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自動分板機的雙側切刀機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極板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分板機雙側切刀機頭。
背景技術:
連片的電池極板兩端會帶有一個真極耳和一個假極耳,電池極板在加工過程中需切掉部分真極耳和全部的假極耳。目前電池極板常用的切割設備是分板機,現有的分板機一般包括上切刀機頭、下切刀機頭和機架等組件,使用時操作人員先將極板一端極耳對齊,然后放置在機架上,通過分板機上切刀和下切刀的配合進行切割,在一端極耳切割完成后,操作人員翻轉極板對齊另一端極耳,再進行切割。如此反復,操作麻煩,工人勞動強度大,影響生產效率。中國專利ZL201010217114.3提供了一種切刀機頭,包括左切刀、右切刀和切板定心機構,其特征在于:左切刀和右切刀分別與切板定心機構連接,左切刀和右切刀在切板定心機構的作用下向中間閉合,形成剪刀差,能夠同時切割電池極板的真極耳和假極耳。此專利雖然基本解決了工人勞動強度大的問題,但是由于左右切刀工作時容易產生頻率不一致的震動,使極板發生輕度位移,導致切割線傾斜或產生毛邊,影響產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自動分板機的雙側切刀機頭,包括切刀組、軸承、支撐板、滑動導軌和管筒,所述滑動導軌安裝在支撐板上,所述軸承設置在管筒內,其端部設置在管筒外,其特征在于:分板機左右兩側分別設置相對稱的切刀組,所述切刀組包括一個上切刀和一個下切刀,所述上切刀和下切刀分別設置在各機頭前端,并與軸承連接,所述上切刀和下切刀對稱設置在滑動導軌兩側,切刀滾切刀鋒對刀鋒。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兩組切刀機頭分別安裝在分板機兩側,能夠同時切割極板的真極耳和假極耳,減少了單組切刀機頭需人工翻轉極板的步驟,降低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率,并且上切刀和下切刀相對滑動導軌對稱分布,使用時刀頭滾切刀鋒對刀鋒分切極板,進一步加快了切割速率,并且所得產品毛邊少,提高了產品質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解釋說明。如圖1中:1_切刀組、2-上切刀、3-下切刀、4-軸承、5-支撐板、6-滑動導軌、7-管筒。在本實用新型中,滑動導軌6安裝在支撐板5上,軸承4設置在管筒7內,其端部位于管筒7外,上切刀2和下切刀3分別位于各機頭前端且與軸承4相連接,并且上切刀2和下切刀3對稱設置在滑動導軌6兩側,切刀滾切刀鋒對刀鋒。[0009]使用例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首先對齊極板兩端極耳并將極板放置在滑動導軌6上,開啟分板機,位于支撐板5上的滑動導軌6開始運轉并帶動其上的極板向前移動,同時軸承4啟動,在軸承4的帶動下左右兩組切刀開始工作,切刀滾切將運送到上切刀2和下切刀3之間的極板極耳切掉,切割完成后,關閉分板機,停止切割。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自動分板機的雙側切刀機頭,包括切刀組(I)、軸承(4)、支撐板(5)、滑動導軌(6)和管筒(7),所述滑動導軌(6)安裝在支撐板(5)上,所述軸承(4)設置在管筒(7)內,其端部設置在管筒(7)外,其特征在于:分板機左右兩側分別設置相對稱的切刀組(1),所述切刀組(I)包括一個上切刀(2)和一個下切刀(3),所述上切刀(2)和下切刀(3)分別設置在各機頭前端,并與軸承(4)連接,所述上切刀(2)和下切刀(3)對稱設置在滑動導軌(6)兩側,切刀滾切刀鋒對刀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自動分板機的雙側切刀機頭,包括切刀組、軸承、支撐板、滑動導軌和管筒,滑動導軌安裝在支撐板上,軸承設置在管筒內,其端部設置在管筒外,其特征在于分板機左右兩側分別設置相對稱的切刀組,切刀組包括一個上切刀和一個下切刀,上切刀和下切刀分別設置在各機頭前端,并與軸承連接,上切刀和下切刀對稱設置在滑動導軌兩側,切刀滾切刀鋒對刀鋒。兩組切刀機頭分別安裝在分板機兩側,能夠同時切割極板的真極耳和假極耳,減少了單組切刀機頭需人工翻轉極板的步驟,降低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率,并且所得產品毛邊少,提高了產品質量。
文檔編號B23D35/00GK202963595SQ20122041836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2日
發明者徐岳圣, 徐傳禮 申請人:鈞正(天津)自動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