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數控雙軸回轉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控機床上所使用的回轉臺。
背景技術:
根據國內、外資料證明:數控回轉臺可有效提升數控機床的加工范圍和適應性,使數控系統功能得到很大提高。也有一些廠家實現了數控回轉臺的批量生產,但是由于結構和通信方法的限制,無法完成較復雜形狀的加工操作。在使用和操作的靈活性等方面還有待提聞和改進。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控雙軸回轉臺,使其能夠完成較復雜形狀的加工操作。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數控雙軸回轉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框架的兩端各有一根沿水平軸方向設置的俯仰軸,使所述框架能夠繞所述俯仰軸轉動,其中一根所述俯仰軸的一端與所述框架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俯仰伺服電機動力連接;所述框架內設有旋轉軸與旋轉伺服電機,所述旋轉軸沿垂直于水平軸方向的方向穿設于所述框架,并與所述旋轉伺服電機動力連接,所述旋轉軸的一端伸出所述框架外并設有回轉平臺。所述的數控雙軸回轉臺,其中:還包括底板以及相對設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兩塊立板,每根所述俯仰軸可轉動地連接于一塊所述立板。所述的數控雙軸回轉臺,其中:所述俯仰軸與立板之間通過俯仰軸承座與深溝球軸承相連,并通過俯仰軸承蓋固定。所述的數控雙軸回轉臺,其中:所述其中一根俯仰軸的所述另一端通過俯仰蝸輪蝸桿箱與所述俯仰伺服電機動力連接。所述的數控雙軸回轉臺,其中:所述旋轉軸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與旋轉軸承座可旋轉地連接于所述框架,并分別通過軸套與旋轉軸承蓋予以固定。所述的數控雙軸回轉臺,其中:所述框架內還設有旋轉蝸輪蝸桿箱,所述旋轉蝸輪蝸桿箱的動力輸入端與所述旋轉伺服電機相連,動力輸出端則與所述旋轉軸相連。所述的數控雙軸回轉臺,其中:所述數控雙軸回轉臺固定在數控機床上,所述俯仰伺服電機與旋轉伺服電機均連接到所述數控機床。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發申請提供的數控雙軸回轉臺與數控機床相結合,可用于加工有分度要求的孔、槽和斜面,或在加工時轉動工作臺,用于加工圓弧面和圓弧槽等,不僅提高了加工效率,還可完成更多的加工工藝。
[0014]圖1、圖2、圖3分別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數控雙軸回轉臺的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圖4是圖2的C-C方向剖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數控雙軸回轉臺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申請中,為了表述方便,將圖4中水平方向稱為X軸方向,圖4中沿紙面的豎直方向稱為Z軸方向,而圖4中垂直穿透紙面的方向為Y軸方向。結合圖1-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數控雙軸回轉臺,包括底板I以及相對設置在所述底板I上的兩塊立板2、12,框架6的兩端各有一根俯仰軸5、11,每根所述俯仰軸5、11可轉動地連接于一塊所述立板2、12,使所述框架6能夠作X軸方向轉動。其中,所述俯仰軸5、11與立板2、12之間通過俯仰軸承座3與深溝球軸承B1、B2相連,并通過俯仰軸
承蓋4固定。其中一根所述俯仰軸11的一端與所述框架6固定連接,另一端則通過俯仰蝸輪蝸桿箱W4與俯仰伺服電機W3動力連接,使所述框架6能夠被驅動在俯仰方向上做360度旋轉或分度運動。在所述框架6上沿垂直于X軸的方向穿設有一根旋轉軸9,為了看清楚所述旋轉軸9的結構,在圖4所示的情況下,所述旋轉軸9的軸向與Z軸方向重合。所述旋轉軸9的兩端(即圖4的上段與下端)分別通過軸承與旋轉軸9承座7可旋轉地連接,并分別通過軸套10、14與旋轉軸承蓋8予以固定。所述框架6內還設有旋轉蝸輪蝸桿箱Wl與旋轉伺服電機W2,所述旋轉蝸輪蝸桿箱Wl的動力輸入端與所述旋轉伺服電機W2相連,動力輸出端則與所述旋轉軸9相連。所述旋轉軸9的一端伸出所述框架6外并設有回轉平臺15。所述回轉平臺15在所述旋轉伺服電機W2的驅動下,能夠繞所述旋轉軸9做360度旋轉或分度運動。使用的時候,將所述數控雙軸回轉臺通過底板I固定在數控機床上,主要是數控鏜床或數控銑床上,使所述俯仰伺服電機W3與旋轉伺服電機W2均連接到所述數控機床,即完成安裝。此時,所述數控機床原有三軸線性自由度,加上本申請新增的X軸、Z軸方向(或其他兩個軸向)的旋轉自由度,即可實現任意方向的圓周進給和分度運動。本發申請提供的數控雙軸回轉臺與數控機床相結合,可用于加工有分度要求的孔、槽和斜面,或在加工時轉動工作臺,用于加工圓弧面和圓弧槽等,不僅提高了加工效率,還可完成更多的加工工藝。以上說明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數控雙軸回轉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框架的兩端各有一根沿水平軸方向設置的俯仰軸,使所述框架能夠繞所述俯仰軸轉動,其中一根所述俯仰軸的一端與所述框架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俯仰伺服電機動力連接; 所述框架內設有旋轉軸與旋轉伺服電機,所述旋轉軸沿垂直于水平軸方向的方向穿設于所述框架,并與所述旋轉伺服電機動力連接,所述旋轉軸的一端伸出所述框架外并設有回轉平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雙軸回轉臺,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底板以及相對設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兩塊立板,每根所述俯仰軸可轉動地連接于一塊所述立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控雙軸回轉臺,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軸與立板之間通過俯仰軸承座與深溝球軸承相連,并通過俯仰軸承蓋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雙軸回轉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根俯仰軸的所述另一端通過俯仰蝸輪蝸桿箱與所述俯仰伺服電機動力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雙軸回轉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與旋轉軸承座可旋轉地連接于所述框架,并分別通過軸套與旋轉軸承蓋予以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雙軸回轉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內還設有旋轉蝸輪蝸桿箱,所述旋轉蝸輪蝸桿箱的動力輸入端與所述旋轉伺服電機相連,動力輸出端則與所述旋轉軸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雙軸回轉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控雙軸回轉臺固定在數控機床上,所述俯仰伺服電機與旋轉伺服電機均連接到所述數控機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數控雙軸回轉臺,其包括框架,框架的兩端各有一根沿水平軸方向設置的俯仰軸,使所述框架能夠繞所述俯仰軸轉動,其中一根所述俯仰軸的一端與所述框架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俯仰伺服電機動力連接;所述框架內設有旋轉軸與旋轉伺服電機,所述旋轉軸沿垂直于水平軸方向的方向穿設于所述框架,并與所述旋轉伺服電機動力連接,所述旋轉軸的一端伸出所述框架外并設有回轉平臺。本實用新型固定在數控機床上,使所述俯仰伺服電機與旋轉伺服電機均連接到所述數控機床,即完成安裝。此時,所述數控機床原有三軸線性自由度,加上本申請新增的X軸、Z軸方向的旋轉自由度,即可實現任意方向的圓周進給和分度運動。
文檔編號B23Q5/36GK203045315SQ201220661569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5日
發明者劉佳坤, 趙巖鐵, 王寶剛, 孫冠男, 龐振興, 許光馳, 孔凡坤, 張光普, 孫英文 申請人: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