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全封閉制冷壓縮機壓簧支柱焊接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制冷壓縮機制造的技術領域,涉及全封閉制冷壓縮機殼體焊接技術,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全封閉制冷壓縮機壓簧支柱焊接模具。
背景技術:
壓縮機支承銷焊接質量的穩定性決定了壓縮機的使用壽命,獲得高質量的殼體焊接是每一個制造廠商追求的目標。在目前壓縮機行業的外殼體焊接設備中,逆變焊機日趨主流,但是這種設備的使用對模具的設計結構有更高的要求。現有技術中的焊接模具結構如圖I所示,
四個下電極31分別與兩個左電極28和兩個右電極29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所述的左電極28、右電極29固定安裝在平衡裝置25上;所述左電極28和右電極29與固定板30固定連接;所述的固定板30與滑道槽27固定相連,所述的滑道槽27與滑道26之間采用滑動連接,所述滑道26固定在側板24上,所述的側板24固定連接在底板23上,所述的平衡裝置25固定連接在底板23上。當工作時,所述的四個下電極31表面的共面只能依靠所述的平衡裝置25和所述的左電極28、右電極29通過固定板30帶動滑道槽27沿著滑道26上下運動,進行調整。經過長時間的工作,所述平衡裝置25和所述滑道槽27,由于相互間的磨損或大量的灰塵和焊渣落入其中,造成平衡裝置25卡死,或者滑道26與滑道槽27之間卡死,使四個下電極3表面不共面,影響支承銷的焊接質量。同時,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焊接模具結構復雜,對模具調試、損壞件更換或維修極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全封閉制冷壓縮機壓簧支柱焊接模具,目的是提高焊接質量和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本發明提供的全封閉制冷壓縮機壓簧支柱焊接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的上模座包括連接板和上電極,所述的下模座包括下電極、電極座、底板,所述的底板的上表面上設下連接板并與所述的底板固定連接;在所述的下連接板上固定安裝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為豎直向上從所述的下連接板中向上伸出;所述的電極座通過限位孔與所述的限位柱形成間隙配合;在所述的電極座與下連接板之間,設有壓簧,所述的壓簧套在所述的限位柱上。在所述的限位孔中設有套筒,所述的套筒的外圓與所述的限位孔為緊配合,所述的套筒的內孔與所述的限位柱為間隙配合。所述的電極座上設有壓簧孔,在所述的壓簧孔中設限位套和限位套襯套,所述的限位套襯套設置在所述的壓簧孔與限位套之間;所述的限位柱穿過所述的限位套,所述的壓簧的上端抵緊在所述的限位套的內端部。所述的下連接板的上表面上設有墊板。所述的電極座的數量多于ー個,且所述電極座之間設有隔板。所述的電極座上設有冷卻水循環水道。本發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上模向下運動實施焊接之前,能使四個下電極表面共面,提高了支柱的焊接質量,杜絕了焊渣的侵入,模具整體結構簡単、緊湊;并且在后期的模具調試、維護過程中能有效減少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模具的使用壽命,同時也縮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
下面對本說明書各幅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圖I為本說明書背景技術中所述模具的結構剖視圖。圖2為本發明模具的結構剖視圖。圖3為圖2所示模具的左視圖。圖4為圖2所示限位套和限位套襯套的剖視圖。圖中標記為I、連接板,2、上電極,3、下電極,4、止ロ定位板,5、導柱,6、蓋板,7、導套,8、調整塊,9、墊塊,10、彈簧,11、立柱套,12、底板,13、下連接板,14、墊板,15、壓簧,16、限位套襯套,17、限位套,18、限位柱,19、套筒,20、隔板,21、左電極座,22、右電極座,23、底板,24、側板,25、平衡裝置,26、滑道,27、滑道槽,28、左電極,29、右電極,30、固定板,31、下電極。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ー步詳細的說明,以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發明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如圖2所表達的本發明的結構,為ー種全封閉制冷壓縮機壓簧支柱焊接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的上模座包括連接板I和上電極2,所述的下模座包括下電極3、電極座、底板12。如圖2所示,所述的全封閉制冷壓縮機壓簧支柱焊接模具還包括止ロ限位板4、導柱5、蓋板6、導套7、調整塊8、墊塊9、彈簧10、立柱套11。所述的蓋板6上、下運動是通過導柱5實現導向和限位。所述的蓋板6與導套7為過渡配合連接,所述的蓋板6與止ロ限位板4通過螺釘連接。為了保證導柱5上下運動的準確性,在底板12上固定設置立柱套11,所述的導柱5固定安裝在所述的立柱套11的安裝孔中,所述的導柱5與導套7的連接方式為間隙配合。彈簧10套在所述的導柱5上。如圖2所示,所述的電極座又分為左電極座21、右電極座22,左電極座21、右電極座22和蓋板6在上模座的作用下同時向下運動,在壓簧15和彈簧10的反作用力下恢復原位。所述的左電極座21和右電極座22通過螺釘與下電極3連接。為了調節彈簧10的壓力,在所述的導柱5上設置墊塊9和調整塊8。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并克服其缺陷,實現提高焊接質量和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的發明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如圖2至圖4所示,本發明提供的全封閉制冷壓縮機壓簧支柱焊接模具,所述的底板12的上表面上設下連接板13并與所述的底板12固定連接;在所述的下連接板13上固定安裝限位柱18,所述的限位柱18為豎直向上從所述的下連接板13中向上伸出;所述的電極座通過限位孔與所述的限位柱18形成間隙配合;在所述的電極座與下連接板13之間,設有壓簧15,所述的壓簧15套在所述的限位柱18上。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保證了焊接質量的穩定性,并且壓簧15安裝在左電極座21和右電極座22內部,杜絕了焊的侵入,模具整體結構簡單、緊湊。而且,在上模向下運動實施焊接之前,能使四個下電極表面共面,提高了支柱的焊接質量;并且在后期的模具調試、維護過程中能有效減少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模具的使用壽命,同時也縮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
在所述的限位孔中設有套筒19,所述的套筒19的外圓與所述的限位孔為緊配合,所述的套筒19的內孔與所述的限位柱18為間隙配合。如圖4所示,所述的電極座上設有壓簧孔,在所述的壓簧孔中設限位套17和限位套襯套16,所述的限位套襯套16設置在所述的壓簧孔與限位套17之間;所述的限位柱18穿過所述的限位套17,所述的壓簧15的上端抵緊在所述的限位套17的內端部。所述的限位柱18與限位套17為間隙配合。所述的左電極座21和右電極座22與限位套襯套16為過渡配合連接,所述的左電極座21和右電極座22與套筒19為過盈配合連接。所述的限位套襯套16與限位套17為過渡配合。所述的下連接板13的上表面上設有墊板14。所述的電極座的數量多于一個,且所述電極座之間設有隔板20。如圖2所示,所述的左電極座21和右電極座22兩兩之間通過隔板20分離開。所述的電極座上設有冷卻水循環水道。所述的左電極座21和右電極座22內部循環水道相互貫通,水流循環,實現冷卻。如圖2所示,所述的下電極3與左電極座21和右電極座22固定連接,所述的左電極座21和右電極座22與限位柱18連接,所述的限位柱18上安裝壓簧15。其工作過程是當上模向下運動,所述的左電極座21、右電極座22和蓋板6隨之分別沿著限位柱18和導柱5向下運動,通過壓簧15的反彈力作用,四個下電極3表面共面之后進行焊接;焊接結束以后,上模向上運動,在壓簧15和彈簧10的反作用力下恢復到原位,實現了一個焊接過程。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明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全封閉制冷壓縮機壓簧支柱焊接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的上模座包括連接板(I)和上電極(2),所述的下模座包括下電極(3)、電極座、底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2)的上表面上設下連接板(13)并與所述的底板(12)固定連接;在所述的下連接板(13)上固定安裝限位柱(18),所述的限位柱(18)為豎直向上從所述的下連接板(13)中向上伸出;所述的電極座通過限位孔與所述的限位柱(18)形成間隙配合;在所述的電極座與下連接板(13)之間,設有壓簧(15),所述的壓簧(15)套在所述的限位柱(18)上。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封閉制冷壓縮機壓簧支柱焊接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限位孔中設有套筒(19),所述的套筒(19)的外圓與所述的限位孔為緊配合,所述的套筒(19)的內孔與所述的限位柱(18)為間隙配合。
3.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封閉制冷壓縮機壓簧支柱焊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極座上設有壓簧孔,在所述的壓簧孔中設限位套(17)和限位套襯套(16),所述的限位套襯套(16)設置在所述的壓簧孔與限位套(17)之間;所述的限位柱(18)穿過所述的限位套(17),所述的壓簧(15)的上端抵緊在所述的限位套(17)的內端部。
4.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封閉制冷壓縮機壓簧支柱焊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連接板(13)的上表面上設有墊板(14)。
5.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封閉制冷壓縮機壓簧支柱焊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極座的數量多于一個,且所述電極座之間設有隔板(20)。
6.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封閉制冷壓縮機壓簧支柱焊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極座上設有冷卻水循環水道。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全封閉制冷壓縮機壓簧支柱焊接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包括連接板和上電極,下模座包括下電極、電極座、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上設下連接板并與底板固定連接;在下連接板上固定安裝限位柱,限位柱為豎直向上從下連接板中向上伸出;電極座通過限位孔與限位柱形成間隙配合;在電極座與下連接板之間,設有壓簧,壓簧套在限位柱上。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上模向下運動實施焊接之前,能使四個下電極表面共面,提高了支柱的焊接質量,杜絕了焊渣的侵入,模具整體結構簡單、緊湊;并且在后期的模具調試、維護過程中能有效減少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模具的使用壽命,同時也縮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
文檔編號B23K11/31GK102861980SQ20121037993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林銀坤, 林軍, 何景云, 胡士奎, 謝國家, 孫忠, 趙征陽 申請人:蕪湖歐寶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