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動機連桿鍛件雙凸模熱切校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發動機連桿鍛件雙凸模熱切校模具,該模具包括上底座、上凸模、凹模、下凸模、凹模座、托板、彈性組件、下底座,上凸模安裝在上底座上,下底座內設有沉孔,凹模和凹模座安裝在下底座沉孔的上端,彈性組件設置在下底座的沉孔內,托板安裝在凹模座內,彈性組件的頂端支撐在托板的底部,下凸模設在托板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發動機連桿鍛件雙凸模熱切校模具,實現了在普通切邊壓床上、一個沖程內切邊和校正兩個功能。同時,該種切邊模結構切邊時鍛件定位更精確,切口長度由原來的8mm減少到現在的4mm以內,切邊質量有了明顯提升,已推廣應用到多個品種鍛件的切邊上,具有在本領域內廣泛應用的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發動機連桿鍛件雙凸模熱切校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尤其是一種發動機連桿鍛件雙凸模熱切校模具。
【背景技術】
[0002]發動機連桿模鍛件傳統切邊模具主要由單個凸模、凹模組成。切邊時,鍛件從凹模落下,從前面(或后面)的出料口拿出。由于凹模輪廓大于凸模輪廓,切邊時鍛件受到扭矩作用,產生變形,需要后續再校正處理。現隨著發動機技術的不斷更新提升,連桿加工中脹斷工藝被廣泛應用,隨之對連桿外形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為解決連桿模鍛件切邊變形問題,一些廠家在切邊后,再增加設備進行熱校正,但效果并不理想,對連桿蓋部分的變形未根本解決。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發動機連桿鍛件雙凸模熱切校模具,能夠解決發動機連桿鍛件在熱切邊時不產生變形或小變形、并且在一臺壓床上、一個沖程內實現切邊、校正兩個功能。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發動機連桿鍛件雙凸模熱切校模具,其特征在于:該模具包括上底座、上凸模、凹模、下凸模、凹模座、托板、彈性組件、下底座,上凸模安裝在上底座上,下底座內設有沉孔,凹模和凹模座安裝在下底座沉孔的上端,彈性組件設置在下底座的沉孔內,托板安裝在凹模座內,彈性組件的頂端支撐在托板的底部,下凸模設在托板上。
[0005]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彈性組件為氮氣彈簧。
[0006]有益效果:
[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發動機連桿鍛件雙凸模熱切校模具,實現了在普通切邊壓床上、一個沖程內切邊和校正兩個功能。同時,該種切邊模結構切邊時鍛件定位更精確,切口長度由原來的8_減少到現在的4_以內,切邊質量有了明顯提升,已推廣應用到多個品種鍛件的切邊上,具有在本領域內廣泛應用的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發動機連桿鍛件雙凸模熱切校模具,包括上底座1、上凸模(校正上模)2、凹模3、下凸模(校正下模)4、凹模座5、托板6、氮氣彈簧7、下底座8,下底座8是組合件,中間是鏤空的,凹模3和凹模座5用螺栓固定在下底座8上;下凸模(校正下模)4放在托板6上;托板6裝在凹模座5內,氮氣彈簧7放在下底座8內預留的沉孔內,托起托板6 ;上凸模2用螺栓固定在上底座I上。[0010]在切邊時,鍛件放入凹模,與下凸模(校正下模)4接觸。設備滑塊下行,壓住鍛件切邊,氮氣彈簧7收縮,和托板6同步下行,滑塊至下死點,飛邊切斷;在此過程中,鍛件受到上凸模(校正上模)2和下凸模(校正下模)4兩者相向的力,起到校正鍛件的作用。滑塊上行,氮氣彈簧7回彈復位,托起托板6和下凸模(校正下模)4上行,頂出鍛件,切邊、校正完成。
[0011]托板6及下凸模(校正下模)4運動的導向,由下凸模(校正下模)4和凹模3之間重合部分構成,間隙δ 一般取0.15^0.3mm。
[0012]當鍛件切邊時四周殘留飛邊不均勻時,調整凹模3水平方向位置,下凸模(校正下模)4隨之移動,最終實現上凸模(校正上模)2、凹模3及下凸模(校正下模)4三者的同軸度,保證鍛件切邊 質量。
【權利要求】
1.一種發動機連桿鍛件雙凸模熱切校模具,其特征在于:該模具包括上底座、上凸模、凹模、下凸模、凹模座、托板、彈性組件、下底座,上凸模安裝在上底座上,下底座內設有沉孔,凹模和凹模座安裝在下底座沉孔的上端,彈性組件設置在下底座的沉孔內,托板安裝在凹模座內,彈性組件的頂端支撐在托板的底部,下凸模設在托板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動機連桿鍛件雙凸模熱切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組件為氮氣彈簧。
【文檔編號】B21D35/00GK203426288SQ201320541566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日
【發明者】金永福 申請人:東風鍛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