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全自動打螺絲機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結構新穎,工作效率高的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
背景技術:
自動打螺絲是在家電產品,機械產品,兒童玩具等產品的裝配過程中經常采用的機械設備,申請號為201010209372. 7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自動打螺絲機,該發明包括機座、電器控制箱、觸摸屏、送料機構、打螺絲機構和檢測機構,打螺絲機構包括機架、電批、萬向導柱和儲存螺絲裝置,該自動打螺絲機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產 品的裝配質量和產量。但是,該發明結構單一,特別是打螺絲機構只能是用單一電批間歇性地將螺絲擰鎖到工件上,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新穎,工作效率高的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為實現所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構造一種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包括主板,側板,設置在主板頂端的上落驅動裝置,設置在側板頂端的旋轉驅動電機,連接在主板底端中部的打螺絲旋轉機構,打螺絲旋轉機構包括旋轉主軸及連接在旋轉主軸上的多個打螺絲柱,打螺絲柱包括吸嘴支座,連接在吸嘴支座底端的吸嘴支座軸承,吸嘴支座軸承內端連接有吸嘴主軸,吸嘴主軸頂端設有多個對稱的缺口,連接在吸嘴支座軸承外端面連接有吸嘴外蓋,螺接在吸嘴外蓋底端內端的吸嘴固定套,吸嘴固定套內連接有吸嘴,吸嘴支座中部開設有吸嘴通孔,吸嘴通孔內轉接有吸嘴主軸套,吸嘴主軸套底部內腔螺接有螺絲刀座,螺絲刀座底端內腔連接有螺絲刀,螺絲刀中部設有凸緣,螺絲刀底端插入吸嘴內腔,螺絲刀的凸緣下端套接有復位彈簧。旋轉主軸包括固定連接在主板的主軸通孔的頂端的主軸,主軸的下端穿越主軸通孔,主軸上部與主軸通孔之間連接有軸套,軸套下連接有上軸承,上軸承的圓周面上連接有旋轉主軸套,旋轉主軸套的頂端連接有主軸旋轉輪,在側板頂端設有旋轉驅動電機,旋轉驅動電機向下穿越側板驅動孔的輸出軸齒輪通過主軸同步帶與主軸旋轉輪連接,旋轉主軸套的圓周面上連接有滑軌,滑軌連接有滑塊,在旋轉主軸套上部還連接有彈簧掛銷,吸嘴支座與滑軌連接,旋轉主軸套底部連接有下軸承,下軸承的內端面與主軸的底部連接,下軸承與旋轉主軸套底端連接有主軸底蓋。上落驅動裝置包括固定主板,連接在與固定主板兩側垂直連接的左固定側板、右固定側板,設置在固定主板中部的上落滑軌,依次連接在上落滑軌一側的上落滑塊、絲桿上落內塊、絲桿上落外塊、伺服電機底座,其中,絲桿上落外塊中部的螺孔內螺接有上落絲桿,上落絲桿底部連接有上落絲桿下軸承,上落絲桿上部連接有絲桿螺帽,絲桿螺帽頂端連接有上落絲桿上軸承,上落絲桿上軸承頂端連接有第一同步輪,第一同步輪設置在固定主板、左固定側板、右固定側板頂端的固定頂板頂端,第一同步輪通過上落同步帶與第二同步輪轉接,第二同步輪連接在安裝于固定頂板的通槽上的上落步進電機上部;其中,伺服電機底座安裝有伺服電機,伺服電機底部連接有聯軸器,聯軸器下部連接有彈性聯軸器,彈性聯軸器底端能與吸嘴主軸上落轉接。打螺絲旋轉機構后面還配合設置有螺絲送料機構,螺絲送料機構包括螺絲機底座,連接在螺絲機底座四角的四支撐桿,四支撐桿頂部均連接有支撐軸承,四支撐軸承之間置有輥筒,輥筒圓周面上開設有螺絲門,輥筒后端連接有輥筒后蓋,輥筒后蓋前端設置有多個螺絲撥片,輥筒后蓋后端中部連接有第一皮帶輪,第一 皮帶輪通過同步帶與第二同步輪轉接,第二同步輪與設置在螺絲機底座上的棍筒驅動電機轉接,棍筒前端連接有棍筒前蓋,輥筒前蓋內端與輥筒后蓋內端連接有四輥筒支撐條,輥筒前蓋的中部開設有圓孔,圓孔內插有螺絲直線送料槽,螺絲直線送料槽后端兩側連接有接螺絲翼片,螺絲直線送料槽中部頂端連接有直線振動送料器,直線振動送料器頂端連接有送料器固定板,直線振動送料器前端設置在第三吸嘴下側,方便第三吸嘴吸取螺絲。垂直連接在螺絲機板座左、右兩端的左側板、右側板,左側板與右側板的頂部內側連接有螺絲斗,左側板內側中部還連接有減速電機座,減速電機座安裝有減速電機,減速電機輸出軸連接有偏心輪,螺絲斗底端出口處設有螺絲平送槽體,螺絲平送槽體頂端連接有螺絲振動器,螺絲振動器頂端連接有振動器固定板,振動器固定板安裝在機體上,螺絲平送槽體前端設置在吸嘴下側,吸嘴吸取螺絲。吸嘴旁設有螺絲電眼檢測板,螺絲電眼檢測板上安裝有檢測螺絲電眼,檢測螺絲電眼設置在吸嘴底側,方便檢測吸嘴是否成功吸取螺絲。主板前部開設有觀察孔,觀察孔上設有攝像頭裝置。 旋轉主軸的打螺絲柱為2至8套。本發明的有益之處是,采用先進的旋轉主軸結構,構思新穎,工作效率高,提高產品的裝配質量和產量,在現有人工成本逐漸增高的境況下,為使用者降低了生產成本,明顯提高了經濟效益。設計科學合理,可根據用戶的需求調整具體的打螺絲位與速度。
圖I是本發明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的立體俯視圖;圖2是本發明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的立體仰視圖;圖3是本發明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的旋轉主軸立體圖;圖4是本發明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的旋轉主軸剖面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的旋轉主軸分解圖;圖6是本發明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的上落驅動裝置分解圖;圖7是本發明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的螺絲送料機構分解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優選實施例就本發明所述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參閱圖I至圖7所示的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優選實施例,包括主板I,側板5,設置在主板I頂端的上落驅動裝置2,設置在側板5頂端的旋轉驅動電機3,連接在主板I底端中部的打螺絲旋轉機構4,打螺絲旋轉機構4包括旋轉主軸40及連接在旋轉主軸40上的第一打螺絲柱41、第二打螺絲柱42、第三打螺絲柱43、第四打螺絲柱44,第一打螺絲柱41、第二打螺絲柱42、第三打螺絲柱43、第四打螺絲柱44的結構均相同,現以第一打螺絲柱41為例進行說明,第一打螺絲柱41包括第一吸嘴支座411,連接在第一吸嘴支座411底端的第一吸嘴支座軸承412,第一吸嘴支座軸承412內端連接有第一吸嘴主軸410,第一吸嘴主軸410頂端設有多個對稱的缺口 4102,連接在第一吸嘴支座軸承412外端面連接有第一吸嘴外蓋413,螺接在第一吸嘴外蓋413底端內端的第一吸嘴固定套414,第一吸嘴固定套414內連接有第一吸嘴415,第一吸嘴支座411中部開設有第一吸嘴通孔416,第一吸嘴通孔416內轉接有第一吸嘴主軸套417,第一吸嘴主軸套417底部內腔螺接有第一螺絲刀座418,第一螺絲刀座418底端內腔連接有第一螺絲刀419,第一螺絲刀419中部設有第一凸緣4192,第一螺絲刀419底端插入第一吸嘴415內腔,第一螺絲刀419的第一凸緣4192下端套接有復位彈簧4194。旋轉主軸40包括固定連接在主板I的主軸通孔11的頂端的主軸401,主軸401的下端穿越主軸通孔11,主軸401上部與主軸通孔11之間連接有軸套400,軸套400下連接有上軸承402,上軸承402的圓周面上連接有旋轉主軸套403,旋轉主軸套403的頂端連接有主軸旋轉輪404,在側板5頂端設有旋轉驅動電機3,旋轉驅動電機3向下穿越側板驅動孔51的輸出軸齒輪31通過主軸同步帶32與主軸旋轉輪404連接,旋轉主軸套403的圓周面上連接有第一滑軌4041,第二滑軌4042,第三滑軌4043,第四滑軌4044,第一滑軌4041連接有第一滑塊4051,第二滑軌4042連接有第二滑塊4052,第三滑軌4043連接有第三滑塊4053,第四滑軌4044連接有第四滑塊4054,在旋轉主軸套403上部還分別對應連接有第一彈簧掛銷4061,第二彈簧掛銷4062,第三彈簧掛銷4063,第四彈簧掛銷4064,第一吸嘴支座411與第一滑軌4041連接,旋轉主軸套403底部連接有下軸承407,下軸承407的內端面與主軸401的底部連接,下軸承407與旋轉主軸套403底端連接有主軸底蓋408。上落驅動裝置2包括固定主板21,連接在與固定主板21兩側垂直連接的左固定側板211、右固定側板212,設置在固定主板21中部的上落滑軌22,依次連接在上落滑軌22一側的上落滑塊221、絲桿上落內塊23、絲桿上落外塊24、伺服電機底座25,其中,絲桿上落外塊24中部的螺孔240內螺接有上落絲桿241,上落絲桿241底部連接有上落絲桿下軸承242,上落絲桿241上部連接有絲桿螺帽243,絲桿螺帽243頂端連接有上落絲桿上軸承244,上落絲桿上軸承244頂端連接有第一同步輪245,第一同步輪245設置在固定主板21、左固定側板211、右固定側板212頂端的固定頂板213頂端,第一同步輪245通過上落同步帶246與第二同步輪247轉接,第二同步輪247連接在安裝于固定頂板213的通槽2132上的上落步進電機248上部;其中,伺服電機底座25安裝有伺服電機251,伺服電機251底部連接有聯軸器252,聯軸器252下部連接有彈性聯軸器253,彈性聯軸器253底端能分別與第一吸嘴主軸410、第二吸嘴主軸4194、第三吸嘴主軸430、第四吸嘴主軸440上落轉接。打螺絲旋轉機構4后面還配合設置有螺絲送料機構6,螺絲送料機構6包括螺絲機底座601,連接在螺絲機底座601四角的四支撐桿,分別是第一支撐桿602、第二支撐桿603、第三支撐桿604、第四支撐桿605,第一支撐桿602、第二支撐桿603、第三支撐桿604、第四支撐桿605頂部均連接有支撐軸承,分別是第一支撐軸承606、第二支撐軸承607、第三支撐軸、承608、第四支撐軸承609,第一支撐軸承606、第二支撐軸承607、第三支撐軸承608、第四支撐軸承609之間置有輥筒610,輥筒610圓周面上開設有螺絲門600,輥筒610后端連接有輥筒后蓋611,輥筒后蓋611前端設置有第一個螺絲撥片612、第二個螺絲撥片613,輥筒后蓋611后端中部連接有第一皮帶輪614,第一皮帶輪614通過同步帶630與第二同步輪615轉接,第二同步輪615與設置在螺絲機底座601上的輥筒驅動電機616轉接,輥筒610前端連接有棍筒前蓋617,棍筒前蓋617內端與棍筒后蓋611內端連接有四棍筒支撐條,分別是第一輥筒支撐條618、第二輥筒支撐條619、第三輥筒支撐條620、第四輥筒支撐條621,輥筒前蓋617的中部開設有圓孔622,圓孔622內插有螺絲直線送料槽623,螺絲直線送料槽623后端兩側連接有左接螺絲翼片624、右接螺絲翼片625,螺絲直線送料槽623中部頂端連接有直線振動送料器626,直線振動送料器626頂端連接有送料器固定板627,直線振動送料器626前端設置在第三吸嘴432下側,方便第三吸嘴432吸取螺絲。第二吸嘴422旁設有螺絲電眼檢測板7,螺絲電眼檢測板7上安裝有檢測螺絲電眼71,檢測螺絲電眼71設置在第二吸嘴422底側,方便檢測第二吸嘴422是否成功吸取螺絲。 主板I前部開設有觀察孔13,觀察孔13上設有攝像頭裝置14。旋轉主軸的打螺絲柱為2至8套,優選實施例為4套。本發明的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與其它機構相互配合工作,因其它機構屬于現有技術,在此就不再贅述。工作原理第三吸嘴432吸入螺絲后,旋轉驅動電機3帶動旋轉主軸40逆時針旋轉45度,此時第三吸嘴432停留在第二吸嘴422處,檢測螺絲電眼71檢測到第三吸嘴432內吸有螺絲,旋轉驅動電機3帶動旋轉主軸40再逆時針旋轉45度,停留在待打螺絲工件螺孔上方,上落驅動裝置2的上落步進電機248及伺服電機251工作,彈性聯軸器253向下移動并旋轉,彈性聯軸器253的底端與第三吸嘴主軸430轉動連接并向下移動,第三螺絲刀435帶動吸入的螺絲旋轉并向下移動,將螺絲打入待打螺絲工件螺孔內,第三螺絲刀435縮回第三吸嘴432內,旋轉驅動電機3帶動旋轉主軸40再逆時針旋轉45度,第三吸嘴432的一次工作流程結束,其它吸嘴也是同樣的工作原理周而復始的旋轉將螺絲吸入吸嘴,檢測,打入工件的螺孔內,若是吸嘴因故沒能吸入螺絲,被檢測到后即旋轉180度,避免空打,降低了空打率,實現全自動螺絲旋轉打入的自動控制。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原理和優選實施例。應當指出,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的變型和改進,也應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包括主板,側板,設置在主板頂端的上落驅動裝置,設置在側板頂端的旋轉驅動電機,連接在主板底端中部的打螺絲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螺絲旋轉機構包括旋轉主軸及連接在旋轉主軸上的多個打螺絲柱,打螺絲柱包括吸嘴支座,連接在吸嘴支座底端的吸嘴支座軸承,吸嘴支座軸承內端連接有吸嘴主軸,吸嘴主軸頂端設有多個對稱的缺口,連接在吸嘴支座軸承外端面連接有吸嘴外蓋,螺接在吸嘴外蓋底端內端的吸嘴固定套,吸嘴固定套內連接有吸嘴,吸嘴支座中部開設有吸嘴通孔,吸嘴通孔內轉接有吸嘴主軸套,吸嘴主軸套底部內腔螺接有螺絲刀座,螺絲刀座底端內腔連接有螺絲刀,螺絲刀中部設有凸緣,螺絲刀底端插入吸嘴內腔,螺絲刀的凸緣下端套接有復位彈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主軸包括固定連接在主板的主軸通孔的頂端的主軸,主軸的下端穿越主軸通孔,主軸上部與主軸通孔之間連接有軸套,軸套下連接有上軸承,上軸承的圓周面上連接有旋轉主軸套,旋轉主軸套的頂端連接有主軸旋轉輪,在側板頂端設有旋轉驅動電機,旋轉驅動電機向下穿越側板驅動孔的輸出軸齒輪通過主軸同步帶與主軸旋轉輪連接,旋轉主軸套的圓周面上連接有滑軌,滑軌連接有滑塊,在旋轉主軸套上部還連接有彈簧掛銷,吸嘴支座與滑軌連接,旋轉主軸套底部連接有下軸承,下軸承的內端面與主軸的底部連接,下軸承與旋轉主軸套底端連接有主軸底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落驅動裝置包括固定主板,連接在與固定主板兩側垂直連接的左固定側板、右固定側板,設置在固定主板中部的上落滑軌,依次連接在上落滑軌一側的上落滑塊、絲桿上落內塊、絲桿上落外塊、伺服電機底座,其中,絲桿上落外塊中部的螺孔內螺接有上落絲桿,上落絲桿底部連接有上落絲桿下軸承,上落絲桿上部連接有絲桿螺帽,絲桿螺帽頂端連接有上落絲桿上軸承,上落絲桿上軸承頂端連接有第一同步輪,第一同步輪設置在固定主板、左固定側板、右固定側板頂端的固定頂板頂端,第一同步輪通過上落同步帶與第二同步輪轉接,第二同步輪連接在安裝于固定頂板的通槽上的上落步進電機上部;其中,伺服電機底座安裝有伺服電機,伺服電機底部連接有聯軸器,聯軸器下部連接有彈性聯軸器,彈性聯軸器底端能與吸嘴主軸上落轉接。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螺絲旋轉機構后面還配合設置有螺絲送料機構,螺絲送料機構包括螺絲機底座,連接在螺絲機底座四角的四支撐桿,四支撐桿頂部均連接有支撐軸承,四支撐軸承之間置有輥筒,輥筒圓周面上開設有螺絲門,輥筒后端連接有輥筒后蓋,輥筒后蓋前端設置有多個螺絲撥片,輥筒后蓋后端中部連接有第一皮帶輪,第一皮帶輪通過同步帶與第二同步輪轉接,第二同步輪與設置在螺絲機底座上的輥筒驅動電機轉接,輥筒前端連接有輥筒前蓋,輥筒前蓋內端與輥筒后蓋內端連接有四輥筒支撐條,輥筒前蓋的中部開設有圓孔,圓孔內插有螺絲直線送料槽,螺絲直線送料槽后端兩側連接有接螺絲翼片,螺絲直線送料槽中部頂端連接有直線振動送料器,直線振動送料器頂端連接有送料器固定板,直線振動送料器前端設置在第三吸嘴下側。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旁設有螺絲電眼檢測板,螺絲電眼檢測板上安裝有檢測螺絲電眼,檢測螺絲電眼設置在吸嘴底側。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前部開設有觀察孔,觀察孔上設有攝像頭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主軸的打螺絲柱為2至8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全自動鎖螺絲機旋轉機構,包括主板,側板,設置在主板頂端的上落驅動裝置,設置在側板頂端的旋轉驅動電機,連接在主板底端中部的打螺絲旋轉機構,打螺絲旋轉機構包括旋轉主軸及連接在旋轉主軸上的多個打螺絲柱,打螺絲柱包括吸嘴支座,連接在吸嘴支座底端的吸嘴支座軸承,吸嘴支座軸承內端連接有吸嘴主軸,連接在吸嘴支座軸承外端面連接有的吸嘴外蓋,螺接在吸嘴外蓋底端內端的吸嘴固定套,吸嘴固定套內連接有吸嘴,吸嘴支座中部開設有吸嘴通孔,吸嘴通孔內轉接有吸嘴主軸套,吸嘴主軸套底部內腔螺接有螺絲刀座,螺絲刀座底端內腔連接有螺絲刀,螺絲刀中部設有凸緣,螺絲刀底端插入吸嘴內腔,螺絲刀的凸緣下端套接有復位彈簧。
文檔編號B23P19/06GK102699676SQ201210135709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日
發明者李育強 申請人:李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