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的彎板裝配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的彎板裝配的輔助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的彎板裝配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通用的雙梁橋式起重機,雙主梁與帶有大車的端梁相焊接,小車在雙主梁上端運行。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處對稱安裝有兩塊彎板,且車輪通過安裝軸裝配于彎板處。兩塊彎板通常是通過焊接固定于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處的,但問題在于,焊接時兩塊彎板的焊接變形很難控制,焊接應力集中,兩彎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的精度很難保證。導致車輪的安裝精度也不高,容易產生偏移,則運行時起重小車運行時不走直線,會出現啃軌現象,且車輪緣磨損加快。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了彎板裝配的裝配精度,同時控制了焊接變形,減少了焊接應力集中,保證了車輪裝配的質量工藝要求的用于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的彎板裝配模具。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的彎板裝配模具,包括模具本體,所述的模具本體的上端面分別對稱設有用于與彎板的一內表面相配合且水平設置的第一裝配面,所述的模具本體的側面分別對稱設有用于與彎板的另一內表面相配合且豎直設置的第二裝配面,所述的第一裝配面和第二裝配面之間設有用于避開彎板的彎折段的過渡斜面;所述的第一裝配面和第二裝配面上均設有多組用于與彎板相配合的螺栓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該用于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的彎板裝配模具的上端面分別對稱設有用于與彎板的一內表面相配合且水平設置的第一裝配面,模具本體的側面分別對稱用于與彎板的另一內表面相配合且豎直設置的第二裝配面,第一裝配面和第二裝配面上均設有多組用于與彎板相配合的螺栓孔。使用時將與端梁連接的彎板通過螺栓固定到該模具上,利用水平尺和重錘線調整該彎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然后與端梁焊接,焊接好后再松開螺栓,將該模具拿下即可,非常方便。該模具保證了車輪裝配的質量工藝要求,因此起重小車工作時運行平穩,不會出現車輪啃軌的現象,也降低了運行時的輪緣磨損。作為優選,所述的過渡斜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45°。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與彎板的彎折部發生干涉。作為優選,所述的模具本體上設有多條加強筋板。所述的加強筋板分別為相互連接的橫向加強筋板、豎向加強筋板及斜向加強筋板。這樣,可有效加強該模具的強度。作為優選,所述的模具本體遠離過渡斜面的一端設有斜切面。這樣,更加方便操作。作為優選,多組螺栓孔之間的距離從上到下逐漸增大,且多組螺栓孔的直徑也從上到下逐漸增大。這樣,安裝時可以根據端梁和車輪的大小而作相應的調整,適用范圍更廣。
圖1本實用新型用于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的彎板裝配模具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用于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的彎板裝配模具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1-2中:1模具本體、1.1第一裝配面、1.2第二裝配面、1.3過渡斜面、1.4.1橫向加強筋板、1.4.2豎向加強筋板、1.4.3斜向加強筋板、1.5斜切面、2螺栓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2所示,一種用于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的彎板裝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體1,所述的模具本體的I上端面分別對稱設有用于與彎板的一內表面相配合且水平設置的第一裝配面1.1,所述的模具本體I的側面分別對稱設有用于與彎板的另一內表面相配合且豎直設置的第二裝配面1.2,所述的第一裝配面1.1和第二裝配面1.2之間設有用于避開彎板的彎折段的過渡斜面1.3 ;所述的第一裝配面1.1和第二裝配面1.2上均設有多組用于與彎板相配合的螺栓孔2。所述的過渡斜面1.3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45°。所述的模具本體I上設有多條加強筋板。所述的加強筋板分別為相互連接的橫向加強筋板1.4.1、豎向加強筋板1.4.2及斜向加強筋板1.4.3。所述的模具本體I遠離過渡斜面1.3的一端設有斜切面1.5。多組螺栓孔2之間的距離從上到下逐漸增大,且多組螺栓孔2的直徑也從上到下逐漸增大。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的彎板裝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體(1),所述的模具本體的(I)上端面分別對稱設有用于與彎板的一內表面相配合且水平設置的第一裝配面(1.1),所述的模具本體(I)的側面分別對稱設有用于與彎板的另一內表面相配合且豎直設置的第二裝配面(1.2),所述的第一裝配面(1.1)和第二裝配面(1.2)之間設有用于避開彎板的彎折段的過渡斜面(1.3);所述的第一裝配面(1.1)和第二裝配面(1.2)上均設有多組用于與彎板相配合的螺栓孔(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的彎板裝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渡斜面(1.3)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4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的彎板裝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本體(I)上設有多條加強筋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的彎板裝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強筋板分別為相互連接的橫向加強筋板(1.4.1)、豎向加強筋板(1.4.2)及斜向加強筋板(1.4.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的彎板裝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本體(I)遠離過渡斜面(1.3)的一端設有斜切面(1.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的彎板裝配模具,其特征在于:多組螺栓孔(2)之間的距離 從上到下逐漸增大,且多組螺栓孔(2)的直徑也從上到下逐漸增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雙梁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的彎板裝配模具,包括模具本體(1),所述的模具本體的(1)上端面分別對稱設有用于與彎板的一內表面相配合且水平設置的第一裝配面(1.1),所述的模具本體(1)的側面分別對稱設有用于與彎板的另一內表面相配合且豎直設置的第二裝配面(1.2),所述的第一裝配面(1.1)和第二裝配面(1.2)之間設有用于避開彎板的彎折段的過渡斜面(1.3);所述的第一裝配面(1.1)和第二裝配面(1.2)上均設有多組用于與彎板相配合的螺栓孔(2)。該彎板裝配模具提高了彎板裝配的裝配精度,同時控制了焊接變形,減少了焊接應力集中,保證了車輪裝配的質量工藝要求。
文檔編號B23K37/04GK203156283SQ201320209919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3日
發明者朱劍君, 曹新平, 周杰, 朱帥, 張益均, 岑志波 申請人:寧波市凹凸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