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鋁型材擠壓機膨脹固定擠壓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于有色金屬熱擠壓機的固定擠壓墊。
背景技術:
目前的鋁型材擠壓機一般都采用單獨的實心擠壓墊,在使用過程中每擠壓一次必 須由人工從專用的接墊斗內取出,然后放入托料架鋁棒的后面,再由頂針連同棒料一同推 進模筒進行擠壓,這樣操作煩瑣,無效時間延長,降低生產效率,而且可能由于人員的疏忽, 忘記放擠壓墊的情況時有發生,造成鋁棒抱死現象。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固定在擠壓機的頂針上又不用拆 卸的固定擠壓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鋁型材擠壓機膨脹固定擠壓墊,包括擠壓墊本體,擠壓墊本體的一側設置有 頂墊,頂墊嵌入擠壓墊本體內腔。頂墊上設有凸起伸入擠壓墊本體的臺階孔中,頂墊的凸起通過螺母使頂墊固定在 擠壓墊本體的臺階孔上;擠壓墊本體的內腔與頂墊的外形為錐面配合;頂墊靠近擠壓墊本體的端面與擠壓墊本體的端面之間有間隙;頂墊和擠壓墊本體之間通過定位銷定位;螺母與頂墊端面開有鍵槽,由由鍵定位,螺絲固定。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擠壓墊固定在擠壓機的頂針上,減少設備無效運行時間, 提高了生產效率;擠壓墊固定在擠壓機的頂針上,避免老式擠壓墊人為因素引起的設備故 障,由于擠壓墊本體內開設空型腔使頂墊錐體推動擠壓墊本體內錐面膨脹,當頂墊的端面 與擠壓本體端面完全貼近時,使擠壓墊膨脹至極限尺寸進行擠壓,擠壓結束后擠壓墊本體 恢復到原尺寸,減少模筒與擠壓的磨損,節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節約能源和原材料,降低 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頂墊2、螺母3、鍵4、和螺絲5的右視放大圖。圖中,1-擠壓墊本體、 2-頂墊、3-螺母、4-鍵、5-螺絲、6-定位銷、7-擠壓墊本體1的端面、8-頂墊2的端面、9-擠 壓墊本體1的內螺紋、10-空型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5]一種鋁型材擠壓機膨脹固定擠壓墊,包括擠壓墊本體1,擠壓墊本體1的一側設置 有頂墊2,頂墊2嵌入擠壓墊本體1內腔。頂墊2上設有凸起伸入擠壓墊本體1上的臺階孔中,頂墊2的凸起通過螺母3使 頂墊2固定在擠壓墊本體1上的臺階孔上。擠壓墊本體1的內腔與頂墊2的外形為錐面配合。頂墊2靠近擠壓墊本體1的端面8與擠壓墊本體1的端面7之間有間隙。頂墊2和擠壓墊本體1之間通過定位銷6定位。螺母3與頂墊2端面開有鍵槽,由鍵4和螺絲5固定。
擠壓墊本體1通過內螺紋9固定在擠壓機頂桿上,頂墊2設有凸起伸入擠壓墊本 體1上的臺階孔中,反面由螺母3擰緊,在螺母3與頂墊2端面開有鍵槽,由鍵4和螺絲5 固定,防止在擠壓時頂墊2脫落。擠壓墊本體1與頂墊2間由定位銷6定位,便于安裝和拆 卸。當擠壓墊工作時,由于擠壓墊本體1內開設空型腔10使頂墊2錐體推動擠壓墊本體1 內錐體膨脹,當頂墊2的端面8與擠壓墊本體1的端面7完全貼緊時使擠壓墊本體1膨脹 至極限尺寸進行擠壓,擠壓結束后擠壓墊本體1恢復到原尺寸,減少模筒與擠壓墊的磨損。
權利要求一種鋁型材擠壓機膨脹固定擠壓墊,包括擠壓墊本體(1),其特征在于擠壓墊本體(1)的一側設置有頂墊(2),頂墊(2)嵌入擠壓墊本體(1)內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型材擠壓機膨脹固定擠壓墊,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墊(2) 上設有凸起伸入擠壓墊本體(1)的臺階孔中,頂墊(2)的凸起通過螺母(3)使頂墊(2)固 定在擠壓墊本體(1)的臺階孔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型材擠壓機膨脹固定擠壓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墊本 體(1)的內腔與頂墊(2)的外形為錐面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型材擠壓機膨脹固定擠壓墊,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墊(2) 靠近擠壓墊本體⑴的端面⑶與擠壓墊本體⑴的端面(7)之間有間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型材擠壓機膨脹固定擠壓墊,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墊(2) 和擠壓墊本體⑴之間通過定位銷(6)定位。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鋁型材擠壓機膨脹固定擠壓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3) 與頂墊(2)端面開有鍵槽,由鍵(4)定位,螺絲(5)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鋁型材擠壓機膨脹固定擠壓墊,包括擠壓墊本體,擠壓墊本體的一側設置有頂墊,頂墊嵌入擠壓墊本體內腔。頂墊上設有凸起伸入擠壓墊本體的臺階孔中,頂墊的凸起通過螺母使頂墊固定在擠壓墊本體的臺階孔上;擠壓墊本體的內腔與頂墊的外形為錐面配合;頂墊靠近擠壓墊本體的端面與擠壓墊本體的端面之間有間隙;頂墊和擠壓墊本體之間通過定位銷定位;螺母與頂墊端面開有鍵槽,由由鍵定位,螺絲固定。擠壓墊固定在擠壓機的頂針上,減少設備無效運行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避免擠壓墊人為因素引起的設備故障,由于擠壓墊本體內開設空型腔使頂墊錐體推動擠壓墊本體內錐面膨脹,當頂墊的端面與擠壓本體端面完全貼近時,使擠壓墊膨脹至極限尺寸進行擠壓,擠壓結束后擠壓墊本體恢復到原尺寸,減少模筒與擠壓墊的磨損。
文檔編號B21C26/00GK201728238SQ20102019901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1日
發明者彭俊芳, 曹顯華, 陳嘯 申請人:江蘇亞太輕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