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彎工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制彎工具,其包括:固定架,其上設有滑道和壓桿孔,壓桿孔與滑道的位置相互垂直;壓桿,可插設到所述壓桿孔中;角模,為一模具的母模,該母模型腔的底端為一直角彎槽,該直角彎槽的轉角所對方向設有型腔開口;角模的外壁上凸設有滑塊,該滑塊剛好可插設到所述滑道中滑行;型腔開口的中心位置還設有壓桿槽,在角模沿滑道滑行的過程中,該壓桿槽的位置恰可使壓桿滑入其中;以及壓力機構,為一帶手柄的千斤頂,連接在固定架下方,該千斤頂的頂桿恰好抵在角模的底部。本發明制彎工具采用動力裝置輔助制彎,有效降低了勞動強度,利用其角模及壓桿,使制彎擁有較高的工藝水平,效率更高,加快了施工進度。其整體結構簡單,重量輕,攜帶方便。
【專利說明】
制彎工具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彎工具。
【背景技術】
[0002]生活中常常需要將鋼筋等金屬絲彎曲成一定的形狀,使鋼筋緊貼途經物體的表面,最大限度避免對外圍實物造成影響。特別是在一些輸電線路中用到的接地鋼筋,或是建筑物上安裝的避雷針,都需要從高處將鋼筋引致地面,這就需要對鋼筋進行多處制彎。這就需要專業的制彎工具以提高制彎效率和減小制彎強度。
[0003]現有技術還沒有很專業的制彎工具,多是使用鉗子等工具來完成,或是用一些由簡單金屬件焊接而成的制彎鉗來完成。而此類制彎工具完全是靠人力來完成,其力臂不可能做到足夠大,這就使其在操作的過程中極為費力,極大的影響了制彎工作的工作效率。且其制彎的效果也很差,制彎角度很難保證,彎曲的鋼筋往往不能很好的貼合物體的表面,既達不到制彎的工藝要求,看上去也十分不美觀。且因為此類工具完全是由人力來完成的,而人力往往無法做到足夠的加持力以加緊鋼筋,這就造成制彎鉗在鋼筋上滑動,在鋼筋上產生劃痕,破壞了鋼筋表面的鍍鋅層,降低了其防腐性能。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旨在研制一種專用的制彎工具,既能達到較佳的制彎工藝效果,又能極大的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制彎效率,且在制彎的過程中不對鋼筋外層的鍍鋅層造成破壞。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制彎工具,解決了現有技術制彎效果差,操作強度大,制彎效率低,制彎效果不美觀等缺點,實現了一種操作更省力,制彎效果更好,工作效率更高的制彎工具。
[0006]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制彎工具,其包括:固定架,其上設有滑道和壓桿孔,所述壓桿孔與所述滑道的位置相互垂直;壓桿,可插設到所述壓桿孔中;角模,為一模具的母模,該母模型腔的底端為一直角彎槽,該直角彎槽的轉角所對方向設有型腔開口 ;角模的外壁上凸設有滑塊,該滑塊剛好可插設到所述滑道中滑行;所述型腔開口的中心位置還設有壓桿槽,在所述角模沿所述滑道滑行的過程中,該壓桿槽的位置恰可使所述壓桿滑入其中;以及壓力機構,為一帶手柄的千斤頂,連接在所述固定架下方,該千斤頂的頂桿恰好抵在所述角模的底部。
[0007]上述制彎工具,其中所述的固定架由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一對夾板構成;所述底座中心位置設有頂桿孔,所述頂桿恰好由該頂桿孔穿出;所述滑道對稱設置于所述夾板的內壁;所述壓桿孔設在所述夾板靠近頂端的位置;
[0008]上述制彎工具,其中所述的折角彎槽為直角彎槽。
[0009]上述制彎工具,其中所述的型腔開口設為凹槽,凹槽的兩端貫穿出角模的側壁。
[0010]上述制彎工具,其中所述的壓桿的一端設有拉栓。
[0011]上述制彎工具,其中所述的拉栓活動連接于所述壓桿。
[0012]上述制彎工具,其中所述的壓桿上設有一限位螺絲,所述壓桿上設有螺孔,該限位螺絲一部分插設在所述螺孔中。
[0013]上述制彎工具,其中所述的千斤頂為液壓千斤頂。
[0014]上述制彎工具,其中所述的液壓千斤頂內設有回油閥,該回油閥上連接有可手動旋轉的鎖閉旋鈕,用于控制回油閥的開啟和關閉。
[0015]上述制彎工具,其中所述的壓桿及所述型腔內壁均經過圓滑處理。
[0016]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0017]本發明提出的制彎工具,采用動力裝置輔助制彎,有效降低了勞動強度和人員投入,利用其角模及壓桿,使制彎擁有較高的工藝水平,制彎成型的效率更高,加快了施工進度。其整體結構簡單,重量輕,攜帶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提出的制彎工具的示意圖;
[0019]圖2是固定架的示意圖;
[0020]圖3是壓桿與固定架的裝配圖;
[0021]圖4是角模的示意圖
[0022]圖5是動力裝置與固定架裝配體的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本發明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制彎工具,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制彎工具制彎角度不精確,使用過程費時費力以及容易損傷鋼筋等缺點,采用直角型腔的角模,使直角制彎更加精確高效;采用液壓千斤頂作為動力機構,增長了制彎力臂,極大的降低了制彎強度,使大于90度的制彎角度更加精確。
[0024]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0025]如圖1所示,是本發明一實施例提出的制彎工具的示意圖,其包括:固定架1、壓桿2、角模3以及壓力機構4。
[0026]所述固定架I上設有滑道和壓桿孔,所述壓桿孔與所述滑道的位置相互垂直;所述壓桿2可插設到所述壓桿孔I中;所述角模3為一模具的型腔,該型腔31的截面為一等腰直角三角形,該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位置設有型腔開口 ;角模的外壁上凸設有滑塊,該滑塊剛好可插設到滑道中滑行;所述型腔開口的中心位置還設有壓桿槽,在角模3沿滑道滑行的過程中,該壓桿槽的位置恰可使壓桿2滑入其中;所述壓力機構4,為一帶手柄的千斤頂,連接在固定架I下方,該千斤頂的頂桿恰好抵在角模3的底部。
[0027]如圖2所示,是固定架的示意圖,固定架由底座11和固定在底座11上的一對夾板12構成,夾板12對稱固定在底座11上。底座11的中心位置設置有頂桿孔13,該頂桿孔13貫穿底座11的底部。夾板12的內壁上設有滑道14,滑道14對稱設置在兩塊夾板的內壁上,滑道14的底端開設置夾板12的底部,滑道14的頂部貫穿出夾板12的頂端。在夾板12靠近頂端的位置設置有壓桿孔15,壓桿孔15橫向貫穿兩塊夾板,其位置恰好穿過滑道14。
[0028]如圖3所示,是壓桿與固定架的裝配圖,壓桿2為一根堅硬的金屬桿,其形狀恰好可插入到上述壓桿孔中,壓桿的頂面設有限位螺孔21,另有一限位螺絲22可旋入其中,限位螺絲22只能將一部分插入到限位螺孔21中,剩余一部分滯留在孔外。則當壓桿2插入到壓桿孔中且待限位螺孔21的位置處于兩夾板之間時,將限位螺絲22旋入到限位螺孔21中,則壓桿即被限位螺絲卡在固定架上。較佳的,限位螺孔21位于壓桿的邊緣位置,使壓桿2向后拉時其末端可盡量避開兩夾板的中間位置,更方便鋼筋的放入。壓桿的底端為一弧面23,使其在與鋼筋接觸時不易損傷鋼筋的表面。
[0029]較佳的,在壓桿的末端端面上設有拉環孔24,另有一拉環25插設在其中,二者之間螺栓連接,使用使可將手指穿入該拉環25,更方便壓桿的插拔。
[0030]如圖4所示,是角模的示意圖,角模3為一模具的母模,該母模的底端為一折角彎槽31,較佳的,該折角彎槽的底面設為弧面,使鋼筋制彎后與該折角彎槽接觸時不易被磨損。折角彎槽31的轉角所對方向設有型腔開口 32,較佳的,該型腔開口 32為一在角模開口面上開設出的凹槽,便于鋼筋固定。角模的兩側外壁上凸設有滑塊33,滑塊33的位置與上述型腔開口 32垂直,兩側滑塊33的大小恰可插設到上述滑道中,使角模在滑道中滑動。型腔開口 32的中心位置還設有壓桿槽34,當角模沿滑道滑動時,該壓桿槽34的位置恰可使上述壓桿滑入其中,壓桿槽34的表面與壓桿的底面貼合。
[0031]較佳的,上述折角彎槽31為直角彎槽,或單獨設置一直角彎槽,由于使用中絕大部分制彎角度都是直角,所以使用直角彎槽可以更加高效的進行制彎作業。絕大部分制彎作業皆為直角或少數大于90度的角度,使用直角彎槽可以很大的提高一般性直角作業的工作效率,遇到大于90度的制彎需求時也可使用直角彎槽進行調整。當遇到制彎角度小于90度時再將角模換成折角彎槽小于90度的角模。
[0032]如圖5所示,是動力裝置與固定架裝配體的爆炸圖,動力裝置為一帶搖柄的液壓千斤頂裝置,焊接在上述固定架的下方,該動力裝置包括油缸41、頂桿44、把手42以及搖柄43,液壓千斤頂的頂桿44穿過上述固定架的頂桿孔,抵在上述角模的底部。液壓千斤頂的頂進是通過其上的活塞裝置來實現的,由活塞軸45的往復活塞運動向油缸施壓,推動頂桿44的頂進,活塞軸45露出的一端設有搖柄第一連接孔451。油缸的外壁上還設有活動樞軸46,與上述活塞軸45并排設置,該活動樞軸46樞接于所述油缸41,并可擺動一定的角度,活動樞軸46上還設有搖柄第二連接孔461。所述搖柄43的末端并排設有一對連接軸,分別與上述搖柄第一連接孔451和搖柄第二連接孔461樞接,從而搖柄43擺動的同時帶動活塞軸4做作活塞運動。液壓千斤頂還設有回油閥,用于封閉和開啟液壓千斤頂的油路回路,該回油閥的開關連設為鎖閉旋鈕47,置于油缸的外壁上。操作過程為:將回鎖閉旋鈕47旋至封閉狀態,可一手握住把手42,另一只手將搖柄43往復搖動,則液壓千斤頂的頂桿向外頂進;頂進過程完畢后,將鎖閉旋鈕47旋至開啟狀態,則液壓千斤頂中的油壓得到施壓,即可通過手動的方式將頂桿按回千斤頂。
[0033]操作流程:將動力裝置的液壓千斤頂上的鎖閉旋鈕旋至開啟,將角模滑入固定架上的滑道,使其底端與液壓千斤頂的頂桿接觸,并將頂桿壓至滑道的底端。將壓桿穿入固定架上的壓桿孔,再將限位螺絲旋入壓桿上的限位螺孔中,則壓桿被鎖固在兩壓桿孔之間。利用壓桿末端的拉環將壓桿向外拉至最大位置,即限位螺絲卡住固定架上夾板的內壁。將鋼筋放入角模的型腔開口上,鋼筋的待彎位置與直角彎槽的角點相對,旋轉鎖閉旋鈕至關閉,壓動搖柄做往復運動,液壓千斤頂的頂桿將角模緩慢頂起,直至鋼筋的待彎點與壓桿底端的弧面接觸,繼續壓動搖柄,若需要90度的制彎角度,則將搖柄壓至不可壓為止,鋼筋的制彎角度恰為直角;若需要大于90度的角度,可隨時觀察鋼筋的彎曲度,或隨時測量其彎曲度,直至達到需要的角度為止;若需要小于90度的制彎角度,則在以上步驟中應選取折角彎槽小于90度的角模。
[0034]由于制彎的動力裝置為液壓千斤頂,其力臂為搖柄,制彎物為頂桿,根據千斤頂的做功特點,相對直接對鋼筋制彎,其作用的力臂相對被拉很長,作用力就相對要小很多,且制彎的角度也可以控制的更加精確。
【權利要求】
1.一種制彎工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固定架,其上設有滑道和壓桿孔,所述壓桿孔與所述滑道的位置相互垂直; 壓桿,可插設到所述壓桿孔中; 角模,為一模具的母模,該母模型腔的底端為一折角彎槽,該折角彎槽的轉角所對方向設有型腔開口 ;角模的外壁上凸設有滑塊,該滑塊剛好可插設到所述滑道中滑行;所述型腔開口的中心位置還設有壓桿槽,在所述角模沿所述滑道滑行的過程中,該壓桿槽的位置恰可使所述壓桿滑入其中;以及 壓力機構,為一帶手柄的千斤頂,連接在所述固定架下方,該千斤頂的頂桿恰好抵在所述角模的底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由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一對夾板構成;所述底座中心位置設有頂桿孔,所述頂桿恰好由該頂桿孔穿出;所述滑道對稱設置于所述夾板的內壁;所述壓桿孔設在所述夾板靠近頂端的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彎槽為直角彎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開口設為凹槽,凹槽的兩端貫穿出角模的側壁。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桿的一端設有拉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栓活動連接于所述壓桿。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桿上設有一限位螺絲,所述壓桿上設有螺孔,該限位螺絲一部分插設在所述螺孔中。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頂為液壓千斤頂。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千斤頂內設有回油閥,該回油閥上連接有可手動旋轉的鎖閉旋鈕,用于控制回油閥的開啟和關閉。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桿及所述型腔內壁均經過圓滑處理。
【文檔編號】B21F1/00GK104338871SQ201310320653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6日
【發明者】張亞峰, 趙振東, 王建陽, 侯先智, 李新峰, 李鵬, 吳成浩, 王俊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北京送變電公司,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