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種帶凸臺耀體的翻轉夾具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罐車罐體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
背景技術:
[0002]鐵路貨車罐車罐體制造時,罐體環焊縫(胴體與胴體間的拼接縫)焊接通常是將罐體置于滾輪架上進行的,焊接時要求滾輪架勻速回轉,這樣旋轉的罐體滾動速度才會均勻、平緩,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罐體的焊接質量。對于帶凸臺的罐體,如果直接將這種罐體置于滾輪架上回轉,那么,罐體的旋轉運動將會出現跳躍,罐體焊接將出現嚴重缺陷,罐體質量得不到保證。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保證帶凸臺的罐體在焊接過程中能在滾輪架上勻速平穩旋轉的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所述帶凸臺罐體由上下兩部分組成,所述上部分罐體的外徑小于下部分罐體的外徑形成凸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夾具包括外徑相等的上半環和下半環,所述上半環和下半環通過連接部件連接在一起構成一整體環狀結構,在所述上半環內側設置有若干弧形支座,所述弧形支座與帶凸臺罐體的上部分外表面貼合,所述下半環的內徑與帶凸臺罐體的下部分外徑匹配。[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其所述連接部件包括分別設置在上半環和下半環末端兩側的帶開口的鉤板、與所述鉤板配合的掛鉤、與所述掛鉤連接的螺母以及與螺母螺紋連接的雙向螺桿。[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其在所述帶凸臺罐體下方設置有與所述翻轉夾具配合的滾輪架。[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其所述上半環內側、靠近下半環的弧形支座,其下端面與帶凸臺罐體的凸臺部分上端面貼合。[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其所述弧形支座均勻分布在上半環內側圓弧上。[000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其所述弧形支座與帶凸臺罐體的上部分貼合面呈與帶凸臺罐體的上部分外徑相同的弧面。[0010]本實用新型采用外徑相同的上半環和下半環配合,通過在上半環內設置弧形支座,使帶凸臺的罐體在設置有上下半環部分形成相同直徑的罐狀結構,有效解決了帶凸臺的罐體直接在滾輪架上翻轉時出現跳躍的問題,確保了帶凸臺罐體在焊接過程中在滾輪架上勻速平穩旋轉,順利實現罐體在滾輪架上的翻轉作業。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成本低的優點。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0012]圖2是圖1中A部放大圖。[0013]圖中標記:1為上半環,2為下半環,3為弧形支座,4為帶凸臺罐體,5為鉤板,6為掛鉤,7為螺母,8為雙向螺桿,9為滾輪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001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0016]如圖1和2所示,一種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所述帶凸臺罐體4由上下兩部分組成,所述上部分罐體的外徑小于下部分罐體的外徑形成凸臺結構,所述翻轉夾具包括外徑相等的上半環I和下半環2,所述上半環I和下半環2通過連接部件連接在一起構成一整體環狀結構,所述連接部件包括分別設置在上半環I和下半環2末端兩側的帶開口的鉤板5、與所述鉤板5配合的掛鉤6、與所述掛鉤6連接的螺母7以及與螺母7螺紋連接的雙向螺桿8[0017]其中,在所述上半環I內側設置有若干均勻分布地弧形支座3,所述弧形支座3與帶凸臺罐體4的上部分貼合面呈與帶凸臺罐體4的上部分外徑相同的弧面,所述下半環2的內徑與帶凸臺罐體4的下部分外徑匹配,所述上半環I內側、靠近下半環2的弧形支座3,其下端面與帶凸臺罐體4的凸臺部分上端面貼合,以防止翻轉輔助裝置在滾輪架翻轉過程中與 體打滑。[0018]在所述帶凸臺罐體4下方設置有與所述翻轉夾具配合的滾輪架9。[0019]使用時,先用天車吊下半環于滾輪架上,再吊罐體于下半環上,再吊上半環于罐體相應位置上,此時用雙向螺桿的掛鉤分別鉤住對應鉤板,再轉動雙向螺桿使上半環和下半環合成一整環,可開動滾動架進行翻轉作業。[002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
權利要求1.一種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所述帶凸臺罐體(4)由上下兩部分組成,所述上部分罐體的外徑小于下部分罐體的外徑形成凸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夾具包括外徑相等的上半環(I)和下半環(2 ),所述上半環(I)和下半環(2 )通過連接部件連接在一起構成一整體環狀結構,在所述上半環(I)內側設置有若干弧形支座(3),所述弧形支座(3)與帶凸臺罐體(4)的上部分外表面貼合,所述下半環(2)的內徑與帶凸臺罐體(4)的下部分外徑匹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件包括分別設置在上半環(I)和下半環(2)末端兩側的帶開口的鉤板(5)、與所述鉤板(5)配合的掛鉤(6 )、與所述掛鉤(6 )連接的螺母(7 )以及與螺母(7 )螺紋連接的雙向螺桿(8 )。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帶凸臺罐體(4)下方設置有與所述翻轉夾具配合的滾輪架(9 )。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環(I)內側、靠近下半環(2)的弧形支座(3),其下端面與帶凸臺罐體(4)的凸臺部分上端面貼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座(3)均勻分布在上半環(I)內側圓弧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座(3)與帶凸臺罐體(4)的上部分貼合面呈與帶凸臺罐體(4)的上部分外徑相同的弧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凸臺罐體的翻轉夾具,所述帶凸臺罐體由上下兩部分組成,所述上部分罐體的外徑小于下部分罐體的外徑形成凸臺結構,所述翻轉夾具包括外徑相等的上半環和下半環,所述上半環和下半環通過連接部件連接在一起構成一整體環狀結構,在所述上半環內側設置有若干弧形支座,所述弧形支座與帶凸臺罐體的上部分外表面貼合,所述下半環的內徑與帶凸臺罐體的下部分外徑匹配。本實用新型采用外徑相同的上半環和下半環配合,通過在上半環內設置弧形支座,使帶凸臺的罐體在設置有上下半環部分形成相同直徑的罐狀結構,有效解決了帶凸臺的罐體直接在滾輪架上翻轉時出現跳躍的問題,確保了帶凸臺罐體在焊接過程中在滾輪架上勻速平穩旋轉。
文檔編號B23K37/053GK202952013SQ201220682799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2日
發明者雷紅先, 張志昌, 康海軍, 葉光成, 李勇, 卜慶海, 郭唯, 文紅全, 羅光齊 申請人:南車眉山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