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鐵制包裝盒端蓋壓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成型模具,尤其涉及一種鐵制包裝盒端蓋壓制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鐵制包裝盒端蓋的翻邊或卷邊壓制成型過程中,大都是通過模具對其進行壓制成型,已有的模具結構設計簡單,其功能只是用于成型,而在壓制成型后,大都是通過人工將成型的端蓋取下來,其人工勞動強度大,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不能滿足批量加工自動化生產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鐵制包裝盒端蓋壓制 成型模具,解決了已有的模具結構設計簡單,壓制成型后,大都是通過人工將成型的端蓋取下來,其人工勞動強度大,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鐵制包裝盒端蓋壓制成型模具,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中部設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內分布有通氣孔,所述放置腔外側的模體上設有與端蓋配合的環形限位凸臺,所述上模與下模的配合面上設有與環形限位凸臺相配合的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側的模體上設有凹腔,所述凹腔內固定安裝有磁鐵片。所述的下模放置腔的下方設有混合通道,所述的通氣孔為多個,且均布在放置腔內與混合通道連通。所述的磁鐵片的高度低于環形凹槽的槽底。其原理是通過下模和上模的結構設計,實現了端蓋成型的同時配合氣壓或其它輔助裝置,將成型后的端蓋隨氣壓飛出去,過程中上模的磁鐵片對端蓋起到提升的作用,不需要人工將成型的端蓋取下來,從而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省時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配合氣壓或其它輔助裝置,將成型后的端蓋隨氣壓飛出去,不需要人工將成型的端蓋取下來,從而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省時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滿足了批量加工自動化生產的需要。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一種鐵制包裝盒端蓋壓制成型模具,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I和下模2,下模2中部設有放置腔3,放置腔3內分布有通氣孔4,放置腔3外側的模體上設有與端蓋配合的環形限位凸臺5,上模I與下模2的配合面上設有與環形限位凸臺5相配合的環形凹槽6,環形凹槽6內側的模體上設有凹腔7,凹腔7內固定安裝有磁鐵片8 ;所述的下模2放置腔的下方設有混合通道9,通氣孔4為多個,且均布在放置腔3內與混合通道9連通; 所述的磁鐵片8的高度低于環形凹槽6的槽底。
權利要求1.一種鐵制包裝盒端蓋壓制成型模具,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中部設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內分布有通氣孔,所述放置腔外側的模體上設有與端蓋配合的環形限位凸臺,所述上模與下模的配合面上設有與環形限位凸臺相配合的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側的模體上設有凹腔,所述凹腔內固定安裝有磁鐵片。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鐵制包裝盒端蓋壓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放置腔的下方設有混合通道,所述的通氣孔為多個,且均布在放置腔內與混合通道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鐵制包裝盒端蓋壓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鐵片的高度低于環形凹槽的槽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鐵制包裝盒端蓋壓制成型模具,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中部設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內分布有通氣孔,所述放置腔外側的模體上設有與端蓋配合的環形限位凸臺,所述上模與下模的配合面上設有與環形限位凸臺相配合的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側的模體上設有凹腔,所述凹腔內固定安裝有磁鐵片。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配合氣壓或其它輔助裝置,將成型后的端蓋隨氣壓飛出去,不需要人工將成型的端蓋取下來,從而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省時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滿足了批量加工自動化生產的需要。
文檔編號B21D37/10GK202683770SQ201220237908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4日
發明者高衛東, 劉亮 申請人:安徽省阜陽市宏洋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