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用于壓裝襯套的裝配系統及其裝配方法

文檔序號:3079821閱讀:380來源:國知局
用于壓裝襯套的裝配系統及其裝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壓裝襯套的裝配系統及其裝配方法,所述裝配系統包括一固定有一發動機機體的安裝機臺和一固定于所述安裝機臺上的裝配裝置,所述裝配裝置包括一自動壓裝裝置,所述自動壓裝裝置包括一設有一第一壓頭導向裝置的第一伺服壓裝裝置和一設有一第二壓頭導向裝置的第二伺服壓裝裝置,第一壓頭導向裝置和第二壓頭導向裝置相對設置于所述發動機機體的兩側。在所述裝配方法中,首先在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和第一壓頭導向裝置上安裝襯套,然后將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和所述第一壓頭導向裝置上的襯套壓裝至所述發動機機體內。本發明實現了自動導向壓裝,裝配效率高和裝配精度高,并且實現安裝相位和深度的精確有效的控制。
【專利說明】用于壓裝襯套的裝配系統及其裝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裝配系統,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壓裝襯套的裝配系統,及其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發動機制造領域,特別是中重型發動機制造上,由于發動機機體和凸輪軸結構的特殊性,沒有廣泛適用的凸輪軸襯套裝配裝置及方法,通常由作業人員借助一些輔助裝置,互相配合完成裝配,造成凸輪軸襯套安裝中存在明顯的缺點:1、凸輪軸襯套安裝效率低,安裝過程缺少自動導向壓裝裝置;2、凸輪軸襯套安裝精度差,安裝相位和深度缺少限位裝置;3、凸輪軸襯套生產成本高,因襯套安裝不合格造成的返工多。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用于壓裝襯套的裝配系統及其裝配方法所存在的凸輪軸襯套安裝效率低、安裝精度差和生產成本高等缺陷,提供一種裝配效率高、裝配精度高的用于壓裝襯套的裝配系統及其裝配方法。
[0004]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用于壓裝襯套的裝配系統,其包括一固定有一發動機機體的安裝機臺和一固定于所述安裝機臺上的裝配裝置,其特點在于,所述裝配裝置包括一自動壓裝裝置,所述自動壓裝裝置包括一第一伺服壓裝裝置和一第二伺服壓裝裝置,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設有一用于壓裝一襯套的第一壓頭導向裝置,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設有一用于壓裝一襯套的第二壓頭導向裝置,所述第一壓頭導向裝置和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相對設置于所述發動機機體的兩側。
[0005]在本方案中,通過第一壓頭導向裝置和第二壓頭導向裝置相對設置于所述發動機機體的兩側,使襯套能實現自動導向壓裝,使襯套安裝精度高,實現安裝相位和深度的有效控制,降低了襯套安裝的不合格率,從而減少了襯套的生產成本。
[0006]較佳地,所述第一壓頭導向裝置包括一第一伺服壓頭,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包括一第二伺服壓頭,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和所述第二伺服壓頭的外圓周面上均設有至少一調位部件,每一所述調位部件沿所述第一伺服壓頭或所述第二伺服壓頭的徑向為伸縮式。
[0007]在本方案中,通過所述調位部件沿所述第一伺服壓頭或所述第二伺服壓頭的徑向為伸縮式,提供襯套在壓裝過程中一可伸縮的位移,避免因制造誤差使所述第一伺服壓頭的軸線、所述第二伺服壓頭的軸線與發動機機體的凸輪軸孔軸線出現偏移時襯套無法壓裝于凸輪軸孔內。
[0008]較佳地,每一所述調位部件包括一導向塊,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和所述第二伺服壓頭的外圓周面上均開設有若干個導向槽,每一所述導向塊通過一彈性部件對應固定于所述導向槽內。
[0009]在本方案中,通過上述結構形式,使導向塊沿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和所述第二伺服壓頭的徑向可伸縮。
[0010]較佳地,所述裝配裝置還包括一對接裝置,所述對接裝置包括一設于所述第一伺服壓頭的端部的對接套和一設于所述第二伺服壓頭的端部的對接軸,所述對接套具有一對接內孔,所述對接內孔的內徑與所述對接軸的外徑匹配。
[0011]在本方案中,通過對接裝置的設計,使第二伺服壓頭壓裝靠近左側第二檔襯套時,保證第二伺服壓頭的位置精度和剛性。
[0012]較佳地,所述裝配系統還包括兩個行程檢測控制裝置,所述兩個行程檢測控制裝置的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和第二伺服壓裝裝置連接,所述兩個行程檢測控制裝置的另一端與所述安裝機臺連接。
[0013]較佳地,所述行程檢測控制裝置為帶絕對值式編碼器或增量式編碼器的伺服電機。
[0014]在本方案中,通過帶有絕對值式編碼器的伺服電機作為行程檢測控制裝置控制襯套壓裝的深度。
[0015]較佳地,每一所述行程檢測控制裝置上均固設有一傳感裝置,兩個所述傳感裝置均通過一數據線與一實時壓力顯示裝置相連接,所述實時壓力顯示裝置固設于所述安裝機臺上。
[0016]在本方案中,傳感裝置和實時壓力顯示裝置的設計使壓力異常超出范圍時停機報警,防止不合格的襯套繼續壓裝。
[0017]較佳地,所述裝配裝置還包括一第一上料裝置和一第二上料裝置,所述第一上料裝置設于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上部且靠近所述第一伺服壓頭處,并且所述第一上料裝置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伺服壓頭的方向上具有一上下位移,所述第二上料裝置固設于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上部且靠近所述第二伺服壓頭處。
[0018]在本方案中,第一上料裝置和一第二上料裝置的設計提高了襯套的壓裝效率和壓裝精度。
[0019]較佳地,所述第一上料裝置包括一液壓缸、一液壓上料器和一直線導軌裝置,所述液壓上料器的一端套接于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上,所述液壓上料器的至少一部分側壁與所述直線導軌裝置的滑塊固接。
[0020]在本方案中,通過上述結構形式,實現液壓上料器的上下直線移動,便于左側第一檔襯套的壓裝。
[0021]較佳地,所述液壓上料器具有一液壓上料孔,所述液壓上料孔內嵌設有一第一銅套,所述第一銅套的內壁面上開設有一孔,所述孔內嵌設有一第一鋼球,所述第一鋼球通過一第一定位彈簧對應固定于所述孔內,所述第一定位彈簧固設于所述第一銅套的所述孔內,所述液壓上料器上靠近所述第一銅套處還設有一第一上料標記。
[0022]在本方案中,通過在所述液壓上料器上靠近所述第一銅套處設有一第一上料標記,防止襯套放錯位置;第一鋼球通過一第一定位彈簧對應固定于所述孔內,因襯套上的油孔布置左右不對稱,可以防止襯套裝反,同時定位相位。
[0023]較佳地,所述第二上料裝置包括一驅動裝置、一伺服分度盤,所述驅動裝置固設于所述發動機機體上,所述伺服分度盤通過至少一緊固件固接于所述驅動裝置上,所述伺服分度盤具有若干伺服上料孔,每一所述伺服上料孔內嵌設有一第二銅套,所述第二銅套的內壁面上開設有一盲孔,所述盲孔內嵌設有一第二鋼球,所述第二鋼球通過一第二定位彈簧對應固定于所述盲孔內,每一所述第二銅套處設有一第二上料標記。
[0024]在本方案中,第二上料裝置用于放置發動機機體除左側第一檔其余各檔襯套,第二上料標記和第二鋼球的設計防止襯套裝反和保證相位定位精度。
[0025]較佳地,所述裝配裝置還包括固設于所述發動機機體上的一第一噴油潤滑襯套裝置和一第二噴油潤滑襯套裝置,并且所述第一噴油潤滑襯套裝置靠近所述第一上料裝置,所述第二噴油潤滑襯套裝置靠近所述第二上料裝置。
[0026]在本方案中,第一噴油潤滑襯套裝置和第二噴油潤滑襯套裝置的設計使襯套被第一伺服壓頭或第二伺服壓頭引導頂出第一上料裝置或第二上料裝置后自動噴油潤滑襯套,減小壓裝中襯套壓入發動機機體的凸輪軸孔內的摩擦和阻力。
[0027]較佳地,所述裝配裝置還包括一固設于所述發動機機體上的襯套投料裝置。
[0028]在本方案中,襯套投料裝置的設計便于將襯套統一放置,防止襯套放錯位置,提高壓裝效率和壓裝精度。
[0029]較佳地,所述襯套投料裝置包括一料倉、一擋料器、若干接近開關、投料襯套以及若干標記,每一所述接近開關與每一所述標記均與各檔待壓裝的所述投料襯套對應,所述料倉包括若干層具有一傾斜角度的置料層,每一層置料層上設有若干個并列分開的投料□。
[0030]在本方案中,所述料倉設有若干層并具有一傾斜角度,可以放置較多的投料襯套,而且投料襯套可以自動滾動補充到襯套投放口。所述料倉的每一所述層的投料口均分開并列放置并作標記可以區分各檔投料襯套,不易混淆。擋料器的設計可以保證每次送料為一組投料襯套,并隔斷當前一組待安裝的投料襯套和料倉內其余的投料襯套。對應各檔待放置的投料襯套的接近開關防止各檔投料襯套漏裝至第一上料裝置和第二上料裝置內。
[0031]較佳地,所述傾斜角度為5°。
[0032]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如上所述的裝配系統的裝配方法,其特點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0033]S1、在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和第一壓頭導向裝置上安裝襯套;
[0034]S2、通過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和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將第二壓頭導向裝置和第一壓頭導向裝置上的襯套壓裝至所述發動機機體內;
[0035]較佳的,所述步驟S1之前還包括以下步驟:
[0036]Sn、將所述襯套投料裝置內的一組待安裝襯套的左側第一檔襯套安裝至一第一上料裝置的液壓上料孔內,使得所述第一檔襯套的端面與所述第一上料裝置的液壓上料孔內第一銅套的端面保持對齊;
[0037]S12、將所述襯套投料裝置內的一組待安裝襯套的右側第一檔襯套安裝至一第二上料裝置上一伺服分度盤的相應伺服上料孔內,使得所述最后一檔襯套的端面與所述第二上料裝置的液壓上料孔內第二銅套的端面保持對齊;
[0038]S13、驅動所述伺服分度盤,調整所述伺服上料孔的位置;
[0039]S14、重復所述步驟S12、S13,依次將所述左側第一檔襯套和所述右側第一檔襯套之間的其余襯套依次安裝至對應的所述伺服上料孔內。
[0040]較佳的,所述步驟S2還包括以下步驟:
[0041]S21、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上的第二伺服壓頭進給,同時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一壓頭導向裝置上的第一伺服壓頭進給,當所述第二伺服壓頭與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在第二檔凸輪軸孔的右側對接后,所述第二伺服壓頭與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同時同步向左側第二檔凸輪軸孔進給,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將所述左側第二檔襯套壓裝到位;
[0042]S22、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退回,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一壓頭導向裝置退回;
[0043]S23、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依次將所述左側第二檔和所述右側第一檔之間的其余襯套壓裝到位;
[0044]S24、所述第一伺服壓裝置驅動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取左側第一檔襯套,同時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二伺服壓頭取右側第一檔襯套,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和所述第二伺服壓頭同時進給,將所述左側第一檔襯套和所述右側第一檔襯套同時壓入所述發動機機體的相應位置;
[0045]S25、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和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分別驅動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和所述第二伺服壓頭退回原位,壓裝完成。
[0046]本發明中,上述優選條件在符合本領域常識的基礎上可任意組合,即得本發明各較佳實施例。
[0047]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
[0048]本發明用于壓裝襯套的裝配系統及其裝配方法實現了自動導向壓裝,裝配效率高和裝配精度高,通過第一壓頭導向裝置和第二壓頭導向裝置相對設置于所述發動機機體的兩側,使襯套能實現自動導向壓裝,提高了襯套的安裝精度;通過可伸縮式鋼球和行程檢測控制裝置的設計,實現了安裝相位和深度的精確有效的控制,降低了襯套安裝的不合格率,從而減少了襯套的生產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9]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裝配系統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0050]圖2為圖1的第一壓頭導向裝置的左視圖。
[0051]圖3為圖1的第二壓頭導向裝置的左視圖。
[0052]圖4為圖1的對接裝置及對接過程的結構示意圖。
[0053]圖5為圖1的第一上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54]圖6為圖1的第二上料裝置的左視圖。
[0055]圖7為圖1的第二上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56]圖8為圖1的襯套投料裝置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7]本發明為一種能夠用于壓裝襯套的裝配系統,適用于發動機機體的凸輪軸孔和襯套內孔孔徑成遞增(或遞減)排列的發動機機體的襯套裝配。其裝配方法是在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和第一壓頭導向裝置上安裝襯套,通過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和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將第二壓頭導向裝置和第一壓頭導向裝置上的襯套壓裝至所述發動機機體內。
[0058]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0059]如圖1所示,本發明用于壓裝襯套的裝配系統包括一固定有一發動機機體2的安裝機臺I和一固定于所述發動機安裝機臺I上的裝配裝置。裝配裝置包括一自動壓裝裝置。自動壓裝裝置包括一第一伺服壓裝裝置和一第二伺服壓裝裝置。第一伺服壓裝裝置設有一用于壓裝一襯套的第一壓頭導向裝置3,第二伺服壓裝裝置設有一用于壓裝一襯套的第二壓頭導向裝置4。第一壓頭導向裝置3和第二壓頭導向裝置4相對設置于所述發動機機體2的兩側,這樣使襯套能實現自動導向壓裝,使襯套安裝精度高,實現安裝相位和深度的有效控制,降低了襯套安裝的不合格率,從而減少了襯套的生產成本。
[0060]其中,第一壓頭導向裝置3包括一第一伺服壓頭31,第二壓頭導向裝置4包括一第二伺服壓頭41。第一伺服壓頭31和第二伺服壓頭41的外圓周面上均設有三個調位部件,每一調位部件沿第一伺服壓頭31或第二伺服壓頭41的徑向為伸縮式,提供襯套在壓裝過程中一可伸縮的位移,避免因制造誤差使第一伺服壓頭31的軸線、所述第二伺服壓頭41的軸線與發動機機體2的凸輪軸孔21的軸線出現偏移時襯套無法壓裝于凸輪軸孔21內。
[0061]其中,如圖2、圖3所示,第一伺服壓頭31上的每一調位部件包括一導向塊32,第一伺服壓頭31的外圓周面上開設有三個導向槽34,每一導向塊32通過一彈性部件33對應固定于導向槽34內。第二伺服壓頭41上的每一調位部件包括一導向塊42,第二伺服壓頭41的外圓周面上也開設有三個導向槽44,每一導向塊42通過一彈性部件43對應固定于導向槽44內。
[0062]此外,如圖1、圖4所示,裝配裝置還包括一對接裝置。所述對接裝置包括一設于第一伺服壓頭31的端部的對接套32和一設于所述第二伺服壓頭41的端部的對接軸45。對接套32具有一對接內孔33。對接內孔33的內徑與對接軸45的外徑匹配。通過對接裝置的設計,使第二伺服壓頭32壓裝靠近左側第二檔襯套時,保證第二伺服壓頭32的位置精度和剛性。
[0063]另外,如圖1所示,所述裝配系統還包括兩個行程檢測控制裝置8。兩個行程檢測控制裝置8的一端分別與第一伺服壓裝裝置和第二伺服壓裝裝置連接,兩個行程檢測控制裝置的另一端與安裝機臺I連接。
[0064]其中,行程檢測控制裝置8為帶有絕對值式編碼器或增量式編碼器的伺服電機,用于控制襯套壓裝的深度。
[0065]另外,每一行程檢測控制裝置8上均固設有一傳感裝置9,兩個傳感裝置9均通過一數據線與一實時壓力顯示裝置10相連接。實時壓力顯示裝置10固設于安裝機臺I上。
[0066]在本實施例中,傳感裝置9和實時壓力顯示裝置10的設計使壓力異常超出范圍時停機報警,防止不合格的襯套繼續壓裝。
[0067]進一步,如圖1所示,裝配裝置還包括一第一上料裝置5和一第二上料裝置6。所述第一上料裝置5設于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上部且靠近所述第一伺服壓頭31處,并且第一上料裝置5在垂直于第一伺服壓頭31的方向上具有一上下位移。第二上料裝置6固設于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上部且靠近所述第二伺服壓頭41處。采用上述結構形式提高了襯套的壓裝效率和壓裝精度。
[0068]其中,第一上料裝置5包括一液壓缸51、一液壓上料器52和一直線導軌裝置53,液壓上料器52的一端套接于液壓缸51的活塞桿54上,液壓上料器52的一部分側壁與所述直線導軌裝置53的滑塊55固接。這樣實現了液壓上料器52的上下直線移動,便于左側第一檔襯套的壓裝。
[0069]其中,如圖5所示,所述液壓上料器52具有一液壓上料孔521。液壓上料孔521內嵌設有一第一銅套522,第一銅套522的內壁面上開設有一孔523,孔523內嵌設有一第一鋼球524。第一鋼球524通過一第一定位彈簧525對應固定于所述孔523內,第一定位彈簧525固設于第一銅套522的所述孔523內,因襯套上的油孔布置左右不對稱,可以防止襯套裝反,同時定位相位。液壓上料器52上靠近第一銅套522處還設有一第一上料標記526,防止襯套放錯位置。
[0070]其中,如圖1、圖6、圖7所示,用于放置發動機機體除左側第一檔其余各檔襯套的第二上料裝置6包括一驅動裝置61、一伺服分度盤62。所述驅動裝置61固設于發動機機體2上,伺服分度盤62通過一緊固件固接于驅動裝置61上。伺服分度盤62具有6個伺服上料孔621,每一伺服上料孔621內嵌設有一第二銅套622。第二銅套622的內壁面上開設有一盲孔623,所述盲孔623內嵌設有一第二鋼球624。所述第二鋼球624通過一第二定位彈簧625對應固定于盲孔623內,每一第二銅套622處設有一第二上料標記626。米用上述結構形式,可防止襯套裝反和保證相位定位精度。
[0071]更進一步,如圖1所示,裝配裝置還包括固設于所述發動機機體2上的一第一噴油潤滑襯套裝置11和一第二噴油潤滑襯套裝置12,并且所述第一噴油潤滑襯套裝置11靠近第一上料裝置5,所述第二噴油潤滑襯套裝置12靠近第二上料裝置6。這樣使襯套被第一伺服壓頭31或第二伺服壓頭41引導頂出第一上料裝置5或第二上料裝置6后自動噴油潤滑襯套,減小壓裝中襯套壓入發動機機體2的凸輪軸孔21內的摩擦和阻力。
[0072]最后,如圖1所示,裝配裝置還包括一固設于所述發動機機體2上的襯套投料裝置7,將襯套統一放置,防止襯套放錯位置,提高壓裝效率和壓裝精度。
[0073]其中,如圖1、圖8所示,所述襯套投料裝置7包括一料倉71、一擋料器72、若干接近開關73、若干標記74以及投料襯套76。每一所述接近開關73與每一所述標記74均與各檔待壓裝的投料襯套76對應。料倉71包括若干層具有一傾斜角度的置料層,每一層置料層上設有若干個并列分開的投料口 75。傾斜角度為5°。
[0074]其中,所述料倉71設有若干層并具有一傾斜角度,可以放置較多的投料襯套76,而且投料襯套76可以自動滾動補充到襯套投放口。所述料倉71的每一所述層的投料口 75均分開并列放置并作標記可以區分各檔投料襯套76,不易混淆。擋料器72的設計可以保證每次送料為一組投料襯套76,并隔斷當前一組待安裝的投料襯套76和料倉71內其余的投料襯套76。對應各檔待放置的投料襯套76的接近開關73防止各檔投料襯套76漏裝至第一上料裝置5和第二上料裝置6內。
[0075]如圖1?8所示,本發明用如上所述的裝配系統壓裝襯套的裝配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
[0076]S1、將所述襯套投料裝置內的一組待安裝襯套的左側第一檔襯套安裝至一第一上料裝置的液壓上料孔內,使得所述第一檔襯套的端面與所述第一上料裝置的液壓上料孔內第一銅套的端面保持對齊;
[0077]S2、將所述襯套投料裝置內的一組待安裝襯套的右側第一檔襯套安裝至一第二上料裝置上一伺服分度盤的相應伺服上料孔內,使得所述最后一檔襯套的端面與所述第二上料裝置的液壓上料孔內第二銅套的端面保持對齊;
[0078]S3、驅動所述伺服分度盤,調整所述伺服上料孔的位置;
[0079]S4、重復所述步驟S2、S3,依次將所述左側第一檔襯套和所述右側第一檔襯套之間的其余襯套依次安裝至對應的所述伺服上料孔內。
[0080]S5、在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上和第一壓頭導向裝置安裝襯套;
[0081]S6、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上的第二伺服壓頭進給,同時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一壓頭導向裝置上的第一伺服壓頭進給,當所述第二伺服壓頭與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在左側第二檔凸輪軸孔的右側對接后,所述第二伺服壓頭與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同時同步向左側第二檔凸輪軸孔進給,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將所述左側第二檔襯套壓裝到位;
[0082]S7、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退回,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一壓頭導向裝置退回;
[0083]S8、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依次將所述左側第二檔和所述右側第一檔之間的其余襯套壓裝到位;
[0084]S9、所述第一伺服壓裝置驅動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取左側第一檔襯套,同時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二伺服壓頭取右側第一檔襯套,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和所述第二伺服壓頭同時進給,將所述左側第一檔襯套和所述右側第一檔襯套同時壓入所述發動機機體的相應位置;
[0085]Sltl、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和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分別驅動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和所述第二伺服壓頭退回原位,壓裝完成。
[0086]雖然以上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是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但這些變更和修改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壓裝襯套的裝配系統,其包括一固定有一發動機機體的安裝機臺和一固定于所述安裝機臺上的裝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裝置包括一自動壓裝裝置,所述自動壓裝裝置包括一第一伺服壓裝裝置和一第二伺服壓裝裝置,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設有一用于壓裝一襯套的第一壓頭導向裝置,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設有一用于壓裝一襯套的第二壓頭導向裝置,所述第一壓頭導向裝置和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相對設置于所述發動機機體的兩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頭導向裝置包括一第一伺服壓頭,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包括一第二伺服壓頭,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和所述第二伺服壓頭的外圓周面上均設有至少一調位部件,每一所述調位部件沿所述第一伺服壓頭或所述第二伺服壓頭的徑向為伸縮式。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調位部件包括一導向塊,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和所述第二伺服壓頭的外圓周面上均開設有若干個導向槽,每一所述導向塊通過一彈性部件對應固定于所述導向槽內。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裝置還包括一對接裝置,所述對接裝置包括一設于所述第一伺服壓頭的端部的對接套和一設于所述第二伺服壓頭的端部的對接軸,所述對接套具有一對接內孔,所述對接內孔的內徑與所述對接軸的外徑匹配。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系統還包括兩個行程檢測控制裝置,所述兩個行程檢測控制裝置的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和第二伺服壓裝裝置連接,所述兩個行程檢測控制裝置的另一端與所述安裝機臺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檢測控制裝置為帶有絕對值式編碼器或增量式編碼器的伺服電機。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行程檢測控制裝置上均固設有一傳感裝置,兩個所述傳感裝置均通過一數據線與一實時壓力顯示裝置相連接,所述實時壓力顯示裝置固設于所述安裝機臺上。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裝置還包括一第一上料裝置和一第二上料裝置,所述第一上料裝置設于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上部且靠近所述第一伺服壓頭處,并且所述第一上料裝置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伺服壓頭的方向上具有一上下位移,所述第二上料裝置固設于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上部且靠近所述第二伺服壓頭處。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裝置包括一液壓缸、一液壓上料器和一直線導軌裝置,所述液壓上料器的一端套接于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上,所述液壓上料器的至少一部分側壁與所述直線導軌裝置的滑塊固接。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上料器具有一液壓上料孔,所述液壓上料孔內嵌設有一第一銅套,所述第一銅套的內壁面上開設有一孔,所述孔內嵌設有一第一鋼球,所述第一鋼球通過一第一定位彈簧對應固定于所述孔內,所述第一定位彈簧固設于所述第一銅套的所述孔內,所述液壓上料器上靠近所述第一銅套處還設有一第一上料標記。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裝置包括一驅動裝置、一伺服分度盤,所述驅動裝置固設于所述發動機機體上,所述伺服分度盤通過至少一緊固件固接于所述驅動裝置上,所述伺服分度盤具有若干伺服上料孔,每一所述伺服上料孔內嵌設有一第二銅套,所述第二銅套的內壁面上開設有一盲孔,所述盲孔內嵌設有一第二鋼球,所述第二鋼球通過一第二定位彈簧對應固定于所述盲孔內,每一所述第二銅套處設有一第二上料標記。
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裝置還包括固設于所述發動機機體上的一第一噴油潤滑襯套裝置和一第二噴油潤滑襯套裝置,并且所述第一噴油潤滑襯套裝置靠近所述第一上料裝置,所述第二噴油潤滑襯套裝置靠近所述第二上料裝置。
13.如權利要求1?12任意一項所述的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裝置還包括一固設于所述發動機機體上的襯套投料裝置。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投料裝置包括一料倉、一擋料器、若干接近開關、投料襯套以及若干標記,每一所述接近開關與每一所述標記均與各檔待壓裝的所述投料襯套對應,所述料倉包括若干層具有一傾斜角度的置料層,每一層置料層上設有若干個并列分開的投料口。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裝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角度為5°。
16.一種用如權力要求15所述的裝配系統壓裝襯套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 51、在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和第一壓頭導向裝置上安裝襯套; . 52、通過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和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將第二壓頭導向裝置和第一壓頭導向裝置上的襯套壓裝至所述發動機機體內。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I之前還包括以下步驟: Sn、將所述襯套投料裝置內的一組待安裝襯套的左側第一檔襯套安裝至一第一上料裝置的液壓上料孔內,使得所述第一檔襯套的端面與所述第一上料裝置的液壓上料孔內第一銅套的端面保持對齊; . 512、將所述襯套投料裝置內的一組待安裝襯套的右側第一檔襯套安裝至一第二上料裝置上一伺服分度盤的相應伺服上料孔內,使得所述最后一檔襯套的端面與所述第二上料裝置的液壓上料孔內第二銅套的端面保持對齊; . 513、驅動所述伺服分度盤,調整所述伺服上料孔的位置; . 514、重復所述步驟S12、S13,依次將所述左側第一檔襯套和所述右側第一檔襯套之間的其余襯套依次安裝至對應的所述伺服上料孔內。
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還包括以下步驟: .521、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上的第二伺服壓頭進給,同時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一壓頭導向裝置上的第一伺服壓頭進給,當所述第二伺服壓頭與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在左側第二檔凸輪軸孔的右側對接后,所述第二伺服壓頭與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同時同步向左側第二檔凸輪軸孔進給,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將所述左側第二檔襯套壓裝到位; . 522、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退回,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一壓頭導向裝置退回; . 523、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二壓頭導向裝置依次將所述左側第二檔和所述右側第一檔之間的其余襯套壓裝到位;. 524、所述第一伺服壓裝置驅動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取左側第一檔襯套,同時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驅動所述第二伺服壓頭取右側第一檔襯套,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和所述第二伺服壓頭同時進給,將所述左側第一檔襯套和所述右側第一檔襯套同時壓入所述發動機機體的相應位置; S25、所述第一伺服壓裝裝置和所述第二伺服壓裝裝置分別驅動所述第一伺服壓頭和所述第二伺服壓頭退回原位,壓裝完成。
【文檔編號】B23P19/02GK104339144SQ201310338427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5日
【發明者】張學華, 鄭友存, 周長華, 張文彬 申請人:上海日野發動機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株洲市| 邹城市| 五大连池市| 波密县| 仙居县| 金阳县| 萨迦县| 台湾省| 绥化市| 洛宁县| 武鸣县| 沙雅县| 搜索| 海林市| 巫溪县| 武功县| 馆陶县| 长春市| 肇州县| 砀山县| 厦门市| 济南市| 渑池县| 衡阳市| 东山县| 开化县| 平顺县| 博野县| 栾城县| 特克斯县| 元江| 米脂县| 韩城市| 茌平县| 乌拉特后旗| 遂平县| 井冈山市| 和林格尔县| 赤城县|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