4用于將LED燈3的點光源轉化為面光源;LED燈3設置在導光條4由寬和高構成的側面,導光條4由長和高構成的一個側面和導光板7入光側相適配,導光板7另外的側面設置有側面反射膜6;導光板7的底面設置有反射膜5,上端面設置有散光膜8;膠框上還設置有PCB板2,LED燈3裝置在PCB板2上。
膠框包括設置在導光板7四角的固定框9和用于固定導光條4的截面呈L型的包膜1,PCB板2設置在包膜1內,導光條4背離導光板7的側面固定在PCB板2上。導光條4由寬和高構成的兩個側面分別設置有一個LED燈3。導光板7的入光側設置一個。導光板7和導光條4都為矩形。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xiàn)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