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解決了更換輥系時不方便、易損傷傳動軸軸套的問題。它包括傳動軸軸套、矯直輥,在傳動軸軸套與矯直輥的對接端設置有先導環,該先導環的孔型與傳動軸軸套的孔型一致。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屬于矯直機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方便換輥的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由于在在傳動軸軸套與矯直輥的對接端設置有先導環,在對輥換輥時,先通過先導環對輥,不用每次都通過傳動軸軸套對輥,方便對輥換輥,同時防止了傳動軸軸套的損傷;解決了更換輥系不方便的問題。
【專利說明】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矯直機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更換輥系時能保護傳動軸軸套的矯直機對棍先導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我國冶金行業現有的矯直機矯直輥端頭配合形式有兩種:
[0003]第一種是扁頭形式的端部配合;第二種是花鍵形式的端部配合。
[0004]該兩種配合形式,均存在換輥后的新矯直輥在與傳動軸軸套配合前,需人工目測所有矯直輥輥端分別與對應的傳動軸軸套孔型基本對應后,試探性進行推輥,在推輥過程中,完全依靠操作人員的經驗進行操作,若存在任何一個矯直輥的輥端與傳動軸軸套的孔型未基本對應,均會導致不能順利推輥,需逐個進行檢查判斷,若判斷不及時,存在損壞設備的風險,而且費時費力,相當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更換輥系時能保護傳動軸軸套的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技術方案是: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傳動軸軸套和矯直輥,在傳動軸軸套與矯直輥配合的端面上設置有先導環,該先導環的孔型與傳動軸軸套的孔型一致。
[0007]為方便先導環軸向復位,所述的先導環與傳動軸軸套之間設置有彈性元件。
[0008]為方便拆卸與更換,所述的彈性元件為彈簧,在所述的先導環環體上設置有光孔,該光孔配合有穿過光孔并連接在傳動軸軸套端面上的螺釘,所述的彈簧套裝在該螺釘上且位于先導環與傳動軸軸套之間。
[0009]為防止先導環周向移動,所述的傳動軸軸套上還設置有貫穿先導環環體用于防止先導環做周向運動的定位銷。
[0010]為增強機械穩固性,所述的矯直輥外表面設置有花鍵,在傳動軸軸套內腔以及先導環內腔均具有與該花鍵相適配的孔型。
[0011〕 為方便矯直輥與先導環對接,所述的花鍵末端設置有倒角。
[0012]為方便矯直輥端頭的順利導入,所述的倒角的寬度3 ?定位銷與先導環環體之間的間隙匕
[0013]為保證矯直輥與傳動軸軸套對接后正常工作時先導環不受力,所述的螺釘與先導環環體之間的間隙。?定位銷與先導環環體之間的間隙6 ?矯直輥與傳動軸軸套配合的側隙己。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設置了先導環,在更換輥系對輥時,操作人員只需觀察先導環與矯直輥端頭配合的情況,便可快速判斷哪根矯直輥端頭未正確對入傳動軸軸套,有效保護設備,縮短換輥時間;由于所述的先導環與傳動軸軸套之間設置有彈性元件,方便了先導環軸向復位;由于所述的彈性元件為彈簧,在所述的先導環環體上設置有光孔,該光孔配合有穿過光孔并連接在傳動軸軸套端面上的螺釘,所述的彈簧套裝在該螺釘上且位于先導環與傳動軸軸套之間,方便了先導環的拆卸與更換;由于所述的傳動軸軸套上還設置有貫穿先導環環體用于防止先導環做周向運動的定位銷,防止了先導環周向移動影響矯直輥對輥;所述的矯直輥外表面設置有花鍵,在傳動軸軸套內腔以及先導環內腔均設置了與該花鍵對應的孔型,增強了機械穩固性;由于所述的花鍵末端設置有倒角,方便了矯直輥與先導環對接;由于所述的倒角的寬度3 ?定位銷與先導環環體之間的間隙13,方便了矯直輥端頭的順利導入;由于所述的螺釘與先導環環體之間的間隙(3 ?定位銷與先導環環體之間的間隙13 ?矯直輥與傳動軸軸套配合的側隙山保證了矯直輥與傳動軸軸套對輥后正常工作時先導環不受力,延長了先導環的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的分離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圖1中八-八的剖視圖;
[0018]圖4為圖3中III處的放大圖;
[0019]圖5為圖3中II處的放大圖;
[0020]圖6為圖2中?處的放大圖;
[0021〕 圖中,1—先導環,2—彈性元件,3—定位銷,4一螺釘,5—傳動軸軸套,6—矯直輥,7—花鍵,8—倒角。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以下所述。
[0023]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傳動軸軸套5和矯直輥6,在傳動軸軸套5與矯直輥6配合的端面上設置有先導環1,該先導環1的孔型與傳動軸軸套5的孔型一致。在對輥換輥時,先通過先導環1對輥,防止了傳動軸軸套5的損傷。本實用新型的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由于設置了先導環1,在更換輥系對輥時,操作人員將矯直輥6推入先導環1,只需觀察先導環1與矯直輥6端頭配合的情況,便可快速判斷矯直輥6端頭是否正確對入傳動軸軸套5,若矯直輥6與先導環1不能正確對接,則換下一根矯直輥6對接,直到對接正確;矯直輥6與先導環1正確對接的情況下,則繼續推進矯直輥6與傳動軸軸套5配合,有效地保護了傳動軸軸套5等設備,縮短了換輥時間。
[0024]為方便先導環1軸向復位,減少對傳動軸軸套5的損傷,所述的先導環1與傳動軸軸套5之間設置有彈性元件2。先導環1可以焊接在傳動軸軸套5的對接端端面上,也可以通過鐵絲綁扎等方式,但是這些方式對輥效果不好且對傳動軸軸套5的損傷大,作為優選的方式是所述的先導環1與傳動軸軸套5之間設置有彈性元件2,完成一次對輥后,先導環1自動向外推出,然后進行下一次對輥,相當方便,且對傳動軸軸套5的損傷極低。
[0025]為方便拆卸與更換,所述的彈性元件2為彈簧,在所述的先導環1環體上設置有光孔,該光孔配合有穿過光孔并連接在傳動軸軸套5端面上的螺釘4,所述的彈簧套裝在該螺釘4上且位于先導環1與傳動軸軸套5之間。彈性元件2可以是彈性橡膠等,但是彈性橡膠的拆卸和更換都很麻煩,而且使用一段時間后橡膠容易和傳動軸軸套5和先導環1之間發生化學反應,損傷傳動軸軸套5和先導環1,縮短使用壽命;因此作為優選的方式是所述的彈性元件2為彈簧,在所述的先導環1環體上設置有光孔,該光孔配合有穿過光孔并連接在傳動軸軸套5端面上的螺釘4,所述的彈簧套裝在該螺釘4上且位于先導環1與傳動軸軸套5之間,不僅對傳動軸軸套5損傷小,而且方便了先導環1的拆卸與更換。拆卸或更換先導環1時,可以直接旋松螺釘4,取下先導環1,相當方便。
[0026]作為優選的,為防止先導環周向移動,所述的傳動軸軸套5上還設置有貫穿先導環1環體用于防止先導環1做周向運動的定位銷3。防止了先導環1周向移動影響矯直輥6對輥。
[0027]作為優選的,為增強機械穩固性,所述的矯直輥6外表面設置有花鍵7,在傳動軸軸套5內腔以及先導環1內腔均具有與該花鍵7相適配的孔型。
[0028]作為優選的,為方便矯直輥與先導環對接,所述的花鍵7末端設置有倒角8。由于所述的花鍵7末端設置有倒角8,在對接時,倒角8先與先導環1接觸,具有過渡作用,方便了矯直棍6與先導環1對接。
[0029]作為優選的,為方便矯直輥端頭的順利導入,所述的倒角8的寬度3 ?定位銷3與先導環1環體之間的間隙匕
[0030]作為優選的,為保證矯直輥與傳動軸軸套對接后正常工作時先導環不受力,所述的螺釘4與先導環1環體之間的間隙0 ?定位銷3與先導環1環體之間的間隙6 ?矯直輥6與傳動軸軸套5配合的側隙1保證了矯直輥6與傳動軸軸套5對輥后正常工作時先導環1不受力,延長了先導環1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
1.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傳動軸軸套(5)和矯直輥(6),其特征在于:在傳動軸軸套(5)與矯直輥(6)配合的端面上設置有先導環(1),該先導環(1)的孔型與傳動軸軸套(5)的孔型一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先導環(1)與傳動軸軸套(5)之間設置有彈性元件(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元件(2)為彈簧,在所述的先導環(1)環體上設置有光孔,該光孔配合有穿過光孔并連接在傳動軸軸套(5)端面上的螺釘(4),所述的彈簧套裝在該螺釘(4)上且位于先導環(1)與傳動軸軸套(5)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軸軸套(5)上還設置有貫穿先導環(1)環體用于防止先導環(1)做周向運動的定位銷(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矯直輥(6)外表面設置有花鍵(7),在傳動軸軸套(5)內腔以及先導環(1)內腔均具有與該花鍵(7)相適配的孔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鍵(7)末端設置有倒角(8).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角(8)的寬度3?定位銷(3 )與先導環(1)之間的間隙6。
8.根據權利要求4至7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矯直機對輥先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釘(4)與先導環(1)環體之間的間隙0 ?定位銷(3)與先導環(1)環體之間的間隙6 ?矯直輥(6)與傳動軸軸套(5)配合的側隙1
【文檔編號】B21D37/00GK203621218SQ201320640080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7日
【發明者】田晨曦, 張震, 陳忠良 申請人: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