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燈具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組裝式燈具。
背景技術:
燈具作為一種生活用品,在生活中應用極為普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現今于一般家庭中或公眾的室內場合,皆可看到使用各式各樣的照明設備,例如:日光燈、照明燈、臺燈、吊燈、霓虹燈等等,對于昏暗所帶來的不便可以透過照明設備加以改善。
目前,市場上使用的燈具一般是固定結構,在功能上一般都可以滿足人們的需要,但是由于整體為固定的結構,在跟換內部燈管時對燈具進行拆卸時,拆卸安裝不方便,從而降低燈具的使用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燈具使用性能的組裝式燈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組裝式燈具,包括燈體、設置于燈體上的電氣元件以及與電氣元件連接的燈管,還包括連接于燈體下端用于保護燈管且呈U形設置的燈罩以及設置于所述燈罩兩端的防塵罩,所述燈體呈中空狀設置,在所述燈罩的兩端設置有卡塊,在所述燈體上設置有卡槽,所述卡塊處于卡槽內與燈體卡接,在所述燈體與防塵罩之間設置有用于將防塵罩卡接于所述燈體上的鎖緊組件。
如此設置,燈體為燈具的基礎,電氣元件為燈管發光提供供電,通過在燈體下端設置有防塵罩以及燈罩,將燈罩從燈體的一端滑入,使燈罩上的卡塊與燈體上的卡槽卡接,實現燈體與燈罩之間的穩定連接作用;隨后將一側的防塵罩插接于燈體與燈罩上,且通過鎖緊組件實現防塵罩與連接件之間的穩定連接作用,同時另一端的防塵罩同樣通過鎖緊組件實現防塵罩與連接件之間的穩定連接,實現燈罩、防塵罩與燈體之間的組裝式連接的作用,達到便于安裝及拆卸的目的,從而提高燈具使用性能。
進一步設置:所述鎖緊組件包括設置于防塵罩一端上的下卡塊、設置于防塵罩另一端上的彈性凸起以及設置于燈體上的卡位槽,所述下卡塊插接于所述燈罩內且與燈罩卡接,所述彈性凸起卡接于所述卡位槽內與所述燈體卡接。
如此設置,通過將防塵罩的一端插接于燈罩內,使下卡塊與燈罩抵觸連接,同時另一端的彈性凸起先擠壓,當下卡塊全部卡接于燈罩內時,即安裝好后,防塵罩另一端上的彈性凸起卡接于卡位槽內,實現將防塵罩另一端卡緊于燈體上的作用,即使燈罩與防塵罩之間的卡緊連接的作用。
進一步設置:在所述燈體上設置有下滑塊,且所述下滑塊與燈體之間形成有上滑槽,在所述防塵罩上設置有與下滑塊平行布置的導向滑塊,所述導向滑塊卡接于上滑槽內與所述燈體連接。
如此設置,通過將導向滑塊滑入至下滑塊與燈體之間形成的上滑槽內,使防塵罩達到穩定安裝于燈體上的作用,同時也起到導向滑動安裝的作用,提高防塵罩安裝于與燈體上的穩定性能。
進一步設置:在所述導向滑塊的末端設置有卡接塊,在所述下滑塊的一端設置有倒槽,所述卡接塊處于倒槽內與所述燈體卡接。
如此設置,使導向滑塊的一末端通過卡接塊形成卡合的結構,在通過滑塊上的倒槽,使導向滑塊完全滑入于上滑槽內時,卡接塊達到嵌入于燈體上的作用,到達將防塵罩卡緊于燈體上的作用,提高防塵罩安裝于燈體上的穩定性能。
進一步設置:在所述防塵罩上設置與導向滑塊平行布置的支撐板,且所述支撐板與所述導向滑塊之間形成有下滑槽,所述下滑塊處于下滑槽內與所述防塵罩卡接。
如此設置,安裝好后,使下滑塊處于支撐板與導向滑塊之間的下滑槽內,提高防塵罩與燈體之間的連接穩定性能,以及安裝時的穩定性能。
進一步設置:在所述燈體上設置有與電氣元件連接的接線頭,且在所述接線頭上連接有用于插接第二燈管的連接頭。
如此設置,通過在接線頭上設置有連接頭,通過在連接頭上連接相應的第二燈管,實現燈具上燈管的可延續作用,提高燈具的使用性能。
進一步設置:在所述連接頭的端口上設置有保護罩。
如此設置,使連接頭暴露在外端的端口通過保護罩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提高燈具的安全使用性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相比:實現燈體之間相互卡接的作用,達到便于拆卸安裝,避免通過螺絲相互固定的作用,減小或拆卸時燈具的損壞,提高燈具使用性能以及快速安裝或拆卸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組裝式燈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組裝式燈具的局部爆炸圖;
圖3為組裝式燈具一側的結構展示圖;
圖4為組裝式燈具中燈體、電氣元件、連接件以及防塵罩之間的結構關系圖;
圖5為組裝式燈具中連接件與防塵罩之間的連接關系圖;
圖6為組裝式燈具中卡接頭與連接件之間的連接關系圖;
圖7為組裝式燈具中連卡接頭與連接件之間的安裝時的狀態圖;
圖8為組裝式燈具中電氣元件與連接件之間的連接關系圖。
圖中:1、燈體;11、滑動腔;12、卡槽;2、電氣元件;21、第一鎖緊件;211、第一鎖緊塊;212、第一鎖緊孔;22、下支撐塊;23、上滑塊;3、燈管;4、卡接頭;5、連接件;51、T形槽;52、延伸端;53、第二鎖緊件;531、第二鎖緊塊;532、第二鎖緊孔;54、連接頭;541、插接孔;55、卡緊組件;551、插接塊;552、插接槽;553、限位環;56、上支撐塊;57、下滑塊;58、固定板;581、卡接孔;6、安裝板;61、安裝端;62、安裝孔;63、導向塊;64、加強板;7、燈罩;71、卡塊;8、防塵罩;81、鎖緊組件;811、下卡塊;812、彈性凸起;813、卡位槽;82、導向滑塊;83、上滑槽;84、卡接塊;85、倒槽;86、支撐板;87、下滑槽;9、接線頭;91、卡接柱;92、限位塊;10、保護罩。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8對一種組裝式燈具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組裝式燈具,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呈中空狀設置的燈體1、設置于燈體1上的電氣元件2、與電氣元件2電連接的燈管3、對稱設置于燈管3兩端的卡接頭4、分別與兩卡接頭4連接的連接件5、分別設置于連接件5上的安裝板6、連接于燈體1下端用于保護燈管3且呈U形設置的燈罩7、對稱設置于所述燈罩7兩端的防塵罩8以及與電氣元件2電連接用于插接第二燈管的接線頭9。
如圖3和圖4所示,其中,兩所述安裝板6均呈Z至形設置,安裝板6的一端為安裝端61,且在該安裝端61上設置有安裝孔62,通過螺栓穿過安裝孔62將安裝板6固定于墻體或者物體上的作用;在安裝板6的另一端垂直固定連接有導向塊63,同時在兩所述連接件5上均設置有T形槽51,導向塊63以及安裝板6的一端處于T形槽51內與所述連接件5滑動連接;在所述安裝板6的安裝端61上固定設置有加強板64,且加強板64與安裝部的端面垂直布置。
如圖3和圖4所示,在連接件5的一端固定設置有延伸端52,延伸端52與連接件5的端口相似設置,且延伸端52的端口口徑小于連接件5的端口口徑;延伸端52呈上大下小的門字狀設置,且燈體1呈T形狀中空布置,即燈體1內腔形成與延伸端52相互卡合的滑動腔11,延伸端52插接于燈體1內,同時連接件5的一端端口與燈體1的端口相抵觸,實現將連接件5插接于燈體1上的作用。
如圖3和圖4所示,在延伸端52與燈體1的上腔壁之間設置有用于將連接件5固定安裝于燈體1上的第二鎖緊件53;第二鎖緊件53包括設置于延伸端52上的第二鎖緊塊531以及設置于燈體1上的第二鎖緊孔532,第二鎖緊塊531為直角梯形塊,即第二鎖緊塊531的直角端與第二鎖緊孔532的一端壁抵觸連接,第二鎖緊塊531的斜邊傾斜朝下設置。
如圖4和圖5所示,在連接件5的另一端設置有連接頭54,連接頭54的一端與所述電氣元件2電連接,在連接頭54的另一端設置有供接線頭9插接的插接孔541,同時在連接頭54的端口上設置有保護罩10,保護罩10插接于插接孔541內且末端與插接口的端口抵觸連接;接線頭9插接于插接孔541內與連接頭54電連接,且在接線頭9與連接頭54之間設置有用于將接線頭9卡緊于連接頭54上的卡緊組件55。
如圖4和圖5所示,卡緊組件55包括設置于插接孔541內且呈三角狀布置的插接塊551,在接線頭9上設置有與插接塊551相配合的插接槽552;插接塊551設置于卡接孔581的中部且與插接孔541的深度方向同向設置,插接塊551卡接于插接槽552內與連接頭54連接;且在接線頭9的中部固定設置有限位環553,接線頭9插接于連接頭54內時,限位環553與插接孔541的端口相抵觸。
如圖4和圖6所示,電氣元件2一端與連接件5滑動連接,另一端通過設置于電氣元件2與燈體1之間的第一鎖緊件21與燈體1的下腔壁固定連接;第一鎖緊件21包括設置于電氣元件2上的第一鎖緊塊211以及設置于燈體1上的第一鎖緊孔212,第一鎖緊塊211為直角梯形塊,即第一鎖緊塊211的直角端與第一鎖緊孔212的一端壁抵觸連接,第一鎖緊塊211的斜邊傾斜朝上設置;即第一鎖緊件21與第二鎖緊件53對稱設置于燈體1的上腔壁與下腔壁上。
如圖7和圖8所示,在電氣元件2上固定設置有相互平行布置的下支撐塊22和上滑塊23,在連接件5上設置有相互平行布置的上支撐塊56和下滑塊57,上支撐塊56設置于連接件5的內墻壁上,下滑塊57設置于連接件5的外腔壁上,且下支撐塊22與上支撐塊56平行布置;下滑塊57處于下支撐塊22上與電氣元件2固定連接,上滑塊23處于上支撐塊56上與連接件5固定連接。
如圖6和圖7所示,在連接件5上垂直固定連接有固定板58,卡接頭4一端面燈管3電連接,在卡接頭4的另一面上對稱設置有卡接柱91,且兩所述卡接柱91呈八字形傾斜設置;同時在其中一所述卡接柱91的末端設置有限位塊92,在固定板58上平行設置有兩個供卡接柱91插接的卡接孔581,其中一卡接孔581的口徑大于另一個插接孔541的口徑,卡接柱91插接于卡接孔581內,且限位塊92與口徑大的卡接孔581的端口抵觸連接,實現通過卡接頭4將燈管3安裝于連接件5上的作用。
如圖3所示,在沿燈罩7長度方向上的兩端內壁上均設置有卡塊71,同時在燈體1的下端兩側上均設置向燈體1內端凹陷有用于卡接卡塊71的卡槽12,燈罩7兩端的卡塊71均處于卡槽12內與燈體1卡接。
如圖5和圖6所示,在燈體1與防塵罩8之間設置有用于將防塵罩8卡接于所述燈體1上的鎖緊組件81;鎖緊組件81包括設置于防塵罩8下端的下卡塊811、設置于防塵罩8上端的彈性凸起812以及設置于連接件5上與彈性凸起812相互配合的卡位槽813;彈性凸起812設置有兩個,下卡塊811插接于燈罩7內且與燈罩7卡接,防塵罩8安裝時,所述彈性凸起812卡接于卡位槽813內且與連接件5卡接,實現防塵罩8與燈罩7、連接件5之間的安裝作用。
如圖5和圖6所示,在防塵罩8的上端端口設置有與連接件5上的下滑塊57平行布置的導向滑塊82,同時所述下滑塊57與連接件5之間形成有上滑槽83,導向滑塊82卡接于上滑槽83內與連接件5實現固定連接的作用;且在導向滑塊82的末端朝防塵罩8的內端方向設置有卡接塊84,在下滑塊57的朝電氣元件2的末端設置有倒槽85,卡接塊84處于倒槽85內與連接件5卡接。
如圖5和圖6所示,在防塵罩8朝彈性凸起812的內端設置與導向滑塊82平行布置有支撐板86,且支撐板86與導向滑塊82之間形成有下滑槽87,下滑塊57處于下滑槽87內與防塵罩8卡接,實現燈罩7與連接件5之間卡緊的作用。
工作原理:首先將安裝板6安裝于墻體上,通過將安裝板6的一端與導向塊63上滑入于連接件5的T形槽51內,再將電氣元件2滑入燈體1的內腔內,同時通過第一鎖緊組件將電氣元件2與燈體1實現固定連接的作用;之后將燈體1插接于連接件5的延伸端52上,且通第二鎖緊件53將連接件5與燈體1之間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插接用于連接第二燈管的接線頭9,且通過鎖緊組件實現插接頭與連接頭54之間的穩定連接的作用實現燈管3的延伸;隨后將卡接頭4的一端卡接于固定板58上,實現卡接頭4與連接件5之間的穩定安裝,且燈管3的一端插接于卡接頭4的另一端;將燈罩7從燈體1的一端滑入,使燈罩7上的卡塊71與燈體1上的卡槽12卡接,實現燈體1與燈罩7之間的穩定連接作用,隨后將一側的防塵罩8插接于連接件5與燈罩7上,且通過鎖緊組件81實現防塵罩8與連接件5之間的穩定連接作用;最后再將燈體1另一端進行安裝,即先將電氣元件2插接于燈體1內,再將卡接頭4安裝于該端的燈管3上,再通過將連接件5一端的延伸端52插接于燈體1內,同時將卡接柱91插接于連接件5上的卡接孔581內,實現電氣元件2、連接件5、卡接頭4之間的相互卡接作用,同時連接件5的另一端為連接頭54,用于延伸連接其他燈管3,且可通過保護罩10實現連接頭54外端口的保護作用;最后將該端的防塵罩8安裝于燈罩7、連接接線頭9件與燈體1之間,實現燈管3的密封作用,再將該端的安裝板6通過連接件5上的T形槽51內,再通過螺栓將安裝板6固定與墻體上,實現將燈具安裝于兩安裝板6上的作用;實現燈體1之間相互卡接的作用,達到便于拆卸安裝,避免通過螺絲相互固定的作用,減小或拆卸時燈具的損壞,提高燈具使用性能以及安裝或拆卸的作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