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機用絲錐改制的內孔切槽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切槽刀,具體地說是內孔切槽刀。
背景技術:
在數控加工中,使用專門的切槽刀,要么購買,要么自己制作,購買的話所需成本較高,而自己制作則花費大量的人力。在機械加工中,有許多機用絲錐由于加工過程中磨損,不能再進行零件的攻絲加工,被作為廢品處理。我們知道機用絲錐的材料是高速鋼,它的淬火硬度比較高,經過修制可以改制為淺孔鏜刀及淺孔切槽刀。如果直接將磨損的機用絲錐當廢品處理,則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加大了成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機用絲錐改制的內孔切 槽刀,降低刀具采購成本,且磨削簡單,使用方便。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機用絲錐改制的內孔切槽刀,包括刀頭和與刀頭相接的刀柄,所述刀頭為機用絲錐改制的刀頭,其主后角為
7° o所述刀柄與刀頭相接端切割有用于衡量所需切槽槽寬的凹槽。機用絲錐本身的前角比較大,改制成其它刀具時,刀具前角可以不用再次修磨,只需刃磨刀具主后角、副后角等刀具幾何角度。為了降低加工刀具成本,有效利用普通廢舊的、已磨損的機用絲錐,在滿足零件加工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種機用絲錐改制的內孔切槽刀,該切槽刀可替代國外先進的普通內孔切槽刀具,實現內孔淺槽類零件的切削加工,降低刀具采購成本,使用方便。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I、機用絲錐經過修磨改制成內孔切槽刀,實現內孔淺槽類零件的切削加工;2、機用絲錐本身的前角比較大,改制成其它刀具時,刀具前角可以不用再次修磨,只需刃磨刀具主后角、副后角等刀具幾何角度;3、刀寬可以根據加工零件的槽寬設計、修磨;4、機用絲錐可以修制成多刃刀具,每個刀刃的寬度可以設計成不同的刀寬,可以用于不同槽寬零件的加工;5、利用普通廢舊的、已磨損的機用絲錐改制,實現資源再利用,降低機械加工刀具成本。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刀頭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如圖I和圖2所示,一種機用絲錐改制的內孔切槽刀,包括刀頭I和與刀頭I相接的刀柄2,刀頭I為機用絲錐改制的刀頭,其主后角為7° ;刀柄2與刀頭I相接端切割有用于衡量所需切槽槽寬的凹槽3。刀頭刃口寬度及凹槽寬度可根據加工零件內孔槽設計、修磨。刀寬及凹槽寬度可在線切割機床上切割加工完成,刀頭的主后角7°、兩側副后角可在刀具磨機床上加工完 成。機用絲錐可以修制成多刃刀具,每個刀刃的寬度可以設計成不同的刀寬,可以用于不同槽寬零件的加工。
權利要求1.一種機用絲錐改制的內孔切槽刀,包括刀頭(I)和與刀頭(I)相接的刀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為機用絲錐改制的刀頭,其主后角為7°。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機用絲錐改制的內孔切槽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2)與刀頭(I)相接端切割有用于衡量所需切槽槽寬的凹槽(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用絲錐改制的內孔切槽刀,該切槽刀包括刀頭和與刀頭相接的刀柄,所述刀頭為機用絲錐改制的刀頭,其主后角為7°。本實用新型利用廢棄的機用絲錐進行資源再利用,重新加工后用于切槽刀,大大降低了成本,且加工時靈活多變,可以用于不同槽寬零件的加工。
文檔編號B23B27/00GK202571334SQ20122012160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8日
發明者丁通兵, 陳亞寧 申請人:南京數控機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