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橋殼半軸管雙頭連裝方法及其機構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橋殼裝配半軸管技術,具體涉及ー種汽車橋殼半軸管雙頭連裝方法及其機構總成。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橋殼用于支承各種載荷并傳遞給車輪,以調節整車運動學和動力學性能,使其具有良好的傳動性能外,還要作為支撐驅動車輪的橫梁,使得左、右驅動車輪的軸向位置保持相對固定,并使得作為汽車行駛系的主要組件的驅動橋和支撐橋一起承受板簧上的車身和車架上部的整車載荷重量,以及在汽車行駛時,承受傳動軸傳遞過來的各種驅動力、驅動カ矩和制動時產生的制動カ與制動カ矩,關通過懸架付給車架。汽車橋殼關系到汽車的整體載重能力,是汽車的重要部件之一。 然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汽車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現有ー些汽車生產企業對汽車橋殼進行裝配半軸管吋,依然采用傳統采用人工定位裝配方法,就是人手將半軸管放置在汽車橋殼的軸孔中,然后采用工具將該半軸管頂壓在軸孔中,這種人工裝配方法速度慢,產量低,而且大批量生產時,其工作量大、重復性高,造成勞動強度加大,容易使人疲勞,另外沒有統ー的定位標準,只有靠個人的主觀判斷,難以保證每個半軸管的裝配精度,易出現次品,材料浪費多,且人工成本高。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的不足,本發明目的之ー在于,提供ー種エ序簡潔、裝配速度快、精度高且能降低勞動強度的汽車橋殼半軸管雙頭連裝方法。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實現上述方法的機構總成。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橋殼半軸管雙頭連裝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I)設置壓抓機臺,通過控制該壓抓機臺工作,以實現夾持固定汽車橋殼;(2)設置輸送裝置,通過控制該輸送裝置工作,以實現驅動輸送帶向前輸送半軸管;(3)設置自動上料裝置,通過控制該自動上料裝置工作,以實現將輸送帶上的半軸管轉移至預定位置,待安裝;(4)設置自動頂料裝置,通過控制該自動頂料裝置工作,以實現將預定位置上的半軸管頂壓到汽車橋殼的軸孔中;(5)設置自動控制系統,該自動控制系統分別與壓抓機臺、輸送裝置、自動上料裝置和自動頂料裝置,并控制其工作狀態;所述的步驟(I)、(2)無先后順序。其還包括以下步驟(6)接通電源,自動控制系統初始化;
(7)壓抓機臺、自動上料裝置和自動頂料裝置位于初始位置;(8)壓抓機臺工作,將汽車橋殼夾持固定;(9)輸送裝置工作,驅動輸送帶向前輸送半軸管,直至將該半軸管輸送至所述自動上料裝置預先設定的上料位置;(10)自動上料裝置工作,將上料位置上的半軸管轉移至汽車橋殼的軸孔的外側位置,并使該半軸管與軸孔相對正;(11)自動頂料裝置工作,將半軸管頂壓入汽車橋殼的軸孔中;重復步驟(7)至(11),實現新一輪的裝配工作。所述步驟(I)具體包括如下步驟(I. I)設置機座;·(I. 2)設置導軌;(I. 3)設置伺服電機;(I. 4)設置兩壓抓機構,該壓抓機構包括ー氣缸、一拉桿及ー壓爪,該壓爪的后端與拉桿的上端鉸接,該壓爪的中部通過ー銷軸活動設置在所述機座頂部,該壓爪的前端向前延伸并形成一與汽車橋殼的外形輪廓相適配的壓勾部;(I. 5)將兩壓抓機構對稱設置在機座的ー側;(I. 6)通過防傾滾輪組將所述機座活動設置在導軌上,將伺服電機設置在機座的底部,井能驅動該機座于所述導軌上往復運動,(I. 7)將所述氣缸垂直設置在機座的底部,并使該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拉桿的下端相連接,制得壓抓機臺。所述步驟(4)具體包括如下步驟(4. I)設置機架;(4. 2)設置氣缸,將該氣缸水平設置在機架上,并使該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汽車橋殼的軸孔在同一軸線上;(4. 3)設置頂頭,將該頂頭設置在氣缸的活塞桿上,并與所述軸孔相對正,制得自動頂料裝置。所述輸送裝置包括輸送帶及能驅動該輸送帶運轉的伺服電機。所述步驟(3)具體包括如下步驟(3. I)設置底座;(3. 2)設置氣缸,將該氣缸垂直設置在底座上;(3. 3)設置托板,將該托板設置在氣缸的活塞桿上,且在該氣缸縮回動作完畢后與輸送帶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而在該氣缸伸出動作完畢后與所述汽車橋殼的軸孔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在該托板上設有與所述半軸管的外形輪廓相適配的放置軸槽,制得自動上料裝置。一種實施上述汽車橋殼半軸管雙頭連裝方法的機構總成,其包括一自動控制系統及分別與該自動控制系統相連,并受其控制的壓抓機臺、兩輸送裝置、兩自動上料裝置及兩自動頂料裝置,兩自動上料裝置對稱設置在壓抓機臺的兩側,兩自動頂料裝置分別設置在與其相對應的自動上料裝置的ー側,且與該自動上料裝置和壓抓機臺在同一直線上,兩輸送裝置分別設置在與其相對應的自動上料裝置的另ー側。所述壓抓機臺包括機座、導軌、伺服電機及兩壓抓機構,兩壓抓機構對稱設置在機座的ー側,所述機座通過防傾滾輪組活動設置在導軌上,所述伺服電機設置在機座的底部,井能驅動該機座于所述導軌上往復運動,所述壓抓機構包括ー氣缸、一拉桿及ー壓爪,該壓爪的后端與拉桿的上端鉸接,該壓爪的中部通過ー銷軸活動設置在所述機座頂部,該壓爪的前端向前延伸并形成一與汽車橋殼的外形輪廓相適配的壓勾部,所述氣缸垂直設置在機座的底部,并使該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拉桿的下端相連。所述自動頂料裝置包括一機架、一氣缸及ー頂頭,所述氣缸水平設置在機架上,并使該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汽車橋殼的軸孔在同一軸線上,所述頂頭設置在氣缸的活塞桿上,并與所述軸孔相對正。所述輸送裝置包括輸送帶及能驅動該輸送帶運轉的伺服電機;所述自動上料裝置包括一底座、ー氣缸及ー托板,所述氣缸垂直設置在底座上,所述托板設置在氣缸的活塞桿上,且在該氣缸縮回動作完畢后與輸送帶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而在該氣缸伸出動作完畢后 與所述汽車橋殼的軸孔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該托板上設有與所述半軸管的外形輪廓相適配的放置軸槽;所述自動控制系統包括ーエ控計算機。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提供的方法,エ序簡潔,自動化程度高,可全自動、快速、高精度地完成將半軸管裝配在汽車橋売上的作業動作;本發明提供的機構總成,結構簡單,應用機械自動化,只需在自動控制系統上輸入相應的參數及控制指令,便可以控制壓抓機臺、輸送裝置、自動上料裝置及自動頂料裝置的工作狀態,實現自動將半軸管裝配在汽車橋殼上的目的,在減輕了勞動強度的同時,還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保證了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參見圖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汽車橋殼半軸管雙頭連裝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I)設置壓抓機臺1,通過控制該壓抓機臺I工作,以實現夾持固定汽車橋殼5 ;(2)設置輸送裝置2,通過控制該輸送裝置2工作,以實現驅動輸送帶向前輸送半軸管6 ;(3)設置自動上料裝置3,通過控制該自動上料裝置3工作,以實現將輸送帶上的半軸管6轉移至預定位置,待安裝;(4)設置自動頂料裝置4,通過控制該自動頂料裝置4工作,以實現將預定位置上的半軸管6頂壓到汽車橋殼5的軸孔中;(5)設置自動控制系統,該自動控制系統分別與壓抓機臺I、輸送裝置2、自動上料裝置3和自動頂料裝置4,并控制其工作狀態;所述的步驟⑴、⑵無先后順序。其還包括以下步驟(6)接通電源,自動控制系統初始化;(7)壓抓機臺I、自動上料裝置3和自動頂料裝置4位于初始位置;
(8)壓抓機臺I工作,將汽車橋殼5夾持固定;(9)輸送裝置2工作,驅動輸送帶向前輸送半軸管6,直至將該半軸管6輸送至所述自動上料裝置3預先設定的上料位置;(10)自動上料裝置3工作,將上料位置上的半軸管6轉移至汽車橋殼5的軸孔的外側位置,并使該半軸管6與軸孔相對正;(11)自動頂料裝置4工作,將半軸管6頂壓入汽車橋殼5的軸孔中;
重復步驟(7)至(11),實現新一輪的裝配工作。所述步驟(I)具體包括如下步驟(I. I)設置機座 11 ;(I. 2)設置導軌 12 ;(I. 3)設置伺服電機13 ;(I. 4)設置兩壓抓機構14,該壓抓機構14包括一氣缸141、一拉桿142及一壓爪13,該壓爪13的后端與拉桿142的上端鉸接,該壓爪13的中部通過ー銷軸活動設置在所述機座11頂部,該壓爪13的前端向前延伸并形成一與汽車橋殼5的外形輪廓相適配的壓勾部;(I. 5)將兩壓抓機構14對稱設置在機座11的一側;(I. 6)通過防傾滾輪組15將所述機座11活動設置在導軌12上,將伺服電機13設置在機座11的底部,井能驅動該機座11于所述導軌12上往復運動,(I. 7)將所述氣缸141垂直設置在機座11的底部,并使該氣缸141的活塞桿與所述拉桿142的下端相連接,制得壓抓機臺I。所述步驟(4)具體包括如下步驟(4. I)設置機架 41 ;(4. 2)設置氣缸42,將該氣缸42水平設置在機架41上,并使該氣缸42的活塞桿與所述汽車橋殼5的軸孔在同一軸線上;(4. 3)設置頂頭43,將該頂頭43設置在氣缸42的活塞桿上,并與所述軸孔相對正,制得自動頂料裝置4。所述輸送裝置2包括輸送帶及能驅動該輸送帶運轉的伺服電機。所述步驟(3)具體包括如下步驟(3. I)設置底座 31 ;(3. 2)設置氣缸32,將該氣缸32垂直設置在底座31上;(3. 3)設置托板33,將該托板33設置在氣缸32的活塞桿上,且在該氣缸32縮回動作完畢后與輸送帶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而在該氣缸32伸出動作完畢后與所述汽車橋殼5的軸孔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在該托板33上設有與所述半軸管6的外形輪廓相適配的放置軸槽,制得自動上料裝置3。一種實施上述汽車橋殼半軸管雙頭連裝方法的機構總成,其包括一自動控制系統及分別與該自動控制系統相連,并受其控制的壓抓機臺I、兩輸送裝置2、兩自動上料裝置3及兩自動頂料裝置4,兩自動上料裝置3對稱設置在壓抓機臺I的兩側,兩自動頂料裝置4分別設置在與其相對應的自動上料裝置3的ー側,且與該自動上料裝置3和壓抓機臺I在同一直線上,兩輸送裝置2分別設置在與其相對應的自動上料裝置3的另ー側。
所述壓抓機臺I包括機座11、導軌12、伺服電機13及兩壓抓機構14,兩壓抓機構14對稱設置在機座11的ー側,所述機座11通過防傾滾輪組15活動設置在導軌12上,所述伺服電機13設置在機座11的底部,井能驅動該機座11于所述導軌12上往復運動,所述壓抓機構14包括一氣缸141、一拉桿142及一壓爪13,該壓爪13的后端與拉桿142的上端鉸接,該壓爪13的中部通過ー銷軸活動設置在所述機座11頂部,該壓爪13的前端向前延伸并形成一與汽車橋殼5的外形輪廓相適配的壓勾部,所述氣缸141垂直設置在機座11的底部,并使該氣缸141的活塞桿與所述拉桿142的下端相連接。所述自動頂料裝置4包括一機架41、ー氣缸42及ー頂頭43,所述氣缸42水平設置在機架41上,并使該氣缸42的活塞桿與所述汽車橋殼5的軸孔在同一軸線上,所述頂頭43設置在氣缸42的活塞桿上,并與所述軸孔相對正。
所述輸送裝置2包括輸送帶及能驅動該輸送帶運轉的伺服電機13 ;所述自動上料裝置3包括一底座31、一氣缸32及一托板33,所述氣缸32垂直設置在底座31上,所述托板33設置在氣缸32的活塞桿上,且在該氣缸32縮回動作完畢后與輸送帶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而在該氣缸32伸出動作完畢后與所述汽車橋殼5的軸孔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該托板33上設有與所述半軸管6的外形輪廓相適配的放置軸槽;所述自動控制系統包括ーエ控計算機。本發明提供的方法,エ序簡潔,自動化程度高,可全自動、快速、高精度地完成將半軸管6裝配在汽車橋殼5上的作業動作;本發明提供的機構總成,結構簡單,成本低。工作時,只需在自動控制系統上輸入相應的參數及控制指令,便可以控制壓抓機臺I、輸送裝置2、自動上料裝置3及自動頂料裝置4的工作狀態,實現自動將半軸管6裝配在汽車橋殼5上的目的,在減輕了勞動強度的同時,還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保證了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如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所述,采用與其相同或相似結構而得到的其它機構總成及エ作方法,均在本發明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橋殼半軸管雙頭連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驟 (1)設置壓抓機臺,通過控制該壓抓機臺工作,以實現夾持固定汽車橋殼; (2)設置輸送裝置,通過控制該輸送裝置工作,以實現驅動輸送帶向前輸送半軸管; (3)設置自動上料裝置,通過控制該自動上料裝置工作,以實現將輸送帶上的半軸管轉移至預定位置,待安裝; (4)設置自動頂料裝置,通過控制該自動頂料裝置工作,以實現將預定位置上的半軸管頂壓到汽車橋殼的軸孔中; (5)設置自動控制系統,該自動控制系統分別與壓抓機臺、輸送裝置、自動上料裝置和自動頂料裝置,并控制其工作狀態; 所述的步驟(I)、⑵無先后順序。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橋殼半軸管雙頭連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以下步驟 (6)接通電源,自動控制系統初始化; (7)壓抓機臺、自動上料裝置和自動頂料裝置位于初始位置; (8)壓抓機臺工作,將汽車橋殼夾持固定; (9)輸送裝置工作,驅動輸送帶向前輸送半軸管,直至將該半軸管輸送至所述自動上料裝置預先設定的上料位置; (10)自動上料裝置工作,將上料位置上的半軸管轉移至汽車橋殼的軸孔的外側位置,并使該半軸管與軸孔相對正; (11)自動頂料裝置工作,將半軸管頂壓入汽車橋殼的軸孔中; 重復步驟(7)至(11),實現新一輪的裝配工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橋殼半軸管雙頭連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I. I)設置機座; (I. 2)設置導軌; (1.3)設置伺服電機; (I. 4)設置兩壓抓機構,該壓抓機構包括一氣缸、一拉桿及一壓爪,該壓爪的后端與拉桿的上端鉸接,該壓爪的中部通過一銷軸活動設置在所述機座頂部,該壓爪的前端向前延伸并形成一與汽車橋殼的外形輪廓相適配的壓勾部; (I. 5)將兩壓抓機構對稱設置在機座的一側; (I. 6)通過防傾滾輪組將所述機座活動設置在導軌上,將伺服電機設置在機座的底部,并能驅動該機座于所述導軌上往復運動, (I. 7)將所述氣缸垂直設置在機座的底部,并使該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拉桿的下端相連接,制得壓抓機臺。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橋殼半軸管雙頭連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4. I)設置機架; (4. 2)設置氣缸,將該氣缸水平設置在機架上,并使該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汽車橋殼的軸孔在同一軸線上;(4. 3)設置頂頭,將該頂頭設置在氣缸的活塞桿上,并與所述軸孔相對正,制得自動頂料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橋殼半軸管雙頭連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裝置包括輸送帶及能驅動該輸送帶運轉的伺服電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橋殼半軸管雙頭連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3. I)設置底座; (3. 2)設置氣缸,將該氣缸垂直設置在底座上; (3. 3)設置托板,將該托板設置在氣缸的活塞桿上,且在該氣缸縮回動作完畢后與輸送帶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而在該氣缸伸出動作完畢后與所述汽車橋殼的軸孔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在該托板上設有與所述半軸管的外形輪廓相適配的放置軸槽,制得自動上料裝置。
7.一種實施權利要求1-6任意一項所述汽車橋殼半軸管雙頭連裝方法的機構總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自動控制系統及分別與該自動控制系統相連,并受其控制的壓抓機臺、兩輸送裝置、兩自動上料裝置及兩自動頂料裝置,兩自動上料裝置對稱設置在壓抓機臺的兩側,兩自動頂料裝置分別設置在與其相對應的自動上料裝置的一側,且與該自動上料裝置和壓抓機臺在同一直線上,兩輸送裝置分別設置在與其相對應的自動上料裝置的另一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機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抓機臺包括機座、導軌、伺服電機及兩壓抓機構,兩壓抓機構對稱設置在機座的一側,所述機座通過防傾滾輪組活動設置在導軌上,所述伺服電機設置在機座的底部,并能驅動該機座于所述導軌上往復運動,所述壓抓機構包括一氣缸、一拉桿及一壓爪,該壓爪的后端與拉桿的上端鉸接,該壓爪的中部通過一銷軸活動設置在所述機座頂部,該壓爪的前端向前延伸并形成一與汽車橋殼的外形輪廓相適配的壓勾部,所述氣缸垂直設置在機座的底部,并使該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拉桿的下端相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機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頂料裝置包括一機架、一氣缸及一頂頭,所述氣缸水平設置在機架上,并使該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汽車橋殼的軸孔在同一軸線上,所述頂頭設置在氣缸的活塞桿上,并與所述軸孔相對正。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機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裝置包括輸送帶及能驅動該輸送帶運轉的伺服電機;所述自動上料裝置包括一底座、一氣缸及一托板,所述氣缸垂直設置在底座上,所述托板設置在氣缸的活塞桿上,且在該氣缸縮回動作完畢后與輸送帶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而在該氣缸伸出動作完畢后與所述汽車橋殼的軸孔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該托板上設有與所述半軸管的外形輪廓相適配的放置軸槽;所述自動控制系統包括一工控計算機。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橋殼半軸管雙頭連裝方法,還公開了一種實施該方法的機構總成,其包括一自動控制系統及分別與該自動控制系統相連,并受其控制的壓抓機臺、兩輸送裝置、兩自動上料裝置及兩自動頂料裝置;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工序簡潔,自動化程度高,可全自動、快速、高精度地完成將半軸管裝配在汽車橋殼上的作業動作;本發明提供的機構總成,結構簡單,應用機械自動化,只需在自動控制系統上輸入相應的參數及控制指令,便可以控制壓抓機臺、輸送裝置、自動上料裝置及自動頂料裝置的工作狀態,實現自動將半軸管裝配在汽車橋殼上的目的,在減輕了勞動強度的同時,還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保證了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文檔編號B23P19/02GK102672454SQ20121016024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1日
發明者李朝平 申請人:東莞市嘉龍皮革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