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絲錐毛坯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制造縮柄絲錐毛坯的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車床加工中,采用現有的用于縮柄絲錐毛坯的模具,生產絲錐材料消耗大,生產時間長,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而我公司采用的高空單點沖壓冷拉縮柄絲錐毛坯生產技術具有節約原材料、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等優點;而且傳統工藝下平均每小時生產絲錐毛坯75支,生產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一種絲錐毛坯模具。本實用新型采用圓筒形空腔中設置內芯,使其原有車坯工藝產生的廢鐵屑在采用縮柄工藝過程中變成成品;高空冷拉縮柄絲錐工藝在原有的車床工藝基礎上既節約了原材料,又提高了生產效率;較傳統工藝相比節約原材料25% ;節約用電量(能耗)40% ;節約人員50-60%。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種絲錐毛還模具,包括外模體,所述外模體的一側設有手柄,外模體上有燒口和冒口,外模體的中央為圓筒形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形空腔中設置內芯,所述內芯的中央位置設有絲錐毛坯孔。所述內芯通過焊接或者螺紋扣接在外模體的底盤上。所述外模體上還設有回油孔。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在于I、本實用新型采用圓筒形空腔中設置內芯,內芯的中央位置設有絲錐毛坯孔;使縮柄絲錐毛坯表面光滑度高,沒有刻痕的缺陷;刃部、柄部徑向圓跳動為0. IOmm-O. 08mm之間。2、本實用新型與壓力機配合使用時,通過高空單點冷拉縮柄生產工藝每小時可生產1125支絲錐毛坯;較傳統工藝相比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3、本實用新型采用外模體上還設有回油孔,用于對循環機油起冷卻和潤滑的作用。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圖中標記I、外模體,2、內芯,3、手柄,4、回油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 :[0016]一種絲錐毛坯模具,包括外模體1,所述外模體I的一側設有手柄3,外模體I上有澆口和冒口,外模體I的中央為圓筒形空腔,所述圓筒形空腔中設置內芯2,所述內芯2的中央位置設有絲錐毛坯孔。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內芯2通過焊接在外模體I的底盤上;所述外模體I上還設有回油孔4。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與壓力機配合使用時,通過高空單點冷拉縮柄生產工藝每小時可生產1125支絲錐毛坯;較傳統工藝相比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圓筒形空腔中設置內芯2,內芯2的中央位置設有絲錐毛坯孔;使縮柄絲錐毛坯表面光滑度高,沒有刻痕的缺陷;刃部、柄部徑向圓跳動為0. IOmm-O. 08mm之間。實施例2:一種絲錐毛坯模具,包括外模體1,所述外模體I的一側設有手柄3,外模體I上有澆口和冒口,外模體I的中央為圓筒形空腔,所述圓筒形空腔中設置內芯2,所述內芯2的中央位置設有絲錐毛坯孔。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內芯2通過螺紋扣接在外模體I的底盤上;所述外模體I上還設有回油孔4。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由于內芯2通過螺紋扣接在外模體的底盤上,如果內芯2損壞,可以快速更換,方便使用和維護。
權利要求1.一種絲錐毛坯模具,包括外模體(1),所述外模體(I)的一側設有手柄(3),外模體(I)上有澆口和冒口,外模體(I)的中央為圓筒形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形空腔中設置內芯(2),所述內芯(2)的中央位置設有絲錐毛坯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絲錐毛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芯(2)通過焊接或者螺紋扣接在外模體(I)的底盤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絲錐毛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體(I)上還設有回油孔(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公開了一種絲錐毛坯模具,包括外模體,所述外模體的一側設有手柄,外模體上有澆口和冒口,外模體的中央為圓筒形空腔,所述圓筒形空腔中設置內芯,所述內芯的中央位置設有絲錐毛坯孔。本實用新型采用圓筒形空腔中設置內芯,使其原有車坯工藝產生的廢鐵屑在采用縮柄工藝過程中變成成品;高空冷拉縮柄絲錐工藝在原有的車床工藝基礎上既節約了原材料,又提高了生產效率;較傳統工藝相比節約原材料25%;節約用電量(能耗)40%;節約人員50-60%。
文檔編號B21C3/02GK202555612SQ20122019137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日
發明者胡曉蘭, 湯文其, 鄧金修, 劉金枝, 鄧東陽 申請人:蓬溪河冶高科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