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燈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噴泉燈。
背景技術:
目前,噴泉燈被廣發應用于花園,公園,噴泉,水族館,游泳池和池塘等場所,噴泉燈是放置在水里,噴頭下面,用來照射噴出的水,使夜晚的噴泉效果更美,現在普遍應用LED水下燈,低壓安全,節能,一般比較大一點的噴泉有采用投光系列燈具,總體來說噴泉燈是照噴泉的燈主要是埋于地面,用來做裝飾或指示照明之用,還有的用來洗墻或是照樹,其應用具有相當大的靈活性。
一般的,LED水下燈一般設置有燈體及玻璃蓋,燈體與玻璃蓋的連接通常是玻璃蓋嵌置在燈體上,后再玻璃蓋與燈體之間注入大量的防水膠,一是對玻璃蓋與燈體起固定作用,二是防止LED水下燈進水及漏電的情況發生,且燈體一般是由中空圓柱形的不銹鋼制成。
然而,通過上述方法固定的玻璃蓋與燈體經常由于太陽的暴曬及泉水的浸泡,玻璃蓋與燈體之間的防水膠較容易出現裂縫,進而發生脫落,同時LED水下燈由于燈珠較多,且燈體一般是由中空圓柱形的不銹鋼制成,在長時間使用的情況下,產生的熱量難以散除。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防止脫落現象的發生,且散熱功能較好的噴泉燈。
一種噴泉燈,包括:
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包括上固定件及下固定件,且所述上固定件與所述下固定件上均開設有一第一通孔;
燈體,所述燈體包括燈身、玻璃板、若干個透鏡及燈板,所述燈身上開設有一第二通孔,所述上固定件設置在所述燈身的頂面上,所述下固定件設置在所述燈身的底面上,且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連通,且所述燈身的頂面上開設有嵌置槽,所述燈身的底面上設置有散熱片,所述玻璃板、若干個所述透鏡及所述燈板由外向內依次設置在所述嵌置槽內,所述玻璃板嵌置在所述燈身的頂面上,且所述玻璃板的側邊邊緣與所述嵌置槽的內側壁接觸,若干個所述透鏡均嵌置在所述燈身內,且每一所述透鏡固定在所述燈板上,及
燈蓋,所述燈蓋設置在所述燈身的頂面上,且所述燈蓋的底面靠近所述玻璃板設置,所述燈蓋上開設有透光孔及安裝槽,所述透光孔對應所述透鏡設置,所述安裝槽設置在所述燈蓋靠近所述燈體的一面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燈體還包括若干個燈座,所述燈座固定在所述燈板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透鏡對應所述燈座設置,所述透鏡的底面開設有第三通孔,所述燈座對應的所述燈板上設置有若干個LED燈珠,每一所述透鏡對應每一所述LED燈珠設置,且所述LED燈珠穿過所述第三通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燈體還包括控制電路板,所述控制電路板設置在所述燈體的底面上,且所述控制電路板嵌置在散熱板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散熱片有若干個,每一所述散熱片具有長方形結構,且所述散熱片以所述第二通孔為圓心呈輻射狀排列。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燈蓋具有圓形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透光孔具有扇形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透光孔有若干個,且每相鄰兩個透光孔間的距離相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槽有若干個,且每相鄰所述安裝槽的距離相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燈身的對應所述安裝槽的頂面上開設有若干個螺孔,螺栓穿過每一所述螺孔及所述安裝槽,使所述燈蓋固定在所述燈身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噴泉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噴泉燈通過設置燈蓋,燈蓋的底面靠近玻璃板設置,燈蓋對玻璃板有進一步加固的作用,有效防止由于太陽的暴曬及泉水的浸泡之后,玻璃板容易從燈身上脫落下來的現象發生,通過在燈身上設置有散熱片,進一步加快燈體因LED燈珠產生的熱量的散熱速度,進而緩解了噴泉燈在長時間使用的情況下,產生的熱量難以散除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噴泉燈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噴泉燈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噴泉燈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請參閱附圖1-3,一種噴泉燈,包括:固定組件1,所述固定組件1包括上固定件11及下固定件12,且所述上固定件11與所述下固定件12上均開設有一第一通孔111;燈體2,所述燈體2包括燈身21、玻璃板22、若干個透鏡23及燈板24,所述燈身21上開設有一第二通孔211,所述上固定件11設置在所述燈身21的頂面上,所述下固定件12設置在所述燈身21的底面上,且所述第一通孔111及所述第二通孔211連通,且所述燈身21的頂面上開設有嵌置槽212,所述燈身21的底面上設置有散熱片213,所述玻璃板22、若干個所述透鏡23及所述燈板24由外向內依次設置在所述嵌置槽212內,所述玻璃板22嵌置在所述燈身21的頂面上,且所述玻璃板22的側邊邊緣與所述嵌置槽212的內側壁接觸,若干個所述透鏡23均嵌置在所述燈身21內,且每一所述透鏡23固定在所述燈板24上,及燈蓋3,所述燈蓋3設置在所述燈身21的頂面上,且所述燈蓋3的底面靠近所述玻璃板22設置,所述燈蓋3上開設有透光孔31及安裝槽32,所述透光孔31對應所述透鏡23設置,所述安裝槽32設置在所述燈蓋3靠近所述燈體2的一面上。
通過設置上固定件11和下固定件12,使得燈蓋3與燈體2緊密結合,安裝牢固,不容易松脫,且結構緊湊,外形美觀。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燈體2還包括若干個燈座,所述燈座固定在所述燈板24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透鏡23對應所述燈座設置,所述透鏡23的底面開設有第三通孔,所述燈座對應的所述燈板24上設置有若干個LED燈珠25,每一所述透鏡23對應每一所述LED燈珠25設置,且所述LED燈珠27穿過所述第三通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燈體2還包括控制電路板,所述控制電路板設置在所述燈體2的底面上,且所述控制電路板嵌置在散熱板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散熱片213有若干個,每一所述散熱片213具有長方形結構,且所述散熱片213以所述第二通孔為圓心呈輻射狀排列。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燈蓋3具有圓形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透光孔31具有扇形結構,外形更加美觀,光線分散更均勻。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透光孔31有若干個,且每相鄰兩個透光孔間的距離相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槽32有若干個,且每相鄰所述安裝槽32的距離相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燈身21的對應所述安裝槽32的頂面上開設有若干個螺孔,螺栓穿過每一所述螺孔及所述安裝槽,使所述燈蓋3固定在所述燈身21上。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