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管件的模具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管件成型的模具,特別是涉及一種可成型出具有立體飾紋管件的管件的模具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自行車的管件,如自行車立管、把手或前叉管、后叉管,在制造加工上大多是會利用一成型模心穿置于該自行車管件上,再將該成型模心向外撐開,使該成型模心上設有特定造型的凸飾模塊由該管件的內壁向外壓擠,使該管件的管壁隨之形成凸出的飾紋造型(如商標圖樣),然而此種方法需要將成型模心穿置于該管件之中,且該成型模心上的凸飾模塊皆為固定的結構,因此僅能對同一直徑的管件施以外擴以加工出飾紋來,而對于把手或不同大小管徑所構成的立管、前叉管或后叉管,由于會因脫模不易,便無法制造出具有凹凸飾紋的造型來,因此使得一般的自行車把手、立管、及前、后叉管都只能限定在同一同等管徑,且該管徑上又不能浮凸出商標圖樣,而導致產品的外觀十分單調而古板,不能吸引廣大消費者的選購意愿。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管件的模具結構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設一種新的管件的模具結構,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有鑒于現有的管件的模具結構存在的缺陷,本設計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的管件的模具結構,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研究、設計,并經過反復試作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本實用新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管件的模具結構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的管件的模具結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由管件兩端注入高壓油于管件內,且由該管件兩端將高壓油施以軸向的加壓,藉此使該管件的管壁成型出具有凹凸立體的飾紋造型,從而更加適于實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管件的模具結構,該模具結構包括相對合的一上模具及一下模具,該上模具及該下模具相對面并依待成型的一管件各設有相連通的第一模穴及第二模穴,該第一模穴且設有凸飾模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前述的管件的模具結構,其中所述的凸飾模紋亦可設置在該第二模穴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管件的模具結構至少具有下列優點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模具是供置入一預成型的管件,使閉模之后可由該管件的兩端注入高壓油,使欲成型的管件在較大面積或較大壁厚的部分先成型,再將管件的兩端封閉,將高壓油施以軸向的加壓,使較大壁厚部分可成型出具有立體的造型飾紋;如此可以有效的解決現有技術中藉由成型模心向外撐開,使成型模心上凸飾模塊由該管件的內壁向外擠壓,而會受制于管件的管徑形狀及大小,且不易拔模的問題,可以非常方便的使該管件的管壁成型出具有凹凸立體的飾紋造型,非常適于實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新穎的管件的模具結構,包括相對合的一上模具及一下模具,該上模具與下模具相對面,并依待成型的一管件各設有相連通的第一模穴及第二模穴,該第一模穴或第二模穴合適位置設有形成立體造型的凸飾模紋,且該第一模穴、第二模穴是供該管件置入對合后,由該管件兩端注入高壓油于管件內,使該管件較大面積的部分先成型,再停止供油,再使管件內部呈密封狀,且由該管件兩端將高壓油施以軸向的加壓,藉此使該管件的管壁成型出具有凹凸立體的飾紋造型,非常適于實用。其具有上述諸多優點及實用價值,不論在模具結構或功能上皆有較大的改進,在技術上有顯著的進步,并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且較現有的管件的模具結構具有增進的突出功效,從而更加適于實用,并具有產業的廣泛利用價值,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成型管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可成型出自行車把手管件的立體圖。
圖4及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可成型出具有不同形狀及大小管徑的管件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管件的模具結構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請參閱圖1、圖2所示,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成型管件的立體圖。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管件的模具結構,包括相對合的一上模具10以及一下模具20,該上模具10與該下模具20相對面并依待成型的一管件a(如圖2所示)外形,分別設有相連通的一第一模穴11及第二模穴21,該第一模穴11是位于該上模具10的底面,該第二模穴21是位于該下模具20的頂面,且該第一模穴11或該第二模穴21可依待成型管件a的飾紋造型設有相對形狀的凸飾模紋b,組合后該第一模穴11與第二模穴21構成的空間,是供置入一金屬材待成型的管件a,閉模之后再由該管件a的二端分別注入高壓油,以使該管件a較大面積的部分及較厚的管壁先成型,再停止供油使該管件a呈密封狀,接著由該管件a兩端將高壓油施以軸向的加壓,使較厚的管壁依該第一模穴11(或該第二模穴21)的凸飾模紋b成型出具有立體的飾紋造型,而該飾紋造型可為商標圖形,打開上模具10即可取出成型后具有立體飾紋造型的管件a。
請參閱圖3、圖4及圖5所示,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可成型出自行車把手管件的立體圖,圖4及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可成型出具有不同形狀及大小管徑的管件立體圖。藉由上述的結構,該管件a可為彎管如圖3所示的自行車把手,亦可為具有不同形狀或大小管徑組成的其它管件a,如圖4及圖5所示。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模具是供置入一預成型的管件a,使閉模之后可由該管件a兩端注入高壓油,使欲成型的管件a在較大面積或較大壁厚的部分先成型,再將管件a的兩端封閉,將高壓油施以軸向的加壓,使較大壁厚部分可成型出具有立體的造型飾紋;如此可以解決現有傳統技術中藉由成型模心向外撐開,使成型模心上凸飾模塊由該管件的內壁向外擠壓,而會受制于管件的管徑形狀及大小,存在有不易拔模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管件的模具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模具結構包括相對合的一上模具(10)及一下模具(20),該上模具(10)及該下模具(20)相對面并依待成型的一管件(a)各設有相連通的第一模穴(11)及第二模穴(21),該第一模穴(11)且設有凸飾模紋(b)。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的模具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凸飾模紋(b)亦可設置在該第二模穴(21)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管件的模具結構,該模具結構包括相對合的一上模具及一下模具,該上模具及該下模具相對面并依待成型的一管件各設有相連通的第一模穴及第二模穴,該第一模穴且設有凸飾模紋。另外亦可該第一模穴或第二模穴均設有凸飾模紋。當管件置入對合后,由管件兩端注入高壓油,使管件較大面積及較厚壁面先成型,再停止供油使管件內部呈密封狀,再由管件兩端將高壓油施以軸向加壓,使管件的管壁成型出具有立體造型的飾紋。本實用新型可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藉由成型模心向外撐開,使成型模心上凸飾模塊由該管件的內壁向外擠壓,而會受制于管件的管徑形狀及大小,且不易拔模的問題,能夠方便的使管件的管壁成型出具有凹凸立體的飾紋造型,非常適于實用。
文檔編號B21D26/047GK2933642SQ20062012367
公開日2007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12日
發明者林志琴 申請人:林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