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精度車殼體外圓定位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裝夾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車削殼體工件外圓的定位工裝。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的薄壁殼類的工件I在對其進行車外圓11時,工件I的另一端為錐形,按照傳統的加工方法,也無法對工件的外圓進行夾持,工件I本身比較薄,若用車床卡盤進行裝夾,工件I極易發生變形,對于精度要求較高的精度工件尤為為明顯,導致加工精度不符合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點,提供一種高精度車殼體外圓定位夾具,其結構簡單,經濟實用,加工精度高。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高精度車殼體外圓定位夾具,包括夾套及芯軸,夾套的外圓分成夾持段和定位段,在夾持段的端面上開有定位孔;芯軸分成插入端和施力端,插入端與定位孔配合,插入端與施力端之間帶有第一凸圓和第二凸圓,施力端的端面上帶有施力孔;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如下:
所述夾套呈罩形;
所述插入端與定位孔為過盈配合。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將工件錐面段放入夾套內,同時在殼體形工件內插入芯軸,芯軸與夾套夾持段端面上的定位孔相配合,同時芯軸上和凸臺與工件內腔里的凸圓相配合,對芯軸施加軸向力的作用,對工件進行軸向裝夾,防止工件的外殼變形影響加工精度;結構簡單,經濟實用,加工精度高。
圖1為工件的主視剖視圖。圖2為本發明夾套的主視剖視圖。圖3為本發明芯軸的主視圖。圖4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包括夾套2及芯軸3,夾套2呈罩形其外圓分成夾持段21和定位段22,在夾持段21的端面上開有定位孔23 ;芯軸3分成插入端31和施力端34,插入端31與定位孔23過盈配合,插入端31與施力端34之間帶有第一凸圓32和第二凸圓33,施力端34的端面上帶有施力孔35,施力孔35用于與機床頂針配合以施加軸向力的作用;
本發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步,將夾套2的夾持段21夾到機床的三爪卡盤上;
第二步,將工件I的錐面端放入夾套2內,并使工件I的外圓凸肩13與夾套2的定位段22相抵接;
第三步,把芯軸3的插入端31與夾套2上的定位孔23過盈配合,同時使第一凸圓32和第二凸圓33與工件I內腔里的凸圓12相緊配;
第四步,用機床上的頂針與芯軸3施力端34端面上的施力孔35配合并對芯軸3施加軸向力的作用,完成對工件I的夾緊,對工件I的外圓11進行車加工。以上描述是對本發明的解釋,不是對發明的限定,本發明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
1.高精度車殼體外圓定位夾具,包括夾套(2)及芯軸(3),其特征在于:夾套(2)的外圓分成夾持段(21)和定位段(22),在夾持段(21)的端面上開有定位孔(23);芯軸(3)分成插入端(31)和施力端(34),插入端(31)與定位孔(23)配合,插入端(31)與施力端(34)之間帶有第一凸圓(32)和第二凸圓(33),施力端(34)的端面上帶有施力孔(3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車殼體外圓定位夾具,其特征在于:夾套(2)呈罩形。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精度車殼體外圓定位夾具,其特征在于:插入端(31)與定位孔(23)為過盈配合。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高精度車殼體外圓定位夾具,包括夾套及芯軸,夾套的外圓分成夾持段和定位段,在夾持段的端面上開有定位孔;芯軸分成插入端和施力端,插入端與定位孔配合,插入端與施力端之間帶有第一凸圓和第二凸圓,施力端的端面上帶有施力孔;本發明結構簡單,經濟實用,加工精度高。
文檔編號B23Q3/00GK103100871SQ20121044986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2日
發明者范羅榮 申請人:無錫市航鵠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