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管件數控鉆床的對中夾緊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床設備領域,尤其是用于加工管類零件側壁孔的數控鉆床。
背景技術:
鍋爐集箱等管類零件需要在圓管的管壁上加工很多通孔或盲孔,本申請人研發的 管件數控鉆床將管件的兩端通過回轉卡盤夾持在工作臺上,鉆削平臺可移動的設置在工作 臺上,鉆削平臺上設置有加工管件的夾持組件與鉆削動力頭組件,夾持組件包括設置在管 件兩側的第一夾持塊與第二夾持塊,可以通過手工分別搖動兩側的絲桿進給輪使夾緊塊沿 著管件水平直徑方向相對運動,抱緊或放松管件;鉆削動力頭組件包括鉆頭,通過鉆削主軸 與電機及傳動機構進行驅動與進給,采用現有技術例如普通數控鉆床或數控銑床的動力頭 組件,當夾持組件固定之后對管件進行外壁鉆孔加工。目前手工調節夾持塊的方法時間長, 效率低,安全性差,不能滿足自動化生產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管件數控鉆床采用手工調節夾持塊時間長,效率低,安全 性差等缺點,提供一種通過液壓控制的管件數控鉆床的對中夾緊機構,可以快速安全的對 管件外壁進行夾緊。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管件數控鉆床的對中夾緊機構,設置在所述數控鉆床的鉆削平臺上,包括位 于管件圓周兩側的可以沿著管件水平直徑方向移動的兩個夾緊塊,所述的兩個夾緊塊下部 設置有絲母,與通過支撐座中部支撐的兩段反相絲牙的正反絲桿相嚙合,所述支撐座與所 述鉆削平臺固定連接;所述正反絲桿一端設置旋轉運動驅動機構。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運動驅動機構采用液壓馬達,通過液壓站進行控制驅動。本實用新型采用液壓馬達驅動正反絲桿旋轉,帶動兩側的夾緊塊同時相對或相反 運動,快速完成對于對稱的圓管外壁的對中夾緊動作;液壓馬達通過液壓站進行控制與驅 動,通過數控控制臺可以準確控制動作與速度,高效準確的滿足自動化要求;液壓夾緊可以 緩慢有效的夾緊管件,防止機械夾緊對管件造成的沖擊與損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鉆削平臺的第一夾持塊402與第二夾持塊403底部設置有絲母404, 與絲桿405相嚙合。絲桿405中部由絲桿支撐座406通過圓錐滾子軸承407進行支撐,支 撐座406固定在移動鉆削平臺上,在絲桿支撐座406兩側絲桿405是正反絲牙的;絲桿405 通過端部的液壓馬達401進行驅動,液壓馬達401由液壓站進行控制與驅動,為現有技術;當絲桿405旋轉時,驅動兩側的絲母404使第一夾持塊402與第二夾持塊403沿著管件水 平直徑方向同時相對向管中央靠攏或者同時相反向管外側打開,從而可以快速靈活適應夾 緊不同管徑的管件。 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 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 修改,例如把液壓馬達改為伺服電機。
權利要求1.一種管件數控鉆床的對中夾緊機構,設置在所述數控鉆床的鉆削平臺上,包括位于 管件圓周兩側的可以沿著管件水平直徑方向移動的兩個夾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 夾緊塊下部設置有絲母,與通過支撐座中部支撐的兩段反相絲牙的正反絲桿相嚙合,所述 支撐座與所述鉆削平臺固定連接;所述正反絲桿一端設置旋轉運動驅動機構。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數控鉆床的對中夾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運動 驅動機構采用液壓馬達,通過液壓站進行控制驅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件數控鉆床的對中夾緊機構,設置在所述數控鉆床的鉆削平臺上,包括位于管件圓周兩側的可以沿著管件水平直徑方向移動的兩個夾緊塊,所述的兩個夾緊塊下部設置有絲母,與通過支撐座中部支撐的兩段反相絲牙的正反絲桿相嚙合,所述支撐座與所述鉆削平臺固定連接;所述正反絲桿一端設置旋轉運動驅動機構。本實用新型采用液壓馬達驅動正反絲桿旋轉,帶動兩側的夾緊塊同時相對或相反運動,快速完成對于對稱的圓管外壁的對中夾緊動作;液壓馬達通過液壓站進行控制與驅動,通過數控控制臺可以準確控制動作與速度,高效準確的滿足自動化要求;液壓夾緊可以緩慢有效的夾緊管件,防止機械夾緊對管件造成的沖擊與損傷。
文檔編號B23Q3/06GK201783828SQ20102022073
公開日2011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0日
發明者周冰峰, 張巍文, 薛靜清, 邵燕瑛, 陸坤銘, 陸松茂 申請人:無錫華聯精工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