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整體橫隔板的頂板落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整體橫隔板的頂板落位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箱梁整體橫隔板制造過程中的頂板單元的落位裝置。屬于鋼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公路鋼箱梁多為正交異性板的構造,一般由頂板單元、底板和斜底板單元、橫隔板單元、縱隔板、錨腹板單元、風嘴單元等組成。各類板單元以橫隔板板塊、縱隔板為內胎通過焊縫連接在一起,構成鋼箱梁梁段。在鋼箱梁制造過程上由于在鋼板寬度、制造的工藝性、 運輸及批量生產等因素影響,將頂底板劃分為若干板單元后在總裝時通過焊接而成整體。 由于鋼板的寬度及結合U肋橫向間距的大小等原因的限制,目前單塊板單元上一般包括3 條或4條U形肋,兩拼塊體后頂板含6 8條U形肋,同時縱向要跨越3 4條橫隔板,頂板塊體落位時要同時落入多達18 32的橫隔板槽口中。為避免出現切割橫隔板槽口的現象,目前頂板單元落位大多采用單板落位。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整體橫隔板的頂板落位裝置,讓頂板焊接在無約束應力的情況下完成,使頂板單元可以自由收縮,不產生焊接收縮量的累加,減小了頂板對接焊縫收縮對梁段橫向尺寸和標高的影響。[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整體橫隔板的頂板落位裝置,其它包括多個并排布置的落位板,相鄰兩個落位板之間設置有頂推器,在所述落位板的下方設置有支撐隔板,在所述落位板與支撐隔板之間設置有多個頂起裝置。[000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06]本實用新型的頂板單元在整體組裝過程中的每條對接焊縫的收縮量平均能達到2.5mm,對鋼箱梁整體的尺寸影響很大。采用此方法克服了由于受到橫隔板上U形肋槽口的限制,頂板單元不能夠預留焊接收縮量的技術難點,有效解決了焊縫收縮對鋼箱梁制造精度的影響。
[0007]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08]其中[0009]落位板I[0010]限位擋塊2[0011]頂推器3[0012]支撐隔板4[0013]頂起裝置5。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整體橫隔板的頂板落位裝置,包括多個并排布置的落位板1,在相鄰兩個落位板I的邊沿設置有限位擋塊2,并且相鄰兩個落位板I上的限位擋塊2之間設置有頂推器3,在所述落位板I的下方設置有支撐隔板4,在所述落位板I與支撐隔板4之間設置有多個頂起裝置5。[0015]具體操作如下[0016]在待焊接的焊縫兩側劃檢查線后將板單元頂起,使U形肋兩側與橫隔板有不小于 3_的間隙,然后用頂推器在兩邊畫定的檢測線間按照既定的焊縫收縮量將板單元向外推開,然后進行馬板定位和焊接,完成焊接后,再將板單元放下,采用此方法克服了由于受到橫隔板上U形肋槽口的限制,頂板單元不能夠預留焊接收縮量的技術難點。有效解決了焊縫收縮對鋼箱梁制造精度的影響。
權利要求1. 一種整體橫隔板的頂板落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個并排布置的落位板(1),相鄰兩個落位板(I)之間設置有頂推器(3),在所述落位板(I)的下方設置有支撐隔板(4),在所述落位板(I)與支撐隔板(4)之間設置有多個頂起裝置(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整體橫隔板的頂板落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個并排布置的落位板(1),相鄰兩個落位板(1)之間設置有頂推器(3),在所述落位板(1)的下方設置有支撐隔板(4),在所述落位板(1)與支撐隔板(4)之間設置有多個頂起裝置(5)。本實用新型的頂板單元在整體組裝過程中的每條對接焊縫的收縮量平均能達到2.5mm,對鋼箱梁整體的尺寸影響很大。采用此方法克服了由于受到橫隔板上U形肋槽口的限制,頂板單元不能夠預留焊接收縮量的技術難點,有效解決了焊縫收縮對鋼箱梁制造精度的影響。
文檔編號B23K37/00GK202804510SQ201220463648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3日
發明者宿有為, 張思富, 董志平, 韓鵬飛, 顏士光, 戴云峰 申請人:江蘇中泰橋梁鋼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