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潤滑裝置的鉆夾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加工用刀具的夾具,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潤滑裝置的鉆夾頭。
背景技術:
生產加工活動中經常使用機床、電鉆等工具進行鉆孔、銑削等作業,裝設在這些設備主機工作軸上用于夾持鉆頭、銑刀等刀具的鉆夾頭經歷了長期的應用和改進,但依然存在諸多不足。例如,授權公告號為CN 201291311Y的專利申請公布了一種自緊鉆夾頭,如圖I所示,其設有推動絲桿30、推動螺母31、外殼32、鉆夾頭本體33、夾爪34。其工作原理是用手轉動外殼32,帶動鉆夾頭本體33與連接在設備工作軸上的推動絲桿30相對轉動,于是迫使推動螺母31隨著外殼32及鉆夾頭本體33 —起同步與推動絲桿30做相對轉動,推動螺母31在推動絲桿30的螺紋的作用下向下移動,帶動三個夾爪34沿夾爪孔向下移動,三個夾爪34下端之間的空隙也隨之縮小,從而夾緊所需要夾持的刀具。此時啟動設備電機,鉆夾頭就會夾緊刀具帶動其工作,從而完成加工過程。這種鉆夾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在夾爪的上下運動過程中,由于夾爪與鉆夾頭本體之間在新品組裝時有一定的潤滑,所以無論是夾緊或者松開,鉆夾頭都比較靈活,但是隨著鉆夾頭使用時間的增長,夾爪與鉆夾頭本體之間的潤滑脂越來越少,兩者之間的摩擦力越來越大,這樣就使得整個鉆夾頭的靈活性降低,時間長了就會使得夾爪與鉆夾頭本體之間的配合不足,從而對夾爪的夾持力產生不利的影響,而且鉆夾頭屬于低值易耗品,不存在拆開重新加潤滑油的可能,這樣就大大的降低了鉆夾頭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針對上述鉆夾頭靈活性時間短、壽命短的問題,提供一種長時間保持靈活性、壽命長的具有潤滑裝置的鉆夾頭。為此,本實用新型設有推動絲桿、主機連接孔、推動螺母、夾爪、鉆夾頭本體,推動絲桿與推動螺母之間采用螺紋連接,推動螺母與夾爪相連接,鉆夾頭本體上設有夾爪孔,夾爪位于夾爪孔內,鉆夾頭本體上設有夾爪潤滑裝置,其與夾爪孔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是夾爪潤滑裝置為環形槽。本實用新型另一優選的技術方案是夾爪潤滑裝置為孔狀。本實用新型由于在鉆夾頭本體的下端設有環形槽,其與夾爪孔相連通,環形槽內設有潤滑脂,從而夾爪在上下運動過程中,能夠切到環形槽中的潤滑脂,使整個夾爪與鉆夾頭本體之間的摩擦力減小,延長了夾爪的靈活性的時間,進而延長了鉆夾頭的使用壽命。
圖I是本實用新型背景技術的結構示意圖;[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4A、圖4B和圖4C是本實用新型的夾爪結構示意圖。圖中符號說明I.推動絲桿;2.主機連接孔;3.推動螺母;4. T型溝槽;5.夾爪;6.連接孔;7.夾爪孔;8.球孔;9.固定套;10.刀具孔;11.鉆夾頭本體;12.定位球;13.半球型槽;14.環形槽;15.矩形槽;16.隔斷;30.推動絲桿;31.推動螺母;32.外殼;33.鉆夾頭本體;
34.夾爪;35. V型頂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和圖3所示,鉆夾頭本體11斜向對稱地加工有三個貫穿上下的夾爪孔7,在鉆夾頭本體11的上端與三個夾爪孔7相對應的位置設有三個球孔8,下端沿鉆夾頭本體11的中軸線加工有大于最大適用刀具裝配外徑的刀具孔10,推動絲桿I的上端加工有與裝配該自緊鉆夾頭的設備主機的傳動軸相匹配的主機連接孔2,鉆夾頭本體11的上端沿中軸線加工有與推動絲桿I下端外徑匹配的連接孔6,推動絲桿I的下端活動套設于連接孔6中,連接孔6與刀具孔10之間設有隔斷16,從而使兩者并不相通,刀具放入后不會直接頂在推動絲桿I上,以免對推動絲桿I造成損壞。在鉆夾頭本體i I的下端加工有環形槽14,該環形槽14可以為連續的,也可與夾爪5相對應設置,而表現為不連接的狀態,其形狀可以為圓孔狀、方形孔狀或三角形孔狀等;環形槽14與夾爪孔7相連通,環形槽14中封有潤滑脂,保證夾爪5在上下運動過程中能夠切到環形槽14處的潤滑脂,由于鉆夾頭本體11下端與外殼(圖中未示出)緊密配合,所以潤滑脂不會向外滲透。推動絲桿I的外表面加工有螺紋,推動螺母3沿中軸線加工有與推動絲桿4外表面螺紋匹配的內螺紋,推動螺母3旋接于推動絲桿I上,推動螺母3的外沿下端與三個夾爪5上端對應的位置沿直徑方向加工有三個開口的T形溝槽4,三個夾爪5的上端設有與T形溝槽4匹配的T形凸頭,T形凸頭套設于對應的T形溝槽4中。三個夾爪5分別滑動裝設于夾爪孔7中,如圖4A、圖4B和圖4C所示,夾爪5在其與推動螺母3相連接的位置設有兩個矩形槽15,在夾爪5上從上端開始加工有弧形槽13,該弧形槽13最好為半球形,其直徑與球孔8的直徑相同,將與它們兩個直徑相同的定位球12放入球孔8中,使定位球12 —半在夾爪5的弧形槽13中,另外一半在鉆夾頭本體11的球孔8中,再將固定套9放入球孔8中,對定位球12進行定位,此定位球優選為鋼球,也可采用其他滿足要求的材質的球體。在夾爪5上下運動的過程中,定位球12能夠起到對夾爪進行限位的作用,使之不能夠左右擺動,而且給予一定的潤滑,定位球12在夾爪5的上下運動過程中來回滾動,使其與夾爪5之間的摩擦成為滾動摩擦,摩擦力大大減小,提高了夾爪5上下運動的靈活性。在夾爪5的頭部,沿半球型槽13的兩側分別加工有一個矩形槽15,兩矩形槽15之間的距離與T型溝槽下端開口的距離相同,在夾爪5的T型凸頭放入推動螺母3的T型溝槽4中后,夾爪5不能夠徑向擺動,從而更好地完成了夾爪5的定位,使得鉆夾頭的精度大大提聞。[0022]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加以說明將刀具插入刀具孔10中,用手轉動推動絲桿1,因為三個夾爪5套設于夾爪孔7中,三個夾爪5的上端分別套設于推動螺母3設有的三個相應的T形溝槽4中,因此推動絲桿I的轉動迫使推動螺母3與推動絲桿I做相對轉動,推動螺母3在推動絲桿4的螺紋的作用下向下移動,帶動三個夾爪5沿夾爪孔7向下移動,三個夾爪5下端之間的空隙也隨之縮小,直至夾緊放入刀具孔10中的刀具。此時啟動設備電機,推動絲桿I在工作軸的帶動下高速旋轉,由于鉆夾頭本體11和推動螺母3的靜止慣性的作用,在推動絲桿I啟動的初始階段有較強的沖擊力以迫使鉆夾頭本體11和推動螺母3跟隨其一起轉動,這個沖擊力進一步使三個夾爪5夾緊刀具,之后刀具與加工件之間的反作用力,也在迫使鉆夾頭本體11和推動螺母3與推動絲桿I之間做相對轉動,這同樣自動增加了三個夾爪5對刀具的夾持力,因而具備了自緊的功能,使整個自緊鉆夾頭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穩定性,隨著電機的轉動,夾爪5加緊刀具一起逐漸轉動,從而完成機械加工過程。 在對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加工中,可以只在夾爪5上設有弧形槽13,或者只將夾爪5上部的矩形槽15改為原來的環形槽,來滿足一些基本的加工需要。另外,球孔8在鉆夾頭本體11上是橫向打通的,也可以是斜向垂直于夾爪5打通,使定位球12 —半處于球孔8中,一半處于本球形槽13中,完成夾爪5的定位。
權利要求1.ー種具有潤滑裝置的鉆夾頭,其設有推動絲桿、主機連接孔、推動螺母、夾爪、鉆夾頭本體,推動絲桿與推動螺母之間采用螺紋連接,推動螺母與夾爪相連接,鉆夾頭本體上設有夾爪孔,夾爪位于夾爪孔內,其特征是所述鉆夾頭本體上設有夾爪潤滑裝置,其與所述夾爪孔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潤滑裝置的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爪潤滑裝置為環形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潤滑裝置的鉆夾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爪潤滑裝置為孔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潤滑裝置的鉆夾頭,其解決了原來鉆夾頭靈活性時間短、壽命短的問題,其設有推動絲桿、主機連接孔、推動螺母、夾爪、鉆夾頭本體,推動絲桿與推動螺母之間采用螺紋連接,推動螺母與夾爪相連接,鉆夾頭本體上設有夾爪孔,夾爪位于夾爪孔內,鉆夾頭本體上設有夾爪潤滑裝置,其與夾爪孔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可廣泛用于機械加工領域。
文檔編號B23Q11/12GK202506860SQ20122013431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日
發明者于慶滋, 柳堯亭 申請人:威海達旺五金制品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