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壓驅動式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驅動式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設備,包括機身、模具機構和成型機構,模具機構的上模和下模可拆卸安裝在機身的工作臺上,成型機構包括成型組和驅動裝置,成型機構至少包括供兩種角度規格的管件成型加工的兩組成型組,成型組的成型芯棒置于模具機構側邊,且可朝向模具機構一側軸線方向移動,驅動裝置為液壓驅動裝置,包括液壓驅動邊缸和液壓總缸,一個成型芯棒對應一個液壓驅動邊缸,液壓總缸連接油泵,油泵連接溢流閥,溢流閥連接同步閥,同步閥經油路支管連接一組成型組的兩個液壓驅動邊缸,液壓驅動邊缸經回油管連接溢流閥。本實用新型具有可加工不同角度規格管件,設備制造和維修成本低,成型組驅動穩定,同步性高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液壓驅動式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管件管端成型設備,確切的說是用于加工卡壓式管件的管端卡壓式連接結構的成型設備,更確切的說是ー種采用液壓驅動方式的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卡壓式管件具有連接可靠安全、施工便利快捷、適合嵌入式安裝、免維護更新、經濟性相對優越等特點,因而被廣泛應用于直飲水系統、自來水系統、供暖系統、蒸氣系統、エ業油管系統和エ業氣管系統中。市場上的卡壓式管件通常有直通式、45°以及直角等角度規格。
[0003]卡壓式管件的管端卡壓式連接結構采用管端成型機擠壓成型。現有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機包括有帶工作臺的機身,安設于工作臺上的模具組件和成型機構,模具組件包括使用狀態下面對面配合的上模和下摸,上模和下模可相對運動完成開合摸,當上模和下模合模時,內部形成與管件形狀大小相適配的模腔,上模和下模用于對管件進行夾緊定位;成型機構包括對應管件兩端的ー對成型芯棒,成型芯棒可軸向運動并伸入管件通道內部,對管件的端部進行擴徑和擠壓,完成對管件端部的卡壓式連接結構的成型。
[0004]現有結構的管端成型機只針對單種角度規格的卡壓式管件成型加工,這樣不同規格的卡壓式管件的加工,就得對應多臺成型設備,從而増加企業購置設備的成本,以及增加了企業設備的占地面積。
【發明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多種規格管件管端的成型加工,可有效降低企業成本,且驅動穩定,加工精度高的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設備。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液壓驅動式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設備,包括帶有工作臺的機身,安裝在工作臺上的模具機構以及成型機構,所述模具機構包括有可相對運動完成開合模的上模和下模,所述成型機構包括有成對成型芯棒組成的成型組以及驅動成型組的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機構至少包括供兩種角度規格的管件成型加工的兩組成型組,成型組的成型芯棒置于模具機構側邊,且成型芯棒可朝向模具機構ー側軸線方向移動,所述驅動裝置為液壓驅動裝置,包括液壓驅動邊缸和液壓總缸,ー個成型芯棒對應ー個液壓驅動邊缸,所述液壓總缸連接有油泵,油泵連接有溢流閥,溢流閥連接有同步閥,同步閥經油路支管連接ー組成型組的兩個液壓驅動邊缸,液壓驅動邊缸經回油管連接溢流閥,所述上模和下模可拆卸安裝在工作臺上。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多成型組設計,同時上模和下模采用可拆卸安裝在工作臺上,需要加工不同角度規格的管件時,模具相應更換,實現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設備至少能對兩種角度規格的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加工,克服傳統每臺成型設備只能加工ー種角度規格的卡壓式管件的缺陷,大大降低了設備成本,以及使得成型設備結構緊湊,減少設備占地面積,節約空間;驅動裝置采用液壓驅動,驅動更為穩定,而且每個成型芯棒上均設有ー個液壓驅動邊缸,并經同步閥連接ー組成型組上的兩個液壓驅動邊缸,實現ー組成型組的兩個成型芯棒同步運動,具有液壓油流量控制精確,成型組上的成型芯棒同步性好的優點,極大的提高了設備加工精度。
[0008]本實用新型進ー步設置為:所述成型組至少包括有第一成型芯棒、第二成型芯棒以及第三成型芯棒,所述第一成型芯棒和第二成型芯棒構成ー個成型組,第二成型芯棒和第三成型芯棒構成第二個成型組。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兩成型組采用三根成型芯棒組合構成,減少成型芯棒數量,不僅使得成型設備結構緊湊,便于成型組的布置安裝,而且有效的降低了設備制造和維修成本。
[0010]本實用新型進ー步設置為:所述成型組還包括有第四成型芯棒,第一成型芯棒和第二成型芯棒分設于模具機構相對的兩側,第一成型芯棒和第二成型芯棒之間呈180度角設置,第一成型芯棒和第三成型芯棒、第二成型芯棒和第四成型芯棒之間均呈45度角設置,第三成型芯棒和第四成型芯棒之間呈90度角設置。
[00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實現對市場上常見的三種角度規格(直通式、45度和90度)的卡壓式管件加工,其中第一成型芯棒和第二成型芯棒形成的成型組,可完成對直通式卡壓式管件加工,第一成型芯棒和第四成型芯棒或第二成型芯棒和第三成型芯棒形成的成型組,可完成對45度卡壓式彎管件(也可稱為135度)的成型加工,第三成型芯棒和第四成型芯棒形成的成型組,可完成對90度卡壓式彎管件的成型加工;適用目前市場上廣泛使用的卡壓式管件的成型加工,成型設備的實用性強。
[0012]本實用新型進ー步設置為:所述每個成型芯棒均對應有一個滑移設置在工作臺上的芯棒安裝座,所述工作臺上設有與成型芯棒運動軌跡對應的軌道,所述軌道正對模具機構布置,所述芯棒安裝座安裝在軌道上并可沿軌道滑移,所述芯棒安裝座朝向模具機構的一端安裝有成型芯棒,成型芯棒可拆卸安裝在芯棒安裝座上,芯棒安裝座另一端與驅動裝置聯動連接。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姆個成型芯棒對應ー個芯棒安裝座,芯棒可拆卸安裝在芯棒安裝座上,實現管件管道大小不同或成型需要(如管端擴ロ、管端縮ロ或鐓筋)不同,更換不同的成型芯棒,提高管端成型設備的實用性。
[0014]本實用新型進ー步設置為:所述芯棒安裝座包括有主座體,以及可調節成型芯棒在縱向面上位置的調節座,主座體與驅動裝置連接,調節座體安裝在主座體上,所述成型芯棒可拆裝安裝在調節座體上。
[00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實現成型芯棒縱向位置調節,便于將成型芯棒軸向上與管件管端對牢,便于對成型芯棒定位,提高管件加工精度,提高芯棒與不同大小形狀的管件適配度,提高成型設備的實用性。
[0016]本實用新型進ー步設置為:所述將成型芯棒軸向方向設為X軸方向,與X軸方向垂直的高度方向設為Y軸方向,垂直X軸和Y軸的方向設為Z軸方向,調節座包括安裝在主座體上的Z軸調節座體以及安裝在Z軸調節座體上的Y軸調節座體,所述主座體朝向模具機構的一端端面上設有沿Z方向布置的Z軸T形滑軌,所述Z軸調節座體一端端面上設有與Z軸T形滑軌適配的Z軸T形槽,主座體的Z軸T形滑軌兩端上固定有與Z軸調節座體抵觸配合的Z軸調節組件,所述Z軸調節座朝向模具機構的一端端面上設有Y軸T形滑軌,所述Y軸調節座體朝向模具機構的一端供芯棒安裝,Y軸調節座體另一端端面設有Y軸T形滑軌適配的Y軸T形槽,Z軸調節座體上Y軸T形滑軌兩端上固定有與Y軸調節座體抵觸配合的Y軸調節組件。
[00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調節操作方便簡單,實現成型芯棒在所設定的Y軸和Z軸兩個方向上的位置調節,提高成型芯棒的位置精度,方便成型芯棒的安裝裝配,降低成型設備相應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0018]本實用新型進ー步設置為:所述的下模與工作臺固定連接,上模可升降的設置在下模的上方,所述上模上設有上半模腔,下模設有下半模腔,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吋,下半模腔與下半模腔共同形成與管件形狀大小適配的模腔。
[001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上、下模的合模穩定可靠,同時模腔采用上、下模上設置半模腔組合構成,對管件的定位固定穩定可靠。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描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設備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成型機構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芯棒安裝座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模具機構結構示意圖;
[0025]圖5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下模結構示意圖;
[0026]圖6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上模體和下模體配合視圖;
[0027]圖7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驅動裝置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如圖1至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ー種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設備,包括帶有工作臺11的機身1,安裝在工作臺11上的模具機構2以及成型機構3 ;所述模具機構2包括有可相對運動完成開合模的上模21和下模22,所述成型機構3包括有成對成型芯棒組成的成型組以及驅動成型組的驅動裝置4。所述的成型機構3至少包括供兩種角度規格管件的成型加工的兩組成型組,成型組的成型芯棒置于模具機構2側邊,且成型芯棒可朝向模具機構2 —側軸線方向移動,所述上模21和下模22可拆卸安裝在工作臺I上;這樣實現多組成型組能加工不同角度規格的卡壓式管件,而對于傳統的管端成型設備,即使設計成多組成型組,也因模具不符合而無法實現管端成型加工。在兩個成型組設置時,采用三根成型芯棒組合形成,即所述成型組至少包括有第一成型芯棒31、第二成型芯棒32以及第三成型芯棒33,所述第一成型芯棒31和第二成型芯棒32構成ー個成型組,第二成型芯棒32和第三成型芯棒33構成第二個成型組,當然也可采用四根組成,但相應的増加了成型芯棒的數量,増加了成本,故在兩個成型組設計吋,優先采用三根成型芯棒組合。本具體實施例中,根據現在市場上廣泛使用的常規角度規格的卡壓式管件,成型機構設置有三個成型組;即所述成型組還包括有第四成型芯棒34 ;其中第一成型芯棒31和第二成型芯棒32分設于模具機構2相対的兩側,第一成型芯棒31和第二成型芯棒32之間呈180度角設置;第一成型芯棒31和第三成型芯棒33、第二成型芯棒32和第四成型芯棒34之間均呈45度角設置;第三成型芯棒33和第四成型芯棒34之間呈90度角設置;當然,第三成型芯棒33和第四成型芯棒34之間可呈45度角設置,第四成型芯棒34和第一成型芯棒31成90度設置,第二成型芯棒32與第三成型芯棒33成45度設置,但這樣設置下第三成型芯棒33與第四成型芯棒34容易發生碰撞,故本具體實施例優修第三成型芯棒和第四成型芯棒之間呈90度角設置。上述設計下,實現對市場上常見的三種角度規格(直通式、45度和90度)的卡壓式管件加工,其中第一成型芯棒31和第二成型芯棒32形成的成型組,可完成對直通式卡壓式管件加工,第一成型芯棒31和第四成型芯棒34或第二成型芯棒32和第三成型芯棒33形成的成型組,可完成對45度卡壓式彎管件(也可稱為135度)的成型加工,第三成型芯棒33和第四成型芯棒34形成的成型組,可完成對90度卡壓式彎管件的成型加工;適用目前市場上廣泛使用的卡壓式管件的成型加工,成型設備的實用性強;成型芯棒的布置合理,結構緊湊。
[0029]所述下模22固定在工作臺I上,上模21可升降設置在下模22上方;其中上模21包括上模安裝板211、上模安裝座212以及上模體213,下模22包括有下模安裝板221、下模安裝座222以及下模體223 ;下模安裝板221采用固定安裝在工作臺I上(下模安裝板和エ作臺可采用螺釘裝配或一體加工成型),下模安裝板221上設有四根導柱2210,上模安裝板211套設在導柱2210上并可沿著導柱2210滑移,上模安裝板211連接有油缸,上模21經上模驅動油缸214驅動實現升降運動,上模驅動油缸214連接上模安裝板211 ;本具體實施例中,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體和下模體的安裝結構相同;為便于敘述,本具體實施例中,以下模具為例進行相應結構的描述(如圖5所示):在下模安裝板221上設有供下模安裝座222可拆卸安裝的安裝型腔224,在下模安裝板221上設有與上模安裝板211相同的結構,安裝型腔224由兩個正方形的安裝腔體2241、2242疊合構成,兩個安裝腔體2241、2242對應四組成型組的兩個工作位置(45度卡壓式彎管和直通式卡壓式管件成型加工時,上、下模安裝座處于ー個工作位置,90度卡壓式彎管成型加工時,上、下模安裝座處于另ー個工作位置),兩個正方形的安裝腔體2241、2242中心重合,且相互之間錯位的夾角a=45°,其中ー個安裝腔體2242的邊所在的垂直中分線與第一芯棒31的軸線重合;所述下模安裝座222為與安裝腔體適配的正方體形狀,下模安裝座222上設有供下模體223嵌入安裝的定位腔體2221 ;在定位腔體2221四個方位上,每個方位的側壁上均設有兩個螺孔,每個螺孔內裝配有ー個抵壓螺栓2222,抵壓螺栓2222 —端旋入定位腔體2221內,抵壓螺栓2222位于定位腔體2221內的一端為抵觸端,另一端為操作端;抵壓螺栓2222的抵觸端與下模體223側壁抵觸配合,各抵壓螺栓2222的抵觸端圍成卡固下模體223且大小可調的卡固空間;在定位腔體2221中央位置設有X形定位槽2223,相應的,在所述下模體223底部設有與X形定位槽2223適配的定位凸筋(如圖6中所示,上模體213上設有的定位凸筋2131);所述安裝型腔224上設有4個繞安裝型腔224中心均勻分布的模座安裝孔2243,在下模安裝座222的定位腔體2221內設有8個繞定位腔體2221中心均勻分布的固定螺孔2224,固定螺孔2224為供螺栓頭部沉入的臺階孔;下模安裝座222經螺釘可拆卸安裝在下模安裝板221上;下模體223經抵壓螺栓2222卡固在下模安裝座222 ;這樣方便不同規格型號的模具更換。
[0030]如圖6所示,所述上模體213上設有上半模腔2132,下模體223上設有下半模腔2232 ;上模體213和下模體223面對面配合;所述上模21和下模22合模時,上半模腔2132與下半模腔2232共同形成與管件形狀大小適配的模腔。在上模體213帶有上半模腔2132的配合面上設有定位柱2133,下模體223帶有下半模腔2232的配合面上設有與定位柱1233適配的定位導向孔2233;這樣上、下模的開合模運動的導向,不僅經下模安裝板上的導柱,還由上模體上定位柱和下模體上定位導向孔配合實現,使得上、下模的開合模運動穩
定可靠。
[0031]如圖1和2所示,所述每個成型芯棒均對應有一個滑移設置在工作臺I上的芯棒安裝座35 ;所述工作臺I上的下模安裝板221上設有與成型芯棒運動軌跡對應的軌道351,所述軌道351正對模具機構2布置;所述芯棒安裝座35安裝在軌道351上并可沿軌道351滑移;所述芯棒安裝座35朝向模具機構2的一端安裝成型芯棒,成型芯棒可拆卸安裝在芯棒安裝座35上,芯棒安裝座35另一端與驅動裝置4驅動連接;成型芯棒采用獨立的芯棒安裝座安裝,并采用推動芯棒安裝座實現對成型芯棒的驅動,成型芯棒的運動穩定,方便成型芯棒的安裝,而且成型芯棒采用可拆卸安裝在芯棒安裝座上,可根據實際管件的大小或成型需要不同,對芯棒進行選擇,提高成型設備的通用性和實用性。所述芯棒安裝座35包括有主座體352,以及可調節成型芯棒在縱向面上位置的調節座,主座體352與驅動裝置4連接,調節座體安裝在主座體352上,所述成型芯棒可拆裝安裝在調節座體上。將成型芯棒軸向方向設為X軸方向,與X軸方向垂直的高度方向設為Y軸方向,垂直X軸和Y軸的方向設為Z軸方向;調節座包括安裝在主座體352上的Z軸調節座體353以及安裝在Z軸調節座體353上的Y軸調節座體354 ;所述主座體352朝向模具機構2的一端端面上設有沿Z方向布置的Z軸T形滑軌3521,所述Z軸調節座體353 —端端面上設有與Z軸T形滑軌3521適配的Z軸T形槽3531 ;主座體352的Z軸T形滑軌3521兩端上固定有與Z軸調節座體353抵觸配合的Z軸調節組件3522 ;所述Z軸調節座353朝向模具機構2的一端端面上設有Y軸T形滑軌3532,所述Y軸調節座體354朝向模具機構2的一端供芯棒安裝,Y軸調節座體354另ー端端面設有Y軸T形滑軌3532適配的Y軸T形槽3541 ;Z軸調節座體353上Y軸T形滑軌3532兩端上固定有與Y軸調節座體354抵觸配合的Y軸調節組件3533。其中Z軸調節組件3522和Y軸調節組件3533結構相同,包括ー個限位塊,限位塊經螺釘固定在Z軸T形滑軌3521 (Y軸T形滑軌3532)的兩端,Z軸T形滑軌3521上限位塊安裝有設有與Z軸T形滑軌3521同向的調節螺釘,Z軸T形滑軌3521上調節螺釘與Z軸調節座體353抵觸配合,Y軸T形滑軌3532上限位塊安裝有設有與Y軸T形滑軌3532同向的調節螺釘,Y軸T形滑軌3532上調節螺釘與Y軸調節座體3532抵觸配合,這樣通過調節調節螺釘實現成型芯棒在Y軸和Z軸上的位置調節,這樣在裝配好芯棒后,可以經過相應調節使其對應相應的管件,方便成型芯棒前期的裝配,以及后期的定位,提高管件成型的加工精度。
[0032]本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驅動裝置4為液壓驅動裝置,如圖7所示,液壓驅動裝置包括與各個成型芯棒的芯棒安裝座連接的液壓驅動邊缸、液壓總缸、油路閥、溢流閥以及同步閥;ー個液壓驅動邊缸驅動連接ー個成型芯棒的芯棒安裝座;液壓總缸連接有油泵(本具體實施例為柱塞泵),油泵連接油路閥,油路閥連接溢流閥,溢流閥連接同步閥,且溢流閥連接上模驅動油缸,同步閥經兩分支油管連接ー組成型組上的兩個液壓驅動邊缸,分支油管與液壓驅動邊缸經油管接頭可拆卸連接;在需要不同成型組工作時,可將分支油管接到相應的液壓驅動邊缸上。液壓驅動邊缸經回油管連接油路閥。這樣ー組成型組的兩個成型芯棒,經同步閥控制實現可靠同步驅動。具有液壓油的流量控制精確,同步性好的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液壓驅動式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設備,包括帶有工作臺的機身,安裝在工作臺上的模具機構以及成型機構,所述模具機構包括有可相對運動完成開合模的上模和下摸,所述成型機構包括有成對成型芯棒組成的成型組以及驅動成型組的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機構至少包括供兩種角度規格的管件成型加工的兩組成型組,成型組的成型芯棒置于模具機構側邊,且成型芯棒可朝向模具機構ー側軸線方向移動,所述驅動裝置為液壓驅動裝置,包括液壓驅動邊缸和液壓總缸,ー個成型芯棒對應ー個液壓驅動邊缸,所述液壓總缸連接有油泵,油泵連接有溢流閥,溢流閥連接有同步閥,同步閥經油路支管連接ー組成型組的兩個液壓驅動邊缸,液壓驅動邊缸經回油管連接溢流閥,所述上模和下模可拆卸安裝在工作臺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驅動式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組至少包括有第一成型芯棒、第二成型芯棒以及第三成型芯棒,所述第一成型芯棒和第ニ成型芯棒構成ー個成型組,第二成型芯棒和第三成型芯棒構成第二個成型組。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驅動式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組還包括有第四成型芯棒,第一成型芯棒和第二成型芯棒分設于模具機構相對的兩側,第一成型芯棒和第二成型芯棒之間呈180度角設置,第一成型芯棒和第三成型芯棒、第二成型芯棒和第四成型芯棒之間均呈45度角設置,第三成型芯棒和第四成型芯棒之間呈90度角設直。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壓驅動式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成型芯棒均對應有一個滑移設置在工作臺上的芯棒安裝座,所述工作臺上設有與成型芯棒運動軌跡對應的軌道,所述軌道正對模具機構布置,所述芯棒安裝座安裝在軌道上并可沿軌道滑移,所述芯棒安裝座朝向模具機構的一端安裝有成型芯棒,成型芯棒可拆卸安裝在芯棒安裝座上,芯棒安裝座另一端與驅動裝置聯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壓驅動式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安裝座包括有主座體,以及可調節成型芯棒在縱向面上位置的調節座,主座體與驅動裝置連接,調節座體安裝在主座體上,所述成型芯棒可拆裝安裝在調節座體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壓驅動式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成型芯棒軸向方向設為X軸方向,與X軸方向垂直的高度方向設為Y軸方向,垂直X軸和Y軸的方向設為Z軸方向,調節座包括安裝在主座體上的Z軸調節座體以及安裝在Z軸調節座體上的Y軸調節座體,所述主座體朝向模具機構的一端端面上設有沿Z方向布置的Z軸T形滑軌,所述Z軸調節座體一端端面上設有與Z軸T形滑軌適配的Z軸T形槽,主座體的Z軸T形滑軌兩端上固定有與Z軸調節座體抵觸配合的Z軸調節組件,所述Z軸調節座朝向模具機構的一端端面上設有Y軸T形滑軌,所述Y軸調節座體朝向模具機構的一端供芯棒安裝,Y軸調節座體另一端端面設有Y軸T形滑軌適配的Y軸T形槽,Z軸調節座體上Y軸T形滑軌兩端上固定有與Y軸調節座體抵觸配合的Y軸調節組件。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驅動式卡壓式管件管端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與工作臺固定連接,上模可升降的設置在下模的上方,所述上模上設有上半模腔,下模設有下半模腔,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時,下半模腔與下半模腔共同形成與管件形狀大小適配的模腔。
【文檔編號】B21D39/20GK203426271SQ201320453601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6日
【發明者】葉德余, 彭榮奎 申請人:溫州康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