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l(fā)ed燈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自動插接的led照明燈。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的led照明燈具大多數(shù)是沒有防觸電保護結構的,用戶在更換燈頭或是維修燈具時及易觸及到燈頭座內的觸點,而且傳統(tǒng)的led照明燈需要安裝人員手工安裝,如果安裝人員的手或身體的其他部位碰到電極,輕則有麻痹感,重則可能受到電擊,從而造成觸電,引發(fā)事故,產(chǎn)生人身和財產(chǎn)損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插接的led照明燈,其能夠解決上述現(xiàn)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的一種自動插接的led照明燈,包括燈座體以及用以與所述燈座體配合連接的led燈頭組件,所述燈座體內部設有第一腔體,所述第一腔體內轉動配合連接有轉動套筒,所述轉動套筒右側內部設有內螺紋腔,所述內螺紋腔內設有螺紋配合連接的移動塊,所述移動塊右側端面固定設有向右側延伸設置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下兩側對稱設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腔體左側內壁內嵌有電機,所述電機右側動力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右側端面與所述轉動套筒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腔體上下兩側內壁對稱設有凹槽,每個所述凹槽內均設有齒輪且左側的所述燈座體內均設有第二腔體,所述第二腔體相背側均設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腔體內設有伸入所述第二滑槽內的滑動塊,所述第二腔體內的所述滑動塊內螺紋配合連接有向兩側延伸設置的螺桿,所述齒輪相對的所述轉動套筒外表面上環(huán)繞設有外齒條,所述第一腔體的右側內壁上設有向右延伸設置的通孔,所述通孔左側上下內壁對稱設有導滑塊,所述連接桿右側端伸入所述通孔內且滑動配合連接,所述導滑塊伸入所述第一滑槽內且滑動配合連接,所述連接桿右側末端端面內設有上下對稱設置的導電插孔,所述通孔右側的所述燈座體內設有鎖定腔,所述鎖定腔右側的所述燈座體內設有安接沉槽,所述燈座體上設置有配合所述電機使用的電機控制組件。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螺桿右側段貫穿所述燈座體壁體且轉動配合連接,所述螺桿右側末端伸入所述凹槽內且與所述齒輪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滑槽內的所述滑動塊左側端面設有導電插桿,所述導電插桿相對的所述第二滑槽左側內壁設有供電插孔,所述齒輪與所述外齒條嚙合連接。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上下兩側所述導電插桿分別與上下兩側的所述導電插孔電性連接。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鎖定腔上下兩側的所述燈座體內設有鎖滑腔,所述鎖滑腔內均設有貫穿所述燈座體內壁體并伸入所述鎖定腔內的斜面鎖定塊,所述鎖滑腔遠離所述鎖定腔一側設有螺紋緊固孔,所述螺紋緊固孔內設有螺紋緊固件,所述螺紋緊固件與所述斜面鎖定塊之間設有頂壓彈簧。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led燈頭組件左側設有用以與所述安接沉槽配合連接的安接板,所述安接板左側端面上設有用以與所述鎖定腔配合連接的鎖插塊,所述鎖插塊上下兩側對稱設有用以與所述斜面鎖定塊鎖定配合連接的斜面鎖定孔,所述鎖插塊左側端面上下兩側對稱設有接電插桿,所述鎖插塊左側端面上下兩側邊緣處設有斜面部。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電機控制組件包括觸感元件和控制開關,所述觸感元件設置在所述第二滑槽的左側外端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內部,所述控制開關設置在所述燈座體下底面,所述觸感元件和所述控制開關分別與所述電機電性連接,所述控制開關用于控制所述電機開啟,所述觸感元件用于控制所述電機關閉,所述觸感元件在所述滑動塊移動到第二滑槽的最左側位置時感到觸感并控制所述電機停止轉動。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腔體內轉動配合連接轉動套筒,轉動套筒右側內部設內螺紋腔,內螺紋腔內設螺紋配合連接的移動塊,移動塊右側端面固定設向右側延伸設置的連接桿,連接桿上下兩側對稱設第一滑槽,第一腔體左側內壁內嵌電機,電機右側動力連接轉軸,轉軸右側端面與轉動套筒固定連接,齒輪相對的轉動套筒外表面上環(huán)繞設外齒條且嚙合連接,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供電插接,減少人員觸碰,從而減少觸電事故發(fā)生以及提高供電插接運行穩(wěn)定性。
2.通過第一腔體的右側內壁上設向右延伸設置的通孔,通孔左側上下內壁對稱設導滑塊,連接桿右側端伸入通孔內且滑動配合連接,導滑塊伸入第一滑槽內且滑動配合連接,從而實現(xiàn)連接桿導向并定向穩(wěn)固移動。
3.通過鎖定腔上下兩側的燈座體內設鎖滑腔,鎖滑腔內均設貫穿燈座體內壁體并伸入鎖定腔內的斜面鎖定塊,鎖定腔遠離鎖定腔一側設螺紋緊固孔,螺紋緊固孔內設螺紋緊固件,螺紋緊固件與斜面鎖定塊之間設頂壓彈簧,從而實現(xiàn)減少安裝步驟,提高安裝效率。
4.本發(fā)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自動完成供電插接,安裝簡便,整體運行穩(wěn)定,安全性高,防止意外觸電事故發(fā)生。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fā)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種自動插接的led照明燈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斜面部與斜面鎖定塊相抵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安接板與安接沉槽完全結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一種自動插接的led照明燈供電連接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led燈頭組件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5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自動插接的led照明燈,包括燈座體1以及用以與所述燈座體1配合連接的led燈頭組件2,所述燈座體1內部設有第一腔體3,所述第一腔體3內轉動配合連接有轉動套筒31,所述轉動套筒31右側內部設有內螺紋腔33,所述內螺紋腔33內設有螺紋配合連接的移動塊34,所述移動塊34右側端面固定設有向右側延伸設置的連接桿35,所述連接桿35上下兩側對稱設有第一滑槽36,所述第一腔體3左側內壁內嵌有電機6,所述電機6右側動力連接有轉軸61,所述轉軸61右側端面與所述轉動套筒3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腔體3上下兩側內壁對稱設有凹槽4,每個所述凹槽4內均設有齒輪41且左側的所述燈座體1內均設有第二腔體5,所述第二腔體5相背側均設有第二滑槽53,所述第二腔體5內設有伸入所述第二滑槽53內的滑動塊51,所述第二腔體內的所述滑動塊51內螺紋配合連接有向兩側延伸設置的螺桿52,所述齒輪41相對的所述轉動套筒31外表面上環(huán)繞設有外齒條32,所述第一腔體3的右側內壁上設有向右延伸設置的通孔7,所述通孔7左側上下內壁對稱設有導滑塊38,所述連接桿35右側端伸入所述通孔7內且滑動配合連接,所述導滑塊38伸入所述第一滑槽36內且滑動配合連接,所述連接桿35右側末端端面內設有上下對稱設置的導電插孔37,所述通孔7右側的所述燈座體1內設有鎖定腔11,所述鎖定腔11右側的所述燈座體1內設有安接沉槽12,所述燈座體1上設置有配合所述電機6使用的電機控制組件。
其中,所述螺桿52左側段貫穿所述燈座體1壁體且轉動配合連接,所述螺桿52右側末端伸入所述凹槽4內且與所述齒輪4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滑槽53內的所述滑動塊51左側端面設有導電插桿55,所述導電插桿55相對的所述第二滑槽53左側內壁設有供電插孔54,所述齒輪41與所述外齒條32嚙合連接,從而實現(xiàn)導電插桿55與供電插孔54完成供電連接。
其中,上下兩側所述導電插桿55分別與上下兩側的所述導電插孔37電性連接。
其中,所述鎖定腔11上下兩側的所述燈座體1內設有鎖滑腔13,所述鎖滑腔13內均設有貫穿所述燈座體1內壁體并伸入所述鎖定腔11內的斜面鎖定塊131,所述鎖滑腔13遠離所述鎖定腔11一側設有螺紋緊固孔134,所述螺紋緊固孔134內設有螺紋緊固件133,所述螺紋緊固件133與所述斜面鎖定塊131之間設有頂壓彈簧132,從而實現(xiàn)減少安裝步驟,提高安裝效率。
其中,所述led燈頭組件2左側設有用以與所述安接沉槽12配合連接的安接板22,所述安接板22左側端面上設有用以與所述鎖定腔11配合連接的鎖插塊21,所述鎖插塊21上下兩側對稱設有用以與所述斜面鎖定塊131鎖定配合連接的斜面鎖定孔211,所述鎖插塊21左側端面上下兩側對稱設有接電插桿212,所述鎖插塊21左側端面上下兩側邊緣處設有斜面部213,從而實現(xiàn)燈座體1與led燈頭組件2的穩(wěn)固連接。
其中,所述電機控制組件包括觸感元件531和控制開關601,所述觸感元件531設置在所述第二滑槽53的左側外端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53內部,所述控制開關601設置在所述燈座體1下底面,所述觸感元件531和所述控制開關601分別與所述電機6電性連接,所述控制開關601用于控制所述電機6開啟,所述觸感元件531用于控制所述電機6關閉,所述觸感元件531在所述滑動塊51移動到第二滑槽53的最左側位置時感到觸感并控制所述電機6停止轉動。
初始狀態(tài)時,移動塊34位于內螺紋腔33的最左側位置,此時,導滑塊38位于第一滑槽36的最右側位置,同時,滑動塊51位于第二滑槽53以及第二腔體5的最右側位置,此時,導電插桿55最大程度遠離供電插孔54,同時,連接桿35的右側端面最大程度遠離鎖定腔11一側,此時,斜面鎖定塊131受到頂壓彈簧132的頂壓作用力最大程度伸入鎖定腔11內。
需要安裝使用時,首先將led燈頭組件2移動到燈座體1的右側位置,使得鎖插塊21與安接沉槽12處于相對位置,此時,向左側推動led燈頭組件2,使led燈頭組件2上的鎖插塊21穿過安接沉槽12后逐漸伸入鎖定腔11內,直至如圖2所示斜面部213與斜面鎖定塊131抵壓滑動配合連接,繼續(xù)向左側推動led燈頭組件2,使得斜面鎖定塊131克服頂壓彈簧132的頂壓作用力逐漸縮回鎖滑腔13內,直至斜面鎖定塊131內部端面與鎖插塊21上下兩側外部滑動配合連接,再繼續(xù)向左側推動led燈頭組件2,直至如圖3所示斜面鎖定塊131移動到斜面鎖定孔211位置處,此時,斜面鎖定塊131受到頂壓彈簧132的頂壓作用力滑入斜面鎖定孔211內,同時,鎖插塊21左側端面與鎖定腔11左側內壁相抵接,同時,安接板22左側端面與安接沉槽12左側內壁相抵接,同時,鎖插塊21左側端面上的接電插桿212完全伸入通孔7內,此時,停止推動led燈頭組件2,然后通過控制電機6帶動轉軸61轉動,由轉軸61帶動轉動套筒31轉動,通過第一滑槽36與導滑塊38的導向滑動配合,使轉動套筒31轉動的同時帶動移動塊34以及與移動塊34固定連接的連接桿35向右移動,由于齒輪41與外齒條32嚙合連接,因此轉動套筒31轉動的同時也帶動外齒條32以及外齒條32嚙合連接的齒輪41轉動,此時,連接桿35逐漸向通孔7內的右側移動,同時,齒輪41轉動帶動螺桿52轉動,螺桿52帶動滑動塊51逐漸沿第二滑槽53的左側方向移動,直至如圖4所示連接桿35右側端面與鎖插塊21左側端面相抵接,同時,導電插孔37與接電插桿212完全結合,此時,滑動塊51移動到第二滑槽53以及第二腔體5的最左側位置,同時,供電插孔54與導電插桿55完全插接,此時電機6停止轉動。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腔體內轉動配合連接轉動套筒,轉動套筒右側內部設內螺紋腔,內螺紋腔內設螺紋配合連接的移動塊,移動塊右側端面固定設向右側延伸設置的連接桿,連接桿上下兩側對稱設第一滑槽,第一腔體左側內壁內嵌電機,電機右側動力連接轉軸,轉軸右側端面與轉動套筒固定連接,齒輪相對的轉動套筒外表面上環(huán)繞設外齒條且嚙合連接,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供電插接,減少人員觸碰,從而減少觸電事故發(fā)生以及提高供電插接運行穩(wěn)定性。
2.通過第一腔體的右側內壁上設向右延伸設置的通孔,通孔左側上下內壁對稱設導滑塊,連接桿右側端伸入通孔內且滑動配合連接,導滑塊伸入第一滑槽內且滑動配合連接,從而實現(xiàn)連接桿導向并定向穩(wěn)固移動。
3.通過鎖定腔上下兩側的燈座體內設鎖滑腔,鎖滑腔內均設貫穿燈座體內壁體并伸入鎖定腔內的斜面鎖定塊,鎖定腔遠離鎖定腔一側設螺紋緊固孔,螺紋緊固孔內設螺紋緊固件,螺紋緊固件與斜面鎖定塊之間設頂壓彈簧,從而實現(xiàn)減少安裝步驟,提高安裝效率。
4.本發(fā)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自動完成供電插接,安裝簡便,整體運行穩(wěn)定,安全性高,防止意外觸電事故發(fā)生。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