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LED燈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燈具出光罩的安裝機構以及燈具。
背景技術:
目前代表新能源利用的LED燈具迅速進入市場,逐漸代替了傳統的熒光燈具,LED燈具具有節能、體積小的優點,逐漸替代了熒光燈。LED燈具一般是由燈盤、光源模組、出光罩以及接線盒等部件組成,需要根據不同的光源模組設計不同尺寸的出光罩。現有的出光罩與燈盤一般是通過螺絲等連接件連接的,在更換光源模組時不方便拆下舊的出光罩,安裝新的出光罩。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燈具出光罩的安裝機構,出光罩可方便地與燈盤連接和拆卸,且安裝快速便捷。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燈具,其具有上述的燈具出光罩的安裝機構。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燈具出光罩的安裝機構,用于將燈具的出光罩安裝于燈具的燈盤上,所述燈具還包括設于所述燈盤內的光源模組,所述燈具出光罩的安裝機構包括設于所述燈盤上接近光源模組相對兩側的若干扣片、設于所述出光罩的相對兩側邊緣處的卡扣部以及防塵件,所述卡扣部包括由所述出光罩的邊緣延伸的固定片、與所述固定片連接的連接片以及與所述連接片連接的抵觸片,所述固定片、連接片以及抵觸片共同圍成一卡槽,安裝后所述扣片卡在所述卡槽內;所述燈盤上靠近扣片處開設有一沖孔,所述防塵件封閉所述沖孔。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片與所述連接片呈90-120度角連接。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片與所述抵觸片之間呈5-30度角設置。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燈盤上開設有容設所述光源模組的容設槽,所述扣片設于所述燈盤上容設槽的側壁處。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扣片設于所述燈盤上容設槽的側壁頂部。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沖孔開設于所述容設槽的側壁上,所述防塵件包括防塵片、與所述防塵片的邊緣連接的卡接片以及位于所述防塵片的一面上并與所述卡接片同向設置的卡扣片,所述卡扣片上設有一缺口,所述防塵片封住所述沖孔,所述卡接片卡在所述燈盤上,所述卡扣片上的缺口卡在所述容設槽的側壁處。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卡接片與所述防塵片垂直連接,且連接處呈圓角設置。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燈盤上對應所述出光罩的端部位置設有與所述出光罩的截面形狀適配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封閉所述出光罩的端部。
本實用新型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燈具,其包括燈盤以及設于所述燈盤內的光源模組,所述燈具還包括所述的燈具出光罩的安裝機構,所述出光罩的安裝機構包括設于所述燈盤上接近光源模組相對兩側的若干扣片、設于所述出光罩的相對兩側邊緣處的卡扣部以及防塵件,所述卡扣部包括由所述出光罩的邊緣延伸的固定片、與所述固定片連接的連接片以及與所述連接片連接的抵觸片,所述固定片、連接片以及抵觸片共同圍成一卡槽,安裝后所述扣片卡在所述卡槽內;所述燈盤上靠近扣片處開設有一沖孔,所述防塵件封閉所述沖孔。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燈具出光罩的安裝機構,包括設于燈盤上的若干扣片以及設于出光罩的相對兩側邊緣處的卡扣部,安裝時,燈盤上的扣片卡在出光罩的卡扣部處,從而可以方便地將出光罩連接在燈盤上,不使用螺絲等連接件,方便更換不同型號、尺寸的出光罩;容設槽的側壁上開設有沖孔,沖孔處由一防塵件進行封閉,可以阻止外界的灰塵進入燈盤,從而保護燈盤。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所述的燈具出光罩的安裝機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述的燈具出光罩的安裝機構的側面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所述的燈具出光罩的安裝機構的LED燈盤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所述的燈具出光罩的安裝機構的局部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1所述的燈具出光罩的安裝機構的防塵件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1所述的燈具出光罩的安裝機構的出光罩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1所述的燈具出光罩的安裝機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其中出光罩與燈盤分離;
圖8是圖7中A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請參照圖1至圖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燈具出光罩的安裝機構100,用于將燈具的出光罩20安裝于燈具的燈盤10上,該燈具還包括設于燈盤10內的光源模組30。該出光罩的安裝機構100包括設于燈盤上接近光源模組30相對兩側的若干扣片40、設于出光罩20的相對兩側邊緣處的卡扣部50以及防塵件60,扣片40卡扣在出光罩20的卡扣部50內,從而可拆卸地連接出光罩20與燈盤10。
請參照圖6,上述的卡扣部50包括由出光罩20的邊緣延伸的固定片51、與固定片51呈90-120度角連接的連接片52以及與連接片52連接的抵觸片53,固定片51、連接片52以及抵觸片53共同圍成一卡槽54。請參照圖1與圖2,安裝時將出光罩20沿著扣片40推進燈盤10上,從而將扣片40卡在卡槽54內即可。在本實施例中,燈盤10上開設有容設光源模組30的容設槽12,扣片40設于燈盤10上容設槽12的側壁頂部處,從而出光罩20可安裝在容設槽12的頂部與燈盤10齊平。固定片51與抵觸片53之間呈5-30度角設置,具體為25度。固定片51與連接片52之間的角度為100度。
請參照圖1至圖4以及圖8,在沖壓出扣片40時,需要在燈盤10上靠近扣片40處開出一個沖孔14,防塵件60用于封住該沖孔14,從而防止灰塵由該沖孔14進入燈盤10內。在本實施例中,沖孔14開設于容設槽12的側壁上,并位于扣片40的下方。防塵件60包括防塵片61、與防塵片61的邊緣連接的卡接片62以及位于防塵片61的一面上并與卡接片62同向設置的卡扣片63,卡扣片63上設有一缺口64,防塵片61封住所上述的沖孔14,卡接片62卡在燈盤上以初步固定防塵片61,卡扣片63上的缺口64卡在容設槽12的側壁處,以進一步固定防塵片61。卡接片62與防塵片61垂直連接,且連接處呈圓角設置。
請參照圖3與圖4,在燈盤10上對應出光罩20的端部位置設有與出光罩20的截面形狀適配的凸起部16,當出光罩20卡在燈盤10上時,該凸起部16封閉出光罩20的端部,可防止灰塵等雜物由出光罩20的端部與燈盤10的連接處進入燈盤10內。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燈具出光罩的安裝機構,燈盤上的扣片卡在出光罩的卡扣部處,從而可以方便地將出光罩連接在燈盤上,不使用螺絲等連接件,方便更換不同型號、尺寸的出光罩。容設槽的側壁上設有防塵片,防塵片可以阻止外界的灰塵通過燈盤與出光罩的連接處進入燈盤內,保護燈盤。
本實用新型還保護一種燈具,其具有上述的安裝機構100,安裝、拆卸以及更換出光罩都較方便。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