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傳動套筒及其成形方法

文檔序號:2997629閱讀:39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傳動套筒及其成形方法
發明的領域本發明一般涉及傳動套筒及傳動套筒的成形方法,尤其涉及手工、動力、沖力(impact)扳手等用的具有保持特凹座(recess)的凹形傳動件及這種傳動件的改進的成形方法。
發明的背景過去已經使用多種加工方法來成形套筒扳手,接常桿,聯軸套筒等。諸如套筒扳手那樣的工具本身是標準件,在技術上是熟知的。套筒扳手一端有常見的方形傳動套筒,與棘輪機構等的把手的傳動柄舌(tang)可拆地連接。在扳手的另一端有一共軸的夾持套筒,其截面通常是鋸齒狀或六角形的。共軸排列的兩個套筒之間有通孔,為螺栓桿提供空間,螺栓與放入六角形夾持套筒內的螺母擰緊,優質的套筒扳手用合金鋼制作。這種扳手一般用標準的螺絲車床制造,常需幾道時序切削加工。
這種扳手的傳動套筒孔內有凹座,可接納傳動把手柄中的彈簧控制的滾珠,以便使套筒和把手附件保持傳動接合。但在形成套筒扳手的凹座時,由于長期對凹座的尺寸形狀的一致性和準確性以及在傳動套筒孔的表面上的位置難以達到,同時又要確保凹座深度一貫精確,特別在傳動孔各表面都有凹座時,因此經常出問題。手工、動力、沖力扳手的這種方形傳動件的凹形端夾的規格見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出版物ASME B107.4 M-1995的表7。
當這樣的部件用諸如車削或分度銑削那樣的機械加工生產工具時,人們怎樣調整刀具,怎樣調節刀具的行程是可變的但卻是重要的操作。如果傳動孔并非正好是工件縱向主軸的固定中心或刀具本身有點偏心,則生產出來的產品是不合格的,因為凹座深度不一,或凹座與其在相應傳動孔表面上的對稱中心位置不重合,或凹座與部件軸向主軸不重合。況且,這種機加工需要專用設備,即使不是全自動的價格也貴,并且刀具壽命有限,產品有毛刺。
發明的目的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傳動套筒,在傳動套筒孔的面上有預定深度的獨特的凹座,且凹座位置與傳動套筒孔的面保持精確的對稱關系。提供制造這樣的傳動套筒的改進方法也包括在該目的中。
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傳動套筒,在其傳動孔內具有多個傳動面,其中每個面有一凹座,與其他表面的凹座深度、位置相同,并還提供一種制造這種傳動套筒的方法。
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制造傳動套筒傳動孔表面上的凹座的改進的方法,用低成本的簡單制造方法生產優質的凹座,并且不要通常需要的二次機械加工。
其它目的將在下面一部分一部分地詳細說明。
發明的概述本發明涉及制造在其傳動孔內有凹座的傳動套筒的方法,該凹座用于將傳動套筒卡在相配的把手配件上,本方法包括若干步驟。首先提供具有傳動孔的金屬加工件,該孔的表面從傳動孔一端向里延伸。金屬成形步驟沿傳動孔表的表面長度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凹槽,接著沿該凹槽一部分長度切除凹槽表面的材料并聚集被切除的材料以便在凹槽兩端之間形成一橫檔(ledge),這樣,由延伸在橫檔外的凹槽形成一個凹座。
本發明還涉及包括具有金屬套筒的傳動裝置,套筒具有傳動孔,傳動孔具有從鄰近傳動孔的一端向里延伸的表面。一凹槽在該孔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一橫檔在凹槽兩端之間從凹槽徑向向里突起,結果,由延伸在橫檔以外的凹槽部分形成一凹座。
附圖的簡單說明

圖1是一個局部剖視圖,示出現有技術方形傳動裝置的凹形傳動端;圖2是圖1的裝置的側視圖;圖3-8是局部剖視圖,示出現有技術方形傳動裝置凹形傳動端的其它圖9A和10A分別是相應于圖9、圖10所示步驟工件的橫斷面視圖;圖9B和10B分別是圖9和圖10所示步驟中使用的沖頭局部側視圖;圖11是圖10B所示那種沖頭的局部軸測圖;圖12是一局部橫截面視圖,示出類似于圖10A所示的本發明的一個傳動套筒;圖13是圖12的傳動套筒的側視圖;圖14是局部斷開和局部剖面的裝配圖,示意性地示出與傳動附件的柄舌傳動接合的本發明傳動套筒;圖15是局部斷開的橫截面視圖,示出本發明傳動套筒另一實施例的一部分;圖16是圖15的傳動套筒的側視圖;圖17是局部斷開和局部剖面的視圖,示出本發明傳動套筒又一實施例的一部分;圖18是圖17的傳動套筒的側視圖;圖19-22是各種工件的立體圖,適合用本發明的方法順序地成形以制造本發明的傳動套筒;圖23是按本發明制作的另一傳動套筒的橫截面視圖;圖24A和24B是圖23的傳動套筒相對兩端的側視圖;圖25和26是示意圖,示出本發明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圖25A和26A分別是圖25和26所示步驟相應的工件的橫截面視圖;圖25B和26B分別是圖25和26所示工序中使用的沖頭局部斷開的側視圖;圖27、28、29是示意圖,示出本發明方法的又一個實施例;圖27A、28A和29A是相應于圖27、28、29所示步驟的工件局部斷開、局部剖開的側視圖;及圖28B和29B分別是圖28和29所示步驟中使用的沖頭局部斷開的側視圖。
從以下結合附圖的詳細說明對本發明的目的、優點、特點、特性和關系將會更好地了解,附圖展示某些說明性的實施例并指出運用本發明原理的各種方法。
優選實施例的說明參看圖1-8所示的現有技術,手提式手工工具,動力工具,沖力工具,氣動工具和電動工具的傳動端和心軸端有方形內孔。眾所周知,比如說在套筒扳手的傳動端通常有保持部位(retention feature),呈凹陷狀,可將彈簧控制的滾珠接納到諸如棘輪機構那樣的把手附件的傳動柄舌內,使套筒扳手相對于把手柄舌定位并固定住,使當力作用在這兩部件之一上時便可松開該裝置。
圖1-3和5的工具2、4、6中示出十字孔式的保持部位,在傳動孔10、12、14中分別有一凹座,由于十字孔16、18、20,該凹座形成在孔的表面10A、12A、14A中。這些孔通常是鉆出的,但有時可沖出。在圖1所示結構中,把工具2的方向對準諸如棘爪把手那樣的附件上的滾珠(未示)由使用者負責。在孔的四個表面上都有橫向孔使使用者更方便,但增加成本。
圖4和8所示的結構中可以看到凹座(如圖4的22和圖8的24)形成在方孔26和28的四個面上,以形成保持部位。傳動裝置30(圖4)和32(圖8)可以是套筒扳手,加工時,它們被夾住外徑,通過套筒的旋轉和將刀具或倒角鉆頭(未示)伸進其方孔26、28中進行機加工或切削。用這種機加工方法制造既慢又費錢,因為要符合尺寸技術條件很難。
圖6所示工具34的方孔35中沒有保持部位,也不需要,因為按照ASMEB107.4M 1995規定的標準,四分之一英寸的凹孔不需要保持部位。
圖7的現有技術的工具36也是用一系列機加工形成的,這種保持結構受尺寸限制,尺寸要大到能將鉆頭或鉸刀通過工具方形傳動端相對的一端,即從圖上看通過工具36左側一端。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會理解,如果方形傳動孔在工件中不能精確形成使其縱向延伸與工件縱向主軸線共軸,則如圖4和8所示的凹座22、24的深度會不同。如果傳動端孔的軸線與工件軸線不在同一平面,則這些相同的凹座沿工具長度就會不共軸,正像當圖3的十字孔18不能垂直于工具4主軸時發生的那樣。在圖1-5、7、8所示的現有技術的工具中,方形傳動孔和接受滾珠的凹座是在單獨的分開工序中在嚴格的尺寸公差要求下形成的,不管是傳動方孔的沖孔或拉削,還是鉆孔,十字孔的鉆削,還是形成凹座時的車削或銑削。工件或機床的定位或找正有任何誤差都會導致凹座有不希望的不同深度,不希望的凹座不同心或凹座在方形傳動孔的傳動面上位置不對稱。
現在詳細參考圖9、10所示的本發明的步驟及相應的圖9A、10A和9B、10B。應當明白,合格的成品是用包括碳鋼,合金鋼在內的不同成分的金屬做的,為包括手工工具、動力工具、沖力工具在內的多種工具,如套筒扳手、接長桿、聯軸套管等提供優質凹形的傳動端。為了方便起見,以下將產品叫做傳動套筒。在圖9、10的具體示出的實施例中,所示工件38有一六角形截面的緊固件插口40,用于帶動相應形狀的緊固件(未示)。
為了給工件38提供一保持部位,預定深度精確控制的凹座希望用適合于重復生產的經濟方式形成,并有均勻一致的零件尺寸,特別要適合于自動化金屬成形加工。
一種擠壓沖頭(圖9、9B)最好是其橫截面是方形的,與工件38形成的傳動套筒的方形傳動孔的尺寸相一致。沖頭44有一升高的突起部或隆起46沿方形沖頭44的各平面(圖上的48)縱向延伸,每個隆起46精確地位于各平面48兩條相對縱向稜邊的中央。擠壓沖頭44的各隆起46的引導端62在工件38內的行程極限,成為在內槽端的希望的位置,如在圖上的56,在此位置形成在工件38內的凹座58(圖10A)。雖然傳動套筒可以在其傳動端形成一條凹座58,如在這個具體實施例中,在方形傳動孔的66的每個面,如圖上的64,都有一個凹座58,因而在擠壓沖頭44(圖9、9B)有許多同樣的隆起46分別對稱地位于方形沖頭44的四個表面上,如圖上的48。于是可見無須最終用戶將傳動孔66對準傳動附件中的滾珠。
雖然在傳動套筒中形成凹座有許多方法,下面參看圖9、10來說明多工位成形方法。
工件38一但被適合的傳送機械手(未示)以眾所周知方法傳送,將金屬工件送到與模具工位68(圖9)縱向對齊的位置,其中型腔70的容積基本與工件38相等,柱塞(未示)便很好地推動沖頭44,迫使工件38對著定位銷69(圖9)進入型腔70。沖頭44通過施加足夠壓力到工件38上,在工件38中形成方形傳動孔66,并有一條從傳動孔的各表面64的外傳動端面74起沿縱向延伸的精確同心的溝槽72(圖9A),可使模具68與定位在型腔和(圖9)中心的方形沖頭44外表面之間的金屬流動。當方形沖頭44(圖9A、9B)退回時,工件38被推出管套71從模具68中推出,并被適合的傳送機械手(未示)移動到與第二模具工位78(圖10)的內腔76對齊定位。
根據本發明,第二沖頭,即方形精加工沖頭80(圖10、10B、11)上有隆起,如圖上的82,對稱地位于方形沖頭80的各表面84上,其高度大于擠壓沖頭44(圖9B)的隆起46。在此第二模具工位78,經部分加工的工件38在柱塞控制的方形沖頭80的力的作用下插進型腔孔76中,沖頭80與方形孔對齊并進入型腔76中,使工件38頂住推出銷83。根據本發明隆起82的引入段72A使槽深度增大。即,隆起82使每條預先加工的凹槽72的表面或工作面上的金屬材料切除,在每條溝槽72引入段72A的深度增大,并聚集從凹槽段72A的表面上這樣切下的材料,最后在凹槽72的里外端56和92的中間形成一橫檔90。借助這種方法,在孔66的各表面64上由延伸到橫檔90以外的凹槽72部分形成一凹座58。如圖10中可見,套筒40和孔66之間待加工的方形坯料93被沖頭80沖掉。當方形精加工沖頭80退回時,完工的傳動套筒100(圖10A)用推出銷83推出。現在傳動套筒100便有完工的傳動端,其方截面傳動孔66的各表面64上有凹座58。
按照上述工序,方截面細長傳動孔66和沿孔66的至少一個表面縱向的延伸凹槽72一次操作便可完成加工。雖然可以考慮用其它制造方法來加工傳動孔66和其表面64上的凹槽F2,但以上應用的擠壓沖頭44是優選的。據此,根據本發明,一次單獨的金屬成形作業即可完成從預先成型的凹槽表面切除材料以增加一部分長度上的深度并聚集從凹槽部分72A上這樣切除的材料以形成一橫檔90,必要時可在工件38的方形孔66的四個表面64上同時加工。從圖12、13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虛線98表示從套筒100傳動外端面74處凹槽72外端面92開始在第一次形成的凹槽72的引入段72A表面上切除的材料以增加凹槽深度。從各凹槽72的引入段72A切除材料形成的橫檔90位于凹槽72里端56和外端92的中間,在凹槽72的里端56和橫檔90之間形成形狀和尺寸相同的凹座58。
圖14示意性示出傳動套筒100A(類似與圖10A的傳動套筒100),圖中傳動套筒100A與所示的把手組件102組裝在一起,把手組件102有傳動柄舌104和滾珠106,滾珠106并由放置在傳動柄舌104內的彈簧108施加的彈力徑向向外偏置。滾珠106被鎖定在凹座58內,使套管扳手100A與傳動把手102保持傳動接合。與扳手100A的傳動套筒端面74相接的凹槽72的引入段72A,其深度大于凹座58的深度,因為精加工沖頭80的隆起82高度大于擠壓沖頭44的隆起46的高度。而精加工沖頭80的隆起82的寬度彼此相同,但一個精加工沖頭與另一個精加工沖頭寬度大小可以不同。因此,比凹座58寬度略大的凹槽引入段72A可形成在圖10A所示的各表面64上。另一方面,如圖12可見,凹槽引入段72A可用精加工沖頭的隆起82形成,使其寬度和凹座58的寬度相等。但精加工沖頭80的各隆起82的高度相等且總是大于擠壓沖頭44相應的隆起46的高度,從而保證在給定傳動套筒內適當形成同樣的橫檔90,把手102的滾珠106在被鎖定到凹座(如圖14的58)內之前在結合期間停留在橫檔90上。滾珠106鎖定在凹座58內,極大地減少軸向間隙,因為所示組合件能雙向固定。
凹槽72本身的橫截面形狀是任意的,凹槽72可以具有各種橫截面形狀,因此沖頭上凸起的隆起也具有各種橫截面,以便形成不同形狀的凹槽。例如,凹槽可以是三角形(如圖15、16中的73)或矩形(如圖17、18中的75)。但本發明公開的波紋形或弧形的凹槽(如圖13中的72A)只需切除少量材料,因而是優選的。
本發明不限于方形傳動孔的傳動套筒(如66)。相反,本發明同樣使用其它孔型,上述各凹座58可在其中形成,例如六角形孔61(圖19),七邊形孔63(圖20),三角形孔65(圖21)和五邊形孔67(圖22)。
本發明也可在以下情況下應用,即傳動孔166位于雙頭傳動套筒100B(圖23)相對兩端的兩個尺寸不同的鋸齒形緊固件套筒140,104A之間。如上述實施例中傳動孔166的至少一個表面,如164上有凹槽172,從傳動孔166外端面174軸向里延伸。應當明白,精加工沖頭(未示)從凹槽172表面切去材料,以增加其在引入段172A的深度并聚集這樣切下的材料以形成橫檔,如190,它與凹槽172配合便形成凹座,如158。因此,形成中心凹座供與傳動附件上的滾珠配合,傳動附件可以從兩端插進傳動孔166中,雖然沒有出示,但如有必要,凹槽172可延長到孔166的全長上,這時橫檔形成在傳動孔166相對兩端的每個凹槽引入段。
圖25及26示出在凹槽272中形成凹座258(圖26A)的加工方法(類似于圖9、10中的方法)所采用的步驟。首先用方形擠壓沖頭244(圖25、25B)連續形成,然后用方形精加工沖頭280(圖26、26B)。方形精加工沖頭280在其四個平面(圖上只示出三個)上各有一相同的突起部282,它們對稱地均勻分布且與各自的平面284,其高度比擠壓沖頭244上的四個相同的突起246高。如圖所示,后者從擠壓沖頭244的前沿向后延伸。因此,當沖頭280與孔266對準時,凹槽272的引入段272A的深度由于突起282而增加,因為方形精加工沖頭280將工件238推向型腔276內的推出銷283,使凹槽引入段272A的表面材料被切除,從而增加深度,然后聚集這樣切除的材料,分別在方形傳動孔266的四個平面264(圖26A只示出三個平面)上形成橫檔290,同時各凹座便精確均勻地形成并有預定的共同深度。在此實施例中,沖頭280有一園形截面,其前端281的直減小,用于從工件238的中央沖下圓形坯料293(圖26),在傳動孔266的底部和緊固件套筒240之間形成孔242。圖26A的傳動套筒100C上示出伸展到傳動孔266底部的第一次形成的凹槽272。
圖27-29示意性地示出本發明方法的應用(類似于圖9、10中所示),本法可用于在縮徑聯軸套筒(未示)或接長桿(如圖29A的100D)中形成具有凹座358的深盲孔套筒的傳動孔366。在圖27-29所示的方法中,應當明白,工件338(圖28A)在多工位金屬成型機床的各工位之間移動,在方形擠壓沖頭334(圖28B)各平面348上的隆起346用于形成凹槽372,該凹槽372與在柱塞控制的沖頭344的驅動力作用下形成的方孔366的縱向延伸平面364精確地同心;當金屬在型腔370與沖頭344外表面之間流動時工件338中便形成方孔366。方形擠壓沖頭344退回時,傳送機械手(未示)將工件338(圖28A)移動與模具工位378軸向對準。柱塞控制的精加工沖頭380(圖29B)與工件338(圖28A)對齊并驅動局部加工的工件338進入模具378的型腔376內,因為柱塞控制的方形精加工沖頭338使凹槽372的引入段372A的深度增加并將材料切除,并使材料聚集以在凹槽372的里外端356和392之間形成橫檔390。因此,延伸在橫檔390以外的凹槽372形成凹座358,用于保持凸狀傳動件。
本發明不僅適用于冷壓成形及所謂的溫成形(warm forming)工藝,而且適用于高強度合金的熱成形,因此可在各種金屬條件下使用,包括碳鋼和優質合金鋼。除了用熱成形法制作的零件冷卻后可能要清除硬的氧化皮外,不需要傳統金屬成形常遇到的二次機加工,也省卻了附加的費時的加工步驟,以及與此二次機加工相關的不可避免的費用。此外,這樣的機加工通常有的毛刺也沒有了。通過嚴格控制按本發明制作的凹槽及凹座的尺寸,在給定的傳動套筒的傳動孔的各面上加工出形狀和尺寸一樣的凹槽和凹座,有利于傳動部件在傳動套筒內的裝配并且拔出的力也一致,因為在套筒的傳動孔的各側面上滾珠凹座的深度相同。
雖然本發明以示例性實施例的方式作了說明和概述,但應明白,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實質和范圍前提下可以有多種改變,省略或增加。
權利要求
1.一種在傳動套筒等中制造凹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具有一傳動孔的金屬工件,該孔具有從其一個端面向里伸展的表面;形成一凹槽,該凹槽具有一表面,從凹槽外端沿所述孔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延伸;切除凹槽表面的材料,以增加從凹槽外端起沿凹槽一部分長度上的深度;及聚集從凹槽表面上切下的材料,以便在凹槽兩端之間形成一橫檔,從而由伸展在橫檔外的凹槽形成一凹座。
2.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提供步驟包括提供一種大致呈園柱形的金屬加工件,其傳動孔的表面沿軸向延伸與工件主軸線對齊。
3.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提供步驟包括提供一個具有細長傳動孔的金屬工件,該孔具有平的表面;且其中,形成步驟包括形成凹槽,該凹槽從與傳動孔一端鄰接的凹槽外端起向里延伸并與孔的平表面對稱地對齊。
4.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形成步驟包括在一次金屬成形操作中同時形成提供步驟的傳動孔和形成步驟的凹槽。
5.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切除材料和聚集材料的步驟在一次金屬成形操作中同時完成。
6.如權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切除材料和聚集材料的步驟是由提供一沖頭實現的,該沖頭具有縱向延伸的平面和沿沖頭的該平面縱向延伸的突起,該突起與凹槽重合,該突起的高度大于該凹槽的深度;并且驅動沖頭進入工件中以切除材料,增加該凹槽從凹槽外端起一部分長度上的深度,同時聚集被切除的材料以在凹槽兩端之間形成橫檔。
7.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形成步驟包括在一次金屬成形作業中形成提供步驟的傳動孔,該孔的橫截面是方形且其四個平面從鄰近傳動孔的一端向里縱向延伸;同時形成一凹槽,該凹槽沿工件方形孔的四個表面的每個的至少一部分對稱地對齊并縱向延伸。
8.如權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切除和聚集步驟是在對工件方形孔的四個表面一次金屬成形操作中同時完成,以在各表面上形成一橫檔且各橫檔軸向對齊,從而在傳動孔的各表面上形成同樣尺寸、同樣形狀和同樣軸向位置的凹座。
9.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形成步驟的完成是通過提供一個動力操作的方形截面的沖頭完成的,該方形截面的沖頭有四個平側面和一個形成凹槽的突起,它沿沖頭至少一個平面縱向延伸;用動力操作的沖頭驅動工件進入模具內腔中,當金屬材料在沖頭和模具之間流動時,同時形成方孔和凹槽,該凹槽在工件孔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長度上,及其中,切除和聚集步驟的實現是通過提供第二個動力操作的方形截面的沖頭完成的,該沖頭有四個平側面和一個突起,該突起沿第二沖頭一個平面縱向延伸,該突起與第一沖頭的突起相當,且第二沖頭突起的高度大于第一沖頭突起的高度;并驅動第二沖頭進入工件中,第二沖頭的突起與工件中中預先形成的凹槽對齊,以增加凹槽從外端起一部分長度的深度,同時在凹槽兩端之間形成橫檔。
10.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切除和聚集步驟是用冷成形工藝完成的。
11.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切除和聚集步驟是用熱成形工藝完成的。
12.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切除和聚集步驟是用溫成形工藝完成的。
13.一種在傳動套筒等中制造凹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個大致是園柱形的金屬加工件;在該工件內形成一個與其共軸的細長傳動孔,該孔具有方形截面和從鄰近傳動孔一端向里伸的四個平面;形成一凹槽,其表面與孔的表面對稱地對齊并沿孔的每個表面至少一部分長度軸向地延伸;從鄰近傳動孔的一端起從每個凹槽表面切除材料,以增加凹槽沿部分長度上的深度;及聚集從各凹槽表面切下的材料,以便在各凹槽兩端之間形成橫檔,從而通過各凹槽延伸在橫檔以外的部分在傳動孔的各表面上形成一凹座。
14.如權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形成步驟是通過提供一個動力操作的方形截面的沖頭完成的,該沖頭具有有四個同樣形成的平側面,形成凹槽的突起與沖頭各平面對稱地對齊并沿縱向伸展;及用動力操作的沖頭驅動工件進入模具內腔中,通過在沖頭和模具之間金屬材料的流動,同時形成方孔及沿工件孔的各表面上的凹槽,及其中,切除與聚集步驟是通過提供第二個動力操作的方形橫截面的沖頭完成的,該沖頭具有四個同樣形成的平側面,每個面上的突起與第一沖頭的突起相當,且沿第二沖頭各平面縱向延伸,第二沖頭的各突起彼此相同且其高度大于第一沖頭的突起;及第二沖頭的突起與工件的凹槽對齊,驅動第二沖頭進入工件,同時完成切除和聚集步驟,從而通過伸展到橫檔以外的凹槽形成在傳動孔各表面的凹座,各凹座尺寸及形狀相同且對稱地位于傳動孔內。
15.一種手動、動力和沖力扳手等用的凹形傳動裝置,它包括一個具有傳動孔的金屬套筒,該孔的表面從鄰近傳動孔一端向里延伸;一個沿孔的平面的至少一部分長度延伸的凹槽;及一個位于凹槽兩端之間并從凹槽徑向向里凸出的橫檔,從而通過伸展在橫檔以外的凹槽形成一個凹座,用于保持凸形傳動元件。
16.如權利要求15的傳動裝置,其中凹槽的橫截面是弧形的。
17.如權利要求15傳動裝置,其中凹槽在該孔的平面上對稱地對齊。
18.如權利要求15的傳動裝置,其中套筒大致是園柱形的,其中,該傳動孔在套筒內與套筒共軸,且截面是方形;其中,該傳動孔的所述第一平面是四個同樣的平面之一,都是從鄰近傳動孔的一個端面向里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凹槽沿孔的所述第一平面至少一部分長度延伸,并且是從鄰近傳動孔的一端向里縱向延伸的四個相同的平面上分別形成的四個同樣的凹槽之一;及其中,在各凹槽的兩端之間徑向向里凸出一橫檔;這些橫檔與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橫檔軸向對齊。
19.如權利要求18的傳動裝置,其中,該凹槽從傳動孔一端延伸;并且其中凹槽的長度和深度相同且對稱地位于傳動孔各自的平面中。
20.如權利要求18的傳動裝置,其中,凹座的形狀,尺寸和其在傳動孔各自平面中的位置均相同。
21.一種手動扳手、動力扳手和沖力扳手等用的凹形傳動裝置,包括一個圓柱形金屬套筒,內有與其同軸的方形橫截面的細長傳動孔,該傳動孔的四個相同的平面從傳動孔一端向里沿縱向延伸;該傳動孔的各面,其上有凹槽從傳動孔一端沿該平面至少一部分長度縱向延伸,該傳動孔的各凹槽的長度和深度相同且對稱地與傳動孔各平面對齊;及一橫檔在各平面內的凹槽兩端之間徑向向里凸出,每個橫檔與其他凹槽的橫檔軸向對齊,從而由延伸在橫檔以外的凹槽形成的凹座具有相同的尺寸、形狀和軸向位置,并且在傳動孔各自平面內對稱地對齊。
全文摘要
傳動套筒(100)等內的凹座(58)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凹槽(72),該凹槽從傳動孔(66)的一端沿金屬工件(38)的沿細長傳動孔的平面延伸;切除凹槽(72)的表面材料以增加凹槽從其外端起一部分長度上的深度并聚集從凹槽表面切下的材料以便在凹槽兩端之間形成橫檔(90),從而由延伸在橫檔(90)外的凹槽形成凹座(58)。此外,還公開一種套筒扳手等的凹形傳動裝置;它有細長傳動孔(66),從傳動孔(66)一端起在傳動孔表面上縱向延伸的凹槽(72),和位于凹槽(72a)兩端之間的橫檔(90)。橫檔(90)徑向向里凸出,因此由延伸在橫檔(90)外的凹槽形成凹座(58),凹座(58)用于保持凸形傳動件。
文檔編號B21K5/00GK1360527SQ00809990
公開日2002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1999年7月7日
發明者J·L·海厄特 申請人:手動工具設計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津县| 翁牛特旗| 龙门县| 邹平县| 乳山市| 武义县| 襄汾县| 石家庄市| 全椒县| 天津市| 兴业县| 靖安县| 邯郸县| 丰城市| 思南县| 松潘县| 德清县| 紫阳县| 永靖县| 普宁市| 孟连| 汶川县| 民和| 喜德县| 唐海县| 濉溪县| 广灵县| 安阳县| 克拉玛依市| 梓潼县| 泾源县| 金寨县| 许昌县| 甘洛县| 玉树县| 延寿县| 莱州市| 大邑县| 遵义县| 吉隆县|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