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護電動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工具,尤其是一種打眼工具。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電鉆是人們工作中常用的打眼工具之一。目前,電鉆主要由機殼、握把和鉆頭組成,在打眼操作時,鉆頭很容易帶出或蹦出碎渣,因此經常發生碎渣蹦傷工人的問題,而現在的電鉆無法解決此類問題。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設計精巧、保護工人安全的防護電動鉆。本發明包括機殼、握把、電源線以及鉆頭,所述機殼為圓筒狀結構,尾部斜向安裝握把,頂端插式連接鉆頭;在機殼前端固定套接固定環,尾端活動套接滑動環,在滑動環上均勻連接支桿,在固定環上均勻安裝骨架,且支桿頂端活動連接在骨架上;在骨架的外部罩有軟性透明罩,軟性透明罩的前端與固定環連接。正常使用時,使用者將滑動環拉至機殼的最尾端,通過支桿帶動骨架和透明罩全·部貼在機殼表面,此時可正常打眼操作。提高保護使用時,使用者可將滑動環向機殼前端推動,帶動支桿逐漸支起骨架和透明罩,最后將透明罩和骨架完全撐起形成傘狀,此時打眼工作時可通過透明罩觀察打眼區域,并通過透明罩來提供隔離保護,避免碎渣蹦傷操作者。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設計合理、方便實用、操作便利,可提高工作安全性。
圖I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簡圖。附圖標號1為機殼、2為握把、3為電源線、4為鉆頭、5為固定環、6為滑動環、7為支桿、8為骨架、9為軟性透明罩。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I所示的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簡圖中,包括機殼I、握把2、電源線3以及鉆頭4,所述機殼為圓筒狀結構,尾部斜向安裝握把,頂端插式連接鉆頭;在機殼前端固定套接固定環5,尾端活動套接滑動環6,在滑動環上均勻連接支桿7,在固定環上均勻安裝骨架8,且支桿頂端活動連接在骨架上;在骨架的外部罩有軟性透明罩9,軟性透明罩的前端與固定環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防護電動鉆,包括機殼(1)、握把(2)、電源線(3)以及鉆頭(4),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1)為圓筒狀結構,尾部斜向安裝握把(2),頂端插式連接鉆頭(4);在機殼(1)前端固定套接固定環(5),尾端活動套接滑動環(6),在滑動環(6)上均勻連接支桿(7),在固定環(5 )上均勻安裝骨架(8 ),且支桿(7 )頂端活動連接在骨架(8 )上;在骨架(8 )的外部罩有軟性透明罩(9),軟性透明罩(9)的前端與固定環(5)連接。
全文摘要
一種防護電動鉆,包括機殼、握把、電源線以及鉆頭,所述機殼為圓筒狀結構,尾部斜向安裝握把,頂端插式連接鉆頭;在機殼前端固定套接固定環,尾端活動套接滑動環,在滑動環上均勻連接支桿,在固定環上均勻安裝骨架,且支桿頂端活動連接在骨架上;在骨架的外部罩有軟性透明罩,軟性透明罩的前端與固定環連接。本發明具有設計合理、方便實用、操作便利等優點。
文檔編號B23B45/02GK102873372SQ20121033647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3日
發明者林淑琴 申請人:林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