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塑料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切割工法的制作方法
塑料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切割工法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塑料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切割工法,特別指一種可一次完成數片塑料工件加工的制法。其中V形槽為不連續成形,以鏡面小平臺連接,以利增加光學能量。
背景技術:
近年來,液晶顯示器大量取代傳統熒幕,其應用的領域亦更為廣泛,由于液晶顯示器必須利用一光源系統作為液晶顯示器的光源,該光源系統所謂的背光模組。
其中,在背光模組中,導光板的導光效果,為液晶顯示器品味選別重要參考指標之一。其導光板的制成系在導光板的入光側端面,利用切割刀具加工完成數道V形槽于模仁上,再利用射出成型使產品具有V形槽入光端面,提供均勻光源系統導光用(如圖11)。
另,典型的塑料導光板制程,例如專利第M377315號「導光板V型槽切割微調裝置 (一)」,此制程利用一刀盤,于刀盤上設有數具刀刃作為加工刀具,旋轉 作用于橫向移位的工件側端面,使形成數道V形槽,由于刀盤上的刀刃配合V形槽的成型所配置,一次制程僅能完成單片塑料工件,并無法一次完成數片塑料工件,該制程需待單片塑料工作完成整面側端面的V形槽加工,始可再進行下一片塑料工件的加工制程,加工時間相對拉長且無法大量生廣,進而提聞制造成本。
另,上述典型的單一塑料工件制程,因每一片塑料工件的加工,會因刀刃角度受震而有些微偏移,使刀刃的切割無法保持精準,導致每一片塑料工件所形成的V形槽成型角度,精確性產生誤差,影響產品競爭力。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塑料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切割工法,該方法簡單,可一次完成數片塑料工件加工的制法,且V形槽為不連續成形,以鏡面小平臺連接,能有效增加光學能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塑料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切割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平臺構成配合一平臺,該平臺包含一輸送基臺、一切割刀組及定位板組;
量測制程量取刀盤及塑料板厚的數據,套用公式取得可待加工的塑料片數;
定位整平將算計完成的待加工塑料片數,定位整平于輸送基臺上;
切割成型由輸送基臺輸送前移,以切割刀盤組對該塑料側端面進行旋轉切割,使形成不連續V形槽,其間以鏡面小平臺連接的微結構。
其中,該套用公式為(加工片數=2X(RXSin(0 ° )/板厚)),該R為刀刃體與刀盤圓心距,該Θ角的范圍介于0° < Θ <45°。
其中,切割刀盤組包含一刀盤及刀盤上平均配置的數刀刃座。
其中,該V形槽的槽面系呈鏡面。
其中,定位板組包含一由動力單元帶動的定位板及一供動力單元固置且連動于輸送基臺的固置架。
其中,該塑料為背光模組的導光板。
本發明塑料以鏡面平臺連結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具有下列的技術效果
1.本發明塑料以鏡面平臺連結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可避免誤碰傷,對V形槽的損害。
2.本發明塑料以鏡面平臺連結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當鏡面平臺大小約等于V形槽間距的一半時,其中心輝度及光能量相當于沒有V形槽的鏡面入光端面的中心輝度及發光面整體光能量。
3.本發明塑料以鏡面平臺連結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可以增加光學能量及使用率。
4.本發明以鏡面平臺連結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可避免因連續V形槽結構的脆弱而破裂,影響光學效果。
圖1 ::本發明的流程方塊圖。
圖2 :本發明的平臺結構圖。
圖3 :本發明的定位制程示意圖。
圖4 :本發明的銑切示意圖。
圖5 :本發明的銑切始點示意圖。
圖6 :本發明的銑切角度示意圖。
圖7 :本發明的半槽面成型圖。·
圖8 :本發明的V形槽成型圖。
圖9 本發明的不連續V形槽成型圖。
圖10:本發明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圖。
圖11:傳統的背光模組結構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同時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例的流程圖,及圖2本發明實施例的制造設備示意圖。
依據圖1所示,本發明的塑料微結構切割工法,包括有下列步驟
(一)平臺構成I,配合一平臺(如圖2),該平臺包含一移動基臺10及一刀盤11, 其中該移動基臺10具有一可前后移的輸送平臺12、一由動力單元13連動的定位板14以及隨輸送平臺12移動而供動力單元13固置的架體15 ;而連動刀盤11旋轉動力的馬達單元16則為垂直設立,使提供旋轉動力而轉動刀盤11盤面;另刀盤11盤面上均勻固設有預設數量的刀刃體17 ;
( 二 )量測制程2,先行量測上述刀盤11圓心距與刀刃體17的距離和塑料工件的板厚數據,再配合運用公式(加工片數=2X (RXSin( Θ ° )/板厚))取得該次可待加工的塑料工件片數(其中R為刀刃體與圓盤圓心距,Θ為切割角度)。
(三)定位制程3,當整疊塑料工件7由整平結構使側端面構成平齊狀態時,即利用定位板14向下壓迫,使整疊塑料工件7的側端面平齊狀態在輸送平臺12上獲得定位保 持,利于準確加工。
(四)切割成型4,整疊塑料工件7經定位制程4獲得定位時,即隨輸送平臺12前 進移位,利用刀盤11上的刀刃體17直接對塑料工件7側端面進行切割作用,由于刀盤上刀 刃的運動模式為呈圓形旋轉進刀且為定點狀態而不會移位(如圖3),而塑料工件7的加工 面為平面,因此進刀始點會由整疊塑料工件7中段進刀,其切割角度(如圖5、圖6)系介于 0° 45°角而切割其側端面,使銑切出V形槽的角度槽面,再逐漸上下擴大銑切面積(如 圖7、圖8),并根據光學需求進行不同間距的設計,從而使在不連續V形槽中間,以鏡面平臺 9連結(如圖9),待塑料工件7完全經過刀盤11時(參閱圖4隨塑料工件的前移),即可完 成整疊的塑料工件V形槽(如圖10)。
(五)成品完成5,清除塑料工件的渣屑,并移除定位板14疊放相同片數塑料工件 進行下一次的切割成型。
藉此,本發明塑料以鏡面平臺連結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既兩兩V形槽之間具有 間隔,而不是連續的),該V形槽的槽面呈鏡面(切割之后V形槽的槽面會產生如鏡面般光 亮的效果),具有下列的功能
1.本發明塑料以鏡面平臺連結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可避免誤碰傷,對V形槽的損害。
2.本發明塑料以鏡面平臺連結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當鏡面平臺大小約等于V形 槽間距的一半時,其中心輝度及光能量相當于沒有V形槽的鏡面入光端面的中心輝度及發 光面整體光能量。
3.本發明塑料以鏡面平臺連結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可以增加光學能量及使用率。
4.本發明以鏡面平臺連結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可避免因連續V形槽結構的脆弱 而破裂,影響光學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塑料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切割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平臺構成配合一平臺,該平臺包含一輸送基臺、一切割刀組及定位板組;量測制程量取刀盤及塑料板厚的數據,套用公式取得可待加工的塑料片數;定位整平將算計完成的待加工塑料片數,定位整平于輸送基臺上;切割成型由輸送基臺輸送前移,以切割刀盤組對該塑料側端面進行旋轉切割,使形成不連續V形槽,其間以鏡面小平臺連接的微結構。
2.依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切割工法,其特征在于該套用公式為(加工片數=2X (RXSin(Θ ° )/板厚)),該R為刀刃體與刀盤圓心距,該O角的范圍介于 O。< Θ < 45°。
3.依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切割工法,其特征在于切割刀盤組包含一刀盤及刀盤上平均配置的數刀刃座。
4.依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切割工法,其特征在于該V形槽的槽面系呈鏡面。
5.依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切割工法,其特征在于定位板組包含一由動力單元帶動的定位板及一供動力單元固置且連動于輸送基臺的固置架。
6.依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切割工法,其特征在于該塑料為背光模組的導光板。
全文摘要
一種塑料的不連續V形槽結構切割工法,是將刀盤轉動軸與塑料工件移動方向呈垂直加工,利用刀盤上的刀刃切割作用于塑料工件側端面,使形成有鏡面功能的V形槽;由導入刀盤刀刃與塑料板厚的量測數據,計算取得可待加工的塑料片數,即可一次加工完成數片塑料工件的V形槽成形制程,于加工方法亦可加以簡化,相對降低制作成本而提高其競爭力。其中V形槽為不連續成形,其間以鏡面小平臺連接。
文檔編號B23C3/28GK103028766SQ20111029094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9日
發明者黎忠勇 申請人:富昱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